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的傳承——古代超級工程秦國篇

基建狂魔的諢名對中國描述的相當貼切,截斷長江的三峽水利、縱貫全國的高鐵網路,無不被世人嘆為人間奇蹟。熱衷於基建,幾乎是當代國人的標籤。實際上,重視基建的傳統在中國的神話時代便初露端倪。

大禹治水,說的是史前時代的超大型水利工程。精衛填海,反映的是古人填海造陸的嚮往。愚公移山,透露出先人不管什麼困難都要搞個大工程的決心。

不知是不是受神話故事的鼓舞,秦人也特別喜歡搞大工程。春秋戰國時期,山東諸國都說秦國為邊荒蠻夷,窮兵黷武,渾然不顧秦人最重視經濟生產的事實。

先秦時代,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種地,而農業生產最倚重的自然資源是水。秦人先後搞了兩個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一是都江堰,二是鄭國渠。至於富庶的山東六國則沒聽過能望其項背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秦國郡守李冰父子所修,變害河岷江為灌溉好河,進而奠定了天府之國潛力沃野的基礎。在旱季都江堰將岷江水系裡的大部分水引入灌區,在雨季又能引導多餘的水進入長江主幹,構思設計之巧妙,直到現在都讓人嘆為觀止。都江堰的主體部分據傳修建了六年,灌區達千萬畝農田,直到現在都在讓四川盆地的農民受益。

鄭國渠是關中平原的灌溉工程,讓相對乾旱的關中成為大糧倉。鄭國渠全長三百餘里,歷時十年才完工。《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說來有趣,主持修建的水工鄭國本是韓國的間諜,他想借修建大型工程消耗秦國的民力財力,拖延秦滅六國的進度。韓人也知道攛唆秦人修河渠只能是飲鴆止渴,挖渠這幾年秦國無暇東進,韓國能苟延殘喘。但是等河渠建成了,韓國面對的會是一個更加強大的秦國,滅亡之日也就不遠了。事實上,鄭國在挖渠過程中身份暴露,他也是這麼向秦王嬴政求饒的,嬴政感覺有道理,便堅持挖完了河渠,最終證明鄭國渠對秦利遠遠大於弊。

除了水利,秦國最有名的工程當屬長城了。當然長城不是秦國一國修建的,也不是一朝建城的,歷朝歷代都有修繕和拓展。秦始皇修建的長城是在燕、趙、秦三國長城的基礎上拼接而成的,西起甘肅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長度達萬餘里。城牆大多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間,地勢險要,修建之難讓今人都無法想像。長城上每隔千米左右就會有一個烽火台,下面還有哨所和藏兵洞,修建和維持這段長長的防線都需要浩大的人力和財力,歷史上也就唯有秦人能做到。

嬴政統一天下後,除了修長城,另外還搞了一個不怎麼出名的大工程——秦直道。秦直道是與長城配套的國防工程,自咸陽始,向北自九原直達前線抵甘泉,長達八百多公里。直道主要用作軍事目的,方便軍隊直接向北方增援。為了縮短行軍時間,所以沿線盡量不繞路,一路遇山就平,遇壑就填,比今日的高速公路要求還高。秦直道修了秦始皇、秦二世兩代,至少搞了五年,最後直到亡國也沒怎麼用上。秦直道縱貫陝北高原,沿途最不缺的就是山丘和溝壑,修道徵用的勞役不會比修長城少。就算這樣,秦人竟然也修成了,兩個蓋世無雙的超級工程。

不得不說,秦人搞的工程質量真的不錯,都江堰和鄭國渠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秦長城也讓歷代王朝省了好多力氣,我們或許欠秦人一個公道。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400年的傳承與斷裂
像百達翡麗那樣四代傳承
元代天台宗傳承鉤沉
傳承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十大言語
以愛育愛:讓君子精神在教育中傳承

TAG:古代 | 傳承 | 基建 | 超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