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雲法師的佛教教育志業—理論與實踐

陳秀慧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  壹、前言  一、 背景說明  被尊崇為當代比丘尼佛教家的曉雲法師1,系民國元年(1912)生於廣州花地的佛教家庭2,自幼就對教育之神聖性充滿憧憬,於二十二歲即站上講壇為人師表3。未出家前,便留心於佛教教育之研究4;中年(1958,47歲)依止天台祖師倓虛老法師(1875─1963)出家後,更矢志獻身佛教教育5,願為佛教教育園地作一拓荒之耕牛6。先是於香港透過辦學、舉辦佛教藝術畫展與佛教文藝講座,於電台播講佛教文化講座,及主辦佛教青年夏令園等活動7,實踐其「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之宗教悲願。民國五十五年來台任教文化大學後,更苦心孤詣研思推廣佛教教育以凈化社會人心、維繫世道安寧之計,在其勤學勤行、實務與理論交參驗證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以重視心靈善導與慧命開拓之「覺之教育」的理論,落實其培養僧材的宗教教育與納入國家教育體制的社會教育8之「二部並進」教育理想的願景9,並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由佛教人士創辦之高等學府─華梵工學院(民國七十九年創校;民國八十二年改製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民國八十六年正名為華梵大學)的創辦人,為當代佛教史頁添一新猷!  二、 本文宗旨  本文旨在究明集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宗教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的曉雲法師,為何情有獨鍾地抉擇以教育作為她宗教實踐與社會關懷的路徑?其「覺之教育」理論形塑之過程、特色與內涵各為何?她是如何踐履其「二部並進」的教育理想?期望透過上述問題的釐清,顯彰其濟世度人的宗教情懷與對當代佛教教育的貢獻。  三、 本研究的重要性  從佛教史的角度而言,曉雲法師是華人史上第一所佛教人士創辦之高等學府的創辦人,其辦學的理念與過程本身就具有歷史研究的價值。其次,從傳記文學的角度而言,曉雲法師獻身佛教教育的心路歷程,亦是未來作傳時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命資料。複次,無論從當代佛教教育或當代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曉雲法師標舉的「覺之教育」,誠有其獨到的慧解,具對治當前「離心教育」的療效,值得有心人一探究竟!  貳、曉雲法師抉擇獻身佛教教育以為弘道淑世、凈化社會人心之因  在論述曉雲法師之所以抉擇獻身佛教教育,以為弘道淑世、凈化社會人心之因前,宜先鳥瞰曉雲法師「教育與生命」結合的一生,以為進階認識其教育志業之基礎。  曉雲法師於民國八年(西元1919)入廣州有名之私塾就讀10,熟背四書五經與唐宋詩詞、古文等。十八歲那年,考進香港麗精美術學院;四年後畢業,旋入研究所並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二十二歲任教於香港銅鑼灣聖保祿中學,不久拜嶺南畫祖高劍父為師11,三十歲之前就獲得「嶺南女畫傑」的雅號12。中日戰爭期間流離逃難至西南半壁的大後方,於四川成都因接獲父亡妹喪之噩耗,間接促成其皈依四川佛教會會長昌圓老和尚之因緣,並因追隨老和尚小住靈嚴山之機緣而興發出家之志,萌生將來獻身佛教教育文化事業之願心13。民國三十四年(1945)中日戰爭結束,年底回廣東穗縣省視祖母與母親,結束烽火連天之「西南行」。翌年(1946)秋,應國立華僑三中之聘,任教廣西龍州14,遂展開前後六年之「東南行」:於造訪過越南河內、西貢、高棉吳哥窟、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後;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夏,由馬來西亞檳城輪渡至印度(途經緬甸停留二天),進先地尼克坦(Santiniketan)的泰戈爾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印度藝術,並擔任客座教授,傳授中國繪畫理論與示範15。旅印四年中,除教學研究外,每利用假期參禮佛教聖跡、寫生作畫,曾自云:  置身於這所國際知名的大學,實在是無限的感受與增益,無論佛學、藝術乃至人生的境界與內涵,都是一生受惠無窮,對後來辦教育與思想內在涵養的深度增多了力量;還有巡禮佛跡的心情,對一生在佛法領域增強了力量,藝術境界獲得了提升,巡禮阿姜塔月余,描寫壁畫,奠定佛教藝術的更深嚮往!16  民國四十年(1951)冬,自印度返抵僑居地香港,任教東蓮覺院(佛學院)講授教育原理,並擔任該學院附設中學的國文與美術老師;期間成立「雲門講座」(後改為「雲門學園」)17。不久,即親教天台四十四代祖師倓虛老法師,從而回小向大,於修行法門及個性心境上有進階之改變18,而仰止倓虛老法為佛教教育興學育才,續佛慧命之風範,更堅定其獻身佛教文教事業之心志19。約民國四十三(1954)年左右,創辦以「儒佛思想為淵源,以藝術文學為主」的《原泉》雜誌與原泉出版社20,並應慈航凈院住持之請,擔任該院主辦的幼校校長21。民國四十五年22(1956)農曆四月初十23,為諮詢參考世界著名學府、文教機構,以為日後出家獻身佛教教育之參考,開始為期三十二個月,參方行旅三十二國的環宇周行24。民國四十七年(1958)秋,環宇周行後回港25,旋依止倓虛老法師座下,成為倓老為一出家女弟子,許願終身不建廟、不當住持,唯一心參究佛陀遺教覺性教育,獻身佛教文教工作26。在〈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27一文中,法師曾言及:「出家後,推動佛教教育即成為我畢生努力的目標。」28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在香港創辦慧泉、慧仁等徙置區天台貧民學校29,成立佛教文化藝術協會30;其後,復於大嶼山東涌為女眾籌辦蓮華夜校31。民國五十五年(1966),於沙田創辦慧海中學32,亦於該年應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之邀,來台任教該校哲學、藝術兩研究所33,開比丘尼於社會高等學府授課之首例。民國五十九年(1970),仿古叢林之制於陽明山腰永明寺創辦蓮華學佛園,培養佛教女眾僧材。民國六十九年(1980)創辦全國第一所由教育部核准立案之華梵佛學研究所,以培養學行並重之佛教研究人才。民國七十九年(1990),以近八十歲之高齡創辦華梵工學院,標舉「覺之教育」為辦學之理論依據,以期為國家社會造就「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的棟樑之材。民國八十六年(1997),榮獲行政院頒發「國家文化獎」34,以表彰其在文化、教育、藝術等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與影響。  民國七十九年,曉雲法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教育工作與我的生命是一體的,它將陪我到生命的最後一天……」35其一生奉獻教育的熱情與貞恆的努力,令人動容不已!而其所以抉擇以佛教教育為畢生志業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點:  一、 佛教教育為人類之所需  曉雲法師基於「佛陀出世的本懷在於為人解惑開慧,解決人的問題,進而參究宇宙人生的真理,藉以發揮人之所以為人的大義」的認識,肯定「佛教一切經論皆為教人自覺覺他」36,佛教教義絕非迷信的產物,而是堂堂正正針對「人」的問題,為「人」心底解剖與治療之良藥(佛陀被尊稱為大醫王)。因此「不管是原子時代,太空時代,未來時代,佛教仍是佛教,而不是一般之宗教,因為佛教把一切問題都還歸到本位,只要人類存在,佛教亦必存在。」37在〈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38中,曉雲法師更明確指陳:  佛教教育本身,當然從根(本)的教育涉及到發展,不外生活教育與慧命開拓。三藏十二部經典,經、律、論盈盈七千餘卷,無非解惑開慧,發揮凈化思想,悲智精神,此「覺之教育」簡而言之,可分二途:一、妙慧覺性底施教,二、覺明悲情底發揮。以此二途統攝法界(十法界盡一切有情眾生的世界),不分中外古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智慧與悲情之培養與善導,乃人類教化自我教育之主旨,質諸古今中外何莫不言,悲智與化導。39  正由於切身感受到佛法教育能指導人們「從心起修」,從而趨吉避凶,自創人生幸福前途,有助對治時下偏重知識、忽略善行德育培養的教育,發揮善導人群社會安頓和諧的義務,曉雲法師不只將推廣佛教教育視為她身為比丘尼承繼如來家務的本職、志職,更大聲疾呼關懷世道人心與下一代前途發展的佛教同仁及熱心教育者,共同發心致力於佛教教育的研究與實踐。40  二、繼志倓虛老法師為佛教培養人材  曉雲法師未出家前即關心佛教教育人才培養,緣起於旅印期間客居先地尼克坦的泰戈爾大學,在那充滿藝術氣氛的文化園地中,不禁反思:「為什麼中國沒有像這樣的一所大學?」而為了尋解,除了個人深思熟慮外,並與前來參訪的中國學者商討,最後得到的結論是:由於五四運動提倡打倒孔家店,主張全盤西化,讓中國固有的優秀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因此她認為:「如果將來要想我國的教育文化更開展,尤其是與佛教文化有關的,便需要更加努力地培養佛教教育人才。」41此為曉雲法師關心佛教人才培養之始。而後續因仰止倓虛法師為佛教教育興學育才、續佛慧命的風範42,出家後便矢志獻身佛教文教事業,並發願「終身不建寺、不當住持,專心探尋佛陀覺性施教之主旨,期將佛法凈化人心之終身教育、行為教育,願對時下浮囂躁動之社會下妙藥靈丹。」43而後續在佛教教育的施教方針與實際施設上,曉雲法師亦受到倓虛法師極大的影響。44  民國四十八年(1959)於香港發表〈重光佛教先要辦好佛教教育〉45,鼓勵中國的佛教徒豎脊挺胸,興辦佛教各級學校與教育,因為人類極需要佛教的善導,以邁向光明磊落的人生46。民國五十四年(1965),曉雲法師為「第一屆世界華僧代表大會」獻議,提出〈佛教教育芻議〉47一文,呼籲佛教當前極須注意兩件大事:(一)提倡與重整佛教教誡律儀,培養僧尼人才,提高僧尼的素質,以重光僧伽之地位。(二)佛教教育有系統之發展(采佛學院與佛教人士所辦之社會教育之「二部並進」方式進行),尤需興建專科以上之學府,以培養佛教四眾弟子之基本學識。她認為佛教界果能循此兩種途徑發展,則整個佛教之活動必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佛教人才是決定佛教前途之先決條件,不論何種弘法工作都取決於人的努力。」48可見,當時曉雲法師已思及如何為佛教開展社會學校。  三、佛教應世弘道、凈化社會人心之根本下手處  曉雲法師認為「宗教,是以導人於善良為起碼之條件。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是宗教教人的起碼條件。教化與救助他人,便是宗教精神價值之所在。」49教化與救助他人的方式很多,惟曉雲法師認定處此道德不振,人心陷落之今日社會,若思報佛恩、行佛事,無過於發展佛化教育,而最能普及佛化教育的管道,即是興學育才,善用傳統佛教叢林教化之施教方針,順應時代社會之演變,展開推廣社會教育,務使感格人心,培養凈化思想與悲智精神,以作為安定社會人心,減少貪慾、殘殺暴戾等惡行之清凈助緣。法師曾言:  關於推廣佛教教育,不只限於興學育才(舉凡宣講佛法,及佛教文化動等),不過若不從推廣社會教育、興辦教育機構(學校)作育人材,不是基層工作的理想計畫,又如何談到普及推廣的事實。……為中華文化復興,佛教思想重振,若思50從推廣佛教真理對社會人生福祉,則必須培養人才,提高佛教社會地位,所謂德學兼修,自我調攝,不只為佛教復興,而且對社會人心善良和慈悲智慧的影響,是今日對佛教教育重視培養覺性教育,才是貢獻佛教於社會人群的根本計畫。否則若不從推廣佛化社會教育打好基礎,不是根本的計畫。51  很清楚地說明了,她之所以選擇佛教教育作為宗教實踐與社會關懷的原因。  四、對治時代「心物相離」之弊病  早在民國六十年(1971)曉雲法師於澳洲坎培拉大學舉辦之「第二十八屆國際東方學者會議」發表〈佛教文化發展基本要素〉52論文時,即剴切指陳,雖然現世物質繁榮,生活享受奢侈,然而另一方面,卻是精神空虛、心靈饑渴,究其緣由,在於缺乏自覺,以致心物發展失調。文中強調:  沒有自覺,簡直是人生之一大悲劇。唯有不斷自覺之人,便如羸弱之人獲得治療而致康復,現世需要這些治療與啟示。人能充實自己才能充實他人,故這時代極需要促醒自覺之治療,以康復人性中之般若心,則可由自覺而獲得充實,進而發揮般若思想─菩薩精神,是現代之救治妙藥。53  民國六十七年(1978)九月,曉雲法師代表文化大學出席假美東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國際佛教研究會議」,發表論文〈般若思想與中國禪〉54。返校後,應邀於校內十一月份之宗教講論會講話,席間曉雲法師以〈今日佛教〉為題,講述當代佛教對時代之適應及其重視人間佛教之弘法主旨,與現前國際佛教發展概況。曉雲法師於演講中指出,二十世紀為「離心教育」之時代,人心泯於物而為物役,以致世人失卻「心境」之自由,身心不得自在。是以:  「今日佛教」是提醒人們尋求解脫自在,反觀內在,亦即人所應反省之事。故「今日佛教」在世界已為有識者之參求研究者,日益增加。科學萬能之時代、無視人之尊嚴的世界,有心人便關懷人類毀滅之危機。真正懂得人性尊嚴者,必自尊貴而為人所尊貴,則「人」必須回到「心」的安頓。佛法稱為治心之學,人心安頓,才能發揮人的才能慧解。而不只是現代操縱之知識之強權、不顧正義之喪心病狂,而製作人間痛苦之罪藪。55  曉雲法師慨嘆現世教育為欠缺心靈善導之「離心教育」,而「從心起教」的佛教教育,透過「心」的訓練成就戒定慧之殊勝心境,應是現前對治時弊的應時良藥。56  參、理論依據─「覺之教育」的形塑、特色與內涵  民國七十六年(1987),曉雲法師發表〈覺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則〉57,明示「覺之教育」之理論根源如下:  主要為秉承佛陀教化之基本精神,融攝我國歷代聖哲之教育思想,並參考世界教育學家之著論,取捨融貫,研議其可行性及適合我國民情社會者,俾使下一代之主人對國家、民族、東方文化及人類社會之根本教育有一理想之指標,使其於生命歷程中,得以攝取充分之養分,以涵養豐富美善之人生。58  個中「佛陀教化之基本精神」指的是佛陀自覺覺他、悲智雙運的救世情懷59;「我國歷代聖哲之教育思想」,主要是指孔孟「仁義道德」之學與老子「自然無為」之學60;至於「世界教育學家之著論」則包括古今西方著名教育家之作品,例如:德國教育學者克理克(E. Krieck)有關「自然啟發」的論著61、盧梭(1712-1778)的《愛彌兒》62與一九八三年興起於美國的「派代亞」(Paideia)人文主義思想的著作63等,散見於曉雲法師有關佛教教育之論作中,不勝枚舉!  一、理論形塑之歷史回顧  征諸相關資料,曉雲法師對「覺之教育」之探索起源於旅印期間,從儒佛教育思想下手,終至於融貫中、西教育理論之精華,而自成一家之言。隨著實務與理論之交參驗證,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彙集有關佛教教育研究之論文十二篇,出版《覺之教育》專書;而於民國七十九(1990)年秋天,因創辦華梵工學院而實現其「二部並進」的教育理想,了卻其「人生三件大事」64之一!茲引證說明於後:  (一) 濫觴期  曉雲法師旅印期間,由於受到泰戈爾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難陀婆藪「人生三部曲」(以蠶飽食後吐絲,吐絲後被絲所困,最後破繭而出,意味人生三部曲)之啟發,領悟到:  其實人的生命能否升華就在一個「覺」字,因此本人今後將會專註「覺之教育」的研究與提倡。計畫東南行之後回到僑居地香港,仍然從事教育工作,更想從儒佛思想中吸取有關「覺之教育」的養份65  (二)儒佛文教思想與西方教育參研融貫期  曉雲法師自印返港後,在民國四十三年(1954)擔任香港東蓮覺院佛學院教育原理講席,「除發揮儒、佛之教育理論而外66,亦曾留意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如盧梭之主張自然培植之教育」67,因有感於西方近代教育理論雖然豐富,但乏於德育培養問題的探究,遂發願嘗試動筆編撰一篇佛學教育論,以作為研究對教育之自我反省,前後逾十載始滿願。68  (三)佛教教育理念宣揚期  民國四十七年(1958)曉雲法師結束環宇周行出家後,即陸續發表有關佛教文教發展之文章,民國五十四年(1965)在「第一屆世界華僧代表大會」提出〈佛教教育芻議〉69,公開呼籲佛教界人士積極發展「二部並進」的施教理想。  而首次在學術會議上倡言施行「二部制」之佛教教育,是在民國七十年(1981)十二月的「第一屆佛教教育研討會」上。70同年八月,則是第一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宣揚「覺之教育」─該會議系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舉辦之「第四屆國際佛學會議」,曉雲法師發表〈般若禪轉識教育論〉,強調:  須知「覺之教化」自有一套理性體驗與統一和諧,……今日時代亟需求有責任感之青年。故今日世界之教育亟需有一種以調心「轉識」的「覺之教育」而後可望肩任重責,以「大法為己任」之人材,尤其能以「總攝綱維」71之氣概,不是小器小用的人物,否則對人類不會有大的貢獻。72  華梵工學院的創辦(1990)是「覺之教育」理想的初步實現;創校前後,曉雲法師則透過「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73的舉辦,咨諏善道、集思廣益,以期發揮「覺之教育」與時俱進的功效。  二、「覺之教育」的特色  相對於現世一般的教育,曉雲法師標舉的「覺之教育」有如下之特色:  (一)凈心與安身為本  曉雲法師認為「理想之教育,不只灌輸知識,實需具有教人能如何洗心滌慮的方法,又如何開拓智慧的指引」74,因為「心為萬法之根源」,故教育之宗旨宜旨於「心」學的善導75。在〈佛學之基本原理與施教方便〉一文中,曉雲法師論及:  世界萬有,人為中心,而「心」主宰人的行為、思想。故無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皆以調服心境,治心為主。故佛學謂心生世界生。佛教以治心之學,而使靜覺的思想,善導一切行操思惟,故原始佛教八正道76,亦稱基本原理的淵源,由基本原理所發展至種種方便施教的教化,也不外為人,人的問題解決,社會國家安寧,世界和平,人類福祉。故最基本的方法,要從「治心」為首要。77  在〈關於佛學教育〉78中,曉雲法師指出佛法為心教、身教並重之教育,三藏十二部經教與天台教觀並重之學,解行相應,凈心與安身為本,蓋心凈則心正,心正則身修,身修則安樂,此通於儒教「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之理。79而在〈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論〉中,更進一步指出:  覺性教育是超知識和重視心行實踐之心理教育,行為教育,乃至終身教育。若論因果則涉及到後生教育(佛法以三世因果說明學佛修攝覺性智慧,可延續下生之福慧)。因覺與不覺,可以決定生活之目標和行為之軌則;如善惡不分,毫無宗旨的神昏散亂,易於形成罪惡之行為,盲目的追求,如失韁之馬,這當然是不覺之迷惘之徒。80  簡言之,「覺之教育」期望透過心靈之凈化,產生智力善斷與悲情濟眾之貢獻。81  (二)、慈悲與仁德為體  曉雲法師認為「現世不乏聰明人士,但慈悲心的缺乏,正是現世人類社會之大大隱憂,亦當為教育之反省與振作,從而補充之要務。」82緣於人們欠缺同情體物之慈悲,天災人難頻仍,「社會失相生之道,人類有自毀之虞」!83而覺性教育透過緣起性空之般若智照,體悟人我相生、物我一體之真諦,從而興發「眾生有病我有病」84之「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法師推崇佛家「彼生我生,彼滅我滅」的覺性內明與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仁心,為人間暖流之源。85  曉雲法師尊崇傳統文化以仁義道德為本位之人文思想,肯定人應有仁德之含分(釋迦牟尼佛的中文譯名即「能仁」之義)。她認為:  教育本該是教書傳知識和技術科學等,但教人「仁德之含分」有仁義人格道德倫理,更是基本的重要的教育,如此才能維持人與人之和諧,保持文化生活的習慣,社會文明之氣氛。……沒有仁不知「守分」,失卻秩序混亂,人與人無法親切,所謂離心的教育,就是沒有仁學的教育,沒有充分覺性的培養,師生不親,父子兄弟不親,夫婦不親,即使教育成功,也不過是裝飾人生(裝飾這世界,不幸的甚至弄髒這世界),只是人頭上的花冠。86  曉雲法師融攝儒佛文教思想於其「覺之教育」中,呼籲正視「教人的教育」,讓教育回歸到以慈悲與仁德為體的根性教化上,以發揮「人能弘道」的大用。87  (三)、知識與智慧為用  相對於現世教育偏重於「教書」,注重技能知識的傳授,而未思及「教人」之道,曉雲法師希望「不只教書傳授科技,更希望教人善導行為,以正常的心理行為去承受科技知識,期能用明覺智慧而具悲情的人去發展更高的科技知識,以求宇宙自然人世間的相安共處,而不是征服對方。」88智慧乃「凈心自覺之所證」89;關於智慧之大用,曉雲法師有如下之說明,其一:  智者善能內明反照。所謂「覺之教育」,就是如何教導青年對心意之善導,對環境之選擇,唯有培養定慧工夫,觀察正確,不浪費心思,務使精力充沛。……智力之增長具無畏之大體大用,對自身之幸福國家社會之貢獻,都靠這智力不斷增長之積健為雄,無畏精神的自我模造。90  其二:  許多人以為名利最值得關懷,其實智慧的培養,才是值得我們關懷探取的。慧解現前,所謂一切問題,皆不成問題了。……教育不只創造理想世界,並指導青年走向理想的前途,更依止理想幸福的生命前途。慧命開拓,這一切一切都要諦視「正觀」,絕無不正常心理所產生不正常的觀念(《大智度論》言八正道為正觀念之所依)。……正念、正思惟的心態中,當然能攝引純凈心理的發展,養成正確觀念的人生,甚至發展悲天愍人的淑世觀念,也屬「覺之教育」的成果。91  智慧的有無,為個人與社會人群禍福之所系;曉雲法師:「世界人群的禍亂苦痛,由於智力不夠覺悟,故對事理不明所致。社會上許多問題都交織在我們智力的感覺上,就我們的反應與判斷而決定,故人生一切幾乎決定在覺性的發展與否表現於人事社會而論得失。換言之即『覺與不覺』的形成。」92智慧善導知識,才能發揮濟物利群的功用。  三、「覺之教育」的內涵  (一)教育宗旨:善導人心,開拓慧命,悲智雙運,自覺覺他。  曉雲法師:「佛教重身心的修養,似近於人文主義的教育,然究其中肯,實則佛化教育,是為覺性教育。由覺興悲,是悲智雙運,淑世主義,形成關懷世道,尊重人性,人格的升華的智慧善導的教化。」93  (二) 教育施設:  1.禪行攝養的熏修─定慧等持  曉雲法師依天台教觀並重之施教方針,重視止觀定慧之禪行攝養,期清瑩心思、凈化心境,內明開顯、智慧明達。在〈般若禪轉識教育論〉94中,她言及:「佛陀度眾『覺之教育』在施教過程中,要從根底改造觀念,而不只是知識上的灌輸,這當然要訓練修習禪觀,使之感覺『親切』的經驗,如飢得食,如渴得水。故禪師雲『禪悅為食』」95。「禪」之一字,原文是禪那(Dhyana),新譯是「靜慮」,舊譯是「去惡」;由於靜慮而臻凈化之心境,由於去惡而達至善之品格,從而一切自在平安之福報都繼之而來。96禪行攝養有助定力慧悟的開發,可對治當代世人動靜失調、散心雜思的毛病。97  佛教肯定眾生皆有佛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得證。曉雲法師:  吾人之凈心智照,本自具足,但以緣慮黏粘想過多,塵勞所隔,是以當面錯過。……禪法多門,若只行持一簡要「調息」,謂安般法門;或將心專註一境,「心在緣中」,則心不散亂。不散不亂,是安住不失,全神凈意,是時眉目清爽,身心自在。……禪法之慧學,與一般世學之智慧不同;世間智慧,是由思考而獲得,般若禪慧,乃由寂靜而自顯,自然性,乃自性分中來。98  是以佛化教育中,重視修習禪定,以培養自性根本之定力;如根壯有力,自向土地鑽深,故能根深蒂固,自創花果繁榮之福慧人生。99  2.施教的原則─契理契機  曉雲法師觀察佛陀四十九年說法,有其一定的原則與方法。最基本的兩個原則:一是要契理,二是要契機;方法則是隨時觀機逗教。所謂「契理」,是指所說的教理不違背真理;「契機」則是指所施的言教,切合聽眾的心理與程度。正因為佛法的般若妙慧,和菩薩的悲智精神,在世間的學問中不曾聞說分析(唯佛法是生命與慧命相生資長的學問);施教者如何掌握契理與契機的原則,讓受學者得享法益和法樂的欣悅,這在施教的權巧方便上,是極為重要的100。至於「觀機逗教」是指因應不同時機、不同身份,不同環境,不同心理的眾生,運用綜合佛陀施教方針的「四悉檀」101,發揮最佳的教化功能。102  基於上述的原則,曉雲法師提醒「用適合大眾的語詞介紹佛學,那是今日佛學者應注意研究的事。」103而從對佛教大學課程的構思,即可看出她對施教原則的實際運用:  如何使學生對佛學有原則性的觀念和信念與研究,將三藏佛經與各宗派思想,及歷代祖師高僧大德行藏風範,作一系統性研究與策劃,然後分類安排。佛經中有許多可採用為各項課程中的資料,當然要從普遍的概念上獲得知識,和佛教底歷史的創造過程有所注意。課程與施教方針的原則,必須具足此二者。而更需注意的,就是世界文化思潮以配合時代大環境之大體為原則。……務使採用的教材,能使學生易於明了,對佛法中的啟示是如何親切,與對人生歷程上具有重要的提升。104  3.理想師資的條件─悲智具足  曉雲法師心目中,當代發展佛教教育最理想的師資,需具備如下的條件:  (1) 具足對佛法的誠信,與對佛陀精神的感格,藉此以感化學生。  (2) 深解佛陀教化之基本原則,解惑開慧、當機施教,慧力充沛、智力內  凝,能為學生帶動研究佛學,方便引人信解,以激發學生的研習興趣。為此需具有禪凈攝養的修持。  (3) 除對佛法一門深入外,更需具備對教育藝術、教育心理等一般教育學的認識與研究深度。  (4) 學習佛陀運悲智教化弟子的親切師生互動。曉雲法師:「知識豐富的教師當然很好,但悲情充滿的教師更能感動學生。因此,佛教的師資除佛學深度、知識深厚之外,還需有佛陀的悲願是極為重要的。」105  (5) 教師要終身學習,勤於通曉無量法門,以期調順與教化學生之如塵似沙之見惑與思惑之問題。106  教師為「社會工程師」,創造社會現在和未來的希望。曉雲法師渴望一所學校要多幾位真正關懷學生的老師,曾謂:「老師帶著學生不只講課而已,老師的行為、學問,學生感受的影響,這樣的學校—凈化的社會,才能展開心理環保的人文精神教育。」107  4.景觀境教的設計─潛移默化  曉雲法師傳承佛陀園林生活自然教化之道,善用山林自然與環境景觀,以收潛移默化境教之功。曾云:  最懂得自然觀察的佛陀,處處以宇宙自然為施教之旁助,亦以自然景物為說教的教材。佛經所描寫的自然境界,星雲雨露山河日月,一根草,一粒沙,就是宇宙的縮影。人是小宇宙,小宇宙與大宇宙混合無間,自然生活至理運行,當然一切如法,身心無所束縛,是天地間自由人。最好的教育,無過於教人自得乎中,是性情的教育,生命拓展。不過,真是需要教師本身的經過一番提煉,始見一番工夫。……我們雖然相信教育能借重自然環境,但要施教者與受教者都獲得良好影響與資助。而首要的準備是心境的純凈與意願,誠摯的凈化心理,否則自然界雖有春夏秋冬各有其運行的美景,也視若無睹。108   至於實行自然教育應注意之環境施設,曉雲法師有如下具體之建議:  (1)稍遠市塵,山林靜境,樹木青蒼。  (2)注意師友質素,互為影響。  (3)起居住處之設備,簡樸不華,色素淡雅。  (4)學習之環境,宜多設具影響性之文藝點綴(如古人佳言,書畫與一般藝術品)。  (5)具宗教情緒影響力之靈修靜境之房舍設備。  (6)學術沉思,應注意提起想像力的影響。  (7)文學藝術氣氛之陶冶環境,不可缺少。  (8)多重視啟發悲情之善導影響等。109  肆、實踐之道  曉雲法師以任教陽明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1966)之因緣,遂以陽明山作為日後發展佛教教育文化工作的基礎。民國五十九(1970)年就近在陽明山腰永明寺創辦蓮華學佛園,培養女眾僧才;民國七十年(1981),於光明山建設發展華梵佛學研究所(民國六十九年創辦,1980)潛修之所址;民國七十六年(1987),教育部核准籌設華梵工學院於石碇大侖山,從此即一身奔走於三山之間。民國七十九年(1990)華梵工學院正式開學後,因三山距離互遙,乃將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合遷於大侖山。曉雲法師在台灣的這三山行跡,也正是她貢獻佛教文化教育工作的發展過程與成就110。茲分述如下:  一、 蓮華學佛園  (一) 創辦緣起  曉雲法師自述蓮園創設之緣由:「蓮園學風,上溯恩師倓公老人,以學佛為矢志;學佛心,學佛行,學佛內外方便智,學佛他布施,學佛自布施,學佛初厭離,而又學佛不舍眾生,為自學佛亦教人學佛,故有蓮園之創設。」111  (二) 創辦宗旨  般若凈化思想,菩薩悲智精神。培養出家人風範,教觀並重,解行兼修,重視環境教育,自然景色,藝術薰陶,期能落實佛教青年生活本質,莊嚴清貴,化度群生。112  (三) 辦學特色  1.曉雲法師沿襲倓虛大師先前在青島創辦學佛院之遺風,以「學佛園」命名113,強調該園地為學佛之園地,而非只為研究佛學者;標舉「學佛當以學行兼顧為施教方針,期培育佛教弘法人才,凈化思想,菩薩精神,發揚華梵文化,自度度人為宗旨」。114  2.課程安排方面,遵循內外學行兼修、教觀二門並重之施教方針,教材之主要者佛學,次要者世學、語文,而般若禪苑(禪堂)中的禪行攝養,則為早晚不可或缺的功課115。此外,每周有兩小時的「般若禪」共修時段,每周有一日止語攝養,以反觀自省;每年固定於農曆十二月十五日起,舉辦為期一周的冬季禪七116,以為內明慧力之滋養。  3.施教方式,則是「配合時代之推進,等觀次第而施化法,因材適應、體諒眾機而運化儀」117,遵循契理、契機之原則118,而以「學以致用」為教育方針,不論園務及文化事業119,學生均參與工作,以培養學生學習菩薩慈悲情懷與辦事能力120,期望動靜調柔、身心安和,修行與服務體用互為增益。121  4.師資來源:可概分為兩方面:一為曉雲法師與她的雲門弟子,二為外聘的法師、教授,都是道義奉獻地義務任教,師生之間因此更和諧合作122。  5.注重景觀境教與藝術陶冶:蓮華學佛園從陽明山遷移到大侖山,皆藏身在「天為錦帳、樹為屏」的青山綠樹中,園內園外花木扶疏,令人賞心悅目;建築造型、室內擺設樸素清雅,令人塵勞頓息,身心舒暢不已!復又藉助以佛教藝術為主之繪畫、書法、音樂等課程,以及插花、園藝等科目123,陶冶學生真、善、美、聖之情懷。   二、 華梵佛學研究所  (一) 創辦緣起  於茲末世,祈求中華文化文化復興,佛教思想重振,唯有一面潛修內學,禪定攝養,一面從事佛教學術研究,推展文化藝術融攝佛教思想,介紹佛教與人生之增益利樂,善導人生,正知正見,影響社會安寧,人群福祉。復興隋唐佛教之光輝史頁,使社會人士重新認識現代佛教之精神,悲智雙運之重光。124  (二) 創辦宗旨  為發揚華梵文化、儒佛思想、教觀並重、禪戒合一,以「覺之教育」為自律,自度度人,造就優秀之佛教師資人才。125  (三) 辦學之特色  1.施教方針:佛法修持與佛學研究之心靈與知識並重126,不但重視學理的研索,更重視禪戒攝養之訓練,以期重振隋唐佛教精神,發揮復興中華文化之助力。127  2.多數研究生亦擔任蓮華學佛園老師及教務職掌,實行教學相長,知識與經驗之實踐128;配合所長曉雲法師推廣現代佛教教育之志業,自民國七十年(1981)十二月舉辦「第一屆佛教教育研討會」(1983年九月第三屆擴大為「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129,並被鼓勵於會議中發表論文。  3.師資來源:多為任教佛學院的教師及社會大學之教授,並以佛學研究為己任者;此外,另禮聘中、外佛學學者多位,擔任研究員,從事研究工作並撰寫研究論文。130  三、華梵大學  (一)創辦緣起  曉雲法師基於「佛陀遺教乃現世人文思想科技整合的寶藏資源」與「人文領域內最具前驅性與文教影響潛力」之前提131,期望透過重視人文思想、宗教倫理道德教化的「覺之教育」,培養德學相彰的高等教育青年人,以「淑世造人才為國培良棟」132。因為今日的青年是明日社會活動之人物,高等教育的施教與培養,無異為來日社會之安危與成敗之關鍵。是以華梵大學的創辦,具有「匡扶濟世之潛因與潛力。」133  (二)辦學宗旨  「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為華梵大學的辦學宗旨。曉雲法師認為這是「二十世紀末葉,乃至無量世紀末葉,都為人類安寧之康庄大道,亦為人燃亮了心燈。」134  (三)辦學特色  1.重視景觀境教的陶冶:校園位於海拔五百五十尺高的大侖山135,內設「威德」、「禪智」、「友道」、「院道」、「書香」等五大境教區域,分別包含下列十景:阿育王柱、心鏡湖、牧牛地、百丈寮、藏六池、三友路、法雨人華、大侖攬勝、飲水思源、大學之道。另有文物館、院覺室與禪堂等獨一無二之設置。期藉助大自然與藝術之薰陶並靜坐澄心之培養,孕育學生心靈養分,冀「園中無枯木,校內無廢人」!136  2.人師經師善導群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因此被稱為是「校器」,為學校辦學理想能否實現的關鍵人物。尤其華梵大學的理念,是要傳授「覺之教育」,覺悟人生之意義是相生共存,引導年輕人培養智慧、慈悲心腸,從因果的層面,養成觀察事相的深度、遠度和識度,是以不能止於知識方面的教授傳達,而應有智慧明達,具足傳道解惑能力之人師的指引。137華梵大學慎選師資,除考核老師之專業學養外,更看重是否認同創校理念,有無「教人」之教育熱忱。  3.依仁遊藝之通識教育:通識教育乃人文與科技之溝通管道,人文為體、科技為用138。曉雲法師極為重視通識教育中有關人文的課程;她認為,除了課堂的傳授與相關圖書的購置外,宜發揮動態的通識活動,例如:舉辦演講比賽、戲劇演出等。她期望:「我們的教學、課程或課外活動方面,對心理環境的精神教育,均著眼於如何令學生好德樂善,也樂於聽受。」139現階段,華梵大學通識課程,計分:校核心通識、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四大領域,學生必修二十學分,其中十學分必需修讀校核心通識課程中之「中華文化」(4學分)、「覺智與人生」(2學分)、「專業倫理」(2學分)與「傳統藝術」(2學分)等科目。華梵大學通識教育所標舉的目標是:開闊學生的視野與養成崇高人格。140  伍、結論  曉雲法師以「覺之教育」理念實踐其「二部並進」的佛教教育志業,兼具理想與對時代、環境之需要,於中國佛教史上是劃時代的教育工作,也正是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工作;在佛教思想與施為方面,是前所未有的一大考驗141,誠如前副總統李元簇先生在華梵工學院第一屆開學典禮中所說的:「這是值得佛教史上大書特書,很有意義的一件事。」142  懷抱為「眾生效命,為佛菩薩捨命」的宗教情操143,曉雲法師以佛教教育實踐其「救世救心」的社會關懷,從教育理論的研究到實踐,從篳路藍縷到建設「梵宇巍峨雲端聳」144的華梵大學,個中的艱苦實非常人所能承受!曉雲法師卻從不望而生畏地打退堂鼓,因為她有藝術宗教(佛教)之養心術,因此隨時可以超然其外。145她說:「『教育』二字的意念恆在我心身腦海,幾乎佔據了我人生歲月及精神時間百分之九十九,無論在自我教育的教導自己(禪行與反省沉思……)或教化他人,即使在藝術創作於畫室中,我也感到是一種教育的境界。」146教育與她的生命,早已緊密地結合在一齊了!  觀諸目前社會亂象,實導源於人心失調,曉雲法師「從心起教」的教育理念誠為當代教育亟需加以融攝應用,以力挽人海之狂瀾!「宗教界辦學校,不僅可以為信徒子女服務,而以宗教神聖氣氛所建立起來的校風,更可為教育界注入一股清流。」147這也是曉雲法師所衷心期盼的!最後謹述引述郭榮趙先生(曾任華梵工學院第二任院長)在〈曉雲法師和她籌創中的華梵工學院〉(1987)的讚詞,以總結曉雲法師對佛教教育的貢獻。文曰:  從教育入手,救人救世,這是大仁;切中教育時弊,創立新的教育理想,這是大智;終身奉獻教育,以七九高齡,尚不辭辛勞困難,創辦此一學院,這是大勇。曉雲法師真是集大仁大智大勇於一身,在今天的這個社會,我們特別能夠感到她所發出的熱力和光芒。148  1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頁177—179。  2 釋曉雲,《三山行跡.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109。  3 釋曉雲,《佛教教育散論.佛陀乃人類心靈大導師》,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42、181、182。又參見釋曉雲著《東西南行散記.晨間靜思》,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3。  4 釋曉雲,《島嶼歲月.談佛學教育》,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242。  5 釋曉雲,《三山行跡.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頁113。   6 釋曉雲,《佛教教育散論.佛陀乃人類心靈大導師》,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30。   7 釋曉雲,《島嶼歲月.香港佛教文藝協會十三年前後》,頁469─471。  8 釋曉雲,《三山行跡.大侖購地與開發華梵創校的淵源》,頁399。  9 民國七十年(1981)第一屆佛教教育研討會,曉雲法師:「佛教教育從傳統到現代的兩方面:一是寺院制之僧伽教育(是叢林制之教化)。一是社會性之普通教化(如社會性之佛教學校)。此為『二部制』之佛教教育。……『二部制』之佛教教育,極宜推行,目前台灣不少寺院之內,設辦佛教學院,若同時在環境許可也設社會學校,在寺院佛學教育場所,兼設佛堂,善導青年對宗教信仰之課程,和指導修身立德之並進。於今在台灣而言,只有其它宗教已有之,佛教尚未實現這工作。但在東亞如韓、日與錫蘭、泰國、緬甸等國,都早有成立,……我們自由中國的台灣寶島確是應與東亞佛教各國教育看齊,而能普施教化。佛教教育宗旨、教育意義、教育設施,對訓導、教務、乃至環境設置,都含容『二部制』之原則;簡而言之,就是佛教之社會學校之學生,都能吸收佛教教化之基本思想與精神感格。而接受寺院教育之佛教青年,也同時可吸收社會教育之知識。雙軌並進,實行兩方面的二部受益。」參見釋曉雲撰《覺之教育.佛陀教育原理》,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88─90。  10 馬遜等,《曉雲導師九秩嵩壽祝嘏文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1年,頁203。  11 釋曉雲,《三山行跡.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頁109—110。  12 魏思綺等,《慧像》,台北:原泉出版社,1995年,頁3。  13 釋曉雲,《三山行跡.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頁111—112。  14 釋曉雲,《東西南行散記.再序》,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6。  15 釋曉雲,《東西南行散記.佛國之旅》,頁179—180。  16 釋曉雲,《東西南行散記.佛國之旅》,頁182。  17 釋曉雲,《島嶼歲月.島嶼隨筆》,頁42。  18 修行法門由原先參公案、話頭的祖師禪,改為教觀並重的經藏禪。個性心境由原先「喜獨行」的自了漢,漸轉為「且向有人行處行」的菩薩行者。參見陳秀慧撰〈回小向大─倓虛法師對曉雲法師的影響〉,《華梵人文學報》,第三期,2004年,頁195—225。  19 釋曉雲,《佛學獻詞.敬跋影塵回憶錄之祖德垂光》,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頁493。  20 釋曉雲,《島嶼歲月.島嶼隨筆》,頁31。  21 釋曉雲,《島嶼歲月.島嶼隨筆》,頁36—38。  22 另一說為民國四十四年(1955),然根據釋曉雲撰《環宇周行散記.旅菲雜記》,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頁22、25、27、29、32、33、37、39、41、43、45等所註記之年份,首途菲律賓之旅應在民國四十五年。  23 釋曉雲,《環宇周行散記.環宇後隨筆》,頁459。  24 釋曉雲,《環宇周行散記.自序》,頁3。  25 釋曉雲,《環宇周行散記.環宇周行續言一、二》,頁439。  26 釋曉雲,《佛學獻詞.不熄滅的禪燈》,頁298。  27 釋曉雲,《三山行跡》,頁109—116。   28 釋曉雲,《三山行跡》,頁113。   29 收容大陸逃港難民之子弟就讀。詳見釋曉雲,《三山行跡.宿緣深厚的筆墨生涯》,頁113。原文「慧泉」誤植為「慧眾」。   30 十三年間舉辦四次佛教藝術之雲門師生合作畫展、八十餘次雲門佛教文藝講座、六十餘次電台播講佛教文化講座及六屆佛教青年雲門夏令園等活動。參見釋曉雲撰《島嶼歲月.香港佛教文藝協會十三年前後》,頁469─471。  31 釋曉雲,《島嶼歲月.大嶼山東涌婦女教育新聞一則》,頁497。  32 釋曉雲,《島嶼歲月.籌建佛教慧海中學緣起》,頁467─468。  33 講授佛教哲學與佛教藝術兩門研究所課程,歷年指導碩、博士論文十餘篇。參見釋曉雲撰《三山行跡.代序》,頁3─4。  34 釋曉雲,《三山行跡.獲八十六年行政院文化獎受獎致辭》,頁387。  35 釋曉雲等,《華梵工學院創校史.創辦人的話》,台北:華梵工學院公共關係室編印,1990年,頁7。  36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為出發點》,頁142。  3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文化發展基本要素》,頁20。  38 發表於第三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1983年7月),收錄於釋曉雲《覺之教育》,頁129─139。  39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頁137─138。  40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頁137─139。  41 釋曉雲,《東西南行散記、晨間靜思》,頁187。  42 關於倓虛法師興學育才的事功,可參考釋倓虛口述,釋大光筆錄之《影塵回憶錄》,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222─225。  43 釋曉雲,《佛學獻詞.敬跋影塵回憶錄之祖德垂光》,頁493。  44 同注18。  45 釋曉雲,《佛教教育講話》,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153─155。  46 釋曉雲,《佛教教育講話?重光佛教先要辦好佛教教育》,頁155。  47 釋曉雲,《佛教教育散論》,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151─158。  48 釋曉雲,《佛學獻詞.敬獻於華僧大會》,頁43─44。  49 釋曉雲,《佛學散論?宗教之精神價值》,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頁40。  50 原文「不」字疑為「思」字之誤植。  51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頁129─131。  52 釋曉雲,《覺之教育》,頁1-42。  53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文化發展基本要素》,頁18。  54 釋曉雲,《佛語垂光》上冊,台北:原泉出版社,1988年,頁133─147。  55 釋曉雲,《佛學演講集、今日佛教》,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頁95-97。  56 釋曉雲,《佛學演講集、人文薈萃一席話》,頁132-133。  57 釋曉雲,《覺之教育》,頁241-247。  58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則》,頁245。   59 參見釋曉雲撰《覺之教育》中〈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為出發點〉與〈佛學之基本原理與施教方便〉,頁141─143、192。  60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74─76。  61 釋曉雲,《佛教教育講話》,頁72─73。  62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頁137。  63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環境教育親近自然世界觀》,頁298。  64 其他兩件大事,分別是「好好教母親念佛,侍奉往生」與「數十年積稿整理出書」。參見釋曉雲撰《佛學獻詞.自序》,頁4;《三山行跡.佛陀引領著我終到寶所》,頁65─66。  65 釋曉雲著《東西南行散記.先地尼克坦的深心印象》,頁191─192。  66 目前所見最早之相關著作為民國四十二年之〈自牧論─心的訓導〉,參見釋曉雲著《佛學散論》,頁89─96。  67 釋曉雲著《佛教教育講話.談佛學教育》,頁135。  68 釋曉雲著《島嶼歲月.談佛學教育》,頁242。  69 釋曉雲,《佛學散論》,頁151─158。  70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教育原理》,頁88─90。  71 東晉廬山慧遠大師(334─416):「既入乎道,勵志不群,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  72 釋曉雲著《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70。  73 民國七十年(1981)召開「第一屆佛教教育研討會」,民國七十二年(1983)改為「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自民國八十九年(2000)第十一屆開始,改為「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  74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71。  75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57。  76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7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學之基本原理與施教方便》,頁200。  78 釋曉雲,《島嶼歲月.關於佛學教育》,頁249—254。   79 釋曉雲,《島嶼歲月.關於佛學教育》,頁249—250。   80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論》,頁214。  81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凈化之覺性教育》,頁108。  82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與人類和諧》,頁280。  83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論》,頁219。  84 典出《維摩詰所說經》,原文為:「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典出《大正藏》第1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頁544中。  85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論》,頁218─220。  86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與人類和諧》,頁283─284。  8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環境教育親近自然世界觀》,頁296。  88 釋曉雲,《覺之教育.引言》,頁1。  89 釋諦閑,《大乘止觀述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頁66。  90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凈化之覺性教育》,頁107。  91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頁136─137。  92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71。  93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76。  94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43─82。  95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45。  96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文化發展基本要素》,頁38。  9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文化發展基本要素》,頁7。  98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46─48。  99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凈化之覺性教育》,頁105。  100 釋曉雲,《拓土者的話.契理契機的佛學》,頁191。  101 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參見釋曉雲著《佛學演講集.  禪是家常茶話》,頁143。  102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學之基本原理與施教方便》,頁198。  103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學之基本原理與施教方便》,頁193。  104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為出發點》,頁151—152。  105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為出發點》,頁155。  106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52。  10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施教心理》,頁306。  108 釋曉雲,《覺之教育.般若禪轉識教育論》,頁67、68。  109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陀之自然教育論》,頁99。  110 雲門園丁,〈代序:隨師修學三山跡〉,出自釋曉雲撰《三山行跡》,頁3。  111 釋曉雲,《三山行跡.我與蓮華園地之緣緣》,頁159。  112 釋修慈等,《蓮華學佛園三十周年誌慶、附錄:創辦宗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0年,  頁291。  113 曉雲法師:「台灣有不少佛學院,但學佛園與華梵佛研所(民國六十九年設立)是教育部第一所核准登記的,在內政部登記的蓮華『學佛園』,也是第一所與其他佛學院名字不同的。這大概不是刻意的創作,而是出於本懷,因為『學佛園』才符合佛教的叢林—道芽生長;華梵佛學研究所也是儒佛相融的本懷,此是中國文化(華)與印度文化(梵)的研究所。」詳見釋曉雲著《三山行跡.大侖心語》,頁377、頁378。複次,華梵佛學研究所亦秉持「教觀並重」、「禪戒合一」之施教方針;詳見釋曉雲著《覺之教育講話.華梵佛學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紀念致辭》,頁49。  114 釋曉雲,《三山行跡.蓮華學佛園緣起》,頁156。  115 釋曉雲,《三山行跡.蓮華學佛園緣起》,頁157。  116 曉雲法師:「我們學園平時指導學生靜坐的課程就是「小止觀」。《小止觀》上教我們數息、隨息、安般,這是基本的工夫,也是定的工夫。」詳見釋曉雲著《覺之教育講話.散學禮開示(一)》,頁51。  117 釋曉雲,《三山行跡.蓮華學佛園緣起》,頁157。   118 蓮華學佛園之學制分為:一、預科班:限國中畢業,未曾就讀佛學院者報考。二、正科班:限國中畢業,曾就讀佛學院;或高中畢業,有志學佛者報考。三、專科班:限本園正科班畢業,或其他高級佛學院畢業,有志於更深研究者報考。詳見蓮華學佛園編印《蓮華學佛園簡介》,台北:原泉出版社,頁8。  119 蓮華學佛園師生在曉雲法師領導下,推展佛教教育,以文化、藝術為弘法管道。自民國六十三年起,以書畫、藝術慶祝佛誕,首創「清涼藝展」,迄今已三十一屆;民國六十二年,原泉出版社在台登記復刊,出版珍本佛書及現代佛教教育、文化藝術之論著,同學亦參與協助編輯工作。民國六十七年,曉雲法師座下之雲門弟子,為護持法師佛教文化教育志業之推展,成立「慧海佛教文化基金會」,於每年初春舉辦「慧海佛教園遊會」,蓮華學佛園師生率皆全力參與。詳見釋修慈等著《蓮華學佛園三十周年誌慶、附錄:創辦宗旨》,頁295。  120 釋修慈等,《蓮華學佛園三十周年誌慶、附錄:創辦宗旨》,頁294。  121 釋曉雲,《佛學散論、出家乃丈夫之志》,台北:原泉,1998年,頁92。  122 釋曉雲,《佛教教育散論?生活教育為人之基本》,頁7。  123 許國宏等,《蓮華學佛園三十周年誌慶、悲心無盡願無窮─蓮園三十年慶感言》,頁23。  124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華梵佛學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紀念致辭》,頁49。  125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華梵佛學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紀念致辭》,頁49。  126 李亞白等,《華梵佛學研究所二十周年紀念專輯?發展經過》,台北:原泉,2000年,頁3。  127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華梵釋義與中國佛教文化之發展》,頁135。  128 李亞白等,《華梵佛學研究所二十周年紀念專輯?發展經過》,頁4。  129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華梵釋義與中國佛教文化之發展》,頁134─135。  130 李亞白等,《華梵佛學研究所二十周年紀念專輯?發展經過》,頁4。  131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則》,頁245。  132 華梵大學校歌歌詞。參見釋曉雲撰《拓土者的話?華梵歌詞》,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年,頁首22。  133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對現世教育之關懷》,頁322。  134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華梵》,頁17。  135 位於遠離塵囂之台北縣石碇鄉,為曉雲法師「經二十餘年之探尋,二十七處地段的踏勘」選中之山林。參見釋曉雲撰《覺之教育講話.環境教育與華梵興學理念》,頁157。  136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第四屆院慶祝辭》,頁95。  137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社會高等教育之意義與目標》,頁250。  138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我們的華梵園地共同為人文科技而澆沃》,頁263。  139 釋曉雲,《覺之教育講話.應重視科學時代的人文教育》,頁253。  140 蔡傳暉等,《華梵大學通識課程選課指引.華梵通識教育:視野與人格的養成》,頁2—3。  141 釋曉雲,《覺之教育.覺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則》,頁243。  142 參見釋曉雲撰《拓土者的話?李副總統元簇先生勉詞》,頁[38]。  143 釋曉雲,《覺之教育.佛教社會高等教育之意義與目標》,頁251。  144 華梵大學校歌歌詞。參見釋曉雲撰《拓土者的話?華梵歌詞》,頁首22。  145 釋曉雲,《佛教教育散論?生活教育為人之基本》,頁6。  146 釋曉雲,《佛教散論?論現代佛教教育之趣向》,頁135。  147 錄自徐福全教授撰〈宗教團體如何發揮社會教化功能〉。參見釋曉雲,《佛學演講集.宗教團體如何發揮社會教化功能》,頁346。  148 參見釋曉雲撰《拓土者的話?曉雲法師和她籌創中的華梵工學院》,頁213。
推薦閱讀:

古筮六爻屬朱辰彬首創理論之二:主觀客觀性質多佔的區別
以人為本思想的哲學理論基礎
劇本理論··電影劇本格式· 好劇本 電影
看相理論框架
光速不是常數?這個違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馬上就能經受實驗檢驗了

TAG:教育 | 佛教 | 理論 | 實踐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