如何科學地認識中藥的毒性?由馬兜鈴酸想到的!

近日,關於馬兜鈴酸相關報道、各種熱議霸屏醫學界朋友圈。其中,不乏中醫同仁發表各種真知灼見。本來覺得此事不足辯,但作為中醫界的一份子,面對稍稍好轉的中醫氛圍,旋即又卷進巨大的爭議旋渦,又怎能置身事外呢?因此對馬兜鈴酸毒性、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中藥毒性這件事兒,有些不得不說的話。

一、中藥或有毒

當前很多人存在一種認識誤區,就是中藥安全、無毒。但實際上,中醫從來沒有這麼說。確實有很多中藥是無毒的,或者毒副作用是不明顯的。但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將所載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分類依據即是上品「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中品「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也就是說,中藥中也是存在不少有毒藥物的,所以多種中草藥不同程度含有馬兜鈴酸並不稀奇。

二、毒性與藥效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所以生病,是因為體內的氣血陰陽出現了偏頗;而中藥治病,則是利用藥物的偏性糾正人體的偏性,使之歸於平衡。中藥偏性之強者,即為毒性。《黃帝內經》中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也就是說,治療難治頑疾,因疾病本身偏性較強,所以首先要用各種毒性藥物以偏糾偏,等病邪「十去其八」之後,再用無毒藥物和食物調養善後。

如砒霜(三氧化二砷)本為劇毒,世人聞之色變。但是現在稍微關注醫藥的人們都知道,砒霜可用於治療白血病,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亭棟教授還因此榮獲葛蘭素史克(GSK)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以毒攻毒」的典型。

三、中藥可減毒

雖然不少中藥是有毒的,但在臨床實踐中,可以通過相應的炮製、配伍、煎煮及用法,有效避免其毒性的危害。

首先,中藥炮製是降低毒性的重要手段。如中藥附子、烏頭皆大毒,《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兩味葯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烏頭鹼,通過規範的炮製,完全可以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其次,中藥臨床應用講究配伍組方,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於減輕有毒藥物的毒副作用。如廣州中醫藥大學全世建教授研究表明,關木通與滋陰養血中藥配伍時馬兜鈴酸A含量明顯降低。再者,正確的煎煮方法也可有效去除中藥毒性。如前述附子、烏頭,通過在水中長時間大火煎煮,可充分破壞烏頭鹼,保證用藥安全性。

四、劑量與毒性

有人說:「所有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生動地反映了毒性與劑量之間的密切關係。如前述,若是因為砒霜可治療白血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給予足以致死的劑量,那顯然是很荒謬和荒唐的。

臨床應用其他毒性中藥同樣是如此。如《神農本草經》就說:「若用毒藥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可見,中醫對毒性中藥的使用是十分審慎的,是從安全劑量開始,以病去為度,病去即止的。

而報道的很多關於含馬兜鈴酸中藥中毒事件,如用於減肥等,要麼根本不是用於治病,要麼是沒用科學把握劑量,要麼是擅自延長服用時間。因此,這就完全違背了《神農本草經》所說,毒藥是用來「治病」的、要從安全劑量開始遞增的、要「取去為度」的三大基本原則。

五、對症毒為葯

很多接受過中醫治療的人,可能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就醫體驗。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多年的頑疾,吃了某中醫的葯,完全斷根了,多年沒有複發;也有人可能會說,我吃了五付某醫生開的中藥,感覺一點效果也沒有。這其實就是藥物對症與不對症的區別。

而對於毒性中藥,如前面所說,毒性很多時候就是藥效所在。如蛇毒可使人見血封喉,其機制就是大量蛇毒短時間內進入人體,使血液凝固而致命;但臨床上蛇毒又可用來止血,正是用的其能使血液快速凝固的特性。又如前面提到過的附子,中醫學用來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中國藥典》)。對於心陽虛衰、四肢厥冷、生命垂危的心衰患者,合理運用附子往往能起到力挽狂瀾、起死回生之效。但若給壯熱煩躁、面紅目赤、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的實熱患者服用,則無異於火上澆油。

六、如何避毒性

由上可知,很多中藥是有不同程度毒性的,這個毋庸諱言。同時,通過規範炮製、小量漸增、合理配伍、對症用藥等,是可以有效避免其毒性的危害的。那麼,對於廣大非中醫藥學專業人士來說,如何才能讓他們免受中藥毒性呢?

筆者認為,首先媒體要加大中醫藥知識宣教力度,糾正「中藥無毒」的片面認識。之所以很多人籠統認為中藥安全、無毒,本質上是近些年來中醫藥話語權長期缺失,社會對大眾的中醫藥知識宣講缺位的結果。而民間廣泛流傳的「是葯三分毒」之說,恰恰是過去中醫藥數千年來在社會上成功宣教的體現。因此,為了讓大眾對中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首先是要加大中醫藥知識宣教力度。

其次,要規範「馬兜鈴酸類」等有毒中藥的各環節管理。一是從源頭上剔除偽品,保證其毒性的可知性可控性;二是飲片葯正規炮製,有效降低毒性;三是各類飲片、成藥出售要有合法處方,保證用藥對症、劑量準確。

筆者相信,只要大眾對「馬兜鈴酸類」等中藥毒性有正確的認識,在飲片、藥物質量及臨床使用上規範把控,各種有毒中藥造成不良危害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推薦閱讀:

【中藥師】執業藥師《中藥綜合》歷年真題(每年重複20%的考點)
中藥驗方連載——皮炎之處方兩首
清晨中醫-中藥煎制方法
中藥外治足跟痛的驗方
治療甲狀腺瘤的中藥 _廣搜網

TAG:科學 | 中藥 | 毒性 | 認識 | 馬兜鈴酸 | 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