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機日常使用的八大弊病 你中了幾槍?

館友「xiongmao007」: 您好!您的文章「手機日常使用的八大弊病 你中了幾槍?」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4年7月25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健康/養生」下「健康知識」類別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360doc個人圖書館

【TechWeb報道】智能手機基本上已經廣泛普及了,作為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伴隨我們日常的物件,手機的使用安全越來越被我們重視,但是有很多細節大家並沒有注意,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手機使用的弊病。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八大手機常見弊病,看看你中了幾項!

1、睡覺手機放在枕邊

根據醫學專家介紹,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將手機放在枕邊輻射較高,容易引起頭痛、頭昏、失眠、脫髮等癥狀,因此睡覺時手機最好別放在枕邊。

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用類似行動電話的輻射微波脈衝去照射老鼠。兩分鐘內,由於防衛機能失去作用,研究人員發現老鼠的腦組織「打開」了,血液內有損害性的蛋白質及毒素因此輕易地進入。有傷害性的蛋白質一旦進入腦組織,患上腦部及神經疾病,例如老人痴呆症、帕金森症以及出現多重硬化症的危險就將增高。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實驗,而且人類的抵抗能力與手機實際操作中的微波脈衝量更小一些,但長此以往,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輻射衰減比較嚴重,所以距離遠一點,身體就更健康一點,手機放在幾米之外最安全,實在不行距離超過1M也能大大降低危害。

2、手機貼身裝在上衣兜里

根據資料顯示,手機的輻射範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狀帶,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

有醫學專家指出,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手機如果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會影響生育機能。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並盡量放在包的外層,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

上衣兜距離心腹比較緊,輻射的大小根據距離衰減嚴重,所以如果能夠遠離身體盡量就遠離。

3、打電話時間過長以及頻繁移動

長時間的連續輻射可能會使腦部受到影響,且夾電話的一側面部更容易生痤瘡。所以,如果你需要長時間通話,不妨使用免提功能或者座機,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通話,也應每隔一兩分鐘輪換左右耳接聽。人耳朵在密閉環境下,尤其是使用耳塞的時候,耳道內細菌滋生速度是平時的8倍之多。

有些人打電話喜歡不自覺的來回溜達,頻繁的移動,在辦公大樓等地方由於不同位置的信號不同,所以會出現接收信號強弱起伏的情況,有可能導致短時間內高功率發射,從而增加身體負擔。

另外,請盡量避免接打電話的時候躲在牆角,一般情況下牆角處和電梯內部信號是最不好的,會增加手機輻射功率。

小竅門:為了降低輻射對身體的影響,在接通前手機發射功率很高,現在的智能手機都有震動提示,可以先遠離耳朵,等接通之後在接聽。

4、躺著、走路或乘車玩手機

為什麼躺著不能玩手機?左右橫躺著對左右眼睛的壓迫力最大,這樣下去不出一個月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枕頭對眼睛的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時間一長眼睛就會有膨脹感,短時性影像重疊。

至於走了和乘車玩手機是現在大街上和公共交通上最常見到的,走到要看路、即便乘車也要注意周圍環境,不應該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根據醫學研究,脖子耷拉過度、身子不自然彎曲、頸部越來越前傾。這使得人體頸部胸鎖肌隨之不斷向前拉伸,長時間過後就會處於慢性充血狀態,久而久之容易壓迫椎動脈而誘發頸椎病,造成慢性勞損。

5、黑暗環境下玩手機

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散大,堵塞眼內液體循環流通,很容易導致青光眼的發生,甚至導致永久失明。在黑暗中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視力,測眼壓時發現眼球內壓增加,導致視神經纖維受損。而屏幕的光線在黑暗中對比度過大,長期刺激人的神經系統,還容易造成失眠。

其實無論是手機,又或者是電腦屏幕以及平板電腦,在家裡大家盡量不要營造電影院那樣的黑暗環境和氛圍,畢竟在家裡你不需要可以營造氣氛降低周圍嘈雜程度,如果要玩手機和平板電腦請保持周圍環境明亮。

6、充電時打電話

前一段時間曾經出現過一條新聞,某空姐在充電時打電話被電死,經過技術人員現場勘察是因為不合格充電器加上現場環境潮濕導致的。那麼一般情況下充電的時候能打電話么?

根據專家的意見,一般手機充電器的結構包括高壓部分(220V交流)、變壓器和低壓供電部分(輸出5V以下直流)。高壓供電部分與外部是隔離的,只有低壓供電部分連接到手機上。一般情況下人體的安全電壓是36V,5V以下的輸出電壓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只要符合標準的產品絕緣做得都合格,正常情況下是不存在漏電風險的,但如果設備不符合規範,或者嚴重磨損則不能保證安全。

答案是肯定的!手機充電的時候打電話一般不會導致觸電身亡,但你要知道其它的相應後果。充電的時候電池和手機都會大量發熱,變壓器也會發熱,如果此時你長時間撥打電話,會導致手機發熱量迅速增加,如果散熱不良(比如帶了厚重的手機保護套)則有可能影響電池使用壽命。

當然邊充電邊使用時對手機、人和電池都會造成傷害。因為手機電池在充電時的電壓高於待機時,若同時進行接打電話等操作,在通話或連接網路的瞬間電壓就會超過平時很多倍,從而導致手機易出故障。其次,經過測試,充電時手機的輻射也高於平時,對身體不好。當然,如果打電話的環境潮濕或者在雷雨天,即便幾率很小,也有可能發生危險狀況。所以,充電的時候盡量不要打電話,實在需要,可以先拔掉電源或者注意周圍環境和手機發熱情

7、從來沒清理過手機

你的手機臟么?也許你覺得很乾凈,但請試著想一下,每天我們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上廁所都要帶著手機,這樣手機就會帶有廁所、鞋子、門把手上的多種細菌,所以要對手機的污垢引起重視。有一種叫做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菌,一旦侵入體內就會引起肺炎。看得見的泥土可以擦拭,看不見的細菌數量巨大。

可以選擇每個月定期2-4次給手機清理消毒,用消毒濕巾仔細擦拭,或者用酒精給手機消毒,當然也要注意聽筒和MIC這些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還有邊緣縫隙的地方,可以選擇用針尖慢慢清理。即便如此最好也不要過度使用手機,尤其是在洗手間和飯桌上。

8、電池消耗殆盡再充電

網路上流傳甚廣的兩個說法,就是「盡量把手機電池的電量用完再充電」和「每次充滿之後再多充一段時間」。

首先說說第一種,這種做法其實是鎳電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記憶效應發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鋰聚合物電池已經廣泛應用在智能手機的今天仍然流傳上。曾經有人因為手機電池電量過低的警告出現後,仍然不充電繼續使用一直用到自動關機,結果導致無法充電不能開機的情況。實際上現如今的智能手機最好有機會就充電,而不是等到電量經常低於20%再充。

  1. 另外,第二種說法是因為電池充滿之後出於保護目的,還有涓流緩緩流入電池,這樣可以使用更長時間,實際上這也是鎳氫電池時候出現的方法,鋰聚合物電池不需要這樣做,在電池充滿後都會自動停充,並不存在鎳電充電器所謂的持續10幾小時的「涓流」。

推薦閱讀:

【說話技巧】日常交際實用客套話大全
《金剛經》對日常生活的10種啟發
5類人群最易招來胃病 日常如何養胃?
漲姿勢|剪指甲、挖耳屎……日常小動作危害大健康?
來自2017年7月的報告

TAG:手機 | 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