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直升机汇编

中国国产直升机汇编

-5直升机

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由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米-4直升机全套图纸资料仿制,初期代号“旋风25”。

1958年2月,哈飞开始仿制米-4。 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直-5在米-4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进。原钢梁木结构旋翼被改换为全金属旋翼,提高了旋翼寿命和性能。尾桨在66年后改为玻璃钢制造。取消机舱内可移动副油箱,加装两个机体外侧副油箱。机身地板上开了一个舱底门,便于空投吊挂货物。手摇的绞车改为电动。发电机功率由3千瓦提高到6千瓦。固定式的供氧装置改为更轻便的活动式。最大平飞速度和巡航速度得到提高,动升限从5500米提高到6000米。但是直-5具有振动大、噪声大、耗油量高等缺点。

直-5的衍生机型有:基本型、客运型、林业型、水上救生型、海测型、航测型、武装直升机改型(该机在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直-5改(换用PT6T-6发动机,这款机型简称直-5改(代号直-5W))。

该机曾大量装备我空、海军以及民航部门,目前已退役。

直-6直升机

在直-5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直-5存在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小等缺点,制约了对飞机的使用。为了满足军队的使用需求,哈飞在1966年8月提出了“在直-5基础上,采用792涡轮发动机(即后来的涡轮5涡轮发动机)”的改进方案。这个方案所制造的机型即是直-6直升机。

1969年12月15日,直-6成功首飞。直-6采用了将动力舱安置在机身上部的传统布置形式,克服了直-5不适应高温、高原使用的缺点,用途要比直-5广泛得多。虽然197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直-6机设计定型。但最终的飞行和使用测试表明,该机的发动机功率仍然不足,尤其是单发动机的布局使得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性大大降低,部队最终放弃了用直-6替换直-5的计划。1978年,直-6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但在1979年停止生产,一共只生产了15架。

直-7直升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开始部署我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制项目,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指示的目标很明确,要求这种直升机可运载一个排的兵力,这型直升机后来被命名为直-7。直-7采用六片桨叶的旋翼系统,装两台792涡轴发动机。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5000米。

但由于种种原因,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直-7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下马了。尽管直-7项目下马,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未研制过重型直升机(10吨级)的空白。

直-8直升机

直-8是中国对法国SA321“超黄蜂”直升机的仿制版本,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机械厂(现为昌河飞机工业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1976年开始研制,1985年12月11日在江西景德镇首飞。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使用,有扫布雷和反潜能力。当时的直-8一些关键设备仍旧依赖进口,其国产化率低于50%,如尾桨毂、主桨叶和桨毂等,这些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在90年代初全面展开,1992年国产旋翼桨叶、旋翼桨毅进行了全面考核和地面长试与鉴定试飞,1994年8月国产化率达到86%的直-8型直升机通过国家设计定型。

直-8量产后产量一直不大,当时解放军未有海军大型舰艇,中小型舰艇上更适合直-9之类轻型直升机。直到2004年后直-8F型较多于媒体和航展上曝光,外界猜测量产技术获得突破,2007年后直-8F大批量出现,目前已超过百架,并出现了名为AC313的民用机版。

直-8原型采用常规单旋翼带尾桨的布局,6叶矩形全金属桨叶和5叶尾桨,发动机采用3台涡轴-6发动机,采用前2后一的布局。直-8的机载设备包括HZX-7航向姿态系统、KJ-8自动驾驶仪、大气数据计算、发动机仪表等,通信系统包括651双频道电台和JDT-1短波单边带电台,导航设备有WL-7无线电罗盘、264甲无线电高度表和XS-6信标,仪表设备可以在飞行包线内显示飞行航向、飞行速度、飞行姿态和发动机工作状态。其机体为船形,设有多个水密舱,可以在水上飘浮、滑行和起降,特别适合在海上执行任务,其内部比较宽敞,直-8货舱的尺寸为长7米,宽为1.9米,高1.83米,总容积为28立方米,可以载一辆BJ-212吉普。可以吊挂火炮进行机动作战;或者选装起吊能力为275kg绞车和营救作业设施,可实施紧急救援。直-8油箱由3组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3900升最大航程约800公里,续航时间超过4个小时。

衍生机型:

直8反潜警戒型:法国购入的SA-321Ja之改装型,装有雷达和鱼雷挂架。

直8远程侦查型:法国购入的SA-321Ja之改装型,装有光学和电子侦查设备,曾用于南极科研。

直8国产运输型,即直-8A:70%左右零件国产化的中国自制版,90年代少量配于海军和陆战队。

直8救护医疗型,即直-8JH:2008年公开的救护机,配有医疗设备。

直8空中预警型:直-8F改装的舰载空中预警机型,装有折叠式大雷达。

直8海上防卫型: 直-8F改装的武装机在亚丁湾派遣舰队中亮相,装有红外线装置和12.7mm机枪、鱼雷挂架。

直8通用运输型,即直-8F:直-8A的最新改型,于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8月28日首飞,2005年4月完成平原试飞,同年10月23日至11月7日,进行高原地区试飞。该型机主要是换装加拿大普惠公司PT6B—67A发动机。最大起飞功率提高到1448千瓦,升限提高到4700米,有效地效悬停由提高到2800米。引擎能在4500米高原启动,发动机首翻期增加至3500小时。进气口增加防沙装置。原有的金属桨叶被带有除冰能力的复合材料桨叶所代替。

直8空降搜索型,即直-8K/KA:配备空军的直-8F改型,加强红外线和夜视能力,多数漆为蓝色迷彩。

直-8大改:在原来的直-8F的基础上,将主旋翼和尾浆换成复合材料,改进传动系统,更换大功率发动机,改进航电系统;将原机的船型底改为平底设计并取消浮筒;在机身两侧增设短翼,在机身短翼内安置起落架。直-8大改早期可能使用国外的BK2500或是TV7-117V发动机,后期改为国内的WZ10发动机。

AC313:直-8的民用型号。在原有型号基础上,采用最新技术,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和适航审定程序自主研发的民用直升机。

直-9直升机

直-9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入法国SA365“海豚”型直升机的许可生产的多用途直升机。1980年10月15日,中法双方签约,授权中国方面生产SA365N1型直升机。1982年,哈尔滨飞机公司完成首架直升机的装配。1983年,直9机正式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至1990年,原法国授权之50架直升机均以完成生产组装,其中28架为基本型直-9,20架为直-9A(相当于SA-365N2)。哈飞另生产了两架直-9A-100型之直升机。

1992年1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直-9试飞成功;然而,在1993年9月时,中法双方再度签约生产22架直-9型直升机,另外还有8架民用型直-9。1994年10月23日,直-9B试飞成功,从此中国迈入自制直-9直升机的时代,并根据解放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需要,衍生出几种军用改进型。

衍生机型:

直9A

直-9A是直9的最早延伸型号,该型号直升机使用WZ-8A发动机。旋翼系统由4片复合材料桨叶、星型柔性旋翼桨毂,尾桨由1个桨毂和13片模锻的轻合金桨叶组成。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3点轮式起落架。有通讯型,炮兵校射型,电子干扰型,等多种型号。

直-9B

于1992年1月16日,中国试飞了大多数零件自己制造的直-9B。直-9B的特色是用11叶的复合材料尾螺旋桨取代了AS-365N2海豚式直升机的13叶尾螺旋桨。为轻型战术运输直升机,可运载10名全副武装人员。

直-9C

直-9C舰载型实际上是以直-9为基础改进的,和法国“海豚”的舰载型“黑豹”无太大关系。87年12月2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改装的直-9C舰载直升机首飞成功。12月24日在舰上顺利降落,采用中国直升机设计所研制的快速着舰系留装置。定型后的C型加装了机头雷达,可挂载2枚“鱼-7”鱼雷执行反潜任务。鱼-7仿自中国渔民在海南岛捞获的美军MK-46鱼雷,性能接近于MK-46。

直-9G

直-9G是直-W的出口型。在基型上加强了装甲防护,驾驶舱顶部安装有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观瞄制导装置。机身内取消后排座位,改为武器挂架的承力结构,机身两侧挂架共可挂载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或火箭弹发射器,或23mm机炮等武器。该机用于执行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突袭地面零散目标等火力支援任务。也可以用于运输、兵力机动、直升机空战、通信和救护等任务。直-9G是中国解放军拥有专用武装直升机前的一个过渡,能提早培养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队伍。

从2000年向马里出口了2架直9武装型直升机以来,目前为止已向马里、毛里塔尼亚、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了18架直升机。

H410A

H410A型是以直-9A型为基础的改型,换装功率更大、高温高原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法国斯奈克玛(SNECMA)公司Arriel 2C发动机。该型号将可为西北地区提供一种高原型直升机。另外警用型号直-9也已经开始交付,警用型加装了搜索雷达、GPS、探照灯、警报器、电动绞车和相关通信设备,飞行性能较直-9其他型号有较大放宽降低。

H425

H425:2003年12月30日,直-9最新改型——H425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标志着哈飞民用直升机技术迈向了整机研制的方向。H425最大起飞重量4250千克,航程800千米。采用先进的民机设计理念和国际标准,整合全球航空技术资源,可靠性、经济性和适航性较佳。选用了新型发动机、传动系统,加装抗坠毁系统。H425与H410A采用了与法国“黑豹”的机身结构,比直-9基本型的机身结构更为先进一些。

直-9W

直-9W是供中国自身军队所使用的武装直升机,在直-9基础上发展的直-9W武装直升机可携带8枚反坦克导弹,也可以挂载火箭发射器,以及航空机炮。直-9W的主要作战任务是用来对付敌方坦克,因此携带红箭-8L反坦克导弹数量要比直-9G多。

直-9WA

直-9WA是直-9W的升级版,机身改为黑色涂装,该型机换装了不穿透机舱的弯梁式器挂梁,与老型号的扁担式相比,具有挂弹多、拆卸方便的优点。机头下部转塔中安装了新的探测器转塔,配有白光、热成像、激光等多个探测设备。机头罩采用新颖的滑道式代替传统的铰链式开启方式,使机头罩打开角度更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在机头罩气动、结构、钢度、驾驶员视界等的限制范围内满足昼夜观瞄装置的转动范围要求。直-9WA具有夜战能力。驾驶员配备有夜视头盔。

直-9WZ

直-9WB是中航工业哈飞直升机研究所研制的专用型战搜直升机。该机是以直-9WA为蓝本,在机身上加以改造,主要延用了直-9WA的武器、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子设备。主要作用于战场侦察。

武直-19

武直-19是哈飞研制的轻型武装攻击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行式座舱布局、四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改为后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主要用于战场侦察或与武直-10等中、重型武装直升机配合作战,也可独立执行作战任务。武直19原型机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武直-10直升机

武直-10于1992年由中国40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1998年主要由江西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与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负责,共同负责研究及发展,为陆军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2009年,直-10首次被交付予人民解放军,处于批量生产阶段。

武直-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武装直升机布局,被弹面小,主旋翼有五片叶片,由95KT复合材料制成,串列式座舱,两座舱间由防弹玻璃分隔,多个挂点和复式挂架,可挂机枪、机炮等传统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

武直-10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其整体作战性能与技术性能,将与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相当;对地攻击作战效能与美国的“眼镜蛇”和意大利的A-129直升机相当。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直-11多用途直升机

直-11多用途直升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原型是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1999年9月份开始进行设计定型试飞。2000年10月,直-11圆满完成了试飞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飞科目。

直-11的主旋翼采用三叶星型柔性复合材料尾旋翼,2叶翘翘板复合材料尾桨。这些桨叶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直-11的机体主要采用了金属和复合材料。滑撬式起落架用复合材料制造,带阻尼器。机身燃油箱具有弹塑性,防火设计安全可靠,具有一定抗坠毁的能力。直-11设计时尽可能的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减轻了机体重量。

直-11属于军民通用型的多用途直升机,可以用于教练、侦察、警察、海关、消防、救护及旅游等用途。

直-15直升机

直-15(Z-15),也称欧直EC175,是一种7吨级中型运输直升机(Medium utility helicopter),由欧洲直升机公司和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联合研发。欧洲直升机公司负责Z-15的主要变速箱,尾旋翼,航空电子设备,自动驾驶仪,液压和电气,门和透明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完成最后系统集成工作,并建造3架原型机中的两架(第一架和第三架)。哈飞将负责机身,机尾和中间变速箱,主旋翼,燃油系统,飞行控制和起落架的研发和生产。该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可搭载14-16名乘客。

2008年2月24日,以EC175的名义在美国休斯顿举办的国际直升机博览会(Heli-Expo)上正式推出。EC175-Z-15项目研发成功后,中法双方各自建立总装生产线,向各自负责的市场区域销售直升机,并且为用户提供售后支援服务。首批EC175直升机预定于2012年交付。欧洲直升机公司计划在及后20年,销售约800至1,000架EC175。

Z-15将主要面向民用和准公共领域的市场应用,其主要市场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搜索和救援任务的支持。其他适用的角色包括准公共行动,国土安全,空中医疗服务,公用事业和企业的运输任务。

武直-19直升机

武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飞直升机研究所研制的武装侦察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前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武直19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武直-19长度12米,旋翼直径11.93米,旋翼面积111.79 平方米。空重2,3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00公斤。装备两台WZ-8C涡轮发动机。最高速度245公里/小时,航程700公里,爬升率9米/秒。武器可携带8枚红箭-8对地导弹或天燕-90对空导弹。机头由于安装了球形观瞄系统,因此机首没有位置安装机炮。但是可外挂直-9的23mm机炮。

武直-19在技术上完全源自直-9W,而又具有比直-9W更高战斗力。使得武直-19成为陆航在短期内弥补武直-10数量不足,作用武装直升机主力型号的最佳选择。而且武直-19吨位较小,使用成本较低,也可作为武直-10的有效补充,形成高低搭配,作为与武直-10配合使用的侦察机型。

AC313直升机

AC313型机是由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和中航工业昌飞公司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个完全按照适航条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研制的大型运输直升机,也是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生产的唯一一种大型直升机,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生产的空白。AC313实际系列编号为直-8F100。2010年3月18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在江西景德镇首飞成功。AC313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3.8吨,可一次性搭载27名乘客或运送15名伤员,最大航程为900公里。

AC313型机是典型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并列双驾驶构型,配装三台涡轴发动机,前三点不可收放式起落装置,最大起飞重量13.8吨,适合在海洋气候条件和其它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下使用,可实现野外一般场地起降,执行人员、物资的运输及搜索救援、抢险救灾等任务。

AC313主要有七个特点:

1.安全性高。装有三台发动机,在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飞行,在两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可以就近着陆,大大提高了机上人员的生存概率。

2.三防性能佳。严格按照防盐雾、防湿热、防霉菌标准设计,适合在海洋气候条件和其他恶劣环境下使用。

3.空间大。客舱内有效容积23.5立方米,高1.83米,普通的中国人能在其中直立行走。装配了舒适的航空座椅和内饰,根据需要可改装成VIP公务机。

4.运载能力强。用于货物运输时,舱内最多可载货4吨,或外部吊运5吨。用于人员运输时,最多可载乘员27名,或运送15副担架和一名医务人员座椅及工作台。舱内可选装手动或电动绞车,地板上留有系留装置,可方便装卸和固定货物。

5.航程长。机内油箱满油最大航程900公里,携带三个转场油箱时,转场航程可增加到1400公里以上。

6.操纵性能优。操纵系统设计巧妙,总距及纵横向操纵联动,辅以四轴自动驾驶仪,操作负荷小,飞行品质佳。

7.适用范围广。可在-40℃~+50℃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最大飞行高度可达6000米,能在海拔4500米的机场起降。试航时到达的珠峰大本营实际海拔已达5200米。


推薦閱讀:

現在的中國和美國最大的本質區別在哪?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優質葡萄酒?
說到江蘇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漢族有哪些民族天賦?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是怎麼形成的?

TAG:中国 | 国产 | 直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