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和精神境界。中庸,中正持平,和諧永恆。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諧,恰當適度,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意。庸者,用也,常也,運用、實行,平常、常道,永恆不易之意。「道」是宇宙中乃至人類社會最根本的規律,順應自然規律就會達到中正和諧、平衡有序。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以中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與「中正」作為常道加以運用。因此,中是原則,是自然界一種均勢的平衡狀態;庸是實踐,是客觀事物的表現形式;中庸是知與行的統一。中庸,即包容與利用。就是對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的使用。在具體事件中,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著一定的必然意義,就應予以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當做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做出適當的行為。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事要順應自然規律,順著事物的自然稟性而為,因勢而利導之,注重適度適當,尋求內在的平衡,既不可過分,也不可不到位,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極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是一種科學的處事態度和人生智慧。中庸智慧的核心,就是恰到好處,適可而止,無過之亦無不及。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的自然稟賦稱之為「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遵循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有道德的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是保持謹慎戒懼的,片刻都不違背偏離「道」,時刻做到自覺自悟自律自警,心存善念不做惡行,摒除不良念頭和行為的滋生與誘惑。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則。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中者和也,就是和諧。中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不苛求,不厭棄,不厚此,也不薄彼。庸者常也,就是認同,就是接受;是指對待事物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適可而止、合乎自然,不與自然之道相背離,也即「平常心就是道」。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事萬物就會欣欣向榮繁育茂盛。所以,中庸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君子「時中」。宇宙是運動的,萬事萬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有道德的君子,時時刻刻都要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應當始終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中正持平,適度適中,做事合乎中道,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君子立身處世,不圖名圖利,不患得患失,胸懷若谷,不急躁冒進;做事情求同存異,公平客觀,順應自然。「時中」,不是時時事事都要求普通人達到中庸,而是對重大事務的處理時,在原則和立場上,能夠信守並運用中庸,那麼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中庸之道,也即忠恕之道。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的發揮,在處理人與人交往的社會關係上,要求符合於「中庸之道」。君子實行中庸之道,要從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騖遠;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時刻專註於內心的修養,始終做到表裡如一。中庸之道的行為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從而達到中庸的和諧境界。這種境界的修養,來源於內心的「誠」。就是要懷著誠敬之心,不懈地進行主觀心性的修養。在休養方法上,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鍥而不捨的勤奮精神,從而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之道說起來易,行起來難。能夠時刻行持中庸之道(做到「時中」)的大概只有聖人了。這是因為,那些所謂的聰明人太「聰明」了,處處要顯示出自己的智慧來,超過了中庸的度,結果反而畫蛇添足,凡是都做過了頭,致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發展。而愚笨之人因智力不及而不理解,達不到中庸的標準,做事縮手縮腳,不敢大膽地去做。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吧。然而,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人,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也不能堅持下來。中庸是知與行的統一。實在來說,中庸之道是易懂易行的,關鍵是我們沒有毅力和恆心,做事情往往很多是在最接近成功的時候,我們沒能堅持下來而選擇了放棄。所以,行持中庸之道要有一以貫之的恆心,用鍥而不捨的精神把他堅持到底。

推薦閱讀:

對上帝審判的理解
答疑解惑——如何理解「三位一體」?
高貴的理解
如何理解「全域旅遊」?
如何理解貼現現金流的估值方法?

TAG:中庸 | 理解 | 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