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劇本市場面面觀 韓國電影劇本市場面面觀

  在韓國這個僅有5000萬人口、本土電影人均年觀影次數達2次、銀幕配額制幾近廢除後面對外畫的猛烈攻勢仍能連續五年保持本土電影佔有率超過五成、最高逼近六成的半島之國,吸引觀眾不離不棄的本土好故事好劇本又究竟從何而來呢?近日時光網對多位韓國電影導演、編劇進行了專訪,探秘韓國電影劇本開發、以及電影項目策劃的幕後故事。  即將被翻拍成中國電影的韓片《雙面女友》的編劇黃仁浩,曾經執導過《我的見鬼女友》和《怪物》兩部電影,在採訪中,他坦言並不願意參與中國電影的翻拍計劃,因為不想「自我複製」。而談到他在做導演前的兩部編劇作品《時失2公里》和《蜥蜴》,他顯得格外得意和興奮,「如果在韓國創作出一部成功的作品,就會有很多好的機會自動找上門來。」編而優則導在他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顯然,處女作品無論是對於導演還是編劇而言都非常重要。黃仁浩導演的編劇處女作《蜥蜴》是在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運營的電影劇本市場被挖掘的。這個在2006年創建的全開放劇本交易平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如今年產劇本量已超過500部,而目前韓國的本土電影年產量也不過150部上下。  韓國影人一向對原創劇本懷有極高的熱情,但近兩年人氣網路漫畫的電影改編異軍突起。相比觀眾和製作公司對故事和劇本的挑剔,改編劇本相對較短的開發周期、和高知名度更具優勢。但事實上,韓國原創劇本的年產量已高達五位數,如今再加上暢銷小說和人氣漫畫,讓本就十分激烈的劇本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殘酷。  雖然劇本產量驚人,但韓國電影人對每一個項目的開發都十分慎重。一部電影的策劃周期有時要花費兩三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而往往導演要跟隨電影從策劃、籌備到拍攝整個的創作過程,這也就意味著屬於導演真正的創作時間大大減少。而一旦電影在開機前流產,之前投入的所有時間和精力都將白費,同樣對於開機後才能拿到全額稿酬的編劇而言,更是難以接受的。官方運營劇本交易平台原創劇本挖掘機製成熟

韓國劇本市場網站首頁

  韓國的導演大多偏愛自編自導,他們更願意通過拍攝自己原創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韓國名導李滄東、朴贊郁都是編而優則導,而像奉俊昊和金基德則是從創作第一部作品開始就身兼編劇和導演的雙重身份。  除了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促成他們自編自導還有另一個原因。曾經以《插班師姐》編劇出道的鄭龍基導演解釋道:"在韓國,新人導演想要出道的話,寫劇本是最基本的技能,手裡握有好的劇本才有可能出道,而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他們只願意講自己想講的故事。"2005年在由金善雅主演的《插班師姐》上映獲得成功後,鄭龍基以恐怖片《人形師》作為導演出道,劇本同樣由其自己創作。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新人編劇如何才能讓自己的作品被搬上大銀幕,讓自己的才華被業界認可呢?  首先,在韓國有各種名目的劇本公募活動,有些是由政府出資主辦,比如國家環境部門為了宣傳環境保護而舉辦的環保主題劇本公募活動,還有釜山海雲台區為了宣傳當地旅遊舉辦的宣傳片劇本公募活動等等;此外還有製作公司為了挖掘新人和新劇本而舉辦的劇本公募活動,CJ E&M和樂天等大型製作公司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另外像釜山日報、東亞日報等新聞機構也會主辦不同主題的劇本公募活動。  雖然在韓國各種劇本公募活動可以從年初排到年尾,但或多或少在時間和主題上會受限。為了滿足電影創作對內容長期而大量的需求,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在2006年創辦了韓國電影劇本市場網站(http://www.scenariomarket.or.kr),這是韓國本土首個常年全開放式的劇本流通平台。包括外國人在內的任何個人、製作公司法人都可以註冊成為會員。

樂天公募展官方頁面

  作為電影投資製作公司與劇本創作者之間的中介機構,韓國電影劇本市場目前年產超過500部劇本,每年有20多部作品實現簽約,一直為韓國電影創作持續輸送著新鮮血液,既幫助了內容的流通,也是一個發掘新人編劇的平台。在這個網站上註冊的個人會員大多是未出道的新人編劇,"韓國有很多寫的很好的編劇,只是沒有人知道他們,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韓國電影《蜥蜴》的編劇黃仁浩告訴記者。而《蜥蜴》的原始劇本《雅麗趙強綁架事件》正是韓國電影劇本市場的獲獎作品。而近日崔岷植主演的電影《大虎》被告抄襲,原告作者的作品《最後的王》也是2006年在韓國電影劇本市場動畫部門獲得最優秀獎的作品。還有此前由宋康昊主演的《觀相》和李秉憲主演的《雙面君王》兩部賣座古裝片同樣是從這個交易平台被挖掘出來的。  進入韓國電影劇本市場的網站,免費註冊會員後,便可按照固定格式填寫劇本介紹並上傳劇本文件,同時還需要填寫一份著作權中介委託申請書,中介委託所需費用為2萬韓幣(約120人民幣),隨後劇本在市場上正式公開。公開期限為1年,期間不可刪除。  據黃仁浩導演介紹,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一年會對所有公開的劇本分季度進行四次評選,選定優秀獎和最優秀獎授予獎金。而獲獎作品也將更容易在海量的劇本中得到電影公司的注意。劇本評審團由製作人、導演、編劇等幾百名電影業內專業人士組成,每次評審前先要抽籤確定五人評審小組成員,之後用一周的時間在酒店等封閉空間內審閱劇本,最後選出最好的幾部授予獎項。  如果某個劇本被電影公司選中,就會和作者進行簽約。一部原創劇本的稿酬在1千萬韓幣上下(約6萬人民幣)。劇本市場提供標準合約的文本下載。整個交易流程簡潔透明,也促使現在很多專業編劇也願意上傳劇本到此處。黃仁浩導演還透露最終完成簽約的作品,由於各種原因能拍成電影與觀眾見面的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認這種交易機制有利於新人編劇和新作品的出現。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網站交易平台依然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註冊門檻過低令劇本的抄襲與被抄襲防不勝防。  而對於劇本市場,編劇沈山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他認為隨著中韓電影合作的加深,兩國的劇本如果以兩種文字上傳,讓兩國的影人都能夠看到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帶動中韓兩國在電影領域的合作。編劇學校

沈山編劇學校

  曾經執筆《沒有太陽》獲得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創作有《劇本指南》(1999)和《韓國式劇本寫作》(2002)等編劇書籍的韓國編劇沈山,於2005年在韓國開辦了一所專門培養編劇人才的專門學校,名為沈山學校。先後就讀有兩千多名學生。  劇沈山編劇介紹,一名學生120萬學費(約7200人民幣)20節課,一周一次課,學生們在他的指導下創作劇本然後再修改,差不多五個月,半年的時間。他會將好的作品推薦給製作公司,同時也會讓學生們將作品上傳到韓國劇本市場這樣的劇本交易平台。  2010年由宋允兒主演的溫情催淚片《結婚禮服》和2014年大熱的犯罪驚悚片《走到盡頭》都是沈山徒弟的作品。改編翻拍突出大眾性網路漫畫改編熱度持續翻拍外畫-取長補短

《我妻子的一切》翻拍自阿根廷電影《我老婆的男朋友》

  除了中韓合作的如火如荼,直接翻拍韓國電影近來也頗受中國電影製作者的親睞。而電影翻拍在韓國也同樣存在,只不過韓國人更喜歡翻拍知名度不高的作品,很多都是日本和歐洲的小眾電影。像翻拍自法國電影《單刀直入》的《標靶》,翻拍自阿根廷電影《我老婆的男朋友》的《我妻子的一切》、翻拍自美國電影《黃昏之戀》的《長壽商會》,如果片方不說,可能沒有幾個觀眾能發現是翻拍電影。  而類似這種翻拍電影的項目策劃一般都會以製片公司作為主導進行。在選擇翻拍電影的過程中,韓國電影人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要選擇那些反映大眾文化的具有"大眾性"的影片。而"大眾性"恰恰也是韓國本土電影做的十分出色的地方。他們更願意將翻拍電影當成一個完全本土的策划去做,而不是以"翻拍"作為賣點。  曾經翻拍日本電影《遇人不熟》的韓國導演鄭龍基解釋了他的翻拍初衷,"韓國和日本,因為文化的差異會發展出不同形態的電影,當我們看到了日本電影中有韓國電影所不具備的優點,我們就會借鑒過來。其實我在看完中國電影《風聲》之後,就很想將他翻拍成韓國電影,因為它具有在現有的韓國電影中看不到的東西。"而對於中國當下翻拍韓國電影成風,鄭導演也闡明了他的看法,"因為現在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更多的能夠反映大眾文化的電影,而韓國恰恰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改編網路漫畫-事半功倍

突破900萬觀影人次創紀錄的《局內人》改編自同名未完結網路人氣漫畫

  在韓國,進行劇本創作的人非常多。按照年產150部本土電影來計算,相應會有一萬個劇本來競爭這150個名額,所以並不存在原創劇本不足的問題。但即便競爭如此激烈,韓國影人還是將目光不約而同的投向了網路漫畫、以及小說作品的改編。韓國編劇沈山肯定的表示"現在韓國的網路漫畫非常流行,這還要歸功許多好的創意和題材足夠吸引人",而另一方面,已經擁有了固定的讀者群的故事,無形中已經佔有了一定的市場,同名小說改編電影《舉報者》的編劇李春亨就談到:"這類改編電影,可以省去大量的市場調查環節,策劃項目的用時也會大大減少。"  2015年動員900萬觀影人次的19禁黑色犯罪電影《局內人》就是根據漫畫作家尹泰浩(《未生》漫畫作者)的同名未完結漫畫改編拍攝的。原作漫畫從2010-2012年間在韓國漫畫網站連載73回後就未再更新,而電影《局內人》則為未完結的漫畫作品給出了結局。漫畫作家尹泰浩本人也參與了電影劇本的創作,這無疑會吸引大量的漫畫迷們走進影院,最終該片輕鬆突破700萬觀影人次,並進一部推出了加長5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累記觀影人次突破900萬。該漫畫作家此前的作品《苔蘚》和《未生》都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且都大獲成功。真實事件改編-觀眾愛看

《舉報者》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幹細胞論文造假事件改編拍攝

  2011年一部《熔爐》引發全國震動之後,抨擊時政、質疑司法公正性的電影近幾年在韓國屢見不鮮。這類電影大多有真實事件作為基礎。一部分是像《熔爐》這種先有小說出版引發關注,進而被搬上大銀幕,另一類則是由電影人原創劇本。對於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熱度不減,韓國導演韓志承表示"韓國觀眾很喜歡這類電影,所以很多電影人會主動的尋找一些現實題材來改編劇本,將它們拍成電影"。  以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幹細胞論文造假事件改編拍攝的電影《舉報者》,與根據2009年"龍山慘案"改編拍攝的電影《少數意見》為例,兩部電影都改編自以真實事件為藍本創作的同名小說。《舉報者》編劇李春亨透露,是製片公司先購買了小說的版權,然後推薦給她進行電影劇本的改編。  據韓志承導演透露,在沒有小說原作的情況下,電影公司一般會尋找一些具有社會性的,並且在類型上更具衝擊力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將故事大綱拿給投資人看,在獲得資金支持後再尋找合適的編劇和導演共同進行劇本創作。團隊協作開發劇本製片公司主導策劃項目

電影《朝鮮名偵探:高山烏頭花的秘密》與原作小說的風格大相徑庭

  除了新人劇本的挖掘(同樣要由製片人去完成),韓國電影的劇本很大一部分都出自製片公司為主導的團隊協作。開發劇本的主導一方可能是導演,也可能是編劇,但都依託於製片公司的項目策劃。  製片公司旗下有簽約的、或者經常合作的導演和編劇,他們會根據不同的項目來組合最適合的團隊, 無論是原創劇本,還是現有漫畫、小說的改編,抑或是真實事件改編都適用。韓國編劇沈山執筆的鄭雨盛出道電影《心跳》改編自同名漫畫。當時製片公司買下漫畫版權時只連載了一個開頭,可以說電影《心跳》只是借用了漫畫的人物設定和故事靈感。而沈山當時就被製作公司邀請來進行劇本創作。"當時製作公司覺得漫畫很有意思,而他們又覺得這個故事我能寫好,於是就找到了我,同時他們還邀請了他們覺得很適合的金成洙導演來指導,於是我們成為了一個組合。"  在2010年動員近500萬人次的古裝電影《朝鮮名偵探:高山烏頭花的秘密》同樣改編自小說。編劇李春亨按照製片公司提出的要求對原作進行了改編,將原作中沉重的部分去掉,完全改編成了一部古裝喜劇片,無論是故事的基調和人物的色調都明朗了許多。而由其原創的劇本《委託人》,則是被製片公司看重併購買下版權,並很快拍成了電影。  製片公司還會將他們看好的項目帶到電影節上參加"投標"以吸引投資。像釜山電影節、青龍電影獎、大鐘電影獎等少數電影獎項都會為新的電影項目設置評獎環節並提供基金支持,這種評獎的形式更像是在各大"買家"面前的"投標"。  韓國導演韓志承的導演作品《爸爸》在2009年的富川國際電影節中脫穎而出。韓志承導演介紹道:"這種選拔活動,並不是針對已經完成的劇本的評選,而是一種針對整體項目的投標單元,就是製作人為了獲得資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將準備好的項目在許多投資者面前進行介紹。"而當時參加富川國際電影節,主要是為了在海外取景、和外籍演員的選擇方面獲得外國同行的專業建議。項目策劃周期長導演編劇權益難保障

《走到盡頭》的劇本開發歷時四年時間

  在韓國一個電影項目的策劃周期需要經歷一兩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一個劇本修改十次、八次都很正常",編劇沈山如是說。許多現成的劇本可能僅僅是因為一些特別的元素,新鮮的設定而被選中,並不具備直接拍成電影的條件,這就需要製片公司組織導演和編劇共同修改、甚至重新創作。  在韓國,導演既要執導電影,還要在投拍前參與準備工作。經常與編劇共同創作劇本的權七仁導演頗有些遺憾的談到:"我們相比做一個導演的工作,還需要做一個編劇,策劃人,製作人要做的工作。而在日本,導演只要去做導演的工作就可以了,所以他們一年可以拍兩到三部作品,而韓國導演則是平均三到四年才能創作一部電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韓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像之前提到的電影《走到盡頭》雖然是2014年上映的影片,但早在2010年劇本就已經成形,其後又經歷了多次修改才令製片公司滿意。  策劃周期長是製片公司對開發電影項目十分慎重的表現,但同時也會耗費導演和編劇大量的精力,有時因為種種原因項目流產,是製片公司和創作團隊最不想看到的。每年有上萬個劇本爭搶相對固定的百十部本土電影份額。對於新人編劇而言,項目流產將是非常致命的打擊,不單復出的時間和精力付諸東流,稿酬也很難拿到。  在韓國,新人編劇一部電影的稿酬一般為1500-2000萬韓幣(9-12萬人民幣),但一般情況下,製片公司只付給他們300-500萬韓幣(1.8-3萬人民幣)後就要開始創作,剩下的稿酬要等影片開始製作後才能拿到,而一旦項目流產就白忙活了。可想拿著3萬元人民幣支撐一年都成問題,更別說被困在一個項目里三四年了。而相比這些按項目簽約的編劇,與製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領取月薪的編劇似乎更有保障,但創作的自由度也必然受限。  2012年,32歲的韓國女電影編劇崔高恩因為生活窘困在月租房中去世,消息一經爆出就在韓國社會和電影圈引發軒然大波。據韓國媒體報道,崔高恩雖然與電影製作公司簽署了合同,但最終未能拍片,一直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事件發生後,引發了一向十分重視電影產業發展的韓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並於同年頒布了"藝術工作者福利法案"以保證藝術工作者最基本生活保障。法案規定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話劇、電影等各個藝術領域的從業人員的對應保障措施,電影領域的規定為近三年內創作3部以上作品,執導1部以上作品的從業人員,政府將給予創作基金並為其購買保險。但該法案具體實行起來後,在藝術工作者的界定,和保險金的支付細節上還是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推薦閱讀:

市場上最新金星小葉紫檀造假方法,有這兩種方法~
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嚴監管時代」
萬變不離其宗!2018年零售藥店處方葯市場的「得失」繫於這兩點
市場還要有大動作
東安市場的前因後事

TAG:電影 | 市場 | 韓國電影 | 劇本 | 韓國 | 電影劇本 | 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