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聖經彼得前書1:3-9: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段經文是彼得寫的,請大家把聖經翻到彼得前書1:3-9:3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4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豫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7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9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得用讚美的話作為書信的開端,並將頌讚和榮耀都歸給神。彼得同時也提醒我們,「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彼得特別借這句話提醒他的讀者,我們所有的福分,特別是在基督里重生的福分並非因為我們有何長處,甚至也不是因為神知道我們有什麼隱藏的長處,而完全是因為他的憐憫。彼得對這一點一定是深有體會,因為他對耶穌的被捕時如此失望,以至於三次否認他認識基督。然而,在耶穌復活之後,彼得得到了新的希望,並且真正相信他是神的兒子,大大被神所使用。一、借基督的復活使我們得以重生我想請大家特別注意的第一個地方在這段經文中,是復活與重生的關係。彼得說,神是「借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換一些翻譯,比如現代中文譯本是翻譯成「借著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把新的生命賜給我們」,新譯本翻譯成「藉著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我們」。這個「借著」在英文中用的是「by」,表明基督的復活和我們的重生不但有強烈的因果關係,而且是在神的工作中唯一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先要來了解「重生」。「重生的基督徒」這個名詞我不曉得對你來說,你覺得是在描述自己呢?還是在描述一個「高級」的基督徒。「重生」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高不可攀的詞,即使是在西方的很多基督徒觀念中也會如此。1976年美國前總統卡特描述他自己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同一年在水門事件中鋃鐺入獄的尼克松總統特別顧問寇爾松在監獄中信主並寫下了《重生》這本書並被翻拍成電影,所以很多人以為「重生」是一種特別的屬靈經歷,是一種更新和改變的體驗。在新聞中,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某個運動員或者球隊在很糟糕的一年後突然第二年打得很好,新聞標題就會是「湖人隊浴火重生」。但是弟兄姊妹們,我們不是根據某個人的經驗去認識關於神的事,一個人的經驗當然對你認識神是有幫助的,但聖經才是我們認識神的基礎。「重生的基督徒」這個名詞就像「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樣,是一個高度冗餘的名詞(「冗餘」是一個計算機術語,意思就是多餘累贅重複的不必要的數據。)因為根據新約聖經,約翰福音3:3,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要成為基督徒就必須經歷重生,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必定是一個重生的人。所以稱呼一個人是「重生的基督徒」就像稱呼一個「基督徒的基督徒」一樣,是用詞的累贅和重複。那麼為什麼我們還用這個詞呢?是因為有一些其實還不是基督徒的人、還沒有重生得救的人,因為參加了基督教的活動、甚至受了洗,而自以為是基督徒,所以要把真基督徒和假基督徒區分開來。那麼「重生」究竟是什麼呢?如果「重生」不是一個特殊的體驗,「重生」到底是什麼?我們再讀彼得的這句話,他說,「神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約翰·派博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神的憐憫」是一個世界頂級的醫生想要拯救一個心臟嚴重壞死的病人,「大憐憫」就是他有這個渴望、有這個能力來施行手術,他有一套全新的、先進的、絕對能保證治好的胸外科手術技術,這個技術就是福音。這套技術是這位醫生在受難日和復活節的期間研發出來的,我們稱之為基督的受難與復活。我們有頂級的神作為醫生、我們有福音作為手術技術,絕對能治好,神非常樂意醫治和使用他的技術在你的身上,但是這還不夠,你還是會因為心臟病(這裡心臟病指的就是你犯罪的本性)而死亡,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接受手術發生在你身上。這個手術的過程就稱之為「重生」,除了醫生的願望、手術技術的完備,還需要手術的實際發生,你的胸腔必須打開、生病的器官必須被切除、新的器官必須被移植進來,重生必須發生在你的身上。除了醫生願意、除了技術能救人,你必須親自願意並且讓手術實際的發生在你身上,讓心臟被真正的替換,你才能夠得救,除此以外沒有其他得救的方法。為什麼基督的復活與重生有如此緊密的關係呢?我們可以看23節,彼得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手術的技術,他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保羅在說到我們「能壞的種子」,那就是羅馬書5:12裡頭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我們在沒有認識主以前,心臟是壞死的,因為是借著亞當的犯罪,每一個人不但繼承了罪,而且也在實際上犯罪——拒絕神、抵擋神、不認識神、更不願意按照神的心意來生活。這個壞死的心臟必須用新的、活得心臟來替代,也就是彼得所說的「不能壞的種子」。這「不能壞的種子」是通過神的道——也就是福音,將新的心臟替換我們裡頭那個向神壞死、無法回應神的心臟。基督的受難與復活,是福音的核心信息。哥林多後書15:20說,「但基督已經從死里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活。」,基督的復活是從罪與死的律中打開了一個破口,使重生的人得以從中逃脫,跟隨基督而得到復活的生命,這套手術的成功才有保證。正如羅馬書4:25所描述的,「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二、重生立即給予活潑的盼望一個重生的基督徒,或者說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彼得說會有什麼呢?彼得說到有一個立即的結果,那就是「活潑的盼望」,英文用的是「Living Hope」。「盼望」是表明一種不確定性,比如我問你「今年會大幅度加薪嗎?」,你的回答可能是「我不知道,希望是吧!」。換句話說,「盼望」的典型含義是對將來的不確定事物的盼望。但這不是彼得對「活潑的盼望」所賦予的含義,因為「活潑的盼望」的對立面是「死的盼望」,正如希伯來說4:12講到神的話語的時候,它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所以基督徒的盼望是活潑的,也就意味著是有功效的、不是死的。「活潑的盼望」從何而來呢?我盼望今年大幅度加薪,但是我不確定,因為這事兒不是我說了算,除非我有絕對的把握——比如公司發了郵件說今年對薪酬制度做了大幅度調整,並且我看到身邊的人都被承諾了,我的盼望才比較有把握——但還不是絕對有把握,萬一在薪酬大幅度調整之前董事會先大幅度調整了怎麼辦?彼得說,神是「借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也就是說,我們的盼望是因為我們被重生了(這裡的確配的上用「被重生」,因為重生不是我們的功勞),而重生是因著耶穌基督的復活而來的。這裡有一個重大的鴻溝,那就是兩千多年前耶穌的復活和現今我的個人重生怎麼聯繫起來呢?23-25節的經文彌補了這個鴻溝,彼得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將兩千年前基督的受難與復活於今天我的信心與重生聯繫起來的,就是神的道,也就是福音。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3-4節裡面保羅所描述的,「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所以在第三節彼得說我們是借著耶穌的復活而重生,23節說我們借著神的道而重生,神的道就是耶穌的死和復活。我想這對你我來說不會太難理解,耶穌的復活如果沒有你我的聽聞就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效用,也不會產生盼望,在產生盼望之前,首先要聽到他、知道他、相信他。反過來也是一樣,聖經本身不產生盼望,字句不會重生我們,除非字句所描述的是事實,字句本身需要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如果有人能夠找到耶穌的屍體,或是像佛教展示舍利子一樣展示耶穌的遺骨,那麼聖經就是不可信的,復活就是假的,重生也就是假的,盼望更是死的。那麼基督的復活怎樣給我帶來活潑的盼望呢?我告訴你,第一,基督從死人中復活是宣告基督一直的活著,他是一位在我們身邊的神,就在現在——2011年4月24日,XXXXXXX,上海市——基督就在這裡。為什麼我能這樣確信呢?因為基督從死里復活,所以我知道他說的話都是真的,他說自己要受難、要復活都是真實的,而且他真是神。既然如此,他所對於自己的宣告都是真實的——他為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因著基督神是愛我的而不是要懲罰我的,而且基督照他的應許天天照顧我、愛我、赦免我!感謝你,耶穌!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知道這個活潑的盼望靠著基督的復活、靠著我們的重生而來的。彼得說它是活潑的盼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確實,也是因為他在你我的生命中發生效果。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你,是什麼讓你成為你而不是別人?如果你認真去探究的話,你會發現你之所以是你和你的願望密切相關。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根源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東西,你所羨慕的是什麼。所以當我們重生之後,我們有了一個活潑的盼望,這個盼望也在我們身上發揮效用,我們盼望永恆多過盼望現今,我們盼望神的性情多過盼望物質的得著,我們盼望神的喜悅多過盼望人的肯定。在4-5節,彼得在告訴我們,這個盼望是何等的有確據、何等的有保證,是完全的,不是遙不可及的,不是可能失去的。這個盼望最明顯的效果是什麼呢?第六節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很明顯,這個喜樂是持久的,因為縱然現今的試煉讓我們憂愁,但這憂愁是暫時的。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你盼望一個更大的事情,縱然在過程中有難處,但因著那盼望我們還是喜樂,憂愁是暫時的。在我們要準備婚禮的時候、在我們要迎接一個新的生命降臨在我們家中的時候、甚至老闆有時候我們知道做完這個項目或者忙完這陣子之後我們可以大大的休息一下、出去旅遊,這種盼望會讓我們把準備婚禮中的麻煩、孕育新生命的痛楚、乃至當下不得不做的加班和通宵都當作暫時的苦楚,甚至過不了多久回頭看這段經歷反而會當作是甜蜜的煩惱。為什麼?因為我們當時心中都有更大的、更讓我們羨慕的盼望。在永恆中豈不是更是如此嗎?所以彼得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更何況,我們今天的煩惱與憂愁,都是於永恆有益的,我們若是為著信仰、為著基督受苦——不是因為自己犯罪受苦——彼得說,這是試煉,「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試煉的目的是讓我們的信心和品格更顯寶貴,試煉挑戰我們調整自己,去掉身上浮華的、虛假的,乃至驕傲和愚蠢,為叫我們的盼望更加真實、信仰更加純凈。三、總結我們再一次一起來讀一遍第三節,「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教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有這幾件事我們必須知道:1.基督徒的重生是必須的,不是選擇,而是必須;2.重生是神的工作,不是我們的功勞;3.神借著耶穌基督的復活這個事實和神的話語使我們靠信心經歷重生;4.重生立即帶來活潑的盼望;5.這盼望是活潑的因為它可靠;6.這盼望是活潑的因為它在我們生命中帶來大喜樂。如果有人來問你,你怎麼知道你生出來了?你會去找出生證明來跟他辯論嗎?不會,因為事實在這裡——你可以聽見、你可以看見、你會有感覺、會呼吸、會移動。如果有人來問你,你怎麼知道你重生了,你怎麼回答他?同樣,正如你怎麼知道你是生出來了一樣,你透過你是否渴慕神的話語、是否對神的應許有信心、是否在犯罪後感到悔改和被赦免的需要、是否享受和喜悅神的恩典、是否對永恆有喜樂的盼望乃至輕看現下的苦楚?這就是因著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給我們帶來的活潑的盼望和真實的信心!「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阿門!
推薦閱讀:

通俗聖經故事(13):求後嗣,亞伯蘭接受神啟
一張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救命聖經:葛森療法
聖經中記載的十二個為神築壇的人
建造幸福家庭:從聖經中尋找愛的10種方式

TAG: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