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物辨病辨證法的醫學略論

道物辨病辨證法的醫學略論湖北省陽新縣第三人民醫院 周現強哲學的二十一世紀,已經到了系統綜合的時代【上古時代的祖宗們(伏羲和黃帝)已有整合,是被商周時代的封建『神道設教』與戰國時代的『學術紛爭』埋沒了,僅是老子、莊子、周敦頤、朱熹等中繼人在承擔著真義的責任】。只有把分別處在宏觀和微觀、唯道或唯物上的哲學予以正確的系統化性整理、進行有機的綜合,才能對自然與社會各門類的科學與技術起到指導作用。如此,醫學也就不能脫離哲學為指導與運用的源頭活水,而醫是以人為對象的實在,人是自然之子,是一個小宇宙,站在宇宙自然的廣深角度對人的研究有著非常完備合理的內涵。因為人有高級的精神意識活動,任何事物不能形同人的綜合性功能完美。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的道法陰陽的自然法則原理。認知人體「常態」與防治「失態」性的疾病,有其不易之道,為「有道而來,有道而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因此對於人的問題必須放在「道」這個過程狀態和「物」的功構實體的偶聯互補、協同承製自然的邏輯方法【從繁體的「羅」字在其上面是四字,四字代表四面八方,具有東西南北中的空間意義;下面是「維」字,即四面八方網路維繫在一起的意義,兩字整合起來是「羅」字時空的整體觀念;羅字加走之,是事物在時空的「四維一摯在行」的「升降出入」交易運動的相互作用過程】的人體效應場上予以探討,在筆者的看來有著全面的規律可尋,不但可以說明人體,也可用到社會與自然上的各個不同領域。當前存在許多「辯證法」是不全面的,並且把「辨」字都錯認「辯」的別字,古人講陰陽虛實,示意「形與神俱」,指出了既有「太空」的「道虛」之用、又有「星球」的「實物之體」的協同「兼容共利」關係,是虛實一體、交易互補的健運,證明此容,並不是分別的「唯物」、也不是分別的「唯道」,單純的「唯物」或「唯道」分別是站在地球實體上或是站在太空虛體的偏門,用來說話和辦事,在辦偏離宇宙整體之事。古人用「法於自然、和於術數」,意為自然為宇宙的「太極」整體一統的「陰陽虛實」,用陰陽虛實的運化「數理」表徵自然,又把人體當著個「小自然」,用「道法自然」的辦法予以相應的表徵人體,再用人體證明自然,應該是沒有異議的事情,而人體在大體上是通過道物的有機協同交易互補作用【相互作用】功構而就【道中有物在運、物中存道既濟】——人體的各種道【呼吸、消化、血循、泌尿、經絡等的以道運物和以物組道的體制並不飄浮,而且同宇宙一樣的非常的實際】在傳導化物。所以,據此在同上述相符的情況下,繼承與創建了——「道物辨病辨證法」【道物協同互補承製自然論】。在此,建立了「病證合辨與辨治」的統一理論,再也不是分別的「辯病」或「辯證」性的分割走偏,用口辯無憑更正為辨別與思辨的「辨」。1.闡幽道物哲學體系,促進醫道返樸歸真:1.1、萬物源「道」:從人類思想史上說,每個時代都必須對每個時代的知識進行綜合,而綜合必須帶有全方位的意義。當科學進入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時代,更進一步準確地接近了自然與人的機制問題,所以靳特西在幾十年前就說:「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偉大綜合的開端上,相應的狀態結構不是主題,而許多層次的相互關聯的自組織動力學才是主題。現在,我們有可能把進化看成是物質能量、信息、複雜意識和自我反思一樣的集合體」(1。以醫學人類的全面考察的方向看待:生命狀態功構的活體,具有高度程序穩態,有機網路層次,不斷擇優目的,自我調控與完備,依靠遺傳與自然生態信息自組織,具備精神思維意識,是機體必需要素同自然環境適應互換功能信息與基本物質的轉化過程,具有偶聯互補、協同承製(約束)的共同構成相互作用的特徵,在不同領域裡所具有的共同規律和原理控制著,這同中國的醫道原理不謀而合。鑒此,筆者經過幾十年的求索而領悟到,西方人在以當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系統綜合哲學,已把當代的國人大大的拋在了時代的後面。可當代國人僅以品嘗醫道古玩性的重複翻譯與詮釋性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不進則退或因循守舊,甚或站在純粹微觀立場上對待國醫,以純粹的「辯證唯物主義」用來指導研究國醫,所得出的是「陰陽平衡與陰陽的對立與矛盾鬥爭、或否定之否定」等低層低維的指導原則解證國醫的原理,把「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的解剖位置以現代文字直議,不曉古文「右左」為上下之理【肺氣通於上天、肝氣應於地下】;把「藏象」和「腑象」分別議成偏頗的功信象、而不存在功構象的一邊倒形為;把「陰陽五行」單獨說為是為了證明事物屬性和運行轉化規律的代名詞、不知道陰陽是以較高層次對事與物的歸類和把低層次相互關係的功能信息整合、五行僅次於陰陽之下層次對事與物補充說理的整合作用;把「氣」分別道之為功信態或是物質態,不予深究《內經》中的「善言氣者、必彰於物」的明論,並且如何在微觀上找到陰陽與經絡的本質實在,或者是國醫的不科學於以廢醫存葯,把國葯的整體功用分解提取其個別有效成份等的「道不明、理還亂」的離經叛道的可悲局面。在此,筆者不揣淺陋,於出發點上為「中華自然生態醫學」如何得道合物的正源,以古代的「道」在結合現代公允「物」的基礎上予以闡幽,力求同『物』的偶聯互補、協同承製的相互作用效應場中如何獲得較為全面的、一定正確程度的簡略回答。此議題至今無人作出系統有機綜合性的討論,僅在文章中穿插些道的義理予以述說。但以筆者冒昧可能的「道物協同」辨證,比『場有』辯證更符合醫學等稱謂的慣性語言(2,真因「場」是功信與物質相互作用才形成的「效應場」,再加「有」有畫蛇添足之感,可能不夠圓說。而道有「社會之道、自然之道、中華醫道、中庸之道、陰陽之道、生命之道、血脈之道、以圖載道、光電之道、信頻之道、取之有道、得沒得道」等習慣稱謂之故,便於廣傳之用。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論能否獲得同道們的商榷,有待時間的驗證。對於「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以筆者的道物協同辨證關係進行探討,世界上的任何形上與形下的事物在常態情況下,都是「道物協同」的偶聯互補、協同承製等樞機閾值規範秩序位點在起關鍵性作用,不管是高層次與低層次或功形於上與功形於下的事物都是「道和物」在太極陰陽時空間距差異守度交易互補作用下的綜合場效應原理,其實《黃帝經》中的『黃道篇』講得非常明白不過了:「亘先之初,道同大【太】虛,虛同為一,亘一而止。茫茫昧昧,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必熙。故未有以,萬物莫以。故無有形,大同有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可見是孔老夫子為了文詞的裝飾,已把相關自然與人體人為地予以分割了的不確之議。程頤在解周敦頤《通書》時糾正孔子的人為裝飾之詞時曰:「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著如此說。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得此意而推之,則庶乎其不偏矣」,這是程子給了孔子的臉面,評價得客套些。是孔子把事物一本互用的完整關係進行人為之見的剝離對待,用這種對待事物的方法是盲人摸象,把自然存在著的有機關聯的整體瑰寶打碎了,至今形成人們思維與語言表達上難以彌合的裂縫,顯然孔子過錯的道器分離,在重於「形」,而不是「道物」的「有色界」的協同體用一源和「形而神俱」【內經原文】,在誘導人們分別走上了「道器分離」的「唯道論」與「唯物論」的歧途,孔子「人言不及」本然機制的切割,從而使「器」獨立存為「形」,從而丟失了道之「功」,致「道」離開了「器」成為了無物所寄的遊魂,致「器」脫失了「道」成為了無道所功的死物,這樣的致以「道與物」各自的單獨分存的不連續,把自然與人體生態最基礎的法理搞得混沌模糊了。在《滴天髓》名之為「人有精神,不可以一偏求也,要在損益之間得其中;地道有燥濕,生成品泯,人道得之,不可偏也;天道有寒暖,發育萬物,人道行之,不可過也;五氣不戾,性情中和;濁亂偏枯,性情乖逆」。即「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道通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一切事物成長發展起來的根本。這樣的根本,孔夫子雖然提出了上述的「中庸之道」,而又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極隱性「無為」的不序貫與不協調,出現的是邏輯衝突;唯物論的「對立矛盾」自然與社會為「惡」之極的顯性「有為」;二者都偏離了「常態」自然與社會的太極之道執守中態公約度之全體,而是分別執偏於太極之兩個極端。張三丰大師有過十分準確的論述:「夫功夫下手,不可執於『有為』,有為都是後天,今之道門,多流此弊,故世間罕全真;亦不可著於『無為』,『無為』便落頑空,今之釋門,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於道之不明也」。「後天」的東西,也就只能認識到「先天」的表像吧!先天是本,後天是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在這裡就是指先天到後天相聯繫的過程狀態,並且後天之相與先天之道整合為一體了,已經道物同體,因為大家見到的是同一個狀態,表達的則是不同的意思。後天的東西,是萬物生長,百花齊放的有色世界,本然應是道物陰陽的具備。由於人們分別執於先天之無或後天之有的偏識,就是公說有公理、婆說有婆理了的固執己見罷了。其實自然社會是個大溶鍋,彼此相合承製起來以後就是和!是和合相生、繼往開來的匯溶,求大同、存小異的匯溶一體,所謂的「統一」是「整合、綜合、融合、結合」在一起,「結與綜」字的扭糸傍為多維網路紐帶,「吉與宗」為事物好的主旨「交易」的生意,「合」字意味人們在同一個圈圈中生活著,合是和之用,老子於是指出「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劣」【五十五章】,在《易經》中稱為「生生之謂易」,否則不能行之有度,容易走向極端。你我「對立」是難以的謀生。而莊子的:「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稷也」(莊子.知北游)。不是「道」懸之於「器」外【而是老子的道無處不在,「有器必有道,道器不能分」的本根】!人們常言的「整體」,從啇周以來至今也沒有把握好「整體」的根本,其實是道物的同體,而且是功形顯微體用於一源。從道物來議是「以道運物」與「以物組道」的關聯功構,是周敦頤與二程的「物以道予通為用」基本理念,這在宇宙自然和有機人體不證自明,是《青囊經之河洛解義》言的:「中五立極,而四方方可臨制,四方臨制,方有四維界焉,八方立焉,八體布焉,子母【層次】施焉,陰陽八卦之交感會焉,生成五行之化機萌焉。而元空之理以此為根源。化育生機,終始勿極」。是一種「天人同構、身國一理」的學問,其重要的在於「守中致和」,方能體現一個「生」字的本義。以一個「因」字【事由】為起源;以一個「交」字為樞機;以一個「合」字為同化;以一個「變」字為異構;以一個「中」字為原則;以一個「和」字為創生;以一個「果」字為種子或細胞的世界延續,是宇宙自然自發繁衍的一切因素。能見「道物一體、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道德合真的最高人生語言表達藝術境界。否則不是活著的自然與人體,不是用「唯物論」解剖所得到的屍體,也不是「唯道論」超越精神【『精』為物質的『上乘之品』;『神』是難測量度之意與思維認知能力。精神相互協和、補充合一,類屬於上乘物質精品和思維認知能力整合為一的高級元體層次,則『物質與意識』處於『精神』之母之下的子級層次,『精神』統領著『物質與意識』的同體利用,既往的『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不在同一個層次上,是有違道德的母子關係的亂倫,屬於不普適性的逆變過程】所得到的遊魂。由是,可以這麼的講:有道無物則無道,有物無道則無物,道與物不可分割,是自然存在的事與物的互補功用。因為道為氣運,氣聚而成形,氣合而有形,形氣相依、形神合體。道是過程狀態,包容功能信息(功信)與精神意識;物為結構實體,是事物的基本組成要素。物的生成與轉化靠道的功信而生髮,物就有了生命力的存在。大自然中的人和事是有機活體的存在,而且是那樣的穩態有序、層次分明、周而復始,由大自然自我設置的程序控制著。如地球圍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時空規律的運轉及地球自身自主的軸心磁場轉運所表現的日、月、年,春夏的溫熱與秋冬的寒冷、往複周循;人體的生長壯老死等過程狀態,這就是地球與太陽等星球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綜合干支力,這些力是「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測不準原理,是自然地球圍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周而復始的運轉時產生的相互作用,所表現出的時空距離差異性盈虧漲落波粒二象性規範秩序【公約度】位移關係造成的,從而出現的晝夜明暗、季節寒暑變化閾度數列對自然的啟動效應和自動制控的場效應法則,同盧瑟福:「原子是縮小了的太陽系」是一致的偶合。這是宇宙大自然的大系統決定的物質功能信息對自然的事物的總制控,以此證明是「道與物」的各個不同層次【功形於上與功形於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序盈虧漲落樞機,在調控著自然中的事和物,是道與物在不同多維層次上互相作用,產生的自然與人體的物質功信場,依據自然哲學和物理學的結論,太陽系受著大宇宙二者相互作用下功構而成的「中態公約度」【標度律】的自動控制。從較高層次來論道與物(太陽、太空軌道、地球等)的互補作用產生的時空效應場,是事物生髮的原動力。莊子在古代早就有言:「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這個『無所積』就是在恆通;我則曰:「人道靈而無所窮,故諸事生」,這個『無所窮』就是在恆運。是有道的作功運動才產生了萬物的理由,如果道的壅滯不運就無法產生物,同時也就沒有了道,而道除了無始無終存在,而又所寄於事物的通運之中,以此,就站在宏觀大自然上「道法自然」了,而自然又法於自然,這是「鍋補與補鍋」的關聯意思。如果沒有「道」與「物」相互生化回饋作用的控制樞機法則【基本大法】,也就沒有現在地球上的一切。所以「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為此,「道」是所寄萬物和萬物寄託之中,道和物不可分割,是自然存在的事物同主觀看待事物的互補承製效應場作用。因為道是「虛空運物」的【道同太虛】功信過程狀態,道為氣運,氣聚而成形,氣合而有形,形氣相依,形神同體,才能見到事物的生髮與演化,一個無思想和氣息的人體或事物是無生命力的,思想體現於主觀能動性素質的高低程度,為俗語謂之的「心思」,寬其心能容天下之事,虛其心能承天下之真,穩其心能論天下之序,度其心能觀天下之理,定其心能應天下之態。於此,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失德就閑,其道:上必是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而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爾萬物源於「道」。1.2、「道物」本源:老祖宗們在「道法自然、和於術數」的過程中,獨具「一目了然」的「天眼」或「慧目」,具有「全視」的能力能夠通達虛實、洞察顯微、把握陰陽,提挈天地、正負齊觀、適用就行,不但正視了宇宙偉大的物質存在【精】,同時也深究了宇宙同樣偉大的精神同源【氣、神】,一開始就把握住了宇宙功構的究竟,認知到宇宙的元素是漸演而成的:按《乾鑿度》續云:「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是從「無」到「有」與「有無具在」的過程生態全息圖景了。生命是細胞核中的「基因」【端——端粒酶】與環境中的功信與物質自擇互補「同化異構」而成,是永恆的——精神不朽!是不朽的精神【健—陽】與不滅的物質【順—陰】因緣和合、陰陽大化而創生,並日益豐富著我們的大千世界,宇宙萬物和芸芸眾生。我們的老祖宗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領證到並闡明了宇宙的「道物至理」或「絕對真理」,只不過受到那時生產力條件和適用就行等觀念的限制,於局部沒有現時的精準,短視的人們卻視而不見!他們習慣沿著相對真理的路途,捧著「原子論」為指向,拄著「假說」的拐杖,忽忽忙忙而來,演出了一幕幕「真理」否定「真理」的糊塗鬧劇。昨天的「真理」被今天的「真理」否定。其實氣和素質本也,氣可周流六虛、無處不有,有生髮之元氣、元氣既精又神;有水谷之津氣、濡養五藏六腑;有呼吸之肺氣、通調四肢百骸。可見「氣」既蘊功信又物質。「氣」同「端」一樣是構成萬物的最小單位,把間斷的物質轉化為隱藏的連續狀態,這個隱藏的連續狀態是古人稱謂的「無」,其「無」由於生產力條件的限制無法觀察到「有」的存在,而是「有」的隱匿作用,以現代語言來論再也不能以人云亦云地謂之「無」了,不但起不到順應時代的進步作用,反而對發展產生阻力。《黃帝經》中的:「一者,其名也,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用現在來說就是:「一」是為道與物的整體名稱,「虛」是道與物的時空場效應,「無」是用肉眼難能發現道與物的至微元素,「和」是為道與物的至微元素髮生相互的結合作用。把「一」、「虛」、「無」、「和」當著道與物的「四個要素的發生過程功形場效應」,是事物的「有無」交易產生變易的普遍原理。「虛其舍也、和其用也」是其內容之素質,不是為了其它的什麼?而是存道運物,在其時空間距中的綜合轉化與通運,是虛道有待容納事物在其道中的傳導化物的整體之功用,人體的各個不同的道【如消化道、血循道等】都如是,人體是個小自然社會,何況自然社會也如是,即「虛體」與「素質」的有機整合轉化與通運作用。內經有云:「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形與氣同時存在和相互轉化,「聚而成形,散而歸於太虛」,「散亦吾體,聚亦吾體」。元氣的聚散造成了萬物的生滅;元氣的生生息息,導致了宇宙的發展演變,是道氣與物質的綜合作用。莊子有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其化均也——功構而成的「中態公約度」【標度律】的自動控制;其治一也——自然的一統法則在管理世界,是大同文化,而不是現在偏專稱謂的各種主義。說明事物於「常態」上是在宏觀與微觀上的運動與交易性變化都是統一有序守恆【公約守度】的規律在調控著。近世以來,我們的哲學與國醫,我們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被西方的顯性低層次的文化所拷貝,用來證說中國文化是不是真的。我們的哲學搞了這麼多年,第一代是以胡適、馮友蘭他們都是在西方留學的,他們就用西方的顯性低層次文化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全部進行了格義,就象佛學到我們中國,我們要吸收,就出現格義佛學,就是用「老莊或孔孟」的思想來格義佛學,形成我們中國的佛教。我們中國的哲學呢,先被西方,反過來被人家格義,這樣就搞出了「中國哲學史」,我們的醫道同源性的國哲醫學等在周漢時代被儒家文化所格義。建國以來,我們又用唯物論來格義哲學與國醫,把哲學與國醫偏向了唯物主義和現在的中醫,不從淵源上追索「哲」知也【說文】;「哲」智也【爾雅】。而且還否認了中國沒有哲學和邏輯,又把中國中古的「老子」和「孔子」先劃階級成分,從而忘本了遠古的「羲黃」之「道物一體」的學問,簡單並納為代表腐朽沒落的奴隸主階級和無文字,還是代表新興的地主階級?又把「道」劃入唯心主義的陣營予以封殺。以致目前到底是唯道的呢還是唯物的呢?那個學術大家也講得不夠明白和切中自然要義,從某些教授等在其網上的「唯道論」言的認為中國沒有哲學,是從日本譯過來的,要有也是唯道論;而任繼愈先生出的書,一會兒說老子是唯物的,一會兒又說是唯心的,後來又說是唯物的來回地變。這近百年,我們凈幹了這些蠢事,讓人非常憤慨,不得不奮起摯筆書之。為此,中國的哲學到底是什麼呢?我看就是「道物協同學」,《內經》就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如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單憑「形與神俱」就點明了是「道物一體」之學,其旁證的道物是「道同太虛、萬物莫以」,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實在,以此證明:功信和物質是不可人為分割的有機綜合作用。道和物是偶聯和諧互補承製存在的要素質,道與物是「黃帝」講的「虛同為一」,存在於一體的互補協同承製性作用關係。我們的國醫實際上、本然上就是個「道物一體,顯微無間,體用一源」的醫學。從中可見那些專家在「貌合神離」【唯物論】或「神在形隱」【唯道論】的偏專可笑。關鍵觀點在宏觀上的不夠成立,要成立也是拉茲洛言及的是「其特定專業視角被翳著的觀念」。概全的哲學只有醫學者才能完成,因為「上醫醫國」,李澤厚說:醫療語言乃高過一切。當然這不是指的現時在用的語言,現時在用的語言已經被部份地異化了,許多失去了同自然生態配匹這個真字。如果我們只是埋頭於研究生命體的物質結構【唯物】,而不去深入的研究其精神生命徵象則形同瞎子,繼續犯著「典型的歐洲痴呆證」【李約瑟語】;反之,只是一味地探索精神現象【唯道】,而不聯繫物質,就等同跛子。瞎子與跛子都系偏見、偏執的下乘之見者,至多可得一點相對真理而沾沾自喜,卻難登「道物一體、顯微無間、體用一源」的生命第一生存的大雅之堂。遠古聖哲們獨具的慧眼與「三眼齊觀」則不同,他們利用其「天眼」的「全視」能力,自己觀察自己,自己剖析自己,不但剖析自我生命體的物質、生理功構,而且體察並悟證其能量流態與活態的精神生命現象。自我既是研究的主體,同時又是被研究的客體,主客一致、天人一理地自己審視自己,無須儀器中介,因而沒有曲解;觀察的活靈靈的生命現象,所以不會遺漏;一切都是「白箱」【不是過往認為的黑箱】過程,無須「假說」來做幫襯;如此所獲結果都是真理、第一義諦!在「天眼」、「慧目」的徹照之下,心物齊觀,顯微畢露,古代生命研究家們不但熟知了組成了生命體的分子之「精」,還了知「精神」中的生命能量之「氣」流注其間,更深知指揮氣行有序的生命信息之「神」的日夜操勞,徹知了「精、氣、神」三者之間互轉化生的深刻關係;高推聖境,並植天地,深入於萬物之中,統籌於萬事之因,顯微於【若隱若現】「象、信、精、物」的「道物協同承製」的哲學綱領!如是,上古的大同文化是「擇優避劣」的慧而大用,用之隱性的對自然社會不累與無害,不是常人之見。古語云:「平人見見(物),知人見不見(道),智者見之與不見(道物協同承製自然)」,「智者見之與不見」是道物協同承製自然的綜合考證。中華傳統的「精、氣、神」一體、形與神俱,有無具在,先後天一脈、天地人一統的「三分理一大整體」的生命之學。在未來的哲學和醫學領域將發揮「人們所願意承認的還要大得多的作用」【李約瑟語】。讓我們順著自然的過程狀態行走,就知道是「道法自然」了,自然又法於自然,自然法於道,道法於社會,社會法於自然之道,人體法於自然社會之道。這就是「道物協同承製自然」的見證:道者「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老子》二十一章言:「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可見到的道是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自然的存在,展開表明為物質功信的相互作用創造的宇宙萬物的本原和發生轉化的樞機與盈虛往來交易自動調控動力之源,是依據「偶聯差異」的互補交易而自發的盈虛漲落,在盈虛漲落往來互補交易的過程中產能作功,其化均也——功構而成的「中態公約度」【標度律】的自動控制;其治一也——自然的一統法則在管理世界。是宇宙穩態秩序【守度】的太極陰陽時空間距【中態公約度——既無太過、也無不及的「升降出入」得度,黃帝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固立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所以守度的「升降出入」,是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無器不有】的法理。是用「對立統一」與「陰陽平衡」等論難以應解的大課題,只有進一步異化與遮蔽老祖宗們「道法自然」的證論。為此,再一次的邏輯如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橢圓形軌道所產生的時空對稱有序性相互作用,時空對稱性規範有序破缺形成的漲落,以及一連串的信息自回饋,能量自催化,概率自突變,乃至功構【功能結構】或更複雜功構自發生成的基本整合條件,也是古人論及的「天干地支」【大地在太空中靠著宇宙自然的大氣的綜合承製力量以一定的標量規範橢圓形軌道穩態秩序、周而復始的慣性托起運動,是宇宙星球之間的彼此干擾與地球本身產生的綜合支持力量】相互作用過程時空功信狀態波粒二象規律的約束控制,所以生命也是尾隨宇宙自身的目的塑造為自適應的系統。從醫學生物學上的DNA是地球上唯一具有自我複製和自我保存能力的大分子系統,通過其雙螺旋功構的解鏈為RNA基因模板,在並協偶聯有序互補承製、因果反饋、記憶誘導、自我組織與擇優中複製,所複製出的個體既兼父母的共性,又具個體差異的新生命的特徵,從局部與整體、從宏觀到微觀、從高層次到低層次等分別表現為類似的統一性和差異性,使生命的間斷過程變為連續狀態,所以生命正是在功信物質偶聯互補、協同有序承製的轉化過程中才成為生命。正如李政道教授在《科學與藝術》一書中所論的:「自然在其本身定律中具有自我展示美的設計,也就是物理定律中的對稱性與和諧性,有著樸素簡單性的樸素的美」(3。人的生命和世界上的事物是自然力之道的產物:現實上人類的大腦有一個系統整合的物質功信基礎的綜合組織能力,大家從上可以發現自然上的各個不同層次維繫的領域中具有一種共同的規律和原理【地球圍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效應場】控制著,於筆者的可能是一元一道分出的自然陰陽生命力的作用,能夠時刻證明著世界的一元化的統一性,《老子》在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而為和」,在第二十五章言『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則曰:「陰陽交易謂之道」、「陰陽二氣合而為道」。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為「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天之道畢矣」。說明系統在各個不同層次維繫上具有陰陽規範守度盈虧往來的秩序樞機調控要素在關聯,道物——陰陽——五行——萬物在諸種盈虧差異往來的關聯中具有同構的特徵。事物的「簡單」歸類統一是陰陽偶聯和諧互補承製的作用,事物的「紛繁」萬象是陰陽之道複製的異化,其同化顯見簡單、以異構展示紛繁。1.3、「道物」樞機:從上可以說:用道物陰陽協同承製自然的系統法則,可以整合當前各科原理無法歸類的論述。如果繼續單獨分別用整體或還原、宏觀或微觀、用與體、無與有、唯道與唯物、時間與空間、形上與形下的分割方法不能明斷事物的全部規則,也僅能停留在一定程度上的翻譯與詮釋的重複,或者事物部分的短暫準確,有時反而相當程度上忽略並遺失了古代道物陰陽(五行)協同承製自然學說中能夠在實際操作中的很多有價值的內容,或是自圓其說的分散表述,致使醫學哲學體系到了「道不明、理還亂」的可悲局面。甚至站在低層次一維線性關係上以「唯物辨證法」為指導,把陰潛陽秘這個功信物質流處於最佳對偶和諧互補擇優自穩閾度有序態說什麼是「陰陽平衡」,不知道天地「授人以虛」的耗散功構遠離守度的非平衡原理,其實活態人體的內外環境的功信與物質、系統與器官、組織與細胞、細胞外與細胞內都存在一定標量規範有序樞機的物質功信梯度差,正因有盈或虛與漲或落的往來交易要素才有物質功信的內外交換原動力,張景岳道:「……由太極生兩儀,而水火俱焉,消長系焉,故為受生之初,為性命之本」。水往下流:正因水有比重與地球引力落差的要素條件存在;火性升騰:真因火無重量與定勢和太空的虛寒需要為前題條件,太陽的火性光照輻射到地球,把地球之水以溫水化氣的手段搬運到太空成雲化雨。真因太陽陽火的作用把地球的陰水搬到太空,遇到太空太極的寒凝條件的聚合為最原始性行星實體,陰陽水火「消長系焉」【用往來妥貼】的互根招引、升降的會合是為易經的「氣交」,任何事物是陰陽在主沉浮,同當代新物理學的對稱、偶聯、協同、互補、承製自然等邏輯方法基本一致,產生的療法是修復與再生的調控。這不是既往的哲學者用對立、矛盾、鬥爭、平衡、統一等對自然社會人體生態產生的生硬與失態的牽強與異化能解釋得通,產生的也是治標不治本的對抗療法,雖然短期明顯有效,但帶來長遠性的自然社會人體生態損傷。如是:「氣交」才是本人所稱謂的「事物相互生化作用的自控回饋樞機」,也是事物生成與進化的樞機。真因自然生態中有了太陽和地球陰陽水火的「消息盈虛」、「消長系焉」這個橢圓形運化的「道物樞機」,才有了「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自然先有陰陽水火之後才有土地,有水火才有土地上的木性植物的被覆、才有土地的氤氳,才能夠發酵化醇,從無機到有機、生命也就表現了出來。所以物質的轉化除了固然存在的本性之外,還需藉助自然星球之間運轉的時空與由其產生的漲落梯度功信(消息盈虛、消長系焉)作用從而出現轉化,這是物質存在的自動功助和被動需能化生運動的規則,是由陰陽水火自然存在的盈虛消長與漲幅和落差所產生的原始動力源,是陰陽水火的系焉,「故為受生之初,為性命之本」。正如機體的細胞、組織、器官、與系統之間和環境的物質互補交換非常一致。而宇宙太極為太虛,是日月星辰需要無限與自限【中態公約度】宇宙大自然的空間大道,人類社會的物質運輸往來是相應雙方的分別過剩與必需。如是,「哲學的意義」也許不是體現在「過餘思辯」或「可控條件」為前提上的人為立論,更主要的是體現在「道物論」的「協同互補、和諧承製、關聯一體」的「有機複合體」上,道物辨證辨病是辨識自然社會和人體常態與失態的實用方法。用人為分割為一分為二【如陰陽默契性的正負回饋】或一分為多【如五行默契正負反饋或九九得八十一數理】的太極時空過程維繫方式,是事物的太極陰陽時空間距維繫過程差異「自由」交易度量標準,邊界之維【界限】為擇優避劣逾越「限度」與「自約」的規範秩序,如此,太極時空過程間距維繫之內容可「自由」;太極時空過程間距維繫的屏障【如細胞膜、制度和法律等】為「自約」,是防禦外環境對內環境干擾的屏障,用以維持內環境的「中態守度」秩序和環境內外的功信與物質的擇優避劣性的互補交易,這不是西方人所含糊不清的純「自由」,即為「亢則害、承乃制」性的防突變【病】機制。由此產生的多層多維網路穩態秩序就為自然與社會的有機系統。這就是天地陰陽水火自發對稱、自主和諧、互補承製、有序開放破缺產生物質功信往返循環轉運交易的原動力的樞機。這個樞機就是事物有序穩態閾值調控的位點或臨界點,如有機體的免疫位點、自動正負回饋位點、耗散功構守度破缺位點、自組織自我更新位點、自我引導與複製位點、疾病的發生與轉化位點等。所以天地授人以虛,身體的需要是自動有序位點樞機的破缺存在諸多方面的落差與不足:體寒取熱、體熱用寒、虛以補實、實以外泄、飢而擇食、陰多選陽、陽甚陰予是以虛授人,「虛」為機體能量補充代謝作功的樞機和位點,國醫用此原理以自然中的藥性之偏以救人疾病之偏,如何達到「以度為期」,在這裡不是平衡、而是經過糾偏達到常態的生命指證閾值。由此可見,具有多麼易懂的直覺方法論用來從現象看本質。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云:「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以「平」不虛與不盈則是死體解剖上的靜之期,所以是否能夠這麼說:「虛」或「落差」同「盈」或「漲幅」為機體物質能量內外交換補充代謝的動力源泉。在線性狀態下的「唯物辨證法」講陰陽是對立統一與陰陽平衡的「西化」關係,雖然在線性局限關係有正確的方面,但不能揭示事物的全部規律,其實人們在不斷的化解著「對立矛盾的失態」轉化為「互補協同的常態」、化挑戰為機遇的道路上而前行,而陰陽實際上是多層多維性時空間距中態公約守度偶聯和諧、互補承製自然的一體兩用、便於對事與物屬性歸納綜合說理的功信性用認知方法論名稱,只存在彼此相應或偶聯互補、協同承製自然的邏輯方法,而絕對沒有對立狀態或是矛與盾的對立鬥爭關係與平衡的關係,而正常自然與人體(社會)是「中態公約守度」的時空間距標量規範穩態有序的法則,正確認知了這個關鍵,才是明智之舉的道法自然。這與時空關係同時存在、整體融合性偶聯互補、不可分割。空間必有時間、時間需要空間的延伸,只不過空間為框架、時間線性組合程序網路框架。在這裡筆者順便指出五行生髮的序列是:水、火、土、木、金;太陽系中有水火的星球才能滋衍出生命。那麼古代六經的證辨和五行的運化不能相應一致符合自然規律有待商討,在此只論五行的一元單生不單純是牽強附會的問題,更多的是不符合陰陽水火道物偶聯互補承製秩序規範樞機場效應原理,必須予以相適應地創新改造:腎水與脾土以生肝木、脾土與肝木以生心火、心火與肝木以生脾土、脾土與心火以生肺金、肺金與心火以生腎水。如此這樣我們就同現代生理病理學基本理論,稍予理性邏輯就容易獲得優勢互補整合,其實許多臨床醫學大家在其處方上很早有了思路,如徐靈胎《蘭台規範》臌脹篇中的「調榮飲」為例:一是宣發肺金肅降之氣,二是通過軟肝通淤,使水氣等這些功信與物質經過肝臟的通途而自利,這就是道與物相互作用之下的五行轉化中的肝木淤滯通運。如此,這才解決了體內樞機的功信和物質的轉運之道,古人只不過是從理論上沒有上升到道物辨證辨病樞機關係中予以闡明而已。1.4、道物醫為:從上,筆者於自然、社會、人體生態的大體廣度上,闡幽了道物陰陽水火在諸多層次對稱偶聯、互補和諧承製的自然原理,隨機簡略地糾正了以西釋醫的明顯誤區,從中看到了道與物結合辨證辨病運用的前景,證明有物必有「道」,如人體的呼吸道、血液循環道、神經經絡道、消化道、泌尿道、免疫體液道等物質功信之道;自然中星球的運行軌道,現代被廣泛運用的信道(聲道、視頻)等所形成的多層多維繫網路軟硬兩件協同承製、彼此兼容共利的程序系統,在高層次上這些道可用而不可視,在低層次上可用也可見,這些道在致病因素作用後所引起的器質和功信調製發生障礙,就造成轉化過程中發生疾病的狀態,同道與物關聯性的疾病譜非常之廣之多:如普通感冒、出血熱、肺心病、心腦血管病、結石病、腸梗阻、肝硬化腹水、尿毒症、腰腿痛、硬皮病、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炎與肥大、腫瘤等等無不與道和物相關、不勝枚舉。為醫者只要得道可以見微知著、使醫上工。以審證求因、證病合辨、宜法施方的「道物、陰陽、臟腑(五行)、經脈、表裡、寒熱、虛實、氣血、痰瘀、情志」【二十綱辨證】;「通(吐、下)、散(汗)、清、消、溫、補、和、生、調、防」(治防十法)等扼准了人體生理病理的樞機,因為一道太極生陰陽,陰陽是從太初太始太素產生的「氣、素、形、質」的共同體與生態圈,疏調道物陰陽經脈氣血動態往來之道是治病必求其本——就是求陰陽之道。以道物的功信調節的基本原則,則歸納為如下三項:一曰「以和為貴」:《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孔子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國語.鄭語》講:「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承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楊萬里說:「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生」。道物以和為貴,和是陰陽雙方的偶聯協調、互補和諧、承製自組、往來轉化、有序穩態,是依靠自我循環回饋調控原理而實現的自和;不和是陰陽離析、失態無序、致生變廢。二曰「以通為順」:《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王弼說:「物因無而通,因易而順」;熟語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即所謂「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物予道以通為用」的根本道理,「通」是自然社會人體功信物質的「出入升降」的互易有無,才有日新月異的變化,是新陳代謝的樞機,維持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協調統一。於人體是「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序和,五臟六腑得宜通」;否則是為「通則不痛、不通則痛」。道物以通為順,調之以順,求之以和,知常才能達「變」;致「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令能感邪,邪能戀陽亦或戀陰的不能諧和,導致樞機不利,血氣不運,疏泄失宜;由「機能」疾病繼之演深為「器質」疾病的「滯、郁、阻、瘀」性的「道與物」的運化失常脫規與失職不用;必須採取「以通為用」的方法措施,是以恢復有序健康穩態為主要目標。三曰「以穩為健」:《素問.上古天真論》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形與神俱,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道物以穩為健,所以「穩」是內外環境的「穩態位移有度」的交易變化,通過陰陽的自我循環回饋調節,對來自環境的干擾加以緩衝或排除,從而達到維持整體「中態公約度」的規範有序,才能適宜萬物的正常孕育。當陰陽循環回饋調控機制不健,就會出現不能「把握陰陽」兩端之內的「中態公約度」規範交易的適宜生化環境,即超越了太極陰陽的兩端之內的「中態公約度」孕育環境,人體與內在的組織器官無法適應這種超出常規的環境,無法繼續交易、孕育、生化等道物自控作用的失調,表現為「太過與不及」性的、超越了「太極陰陽的兩端常態規範『中態公約度』之內」的偏盛或偏衰的病理徵象,這時必須輸入「道沖」的間距功信過程,予以復常性的人為調控機制,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等方法措施,以復體健。能夠如此這樣我們不但可以還原祖國醫學之道的本源面貌,而且在繼承與創新的道路上,在現存醫學的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結合的目標距離「自然生態醫學」也就不遠了。2、彰顯古代道物原理、促使中西文化整合:東西方文化在認識論、方法論、思維學和價值評判標準上的差異性,決定了知識體系的暫時不能夠相融整合,不能以一個西化的標準對中國古代遺存的醫學體系作出恰當的評判,在過去的近百年中,國醫學從整體上已經進入了現在稱謂的中醫學不能生態自然的魔圈,不是廢醫存葯,就是廢除國醫;用西醫的方法研究國醫,造就了目前存世的中醫,把國醫的宏觀上的陰陽經絡枉為微觀實在化,給整體性的四兩撥千斤的觸一發而動全身的國醫藥療效提取個別有效成份,這是離道叛經的悲哀。其實現存醫學雖然各自方向路線的認識方法論所處的大與小、宏觀與微觀、用與體、時與空、道與物的路徑不同,在探索自然終極真理及生命機制方面,東西方兩種文哲體系,彼此之間為著同一個自然機理目標與各自走著分枝性的大小層次、顯微體用不同的道路:西方析物言理的「原子論」,關心實物粒子構成【陰成形】,重在物質的結構【靜】,雖然局部非常明晰,但與多維網路功信與物質【道物】之間的層次關聯不夠;東方觀象【包括隱在的虛像】窮理的整體「元氣論」,重視生命功信與物質的協同承製【陽化氣、陰成形】,重在運化【動】,雖然整體網路功信層次有機關聯,但義理概念模糊不清。自古至今,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探索認識方法,以個人之見大體有以下三類:一類偏重於對物質性質的探討,一類偏重於對精神性質的探討,還有一類則是物質和精神二者有機結合的探討。前兩種方法的探討主要用人的思智之邏輯思維能力,去對眾多的表面現象認知後再加以綜合分析,以探索各自相對事物之間的某些共性規律,這可稱之為相對認識的方法。而後一種形式的探討則是人將自己的身心都融於事物之中,去形成直覺的感觀,這種形式的認知,可稱為無相的參同法。相對認識者只能認識事物的某些側面或片斷;無相的直覺則能感知事物之全部。而從事這種直覺探索的傑出代表人物則是黃帝和老子,《內經》與《道德經》就是黃帝和老子在不同時代的探討之結晶,也是我們祖先對這一重大課題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理又有法,融理法為一體。如果二者擇優避劣互補,走上老祖宗的道路與現代系統論的道物陰陽的明晰協同與承製,以全息「道物」互補承製的邏輯形式,在論證著古代中國人的「陰陽交易之為道」、「動靜適宜物之機」的結論的話,於自然生態的意義非常重大。如此奇妙的文哲現象,正如西方大科學家、以太極圖作為族徽的玻爾教授所言:與一種偉大真理相適應的,可能是另一種同樣偉大的真理。但以道與物的相融結合的辨證關係予以對待,迫切需要兩者方法認識論同時並存的比較之後,才能夠吸取精華、剔除糟粕、祛偽存真、擇優改造,把握好符合道物辨證規律的方法原理予以繼承和發揚,把不符合性的牽強附會等的內容予以忍痛改造或刪除,如把五行「以一生一」改為「以二生一」,使其符合事物相互作用的相生承製的規律性:例腎水為先天之本、脾土為後天之本,二本合一才能生肝木。脾肺同為後天之本:水谷之津微靠脾胃的消化吸收與轉運;自然之精氣靠肺的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二者的配合才能夠滿足機體的物質能量來源的補充代謝的需要。只有獲得深刻的理解,才能達到百利而無害,但是必須尚待研究者的博學和站在怎樣的廣深角度予以思維整合,如以西合中或以中合西的話、各取得的結論是不同的,這是栽什麼樹結什麼果的本質問題,所以不但要結果,同時也要樹榦和樹根,而且還要見到整遍的樹林。這就是說所結的果是為結構實體;那麼果是怎樣生結出來的呢?那就要過程狀態的共同存在「中態得度」作用,也就是道物的辨證適用機制。以前對於「中庸之道」有階段性的貶義,在筆者的看來還只得運用「中庸之道」(中態)這個方法學對現存的哲學與醫學的有機相融性的整合改造。因為微觀醫學的局限與不足正是需要從國醫宏觀為主的知識體系得到補充,以宏觀醫學為主的論證缺陷必需從西醫微觀的認知體系彌全,這決不是中西兩醫水火不容、相背矛盾的怪論現象,其實西方人在早稍後的時期同中華醫道有著非常一致的觀念,是在後的四百多年隨著社會環境和生產力條件的好轉而出現的微觀分析方法學上的分支,為了對事物的詳細了解是非常需要的階段性方法路線,但隨著當代科學哲學的向前推進,在認識方法論上有日漸協同的趨勢,諾貝爾物理學獎者——玻爾的互補思想就是取道中國哲學文明的基石,太極圖就是互補原理的最好標誌與象徵。普利高津說:「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是著重於整體性和自發性,研究協調和協和,現代科學的發展,近十年物理和數學的研究,如托姆突變理論、重整化群、分支點理論等,都更符合中國的哲學思想」(4。德國物理學家哈肯(H?Haken)說:「我認為協同學和中國古代思想在整體觀念上有很深的聯繫」,「雖然亞里士多德也說過整體大於部分,但在西方,一到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時,就忘記了這一點,而中醫卻成功地應用了整體思維來研究人、人體和防治疾病,從這個意義上將中醫比西醫優越得多」(5。並且把每一個議題運用簡潔直觀易解的詞句於以形義性的概括,如「陰陽、五行、表裡、寒熱、虛實、氣血、痰瘀」;「風、寒、暑、濕、燥、火」;「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有著深刻的自然生態學直觀易懂意義和語言高度歸納的簡潔。所以當前現存醫學僅是語言表達和認知方法論的暫時不夠相容而已,只要把其古樸的語言正確義釋為現代語法,絕大部分的觀念只需適當改造之後可以同現代醫學合體為一和殊途同歸。其實中華古代哲學除了上述已有的討論外,也對微觀事物作過不懈的努力,其道氣理論、墨子的「端」是原始物質最小的人體調控元素單位,就是《物質探源》一書中所肯定的原子(6。所以就道:「至大無孫,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端,體無厚而最前者也」。天地與我共生,萬物和我為一,是自然存在的一體,加上我的議論就成了二,二加一就成了三,如果這樣往下算,也不可能概全事物本性和得出最後的終數,沒有必要再往前計算了,能夠實用就行了,不如順應事物的本原。這就是技巧合於事,事合於義理,義理合於德,德合於道,道合於天。國醫學有其完整的「理、法、方、葯」體系,同當前的循證醫學可以印證取長補短,雖然國醫的每個證不局限於西醫的病,只需認真重新邏輯疏理,可以達到治療的協同功效之外,還能彌補當代醫學上的許多缺陷,特別是急重和疑難疾病的醫治。如流行性出血熱、乙型腦炎、耐藥性細菌與病毒感染(革蘭氏陰性或陽性菌的舌脈象的辨治用藥);肺心病、肝硬化、尿毒症、腦萎縮、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的逆轉纖維化、疏通功信和物質的轉運之道性的「祛瘀生新」作用效果,能夠以「腎藏精」的觀念誘導出人體內源性幹細胞,發揮出修復與再生的作用7,是內科非手術性原位變相移植方法。可以改變目前無法無葯可以根治的被動劇面,在用費上符合當前國情。3、道物辨證法的形式邏輯:,總之,筆者的道物辨證法思想,是從古今分散哲學思想里以中庸之道(中態)的認知方法論有機闡幽彰顯整合而成。從以上的邏輯形式具有如下基本成熟的方法學觀念:如此,道物辯證辨病法的形式邏輯嘗試性創建如下:一、「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劣」。事物的發生有「常態」與「失態」;二、正負【陰陽】偶聯和諧、互補承製性的盈虧漲落往來互動氣交,為事物正負位勢差異的相互交易生化作用的調控樞機;三、肯定之否定、否定而肯定;四、事物正負位勢差異的相互正負交易回饋生化作用,是標量規範穩態「中態公約度」場效應守度秩序性【標度律——量效守度】的不累原理;五、事物的「虛、象、形、實」的同化異構位勢差異徵象,是在「多維網路層次全息程序系統功構聯繫狀態」的「概率閾值位移循環交易復始轉化」的「功形發生場」。即道與物的一本兩用與共存協調統一;道物的相互作用與偶聯互補、協同承製自然關係,是事物發生與轉化的調控樞機;自然生態中的各種不同層次維繫的事物,都以中態標量規範穩態秩序效應場作用而制控,是肯定存在之否定、否定而肯定,是正常自然和人體的正態之制;而失態自然與人體是對立與平衡,為誘導自然走進異常的靜態之期。運用對立矛盾鬥爭等非常措施予以恢復正常有序的統一的對抗和代替療法,是萬不得已的短期行為,易致機體廢而不用,如同化肥樣的致使土地板結與沙漠化,不能鬆土含水保肥,生態的吐故納新與循環利廢易遭至詰,是治標不治本的自然損害作為;運用偶聯互補、協同承製自然的環境調控修復再生療法,才是長治久安之途,此原理不但用在醫學上,同時可以運用到自然與社會上的各個不同領蜮。
推薦閱讀:

王府上建起的醫學殿堂
100萬歐元「腦獎」揭曉:四學者挑戰阿爾茲海默症
經方知多少? | 各家經方 - 經方醫學論壇(黃煌經方沙龍)
現代醫學並非完美,請不要把過錯全歸咎於醫生
春季養生健康養生的方法與原則是什麼?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