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國無須採取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速達標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周小川答記者問。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2日在北京表示,中國不會過度依靠出口來實現GDP增長,亦沒有必要採納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速達標。

  5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在6.5%至7%區間。對此,周小川解釋說,年度和中期經濟增長目標實際上是預測性的目標,是參照過去中國經濟增長的軌跡和潛力估量出來的。

  周小川指出,,從中國央行的角度來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的儲蓄率有關,「儲蓄會投資,投資會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會使GDP有所增長」,「總的來說增長潛力在這裡」。

  當前,內需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2015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至66.4%,創15年以來新高。

  「中國已經決定更多地依靠內需。儘管凈出口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國不會過度依靠出口來實現GDP增長。」周小川表示,凈出口在GDP增長中的貢獻率已不比從前,因此通過匯率政策來刺激出口,對中國GDP增長和實現未來目標的作用並不大,「所以我們不會倚重這個。」

  談及未來貨幣政策趨勢,周小川認為中國仍將採納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他強調,「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中國)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採納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辦法來實現目標。」

  「總體來說,依靠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其他宏觀調控支持效率的提高、內需的提高、創新的提高,就可以實現這樣的(經濟增速)目標,不必採取額外措施。」周小川說。(完)


推薦閱讀:

新年伊始話糧農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中國的順差拉動已成為歷史?
嫁人經濟學(三)
碰瓷經濟學

TAG:中國 | 經濟 | 貨幣 | 政策 | 貨幣政策 | 刺激 | 周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