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月初五「破五」節習俗

正月初五「破五」節習俗

今早,天空中又漫布鞭炮的聲響和煙味,每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2月7日是辛卯兔年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也稱「破五」節,也就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都要恢復到節前的狀態了。

破五的來歷

第一種說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圓年」,意思是說年過完了,到這一天要做一個總結,劃句號了。其實,這是「破五」的變種,是由於不知「破五」的由來,慢慢的演變出來的  

據《封神榜》所說,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有令她「逢破即歸」。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封了窮神以後,就更讓人討厭了,還沒聽說有誰是喜歡窮神的是不是?所以人們就在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即歸」——馬上滾回去吧!

第二種說法:

還有一說,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寓意就是迎接財神的到來。

第三種說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所以,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

由於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

農曆正月初五,又稱為「牛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這一天稱為「破五」,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我家也是,年三十放的炮,今天早上開始打掃。到「破五」這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在垃圾被掃出大門的同時,鞭炮也從屋裡放到了屋外。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

民俗正月初五有

1、破五吃餃子

正月初五稱作"破五",因為之前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謂「初五隔開」。除了年夜飯要吃餃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

2、送窮

「福」「祿」「壽」三星 年畫

這天垃圾變成了"窮氣",因此要清掃家裡,將垃圾整理好等著送出去,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3、祭財神開市

財神年畫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這天是五路財神生日,商家在路邊擺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同時正式開張。寓意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富大貴。


推薦閱讀:

結婚時的「聽房」習俗是怎麼來的?
老北京寵物習俗
元宵節猜燈謎習俗的由來
《中元節》各地習俗
各地習俗

TAG: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