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潮汕舊存譜牒的文化價值

淪潮汕舊存譜牒的文化價值

2013-09-06 10:01:04來源:豫閩台姓氏源流 我也說幾句

列印 轉發字型大小: T|T 盧繼定一、譜牒概述 譜牒學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歷來受到上至統治者、文士學者,下至庶民百姓的高度重視。但是在當代,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卻是陌生的。因此在論述譜牒的文化價值之前,對譜牒的歷史源流進行概述是必要的。 譜牒也稱家譜、族譜、通譜(綜述一姓的起源、繁衍、遷徙及分布狀況),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史記.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存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這是我們看到的關於「譜牒」一詞的最早出處。司馬遷在這裡告訴我們,三代(夏、商、周)就有編修譜牒之舉,而且以它作為編修史記的材料依據。但是應該承認,先秦以前,譜牒與歷史記載是分不開的,編修譜牒的是本部族的精神領袖巫師。《國語.楚語》記載:「家有巫史。」所謂巫史就是巫師們製造的咒語的內容,除了在祭神活動中表示對神的虔誠、恐懼外,大部分還是以充滿神秘色彩的語言向本部落子民傳遞關於本族的起源、世系、祖先事迹等等。所以最早的譜牒學家也就是史學家,最早的譜牒也就是最早的史學。 譜牒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先秦以前,譜牒史書混合,編修權掌握在統治者手裡;二、魏晉南北朝,重視門閥、郡望,建立九品中正制,開始出現私譜,以標清流,以示貴賤。這個歷史時期官譜、私譜並行,但統治者對私譜的編修實行控制;三、至唐代,編修私譜之風漸盛,統治者雖欲壟斷已力不從心;四、宋代以後,修譜已純屬民間自發行為,統治者只能以封建的倫理綱常對譜牒編修工作加以引導,提倡譜牒的功能是「定親疏,序昭穆」。至此,譜牒學已從歷史學中獨立出來,也就是我們平常時所說的族譜家譜。 兩宋以後的譜牒從形式到內容已臻完善。諸多著名學者如歐陽修、蘇洵、朱熹、章學誠、王守仁等不僅參與譜牒的編修,還在理論上作了闡述,形成了完整的譜牒學體系和近代譜牒。 1、修譜目的已不再是魏晉時期僅僅為了標門第,正清流,而是「富貴貧賤,賢愚不肖」,只要是同一脈,就皆載一譜之中。 2、隱惡揚善,記述先祖業德,以修譜形式來加強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增加每一個宗族成員歷史光榮感。因此,幾乎每一部譜牒都是家族或宗族的光榮史,是對家族或宗族歷史演化進行階段性總結。譜中總是不厭其詳地對每一個族中成員不管是尊是卑只要其業跡符合倫理綱常,能體現忠、孝、悌、信、禮、義、廉、恥的儒家精神,均一一記載,使後代子孫恪守不逾。 3、修譜牒對外的功能已經消失,不再是為朝廷提供選官擇賢作依據,內部承傳已成為譜牒的唯一功能,而且秘不外傳。堅持修譜的連續性,一般是三四十年續修一次。在我們看到的族譜中,有的甚至中間只間隔十多年二十年左右。其目的無非是為了「續間斷』、「清源流』,使「昭穆有序,倫理常明」。正是這種持之以恆,一代續一代的文字接力工程,才使譜牒成為了解一村一姓一族歷史的資料寶庫。 在具體內容的編排上,近代譜牒也是豐富多彩。豎寫橫排,經緯分明。一般是由當時名流作序,敘述姓氏由來,曆數本姓名賢碩彥、朝廷將相及其光榮史跡,搬遷緣由。再就是列出世系表,以搬遷始祖為第一世,而後不論賢愚貴賤,以輩序排列。除了世系表外,舉凡傳贊、世序詩、墳場祠堂、墓志銘、義田、祭田、山場、祠堂圖志,甚至祭祖禮儀、祭文、糾紛官司、判詞等等與宗族有關的事宜幾乎無所不載。長房系清,則敘二房,以次類推,條分縷析,按圖稽考,一目了然。一部完整的譜牒,可以說是一個小宗法社會的百科全書。二、譜牒的研究利用價值 通論譜牒的研究利用價值未免過於空泛,而且前人已多有論述。這裡結合現存潮汕族譜作具體的簡單評價。 1,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潮汕先民遷徙圖。 眾所周知,現在居住在潮汕這塊土地上的漢民族都是北遷南來的非土著居民。而記述先祖出處,追根溯源是修譜的最基本目的。這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幾乎在每一部現存潮汕族譜中,都記述了發樣於黃河流域的漢族先民,為了生存和發展,每朝每代都有宗族的搬遷。每到一處,開闢蠻荒,披荊斬棘,付出艱苦卓絕的勞動,安家創業,繁衍後代,用光輝燦爛的中原文明啟迪落後和愚昧。他們或避亂南渡,或奉命屯邊,或由閩入潮,或經贛遷粵,在譜牒中都有詳細記述。近期由台灣出版的族譜,甚至繪製出其姓氏遷徙路線圖和在全國各地的分布圖。這一部分可以說是歷朝編修的譜牒留給後人最寶貴的遺產,也是現存潮汕譜牒最大的特色。只要世界是一個無窮大的圃,相信我們人類還會無休止地進行遷徙。事實上,東南亞各國和台灣各姓宗親會近期編修的族譜,遷徙路線已從氏族發源地為中心,一直延伸到世界各地。從現存族譜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潮州先民的一些遷徙規律: (1)大部分是由閩入潮,而且以福建莆田為集結地和中轉站。在族譜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述:「先祖世居莆田」或「先祖xx公由莆田客烏巷(有的是烏衣巷)遷徙入潮。」可見,莆田和南雄的珠璣巷,興化的石壁村同為歷代中原人向廣東移民的中轉站和集結地。 (2)基於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心理,遷徙的方式絕不同於美國西部牛仔的流浪漢式的無目的隨心所欲、萍蹤無定的遷徙,也不同於昔日失去家國的以色列入那種無可奈何、隨遇而安的心態。我們的潮州先民,有堅定的目的,不論遷徙到哪裡,永遠有一條深植在自己血液里和靈魂里的根把天南地北的同宗同姓聯結起來。在族譜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他們先是遷到某村某地,事業草創,稍可安居,就留下長房經營,其餘各房兄弟繼續向邊遠遷徙,那種幾房抱守一方的現象較少見。如潮州鄭氏,祖籍河南滎陽,至鄭清芝時已遷居福建莆田,鄭清芝之侄鄭虎臣為報賈似道殺父之仇,在漳州木棉庵驛站擊殺賈似道。這段故事載於《今古奇觀》,其實還有下文。時鄭清芝在朝為相,皇帝命他南下辦理此案。鄭虎臣的四個兒子已逃走入潮州,鄭清芝見宋朝危亡在即,也不回朝復命。他命四人各自擇地安居,自己隱居饒平海山。這段掌故潮州鄭氏各種族譜均有記述,至今饒平三百門港附近的宋丞相鄭清芝墓仍完好。潮州鄭氏奉鄭清芝為始祖(按:據《宋史》,鄭清芝死於淳祐十一年,距賈似道被殺前15個年頭,族譜所據的是民間傳說掌故)。 又如潮州鄒氏譜載:「原籍山東濟寧,元至興年間任福建藩府從事。生六子,俱從父游潮州,卒於潮。長子護棺回山東安葬,餘五子分址於今詔安窖上、揭陽榕城、饒平汫洲及澄海等處,」 這種既謀求各自發展又互相認同的特點可以引用那首在民間流傳很廣的黃氏《認祖詩》來概括: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隨處立綱常。年深外境即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久莫忘親命語,晨昏當薦祖宗香。但願蒼天垂庇佑,俾我兒孫盡熾昌。 2、從譜牒中可以發現鮮為人知的地方史料和遺軼歷史人物 如上所述,近代譜牒已不再滿足於戶籍式的世系羅列,還記載了大量本族名人事迹,生卒年、月、日記載尤詳。這些記載,可以補地方志書不足。如《庵埠鄧氏族譜》,就記述其先祖「世齋公,原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時元兵取地,宋兵四敗……公游潮之程鄉縣……命各子擇地安居」。後來鄧氏分為客屬和潮屬二支,其居興寧之客屬鄧氏,主要從事冶鑄業。譜中還記載了其祖先為官府鑄造湘子橋鎮水鉎牛一事。這是志書中沒有記載的,對研究潮州鑄造史和湘子橋有一定參考價值。在這部鄧氏族譜中,還記載了鄧世齋的15世裔孫鄧珍,於清康熙年間來澄海經商,娶蓮陽黃氏女,用黃氏的陪嫁貲奩購得潮海關稅務代辦權經過。這就為我們解開了潮汕海關屬下各口的下級業務人員解放以前一直由鄧姓人擔任之謎。譜中還記載了葫蘆市漸廢、庵埠逐興的經過,對研究潮汕海口史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又如潮州八賢之一的張夔,饒干縣誌、潮州府志和廣東通志皆有傳,卻沒記他生卒年月,只記歲數,而所記各有出入,孰是孰非難定。查閱《隆城張氏族譜》,對此記述甚詳,隆城張氏把張夔奉為一世祖,生辰忌日均有祭拜,較為可靠。我們新修《澄海人物誌》,對張夔的生卒年月就據張氏譜作了訂正。 還有宋哲宗朝任尚書僕射的呂大防,本傳只記載他因主張廢除新政,被貶,卒於路上,而澄海《呂氏族譜》卻記述呂大防之子呂景山,先葬父於江西信豐,攜眷定居于澄海之東林,後又遷其遺骨葬於本縣水吼山,該墓至今保存完好,為本縣考證這座宋代宰相墳提供了旁證。 還有許廣平、許崇智、許崇尚等也是通過查閱族譜而確證他們的祖籍是潮州的。 3、為影響潮汕歷史進程的一些事件提供佐證 如宋末元初元統治者對潮州城的屠殺,潮州人民的抗元鬥爭,明代的海禁政策,清初的遷界鬥爭,以至近代以來的潮州人出洋謀生等事件,地方史志和各姓族譜都有記載,但是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敘述角度也就不同。如關於明代海禁,史志中最概括和最常被引用的話就是:「片板不得入海,點貨不得進番。」這對粵東魏氏來說,就有更深刻的體驗。因為明代中葉的潮州魏氏族人,不少家族以航運為業、累代世家。據族譜載,魏氏以航海為業始於宋代,成為當時潮州富商望族(族譜稱首富)。但一紙禁海令下來,魏氏航海為業者初時尚有警覺:「夜間開船,幾十年全無事故。「繼而戒防漸松,以為鞭長莫及,公開出海。至成化六年,韓雍冶潮州,更加厲行海禁,致庵埠魏厝埕一夜之間被捕者數百人,財被掠,厝宅遭焚毀3。魏氏其他各村,凡有從事航海者,「也相繼被剿,未被捕者也外地避難,改名換姓。4」魏氏譜中把這一事件稱為「航海案」,「是我族創潮後第一大案5」。 4、考證地名出處、村落始建年代,以訂正現行記載中的謬誤 有些地方村落,是以最先遷入者的始祖名諱命名,或以其姓氏命名的。這在族譜中很常見,故不贅述。這裡要提及的是,有些地方史料,由於受韓愈「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那句話的影響,多說唐宋時期潮州以南的韓江三角洲還未形成,澄海大部分地方仍屬海域。此說在一個時期頗為流行.是不是這樣呢?查閱《隆域張氏族譜》,見有張氏原居莆田涵頭鄉,張道宗於唐僖宗時任殿前正將,「唐僖宗乾符二年,與黃巢戰於黃海,傷殘左足……緣體疾跬瀛州,因擇龍眼城而居,隨籍海陽縣」的記載,知澄海最遲在唐末五代初已部分形成村落,這與近代學者對韓江三角洲成陸年代進行考察所寫成的《韓江三角洲》的論證相符合,為研究地方人文史和撰寫自然地理志提供了資料依據。 5、了解民俗風情演變和有關科舉、文化教育情況 一般族譜為宣揚本族光榮史,多寫仕宦、科舉、辦學情況,這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在「唯有讀書高」的舊社會中,族中有人中秀才是件大事,族譜必記。中了舉人進士,更是了不得的大事,要開祠祭祖,升牌匾立旗杆,儀式異常隆重。進入民國,甚至小學畢業也算秀才,也依例載入族譜。由於族譜的記載具有連續性,所以對研究當地的文化教育狀況和沿革也是難得的資料。 在我們所見的潮汕族譜中,很多還記述了宗族祭奠儀式、祭文、祝文、祖先生辰忌日、社日節慶等,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風俗民情的演變。 6、其他 有的譜牒還記有本族的官司訴訟。如《冠山盧氏族譜》就記述自清代乾隆開始歷幾十年的、先是與外鄉同姓、後是與本鄉外姓、為爭地產的官司訴訟經過及潮州府的有關文告,也可以從側面了解清代的司法制度和刑名師爺包攬官司訴訟的內幕。還有《粵東魏氏族譜》記述了揭陽梅兜鄉魏氏和外鄉他姓的械鬥紛爭,也可以從中了解到封建宗派對人民的危害。饒平的《漁村王氏族譜》在序文中對這方面的內容也有很詳細的記述。 總之,族譜的內容十分豐富,在這裡不能一一羅列。 三、譜牒的局限和研究利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姓氏學是以每個姓氏的搬遷演變進行追根溯源,研究一個地方的人文發展史,也是以譜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是,長期以來,譜牒被當作「散布封建毒素,維護封建族權的工具」而予以全部否定,「文革」期間更是大量遭到焚毀。現在,它的價值逐漸得到承認。特別是在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今天,海外廣大華僑華裔正掀起一股尋根熱。尋根熱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整理舊譜(也有的華僑和台胞重新編修族譜),他們是把譜籍作為聯結海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作為海外赤子的桑梓地,進行譜牒研究就更友其現實意義了。當然,我們也應該有清醒的頭腦,既承認譜牒的文獻價值,也應看到它的局限性。除了譜牒不可避免地存在觀念上的消極因素外,還特別要注意下面特點: 1、質量相差甚大,魚龍混雜,真偽難辨,需認真甄別 如汕頭《徐氏一本堂族譜》,聘請當時潮汕名儒溫丹銘為編修,由任汕頭商會長的徐子青監修。一部六大本,不論體例編排。還是世系考證,人物事迹出處,都極其嚴謹,印刷也講究。一譜總攬潮梅各派,查閱卻無散亂之感,不失為一部編得較成功的通譜。再如,鮑浦《翁氏族譜》、澄海《圖豪曾氏族譜》均是編得較好的譜牒。但是不少族譜由於立場、思想的局限,視野不開闊,有的歷史事實不準確,有的甚至歪曲歷史,宣揚封建迷信、宗派隋緒。再加上版本不一,有手抄,有木刻,有石印,也有現代印刷,造成諸多印刷和傳抄上的錯誤,還有的重抄重印舊譜,卻又塞進新內容而不加說明,造成混亂。故有人說:「族譜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實在是經驗之說。為此,就需要我們在閩時認真甄別。特別涉及到與志書有出入的人物、事件,更應小心考證。 2、譜中人物仕途官職記述水分多,不可盲信 如捐買沒有實職的銜,許多譜中都沒有註明,有的甚至以虛變實。還有任意抬高地位。如澄海縣某姓族譜,載其先祖××同治年間「任潮漳道」。潮漳道一詞讓人莫名其妙,原來不過是潮州府師爺。修諧恰逢民國初年置潮循道,於是就把潮循道錯成潮漳道,又把「師爺」二字刪去,一錯再錯。考其原因,一是修譜者對歷代職官名稱、等級不甚了解,二是受光祖耀宗思想影響,有意給祖先亂加頂戴。但凡譜中記述的諸如「青光祿大夫」、「銀光祿大夫」、「朝奉大夫」等,而沒有記述實職和功名的,就需要小心求證,不可盲信。一般說來,譜中關於科舉功名的記述較可信,所謂「把戲無真,秀才無假」。冒假,朝廷是要追究的。 3、查閱族譜要有「大海撈針」的精神 譜牒浩瀚,少量於我們有研究價值的資料埋在大量枯躁、無意義的世系羅列中。如《汕頭一本堂族譜》幾乎包攬了潮梅徐氏各派,上自播遷始祖,下至修譜期限(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生的徐姓男人(表中人物不少現仍健在),查閱時枯躁乏味可想而知。因此就要求我們要有毅力地認真看下去。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有時很可能一無所獲。 基於譜牒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文獻資料意義,又由於各種原因,潮汕族譜散失嚴重,如何開展搶救工作值得探討。外地有的吏志部門已著手進行搜集複印。但這是一項巨大工程,沒有大量的人力財力是難以勝任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能力很難做到。但是通過上下各方面努力,整理出一套《潮汕族譜目錄索引》是不難做到的,其方法是由下而上,匯總成冊。目錄索引內容除族譜名稱外,應有冊數、版本形式、收藏者姓名及居住地、殘缺與否等幾項。 註: ①參閱拙著《先祖遷自莆田考》,刊《汕頭方誌》91.2期。 ②⑧④⑧均引自魏立澤主編之《粵東魏氏族譜》。(作者: 廣東澄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助研員)
推薦閱讀:

2014年汽車品牌價值排行榜
酸梅湯的製作方法、飲用須知和營養價值
凌寒:「苦悶日子發酵出來的憂思是極具價值的」
夾縫中求生的中國中產階級:自私苟且,價值觀崩潰
男子在廢棄礦洞挖出價值二十多億夜明珠,兩個人抱不過來

TAG:文化 | 價值 | 文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