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有權勢和野心的五位皇后

來源:歷史八卦局

一、呂雉(漢高祖劉邦皇后)

呂雉(公元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她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剛嫁給劉邦時,他還只是個泗水亭長。呂雉和她的父親因躲避仇家的追殺而逃到了沛縣,由於呂公的威望甚高,他在沛縣定居下來之後便大擺筵席,沛縣許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包括縣令及其他的官員都來祝賀呂公喬遷之喜。而劉邦大小也是個官員,於是也來參加了這次宴會。由於呂公會看面相,當他第一次見到劉邦之時便覺得這個人將來絕非凡人。於是便把女兒呂雉許配給了他。

後來,呂雉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即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

在楚漢爭雄時期,呂雉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西漢建立以後,原本劉邦早已立她的兒子劉盈為皇太子,但是當時戚夫人仗著劉邦的寵愛,想要改立她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於是一場奪地風波就此開始,呂雉因找張良幫助成功的打消了劉邦改立太子的念頭。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為帝,呂雉開始獨掌大權。公元前188年(孝惠七年),劉盈病逝。呂雉追封他已故的兩個哥哥,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公元前187年(呂后元年),封侄呂台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漢朝王室至此淪為呂氏天下。

公元前180年(高後八年)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二、賈皇后(晉惠帝司馬衷皇后)

賈南風,是西晉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史稱惠賈皇后。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醜女人:據史書上記載,惠賈皇后身材矮小(約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她不僅相貌醜陋,而且有很強的嫉妒心。賈南風是西晉的開國元勛賈充的三女,繼室郭槐的長女。生於三國魏高貴鄉公甘露二年(257年)。卒於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賈充是西晉的開國功臣,深得武帝信任。朝中另一大臣荀勖與賈充關係甚好,在一次朝會上,他就建議皇帝,太子已到婚嫁年齡,賈充的女兒才色絕世,又有賢淑婦德,宜配太子。

但是皇帝知道賈家女兒容貌醜陋,無奈礙於賈家權勢,只好同意。

賈南風和她母親一樣嫉妒心強而且為人惡毒,他當上太子妃後,不許其他女人接近太子,神之下要將其他嬪妃毒死。太熙元年(290年)四月,武帝司馬炎病死。太子司馬衷登基即位,歷史上稱為晉惠帝。賈南風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后。

惠帝即位之初,賈南風雖然很想參與朝政,但朝廷大權被皇太后楊芷的父親、太傅楊駿一手壟斷,楊駿知道賈南風為人惡毒,對她嚴加防範,賈南風並沒能掌握實權。漸漸地賈南風的權力慾望越來越強,而此時朝中大臣也對楊駿的專權不滿。賈南風開始與親信宦官董猛密謀勾結,打算廢黜皇太后,同時令董猛與殿中中郎孟觀、李肇暗中往來,對付楊駿。經過多方策劃,賈南風終於開始反擊了。她首先命李肇秘密趕赴許昌找汝南王亮等人發兵討伐楊駿。從此,拉開了西晉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此後,賈南風開始獨斷天下,不停的培植自己的勢力。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賈南風因廢太子一事引得眾人不滿,後趙王司馬倫偽造證書,以謀害太子之名下令賜死賈南風。司馬倫在誅殺賈后黨羽和張華等人後自領相國位,獨攬大權,不久即以金屑酒毒殺賈南風,賈南風死時四十五歲。

三、武則天(唐高宗李治皇后)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武則天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出身於隋朝皇室,父為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弟遂寧公楊達),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北徐村人),於武德七年(624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則天年十四歲時,唐太宗聽說她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稱其武媚娘。但武則天並未得到唐太宗的寵愛,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武則天依唐後宮之例,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與新皇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武則天野心極大,而且心狠手辣。顯慶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但是武則天並不滿足於此,她還要求與李治一起封禪泰山,讓天下朝臣膜拜。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在武則天處理朝政時期,她也頒布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法令。公元683年-690年,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後來自立為皇帝,國號周,改洛陽為都,稱為神都。

武則天在位時期,實行殘酷的鎮壓統治,平定了琅琊王李沖等人的叛亂。但是她又是一個有著很強政治能力的女人,在她統治期間,派兵收復西域並設安西都護府。她任人唯賢,發掘了狄仁傑等有名的賢臣。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卧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等人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沖入宮中,殺死張氏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享年82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四、蕭太后(遼景宗耶律賢皇后)

蕭太后原名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歷史上統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遼應歷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遼穆宗被進士們近侍們刺殺。蕭綽的父親蕭思溫封鎖消息,協助與自己來往甚密的耶律賢——遼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為遼景宗。遼景宗晉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北府宰相、尙書令、魏王,並且徵召他的女兒入宮。

蕭綽三月剛進宮,就被封后

貴妃;過了兩個月被正式冊封為皇后。

後來,蕭思溫被殺,蕭綽在艱苦的環境中逐漸成熟起來,他開始幫助遼景宗處理政務,公元982年,遼景宗病死,蕭綽開始臨朝聽政。此時的蕭綽變得越來越殘忍,任何阻礙她當政的人都會被毫不留情的處死。

在蕭太后輔政時期,遼朝逐漸發展壯大,於是便開始不斷的向外擴張。尤其與南方的宋朝發動了多起戰爭,公元1004年,蕭太后發兵南下,遼軍採取靈活戰略,繞過宋軍固守的城邑,長驅直進,同年11月,遼軍順利抵達黃河之濱的重鎮澶州(今河南濮陽),直接威脅北宋的都城汴梁。最終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每年可以從北宋王朝無償獲得幾十萬兩白銀。此戰使得蕭太后在宋遼兩國的影響力極大提高。

公元1009年(統何二十七年),蕭太后染病去世。

五、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咸豐二年二月(1852年,十七歲),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後被封為懿貴妃。由於咸豐帝體弱多病,便開始讓葉赫那拉氏輔助政務,但是漸漸的引起大臣們的不滿。

咸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葉赫那拉氏與皇后鈕祜祿氏(當時的中宮皇后慈安)並尊為皇太后。由於權力慾望極強的慈禧不滿住與顧命大臣們的專政,便聯合恭親王逮捕了八大顧命大臣。慈禧開始垂簾聽政。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慈禧太后作為清朝後期實際的控制者,在她統治時期正值中國遭受列強入侵的危難時刻。正是因為她的專治和守舊,導致清朝一步步走向衰亡。慈禧太后領導過兩次重要革命,一個是洋務運動,另一個是清末新政。但大都是只做表面文章,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封建統治。慈禧太后是近代頑固勢力的中堅力量,每當遭到外強侵略,她都是求和以保持其統治地位。結果清朝被列強侵略的越來越嚴重。

1908年十一月,慈禧太后病逝。

推薦閱讀:

野心加謀略 創造大成就
好大的野心,好大的「陰謀」!看看一達通如何玩轉金融創新
我最大的野心就是跟你在一起
扎克伯格的野心:AI、VR和無人機

TAG:中國 | 古代 | 野心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