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市的實際價值 #1070

上海樓市的實際價值 #1070

上海房子的內在價值,或許就是5/3/2。五萬三萬二萬。

可能還不到。

但是,「價值」和「漲跌」,絕對是二個概念。

一)背離

上海樓市的實際價值,按我們估計,可能也就僅值5/3/2。五萬三萬二萬。

或許還不到點,應該是4/3/2.

(這個數字以每年13%的速度持續增長,非恆定值)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諸多細節,揭示著樓價與價值的背離。

1)租售比

2)住宅/商住比

3)購買慾

4)成本

我們依次來解釋一下這些現象。最後再得出一個很無恥的結論,「泡沫和漲不漲,完全是二個概念」。

二)租售比

首先我們來看租售比。假如你一套600W的房子,你應該每個月收多少租金?

有很多徹底沒文化的人,他們一開口就是10%。

他們的理由是,「房租」就是你的利潤。「房價/房租比」,就是你股票的市盈率PE。

象現在中國股市,你要求10%的回報,所以房租=10%

這樣的想法,是徹底的無知識,文盲。

炒股的人,之所以一直踏空房子,主要是因為無腦。沒文化不看書。

房租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是「市紅率」。具體演算法=「分紅/股價」。

我們如果看市紅率的話,則中國股市普遍在0.5%以下。

在水庫微信號的第一篇文章,總綱級的《水庫羊年賀禧------ 毀三觀,豎新生 #1》。文中說道:

「樓市/股市」的最終關係,很可能是在拉大十倍的基礎上,再拉大十倍。達到100:1

樓市200000/㎡,股市二千點。炒股的人再被屠殺一回。

如果說2015年除夕夜的今天,則目前比例是13:1

朋友們啊,你們想一想。是什麼樣的觀點,要放到「總綱」中說呢。

既然是「總綱」,又是一個「精確的」數字。那麼這個數字該有多重要啊。

如果說,2015年的除夕夜,當時的「樓價/股價」比例,大約是13:1

2016.5夏季的今天,房價60000股票2800 [1],二者的比例是20:1

炒股的和炒樓的,又拉開了50%的距離。

我們為什麼要說「100倍」呀一百倍。

這個數字並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計算出來的。是2000年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的「乾淨」程度,大約比股票乾淨100倍。

當2002年房價剛剛開始漲了第一個50%,幾乎所有的輿論媒體,幾乎所有的宣傳基調,全部都是「泡沫,炒作,危機」。

對此,我們感到深深的詫異。

房地產泡沫?您開什麼玩笑。2002年的時候房地產再健康不過,京滬3000元/平米,那就是低估,低估,低估!

我們詫異於媒體怎可以如此地顛倒黑白。放著徹底泡沫化的股市不說,居然好意思黑化樓市「泡沫炒作」。

象我們這種不拿黑錢不寫黑文的良心號。如果讓我們計算的話,則「樓市/股市」的泡沫程度,就是100:1。股市比樓市虛高估一百倍。

  • 時至2009年,樓市28000元,股票2800點,當時我們說:還有十倍。

  • 到了2016年,樓市60000元,股票2800點。二十倍了,還有5倍。

  • 到了2026年,樓市250000元,股票2500點。Over,故事結束。

  • 為什麼說房價250000元,股票2500點,故事結束?

    因為那個時候,房子的「市紅率」也會跌到0.5%以下。從而進入徹底的泡沫區間。

    因為房子漲得快,而房租漲得沒那麼快,「房租/房價比」是一直在跌的。

    我並不是說房子漲到250000元/平米後,他就不再漲了。

    而是說250000元/㎡的房價,就和2500點的股市,泡沫程度差不多。以後的路,要換條新探路方法。

    那麼,正常的「估值」應該是多少?

    象英美這樣成熟的有口碑的市場,市紅率在2%左右。如果是新興市場,市紅率至少要3~4%。

    一個「沒有泡沫」的房地產市場,我相信3~4%的房租收益是必需的。相對應的,房價是4/3/2.

    如果周浦的房價賣到80000元/平米,他的租金很可能會跌破0.5%,這就是典型的泡沫區。

    三)商住背離

    上一節我們講了房租背離。哪怕計入通貨膨脹,房租也應該佔到房價4%左右。而上海目前僅有1.5~2%

    所以這是泡沫中階。有泡沫,但還沒到破。

    接著我們講第二個現象。說明市場,並不是因為對住房的需求而驅動上去的。

    而是摻雜了稀奇古怪的東西。

    大約三年之前,有一個85年的小妹妹。在恆隆上班,也沒有男朋友,於是她決定買套房子。

    研究了半天,她選定了恆隆東北角的一個樓盤。

    一房,全款,650W。

    她來找我諮詢。我知道後大吃一驚,「那你為什麼不買麗都皇品呢」。

    麗都皇品,就是她同一個小區,角落裡那幢白色酒店。而且品質遠遠好於Ladoll.

    麗都皇品是真正的高檔居住。永遠鋪著大紅的地毯,洗刷一新。大堂里瀰漫著香水味道。而筆挺制服的幹練小妹,守在前台,保證了私密性和熟匿。

    而且酒店式公寓可以給你提供大量的服務。尤其象你這樣單身的女孩子,酒店物業可以每天幫你打掃房間,清潔衣物,甚至連夜床都幫你開好。上面還灑著花瓣。

    這才是享受人生呀。

    78平米的房子,一室一廳含衣帽間。房型大氣合理。向北的戶型可以看蘇州河,向東可以看雕塑公園大綠地,向南則是璀璨的南京西路CBD。而Ladoll幾乎是沒景觀的。

    「最關鍵中的關鍵,只要210W。單價28000」!

    不錯,你沒看錯。只要你1/3的價錢。同樣的一房,你這可以買三套。

    你沒去過住宅么。再好的住宅小區,物業始終不能和酒店相比。

    舒適度更是破破爛爛,差得遠了。

    我給她的推薦,就是你買麗都皇品。同樣的650W,你可以買三套。而且舒適度大大提高。

    至於升值潛力呢。我和你一樣的商品(甚至更好),你一套我三套。穩贏的。

    這個小姑娘呢,高智商鑽石領。她痛苦地思考了很久。

    最後,她下了一個決定;

    「我還有點年終獎。把對門那套住宅一房再啃下來。又是650W,全款」!![2]

    在我們這個市場上,目前關於「商住二用樓」「酒店式公寓」,所有的偏見幾乎全是錯誤的。一般人說起酒店式公寓,無非就是:

    1)商水商電,費用較高

    2)批地年限短

    3)交易稅費高

    但問題是,當房價已經漲到數百萬的今天,哪還有人在乎幾百元的水電費呢。這根本就是一個借口,而不是理由。

    租地期限。中國目前尚沒有40年續租的例子。幾十年後的事,誰也說不清。就算真的有費用,也不會太高。絕對不值得你今天付出200%的代價。

    真正的理由。可能就剩下最後一條了:「交易稅費高」。

    而這是很沒有道理的。你不是抱著「自住」的需求去的么?

    如果市場上每一個人都是「自住」的。那你就根本不需要考慮賣出稅費的問題。

    如果你真的是「自住」,你就應該選擇酒店式公寓,郊區小產權房。因為他們的價格更低。你不需要交易。

    從殘酷事實上講,目前每一個買住宅的人都是投機。

    因為你並不缺房子,並不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環境,更好的體貼入微的服務。

    你寧可花3倍價錢,去買大堂樓道維護遠遠不如皇品的Ladoll住宅。歸根到底你還是想要「賺錢」。

    酒店式公寓的價格,才是上海真正的房價。才是上海人願意為「居住」支付的價格。

    而住宅,則是包含著「升值投機」的成分在內。

    無論你承認不承認,事實就是這樣。

    市場並不缺房子,並不是因為你要躺大街了,你過來買房子。

    任何一個支付「溢價」的人,本質上還是想著「買樓升值」。

    這股力量是個隱患。也代表著上海樓價高於「實際使用價值」。[3]

    四)成本

    限購的危害非常大。限購之後,政府若還想維持這個房價。政府就必須大大減少拍地數量。

    你必須人為地製造稀缺,才能把價格維持在「均衡水準」之上。

    上海樓市的內在合理價值。我估計就是5/3/2,可能還不到一點,在4/3/2左右。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生產力水平;

    如果你想再造一個繁華的人民廣場CBD,淮海路商業街,豫園商場,八條地鐵,翠湖新天地。

    則「黃浦眾鑫城」這樣的高檔樓盤。至少也要50000/m成本。否則複製不出來。

    而對於郊區一些垃圾樓盤,周邊配套設施接近於零。滿目荒蕪,羅山路土地無窮無盡供應。

    象「仁恆河濱城」這樣的垃圾盤,大約20000元/m的成本就可以無限複製了。郊區盤不值錢。

    而現在的情況呢,我們知道,今天上午周浦剛拍了塊地。樓板價已經到了79000元/m。

    這塊土地其實是不值54.5億的。周浦的房子也不值8萬/平米。

    從這個地塊開始,一直向東。類似的已平整土地,還有7塊。

    如果說「潛在」的農地供應,那簡直是無窮無盡。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按照正常的農地行情,一畝地農業產出大約20000元/年。回購的話30W肯定夠了。

    104畝地,這塊土地的價格應該是0.3億。相差150倍。

    如果是徹底的市場經濟,應該有500元/平米的土地源源不斷入市。並把周浦房價徹底地鎖死在5000元/平米的極低水準線。

    就象三線縣城一樣。

    2006年時有人問P11,「房價有沒有泡沫」。

    老滑頭的回答一貫是泥鰍的。他回答說:「房子沒有泡沫,土地有泡沫」。

    明明3000W成本的地塊,現在拍賣到了54.5億。

    好了,你告訴我,怎麼解釋這個現象?

    怎麼圓這個謊。

    周浦土地都能賣54.5億,關鍵是政府「控制供應」。

    一年只賣一塊地,或者幾塊地,人為地製造稀缺,周浦才能賣54.5億。

    而不是市場經濟,讓土地無限量供應。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模式,這樣的狀態下,形成的價格,他是有缺陷的。

    而且這些年,上海的供地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價值規律是難以違背的。隨著上海樓價以19%的速度越漲越快,政府就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減少供地。

    等到終有一天,哪怕你供地量減到0,這個價格也站不住。

    那市場就徹底崩潰了。

    五)結語

    綜合各方面的現象,我們認為上海樓市是有泡沫的。已經超出了「均衡價格」。

    均衡價格是4/3/2,指的是市場經濟可以自由無限量供地下形成的價格。

    但是,「有泡沫」和「會跌」絕對是二個概念。

    我們維持我們的判斷:「因為有泡沫,所以對上海樓市不是很看好。最多漲到250000元/平米就差不多了」。[4]

    (yevon_ou@163.com,2016年5月18日)


    [1]這裡的房價60000其實還是給面子的。六萬不止。

    [2]沒有男朋友,親,青年才俊可留言求電話。

    [3]插播一句題外話,我們觀察著「地下室/住宅」價格比。因為地下室意味著「真實居住需求」。當地下室面積/地面面積,價格越接近100%時,說明市場真缺房子。反之,就是投機。

    [4]想來想去,需要對「負利率」的資產模型寫一篇文章。但冗長不列入文章了。《負利率下的資產模型 #F450》


    推薦閱讀:

    上海人排外這個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上海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排外的?
    上海大都市最繁華街景漫拍
    上海最佳撩M地圖出爐!春節就去這些地方賞梅吧!
    「上海臉面」三調查
    (25)食硯無田:#老上海影集#之外灘(4)

    TAG:上海 | 樓市 | 價值 | 實際 | 上海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