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宮頸癌,知多少?

一、 何為宮頸癌?

女性從一個女孩變成女人,與子宮這一在身體里日漸豐滿的梨形器官同步成長。子宮,這個承載著人類繁衍重任的「梨」,是人們在這世界上第一個溫暖的家,位於子宮下端的宮頸為子宮的門戶,在這一部位發生的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常說的宮頸癌。

提起宮頸癌,大家可能並不陌生,著名歌星梅艷芳和電影演員李媛媛就是死於此種惡性腫瘤。在全世界範圍內,女性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生率僅次於肺癌、乳腺癌,位居第三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50萬婦女患宮頸癌,約20萬婦女死於這種疾病。我國每年新發病例13.1萬,約佔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的28.8%,大約5萬婦女死於此病。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的發生率是發達國家的6倍,而且由於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在這些國家尚未普及,造成8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發展為浸潤癌,且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上述統計數據清楚地表明宮頸癌是很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且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威脅女性生命的紅顏殺手,但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比較明確的惡性腫瘤,也是唯一一個可以治癒和預防的惡性腫瘤。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關鍵在於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後面會就這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敘述。

二、宮頸癌的病因是什麼?

早在19世紀40年代,一位義大利醫生從死亡登記資料分析中發現,患宮頸癌的婦女大多數為已婚者,即有性接觸者,未婚者很少,而修女幾乎不患宮頸癌。因此,提出結婚與否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目前已經明確人乳頭狀瘤病毒(簡稱HPV)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病因。HPV通過性生活傳播,感染後通常沒有癥狀。在大多數國家,HPV感染非常常見。大部分婦女HPV感染期比較短,一般在8~10個月左右便可消失,但仍有大約10%~15%的35歲以上的婦女有持續感染的情況,而這些持續感染HPV,尤其是持續感染高危HPV的婦女,成為易患宮頸癌的群體。

雖然人乳頭狀瘤(HPV)病毒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但大多數女性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以把進入體內的HPV消滅掉,只有少數免疫機能比較弱的女性,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造成HPV持續感染,發生癌前病變,其中又有少部分最終發展為宮頸癌,整個過程可能持續5~10年。所以,只要抓住時機對HPV感染進行檢測,就可及早發現HPV病毒感染和癌前病變,從而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三、宮頸癌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除了HPV感染這一主要病因外,以下危險因素與宮頸癌的發生也有關:

1.性行為:性生活年齡越早、性伴侶越多的女性,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性越高。宮頸癌多發生於已婚婦女,據報道18歲以前結婚比25歲以後結婚者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高13~25倍,這是因為青春期宮頸上皮細胞對致癌物質較為敏感。婦女有數個性伴侶者患宮頸癌的危險性較有1個性伴侶者高2~3倍以上。丈夫婚外性伴侶增加,或有性亂嫖娼者,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性也增加。

2.分娩因素:分娩1~2次者發病率最低,陰道分娩大於3次者較不超過1次者的患癌危險性增加2~4倍。這可能是分娩時宮頸損傷、妊娠時內分泌改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宮頸發生癌變。

3.宮頸炎症、損傷:宮頸炎患者發生宮頸癌的可能性比宮頸正常者高3~7倍,宮頸損傷或炎症可引起宮頸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乃至癌變。

4.其他因素:如遺傳因素、免疫缺陷、陰道滴蟲病、外陰部衛生習慣不好(如不經常清洗外陰、衛生巾不幹凈)、吸煙、丈夫有包莖和包皮垢(即丈夫陰莖的包皮過長而且不能翻開清洗) 等,都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四、患宮頸癌後有哪些表現?

宮頸癌早期多無癥狀,婦科醫生檢查發現宮頸光滑,外觀無異常,或與慢性宮頸炎無明顯區別,此時易被忽略而漏診或誤診。早期可偶爾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即性交後陰道出血,或絕經後間斷性陰道出血或白帶帶血。由於年輕女性處於性活躍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頻率均較高,所以臨床上更多以性交出血為首發癥狀。此外,白帶增多也是宮頸癌的常見癥狀,約80%的宮頸癌患者有此癥狀。常見癥狀如下:

1.陰道出血陰道出血是宮頸癌患者的主要癥狀(80%~85%),多表現為性交後陰道出血,也可為絕經後陰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陰道出血往往是腫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腫瘤出現出血癥狀較早,量也較多,如果出血頻發、失血量多,可導致嚴重的貧血。晚期患者可出現突發陰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見於侵蝕性生長的腫瘤。

2.陰道分泌物增多亦是宮頸癌患者的主要癥狀。多發生在陰道出血以前。最初陰道分泌物可以沒有任何氣味,隨著腫瘤的生長,瘤體繼發感染、壞死則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樣或混雜血液,並帶有惡臭味。腫瘤向上蔓延累及子宮內膜時,宮內分泌物會被頸管癌組織阻塞,不能排出,可以形成宮腔積液或宮腔積膿,患者可出現下腹不適、小腹疼痛、腰痛及發熱等癥狀。

3.疼痛是晚期宮頸癌的癥狀。腫瘤沿著癌旁組織延伸,侵犯骨盆壁,壓迫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坐骨神經痛或一側骶、髂部的持續性疼痛。腫瘤壓迫或侵蝕輸尿管,使其狹窄、阻塞,導致腎盂積水,表現為一側腰痛甚至劇痛,進一步發展為腎衰竭,以致尿毒症。淋巴系統受侵導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迴流受阻而出現下肢水腫和疼痛等癥狀。

4.全身癥狀晚期患者因腫瘤組織代謝、壞死組織吸收或合併感染而引起發熱,體溫一般在38℃左右,少數可達39℃以上。由於出血和消耗而出現貧血、消瘦甚至惡病質。

5.其他癥狀晚期宮頸癌可轉移到其他地方。如可直接擴散到陰道、子宮、宮頸旁組織、盆腔、膀胱、直腸等處。腫瘤向前方擴散侵犯到膀胱時,患者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下墜感和血尿,常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而延誤診斷。嚴重的可形成膀胱 陰道瘺。腫瘤向後蔓延侵犯直腸時,可有下墜感、排便困難、里急後重、便血等癥狀,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陰道直腸瘺。晚期宮頸癌還可沿淋巴轉移,包括盆腔淋巴結、左鎖骨上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等;也可沿血液循環轉移到肺、腎、脊柱等處。轉移到不同的部位,可出現相應的癥狀。

推薦閱讀:

宮頸癌到底如何篩查?
「你得了HPV,我要跟你分手」這是我聽過最爛的分手理由
九價宮頸癌疫苗就要來了!打前必看這8個問題
宮頸癌複發以後還有可能治癒么?
宮頸癌

TAG:宮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