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最後一項起訴 美國試圖佔領諜戰道德制高點

  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周一上午宣布對5名中國軍官提出刑事指控之際,美國和歐洲談判代表正齊聚弗吉尼亞州,舉行最新一輪貿易談判。

  鑒於過去一年裡不斷有爆料稱,美國對歐洲外交使團從事間諜活動、以窺探談判立場,歐洲人在看到美方起訴中國軍官的新聞時很可能會露出些許輕蔑的表情。原因是,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美國對「好」間諜活動與「壞」間諜活動的區分並不總是如此清晰。

  美國情報機構前合同工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泄露的某些最敏感文件顯示,美國的絕密情報「黑色預算」專門為貿易事務划出一塊。該預算報告稱,美國情報機構將「直接支持和加強」華盛頓方面的貿易執法、以及美國正試圖通過貿易協議來維護的權利。

  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Eric Holder)在宣布針對中方人員的案件時,試圖佔領道德制高點。他表示,美國與中國不同,不會利用間諜活動的成果造福本國企業。

  他的言論反映了美國政府的一貫口徑,即在從事經濟間諜活動與利用情報資源為本國企業提供直接優勢之間作出區分。在宣布針對中方人員的指控幾周前,美國一名高級情報官員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在這一行幹了25年,從來沒有與任何企業交談過。」

  不過,斯諾登泄露的文件顯示,龐大的美國情報機器確實有某些部分是在刺探外國企業,例如攻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的系統。

  美國官員堅稱,這種情報工作與本國企業沒有關係,而是為了理解整體經濟趨勢。在未直接提到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例子的情況下,另一名情報官員表示:「那與幫助美國企業在市場上競爭沒有關係,而完全是為了評估國家穩定狀況。」

  在準備對伊朗以及近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時,華盛頓方面大量依靠經濟情報部門的報告來謀劃政策。「看起來我們是在針對特定的企業,但那可能是因為它們正在違反制裁。」上述第二名情報官員表示,「如果存在一種行為模式,我們就會予以關注。」

  自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來,美國一直在加強研究俄羅斯能源行業,關注焦點從全球最大天然氣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到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及其親信在該行業的利益。

  負責經濟情報的美國官員承認,他們會拜會自己關注行業的業內高管,比如能源行業的高管。在能源行業,美國企業具有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

  「這裡面沒有什麼『禮尚往來』,」上述第二名官員表示,「我們與企業聊聊他們聽說的情況,但我們只是傾聽。」

  斯諾登爆料後,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仍對美國的情報活動抱有敵意,但中國黑客攻擊的案子表明,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存在一個利益一致的領域。

  與美國同行一樣,歐洲企業也對它們所稱的中國人大肆竊取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的行為感到憤怒,它們也許在私下裡歡迎美國官方採取更為強悍的姿態。

  篇幅冗長、前所未有的起訴書詳細描述了中國國有企業如何涉嫌聘用駐紮在上海的軍方單位、在與美國企業的貿易訴訟中代表它們收集信息。

  「這向世界傳遞出一個信息:對於一個之前籠統而不確切的指控,美國政府掌握了大量證據,」曾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網路安全事務顧問、現任職於美國何威律師事務所(Hunton & Williams)的刁明倫(Paul Tiao)表示。

  歐洲既沒有情報能力也沒有政治能力採取這樣的行動,儘管歐洲企業也有類似的怨言。另一方面,歐洲也無意與中國展開整體上的戰略角力(這一點也影響著華盛頓方面的考量)。

  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 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所長戴博(Robert Daly)在華盛頓表示,本案恰恰會影響到這種整體關係。

  「這些起訴不僅不會解決網路間諜問題,對中國軍官指名道姓、稱其為國際罪犯,還可能會損害近期有所改善的兩軍關係,」他表示。

  但刁明倫指出,本案僅僅是個開始。「在一個確立先例的案子中,頭一項起訴總是最難辦的,而且司法部已發出相當清晰的信號:這不會是最後一項起訴,」他表示。

  「除非中國政府改變其做法,否則這可能會成為網路起訴的新常態。」

  譯者/何黎

*來源:FT中文網
推薦閱讀:

《道德經》新講
中觀見與道德經(第十課)
3-道德真經集解卷之二
(9)易經中提到的道德修養方法

TAG:道德 | 美國 | 道德制高點 | 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