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泡杯茶看金融

【0227】中金公司舊友聚會:中國將來沒那麼差

2017-02-27 泡杯茶看金融1評

時間:2017022*地點:上海浦東*茶館

因緣際會,共襄盛舉。今晚,中金公司一些老同事聚會。非常難得的是,中金幾位舊友、大咖剛好都在上海出差,使大家有機會充分交流,重溫中金早會時光,以求廓清迷霧見未來,規避風險抓機遇。

一)A博士:

1)高盛官方觀點:

l對中國依然悲觀,認為17/18/19年中國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分別為25%/50%/75%。

l主要邏輯有兩點:一是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太高;二是資金外流。根據高盛計算,中國至少需要保持2.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是現在看,很快就會跌破這一水平。

2)A博自己觀點:沒有高盛那麼悲觀

l在資本管制的情況下,中國保持1.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夠了。目前,政府能夠控制外匯流出,必要時還可以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強制結匯等。

l隨著十九大的召開,最高領導層會考慮更長遠的問題,也明白中國面臨的風險,因此改革是能夠推進的。

l現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隨著人事調整,以及反腐等逐步告一段落,這方面也會有變化。

l如何重塑市場/企業家的信心,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最近一次40人論壇的主題是「產權、動力、質量」,是劉鶴提出的。吳敬璉先生專門談了產權保護問題。

l國企改革是一個關鍵節點。為了推動改革,政府應該做好一次性買單的決心。不過,為了推動改革,估計貨幣供應不會減少,採取中國式QE。這樣的話,對人民幣匯率有壓力。不過,19大之前匯率不會破7,會後不排除集中貶一下。

l認為房價不會跌,19大之後不排除可能放鬆管制,房價甚至漲一下。

l為了穩增長,政府推進PPP,地方政府基建計劃45萬億(不過,去年投資規劃50萬億,增速在下降),還是在加槓桿。因此,2017年的經濟增長質量不會太好。增長的動力還是在改革,但是推進起來很難。

3)對市場的看法:

l高盛:不看好中國,看好美國,認為今年美聯儲加息3次(哈博認為加息2次,從下半年開始,3月份不會),認為美元仍會升值但是幅度放緩,看好金融股,邏輯是放鬆金融監管和減稅(但是高盛員工都在賣出自家的股票),看好高收益債,尤其是能源公司發行的債。

lA博:對中國沒有那麼空,認為港股更便宜(香港很多機構認為指數會升破25000,甚至有人看28000),海外資金對港股配置低,今年開19大會維穩。

二)B博士:

l去年底M2/GDP=210%,說明過去幾年貨幣發行太多。

l感覺目前的上漲有些09年「4萬億」的味道。按經驗,一般6-9個月後就要考慮收縮。這次好像要早一些,已經開始去槓桿了。

l本次的挑戰在17年底18年初,如何去槓桿?18年可能加息,今年不會。

l18年新一屆政府上來,會考慮10-15年的戰略,真正開始推進供給側改革,力度會大(B博認為,如果推改革,不排除先把GDP增速打到3-4%的水平)。

l當然,如果真改革,經濟下行,但是投資者風險偏好提高,加上政府會用寬貨幣對沖一下,資本市場未必下跌。

三)C博士:

l大摩看多的報告是針對海外投資者的,認為他們對中國太悲觀了。目前海外機構對中國的配置是歷史最低水平,比08年還低。

l對於大摩的報告,亞洲投資者較為歡迎,歐洲投資者感興趣,部分人開始加倉銀行。但是美國投資者不認可,主要認為中國經濟可能很快下行,現在加倉是幫別人接盤。

l17年是中國緊縮元年,18/19年會進一步收縮。認為中國總體債務率將於2026年見頂,達340%(目前270%),但是不會達到日本的水平(400%)。

l今年外匯儲備的下降速度大約100多億美元/月,要4-5年的時間才會跌到2萬億美元水平。預計19大之前匯率不會跌破7,年底會到7.1。

l對於全球市場,去年11月發布策略報告,強烈看好,前高後低,但是機會稍縱即逝。目前在考慮稍微修正一下觀點,認為看好的時間可以再長一些。對於中國,更看好港股。

四)D博士:

1)關於通脹

l市場上普遍對通脹不是很擔心,認為農產品,尤其是豬價漲不起來。不過,侯博認為後續通脹壓力不可小視,下半年晚些時候甚至可能發生滯脹。這次通脹壓力主要來自於非食品部分,理由是隨著去年上游漲價,中下游企業盈利很差,今年都要漲價。數據跟蹤顯示1月份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6%,為歷史第二高水平。最近,發改委緊急調查商品期貨,約談了2家期貨公司負責人,聽說強制解除永安期貨總經理職務。

l08年居民槓桿率只有20%,15年底為39%,16年底就提高到45%,主要是購房加槓桿。海外居民槓桿率90%,預計中國可以走到70%,還有空間。這會推動上游價格上漲。加上目前上游由於去產能,小企業退出,形成了大企業壟斷,對於控制價格有利。

2)關於投資

l目前在A股、美股、黃金、美元上都是多頭。

l看基本面,這輪補庫存會很猛,可以持續到6月份。那麼,經濟數據也會比較好看。自己考慮2季度翻空(不是指股票,是指商品的觀點)。

五)E博士:

l總體樂觀,看好庫存周期,認為這一次全球主要經濟體比較同步。

l看好H股。H股之前的走勢是非常典型的周期性反彈,先是材料股上漲,然後走到中後周期的板塊,認為可以走到年中,之後可能轉向電信、醫藥等偏防禦的板塊。

l看好銀行股,認為在經濟向好背景下,壞賬問題緩解,估值有吸引力。

lA股尋找製造業中投資拉動的公司是有道理的。

六)F博士:

l主要在考慮頂在哪裡。認為央行的調控會拉長周期。

l建議配置中游、大金融。不過,發現公募基金的機械股已經配置不少了,反而上游周期股表現更好。

七)G博士:

l16年底開始投上中游,目前這類股票佔比較高。但是發現這兩天市場走勢有些搖擺,年輕的基金經理還是看好成長。

l關鍵問題是周期還能走多久?考慮同比,17年1季度是周期股的盈利增速高點,這對投資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開始看中游板塊。

八)H:

l自己是周期研究員出身,原來研究周期,主要看兩個指標:貨幣、工業增加值(或PMI)。認為周期的高點應該已經出現了。但是,由於過去幾年周期股表現差,導致各家機構都沒有周期研究員,因此缺乏前瞻性,現在才開始反應。

l自己還是布局一些具有全球競爭力(或者中國特色),估值又不貴的品種,在不確定的市場,買好公司,類似「漂亮50」策略。布局了家電、醫藥、白酒、銀行等。

九)I博士:

l專註成長股。認為註冊制的推行對成長股是利好,主要是能夠區分好股票與壞股票,給予不同定價。

l提出「BtoG」模式,即賺政府的錢。投資了PPP/環保、安防等,都是從政府拿訂單。

十)L:

l自己主要研究和投資消費,認為很多好公司還是在A股。

十一)K:

l對於A/H股,認為不要刻意區分,兩個市場會逐步走向一起,關鍵還是要看性價比,看稀缺性。

十二)M:

l15年地產市場太好,也讓人害怕。其實發展商希望慢牛長牛。

l目前情況下,地產行業集中度會不斷提高,因為大公司在資金成本等多方面具有優勢。

l自己主要布局在浙江、江蘇、福建,一線城市很少,主要是2、3線城市,尤其是3線城市的核心地塊。

l目前的策略是儘快實現銷售。但是今年拿地的速度會比去年慢。

十三)N:

l其實,很多有優勢的企業家在加大投資,並且認為中國的總體競爭力,包括在技術上的競爭力,不比海外差。

總結一下:

l對於經濟:短期看好,中期有風險,長期看19大之後的改革、政策。考慮到創新、中國製造和消費升級的確定性,並不悲觀。

l投資方面,基於目前經濟向好,通脹有壓力還不大,盈利回升等,目前是偏多的時候。方向集中在中游、消費龍頭、金融,對成長股總體偏謹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

零工經濟之業務猿平台
租賃十二載:人生只有一個對手,那就是自己
在銀行做綜合櫃員,有哪些職業發展途徑?
周彥武:未來金融危機將是全面性的
股票做價值投資,有什麼硬道理?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