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噶舉派主寺

藏傳佛教噶舉派主寺-大燈寺

十世紀中葉,藏傳佛教在雪域藏土的弘傳進入了其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時期,即藏傳佛教後弘期。各師承源流的不同,藏傳佛教形成了各種思潮以及流派,在藏傳佛教的眾多宗派中,由瑪爾巴大師所傳之噶舉派教法,噶舉(俗稱「白教」是因瑪爾巴、米拉日巴、帝洛巴等曾穿著白衣的緣故。)是藏傳佛教(又稱「西藏佛教」,俗稱「喇嘛教」)四大教派之一。「噶舉」一詞可以理解為口傳或者佛語傳承教授之意,因噶舉派是以領受語旨教授而為傳承的原故。噶舉派的傳承可以直接追溯到印度的帝洛巴和那洛巴兩位大師,瑪爾巴大師多次赴印度求法,獲得了大成就,成為了噶舉派的祖師。噶舉派經過歷代的不斷發展,形成了藏傳佛教中最為龐雜的一大教派,一直延續至今。噶舉派素以傳承獨特、支系繁多、高僧輩出、地域寬廣、流傳悠久等特點而聞名於世,歷史上噶舉派曾在整個藏族地區擁有巨大的宗教影響,不但在藏傳佛教中,而且在藏族社會和藏族歷史上,都曾佔有重要地位,產生過極大影響。其在顯宗修學、密宗修證上都具有本派所獨到的法門依止,著名的「大手印」、「那洛六法」等都是本派的精深教法之一。噶舉派對於藏傳佛教的貢獻除了顯密修為之外,其支系噶瑪噶舉派所創立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更是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一、

大燈寺位於四川阿壩州壤塘縣,地處「天府之國」西北部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地。杜柯河北岸的半山坡上,座北朝南,距縣城3公里。海拔3320米。「壤」,系藏語音譯,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壩,「壩」,藏語謂「塘」。「壤塘」由此得名。意為「財神的壩子」。

  杜柯,藏語意為「石頭溝」。杜柯峽谷有兩大景觀:高山峽谷為流水深切之峻險峽谷、丘狀高原之寬谷景觀。自壤塘行至上杜柯鄉駐地吾爾基,行程50餘公里,上杜柯峽谷沿河山高峽險,危崖懸松,河中激浪騰躍,迴響峽谷。風光秀麗,風格獨特,風景如畫,具有有窄、長、秀、奇、險、幽的特點,集峰、石、洞、林、禽、獸、泉、潭、瀑等自然景觀於一體,步移景異,景象萬千。穿流於翠岑幽谷之間、盡享峽谷漂流激情,龍泉溝原始森林區峰巒疊嶂、古藤纏繞,野生錦雞、松鼠、草鹿嬉戲其間,野趣橫生,春季,桃花、梨花、銀翹花、野海棠等相繼開放,爭相鬥艷;秋季,紅葉滿山遍野,層林盡染,燦若雲霞。充滿原始的神秘,盡現大自然的神奇,上杜柯峽谷是人們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絕境佳地!

上杜柯峽谷勝景在西窮一段。杜柯河流至西窮,河流蜿蜒旋迴,於寬谷中畫出一大U型。河岸草灘沿至山腳,山嶺之上林木森森。沿河又多峭壁,壁上懸泉飛漱。上杜柯峽谷,河流上段流淌柔緩,下段澎湃洶湧,河谷景色變化多姿。

相傳:藏傳佛教之傳人蓮花生有弟子一百零八人,中一人稱相德,於地理天文深研透習。一日,雲遊至西窮,為秀麗風景而陶醉,後又詳測地貌,覺此為風水寶地。相德復以佛理深研,頓覺該地力量無窮,集天地之精華,若習經、拜佛,此一日勝它地百日,成佛可快於它地十倍,升天則更易。相德欣喜異常,遂於此地興土木,建寺院。

大燈寺屬噶舉派四大支派之一的噶瑪噶舉派寺院。噶瑪噶舉派的傳承系瑪爾巴大師所傳,瑪爾巴大師三次赴印度,四次赴尼泊爾,參訪了那若巴、吉祥智藏、大成就寂賢等善巧成就大知識一百零八人,盡學《密集》等大瑜伽父續、母續的講解、教授和實修,並且依止米勒巴徹底證悟了「大手印」的甚深教法,回藏後攝受弟子眾多。其著名的「四大柱」弟子有俄敦·卻吉多吉、粗敦旺安、麥敦·村波索南堅贊、至尊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尊者大約於宋仁宗時期生於阿里貢塘,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第二代祖師,一生堅忍不拔、實修苦修、終得證悟,噶舉派「四大八小」等流派支系的法脈傳承大多依止於他。

大燈寺的創建者第八世大司徒.卻吉迥乃,他原名丹巴尼協,出家後叫名卻吉迥乃(1700-1774),兩歲就被指認為噶瑪寺司徒轉世靈童,但德格土司以藏中地方不靖為由,將其留在德格供養,十四歲時送入前藏受沙彌戒…十八歲返回德格。二十四歲時再入藏至楚浦受比丘戒。之後,遊歷衛藏和尼、印等地,廣參各派教法,三年後重返德格,建寺以居。大司徒建立了100多寺院。據《大司徒·八世自傳》和《噶舉金鬘史》(這兩部是十八世紀末的著作,現存德格木刻印刷)記載:「水狗年(1742)應下杜柯部落首領貢波倫珠之請,十二月一日(藏曆)來到下杜柯選地建寺伏藏寶瓶,寺院取名「達丹搭木曲林」。十七日給下杜柯的四千多人的百姓灌頂,收眾徒剃髮為僧,又給下杜柯的一百多位僧人傳受沙彌戒……」。當時下杜柯首領很有名聲。把下杜柯的一千戶(上至俄拉、陽培、中為拿戈爾、西西、崗木達、下至尕那、列谷)給建寺僧徒的來源,每十戶一人出家。但在大燈寺院最多時有三百多僧人,平時也有一百多僧人。

卻吉迥乃博學廣聞,聰慧異常,一生閱歷豐富,學識淵博,著述極多,尤其在藏文文法、藏醫藥、藏畫等方面造詣精深,堪稱一代宗師。他的著作有十四函,其中《德格甘珠爾目錄》和《藏文文法概論》繕寫和編纂是藏族對東方文化的重大貢獻。語言學著述有《司徒文法廣譯》,全稱《藏語規範組合分論三十頌、音勢頌注·智者項鏈華麗珠鬘》,成書於1744年,該書被視為論述藏文文法的權威性著作,解放後曾鉛印出版,一直被有關民族院校作為藏文文法教學的主要參考書使用。至今為藏文文法的高級教材,被後來諸多藏文研究者普遍徵引。

噶舉派大師非常重視藏醫藏葯,他精研醫道,研究藏醫藏葯,是藏族一代名醫。當拉薩發生天花流行時,他曾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病區實地研究防疫治病之法,撰成《天花療法》一書,從實踐和理論上總結了藏區防治天花方法,活人無數,倍受人民感戴。他主持配製的「仁欽日卜」丸,是流傳至今的療效獨特的著名藏葯。18世紀時大司徒·卻吉迥乃所著《利樂藏》、《漢藏天花論治》、《脈診新譯》和《大黑珍寶丸》等醫藥論著。並為後世留下了大量有價值的著述。他還擅工巧明,創造了著名的噶瑪——司徒畫派,他的技法承襲自噶瑪嘎畫派,但他的畫風比起之前的噶瑪嘎作品更加淡雅,人物花鳥更加細緻,並且非常重視主尊頭光與背光的透明感。司徒畫派在傳統的藏族繪畫技巧中,巧妙的融入漢地畫法技巧和風格,成功地發展了藏畫「噶日」畫派。在他的影響下,畫師歷代輩出,其壁畫和唐卡畫成為康區藏畫的代表,享譽海內外。他後來的幾輩司徒除第十世外,均學修兼長,聲譽甚隆。除司徒外,工珠、欽則、溫根均為有學有修的廣慧大德。工珠·雲丹嘉措著述極豐,所撰《宗派源流簡史》被稱為藏族史籍中之佼佼者。他撰寫了大量宗教史和佛教理論著述,給後世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噶舉派眾多僧人中,確有不少學富五明、才華橫溢的學者,他們無疑以學法修道為本份,盡僧人之責。同時也研究學問,著書立說,為發展藏族文化作貢獻。

二、

大燈寺主持修建該寺的司徒·卻吉迥乃,曾長期遊歷衛藏、尼泊爾、印度等地,精研藏族宗教繪畜和建築藝術。寺院以宏偉壯麗、細膩神秘的建築格式。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極宏偉寬大的經堂大殿、黑衣護法神殿,金剛橛護法神殿,忿怒金剛護法神殿,大庫房,方丈室,客房和門衣殿組成。周圍還有伏魔塔、息諍塔、那洛六法修行殿,嘛呢修行殿,巨大的法輪經筒房和十萬石刻藏經。有明、清時代的銅像,還有清代的塑像,雕樑畫棟,金碧溢彩。殿內四壁繪滿珍貴的壁畫,內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及六道輪等,形象生動,色彩絢麗,是著名的藏畫「噶日」畫派的傑作。丹青披拂,經幢招展,內部極為華麗,到處鎏金飛彩,珍寶聚集無數,佛像造型極其精緻。唐卡畫一百多幅。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第八世大司徒全集,隆欽全集,還有金汁寫成的《大般若經》一部。總共有七百多函佛經。歷代喇嘛們的靈塔。很多宗教法器和跳神衣面具,大小僧舍80餘幢。整個建築群依山勢逶迤而建,自下至上連成一片,頗與拉布宮形成相似。這座美麗的伽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一度遭受毀滅性的破壞。1983年先後籌款進行修繕擴充,整個寺院的基本面貌仍得以保持。還購買了藏文《大藏經》等經書。

三、

大燈寺全稱「達丹搭木曲林」,意為「永固聖法寺院」。簡稱「大燈寺」,俗稱「下寺廟」。也音譯為達丹寺、達登寺。大燈寺屬於八蚌寺108個分寺之一,位列八蚌寺之後,排在第二位,是白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

大燈寺主持:向秋奪基仁波切,堪布近10位;

大燈寺佛學院、孤兒院、閉關所(那洛六法)和居士堂主持:噶瑪丹真堪布

常住寺僧人300餘人(現有僧為500人)

大燈寺每年定期舉行盛大而又殊勝的法會:

定期供養法會有:每年藏曆四月份念《金剛亥母》、《毗盧遮那佛》十五餘天。

藏曆八月份「供靈塔」《勝樂》、《藥王經》八天。

藏曆十一月份歷代金剛上師講《了義法燈論》(佛法入門)一個月。

藏曆十二月份「驅鬼」《懺悔》、《阿閦佛》、《九法》、《大黑天神》二十多天。十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跳兩天金剛舞。

此派的主要之法,有《勝樂》、《集密》、《金剛亥母》、《觀音勝海》、《那洛六法》、《大手印》、《風心無別》等。

此寺有三大殊勝:一是建築宏偉莊嚴,二是典藏豐富,多有珍稀。三是高僧迭出,大德廣慧。

「活佛轉世」制度述記:

大燈寺是著名的噶瑪噶舉派司徒活佛坐床之所。噶瑪噶舉派首創的「活佛轉世」制度作為一種藏傳佛教精深的、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發端於12世紀,一直延續至今。其在800餘年不斷地理論更新、發展成熟的過程中,既形成了精深的理論基礎,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造就了密法儀軌以及完整、嚴格的尋訪靈童、認定坐床、培養教育等制度。

「活佛轉世」作為噶瑪噶舉派首創的藏傳佛教傳承形式,在藏傳佛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活佛轉世」起源於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後來藏傳佛教各派別紛紛效仿,逐漸形成了各教派完整的活佛轉世系統。文獻記載,「活佛」一詞始見於元代,是漢地對藏傳佛教「sprul-sku」(朱古)的一種不準確的習慣性稱謂,在藏語中並沒有直接對應的單詞,時人窺其字面之意解釋為「活著的佛」且稍顯偏頗。藏語「朱古」一詞對應的梵文是「nirmanakaya」,意為「幻化」或者「化身」,西藏在活佛轉世制度流行後,多用作對前世高僧之轉世者的稱呼。由於語言翻譯以及藏漢文化的差異性等緣故,從元朝開始,漢地便以「活佛」二字代替了藏語「朱古」一詞加以使用。大乘佛教認為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其中應身又被稱之為化身,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理論的實踐中,所有的「活佛」都是應身佛,也就是化身佛。其實際含義是早已成就的佛或菩薩,為調化眾生而發願受生世間的化身,即佛、菩薩在人世間的轉世,扮演了傳播佛法、消災解難、幫助眾生脫離輪迴之苦、到達彼岸世界的角色。在藏族地區,多被尊稱為「仁波切」,系藏文「RinPoChe」的音譯,意譯為「珍寶」。

活佛轉世出自佛教生死輪迴、佛以種種化身救度眾生的觀念。按照佛教教義的說法,一個活佛的圓寂,因他發願乘願而來,化身為另一肉體的人而已。化身隨機體顯現,所以必有靈童轉世。活佛生生不息地沿襲下來,是由圍世制度維繫的。世世相接,永垂無疆。

從佛教理論的角度講,活佛就是佛,他已從生老病死的輪迴中得到了解脫,以真理莊嚴其身,能夠如理作意,這就是佛的法身。但是他為了教化處在苦難中的廣大有情眾生,活佛可以隨時化現自身的形象,以便教化、啟迪世俗的人們。在世俗社會裡活佛們的生生死死就是佛為了教化眾生而隨機應變的一種具體表現,這是佛的化身。但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活佛也是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也離不開平常人的人倫日用。但不同的這些只是他們生活的一種開示輪迴的痛苦和教我們走上解脫之路。

活佛轉世制度的產生既有佛的三身、菩薩道、大慈大悲、如來藏佛性等佛教的基本理論為依據,也都受到了藏傳佛教噶舉派大手印、那洛六法等特殊思想熏陶。

都松欽巴大師是藏傳佛教史上影響深遠的高僧大德,他的功績不僅僅是創建了噶瑪噶舉派,而且開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之先河,被追認為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個活佛轉世系統噶瑪噶舉派「黑帽系」活佛——「大寶法王」傳承的第一世活佛。

噶瑪噶舉派活佛轉世系統主要有「黑帽系」活佛轉世系統和「紅帽系」活佛轉世系統兩支,其中「黑帽系」活佛轉世系統追認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大師為第一世活佛,一直延續至今,在藏傳佛教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藏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深遠的貢獻。


推薦閱讀:

關於青海人文歷史的簡單描寫(四)藏傳佛教
唐卡中的憤怒像有哪些?是如何度量的?
【正版】藏傳佛教著名高僧大德實修著作、手冊及法本
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藏傳佛教簡史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 噶舉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