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不見的?(反思中國教育)(下)

黃玉峰:「人」是怎麼不見的?(反思中國教育)(下)

 下面我想特別提出來講幾個當今基礎教育界流行的「科學」的觀點。結合語文學習特點來剖析一下。

  1、關於授之以漁與授之以魚的問題

  有人說,教育「要授之於漁,不要授之於魚」。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重要的是要學到抓魚的方法,方法會了,以後自己抓魚吃。但是我要問,抓魚的方法怎麼學到,是老師可以憑空傳授的靈丹妙藥嗎?比如,如何讀書有很多方法,每位有成就的人都是好讀書,會讀書的人,但你問他讀書方法,他能講得出嗎?他能傳授給你嗎?好比:打網球,你不去打,教練僅僅教你打的技巧,你學得會嗎?古人云「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知音」,「積學以儲室,酌理以富才」。你自己不去讀書,你怎麼學會讀書。其實,大多數老師自己也不見得都有「打漁」的本領和方法,他不過在教學生「做習題」的技巧而已。

  2、關於減負問題

  現在媒體上把「減負」叫得整天響。教育部門有規定,誰增加學生的負擔,就一票否決制,不能評級。教育是複雜的事業,最忌籠統地提口號,搞一刀切。

  對減負我們不能機械地看,關鍵在於是否讓他們學得有收穫,學有興趣,有收穫有興趣自然就覺得輕鬆愉快。像現在那樣,為了考卷上的幾分之差,不斷地反覆地進行低層次的操練,必然會感到煩躁,感到壓力大。

  而且對「減負」不能籠統地看,不是說所有的「負擔」都要減,人總是要有負擔的。讀書是苦中找樂的過程。該有的負擔不能減少!而不該有的無效的負擔則不但要減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輔、無窮無盡的習題等等。

  總之,減負的目的是增效,是為了孩子更健康地發展。把時間省出來做習題,(實際上就是)在另一個場合強化應試教育。

  以語文學科為例。我認為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閱讀的量要增加。有些課文看一二遍就夠了,不必沒完沒了的分析、討論探究,做作業,但現在的問題是,常常無中生有,要求學生把課文里沒有的東西講出來,還硬要編成古怪的習題,還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同學們為了做習題,便去買大量的教輔材料,看了答案,又發現與自己做的完全不同,於是更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如此惡性循環,那才叫真正加重負擔!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教師為了不撞槍口而表面上不得不減少課時,一方面又為了提高所謂的成績拚命在加班加點,並且號召學生們去補課去家教。因為他知道如果真的減負成績下去了,校長那兒也是一票否決制。這種政策叫逼良為娼,號召大家說假話,做兩面人。口頭上講減負,實際上搞加碼。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公然講假話,講一套,做一套,而且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3、關於死記硬背問題

  看你記什麼,背什麼。打人文底子,是饒不過要背要記。死記硬背是可以內化為人文素養的。設想一下,一個能背出一千首詩歌,兩百篇古文,讀過幾十部小說的人,語文素質會不高?!

  語文學習的規律是死去活來。先死後活。猶太人叫:生吞之功。現在是打著反對「死記硬背」旗幟,搞支離破碎、碎屍萬段,沒完沒了地分析。考莫名其妙的題目。不是讓學生讀原著,而是讓他們背你的答案。其實那些教輔材料的答案,只是編材料的人的意見而已。這種習題,非但無益,而且有害。它阻礙了孩子們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學習更反感。這種低級的誤人子弟的東西,不是「減」的問題,而是要完全應該拋棄。

  為了提高人文素養,學生一定要積累背誦一些中國古代的詩文。積累是會有負擔的,但這個負擔對於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我教學四十年,深知拚命做習題與提高語文水平無關;而大量的閱讀、背誦,大量地積累,語文水平便自然提高了。韓愈云:「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表面上是增加負擔,其實恰恰是提高語文水平地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徑。關鍵是要講效率,凡有效率的做法才是可取的。

  我們知道學習可分為接受學習、機械學習、意義學習、被動學習、主動學習、創造性學習,這六種學習都有用。教師講解學生聽是接受學習,是世界上至今為止最基本,最有效,簡便省時的學習,它是不可取消的。在六種學習中關鍵是主動學習、意義學習,如果學習是有意義的,那麼,不管教師講還是自學,都會有效,否則都無用,而如今課堂里演戲太多,滿堂問。

4、關於師生互動的問題

  現在,上課一定要強調師生互動。而且搬出很多理論,規定上課的幾個環節,強調學生必須要有多少問題。有的課簡直上成了「滿堂問」。規定一定要用多媒體。這又是一種形式主義。關鍵是心動,是有所得。只要有所得,一講到底也不妨,一句不講也不妨。相反,課堂再熱鬧,也是枉然。如今上課叫「作課「,猶如過去唱戲,「作秀」,「作…科」「作…介」。

  5、關於知識和意見問題

  把意見當知識考。個人的看法,即使非常正確,也不是知識,而是意見。現在的考試,大量的選擇題,都是出題者的意見,也就是說,他認為這個是對的,他認為,這是資產階級軟弱性,他認為這是小資產階級虛榮心,他認為反映了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一定要別人按他的答,否則就錯了,就扣分。如今的考卷為什麼連本專業的大學教授也答不對,就是因為他們的意見不同。那麼,為什麼要讓學生的看法和你完全一樣呢?我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讓學生出題目來考高考命題人,他們也會被烤焦烤爛!

  6.關於傳承與創新問題

  對中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接受性教育。過分強調創新,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現在連小學生也在侈談創新,搞什麼研究性學習,實踐性學習,那是拔苗助長。

  十九、二十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懷德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寫道:「在中學階段,學生應該伏案學習;在大學裡,他該站起來,四面瞭望。」

  在小學中學階段主要是傳承性學習,到大學,才是創造性學習。這是一種教育的智慧。他強調,大學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智慧。他告誡人們「凡是不重視智慧訓練的民族是註定要失敗的」。

  我們認為不要在中小學過分提倡創新,並不是說,不要保護孩子們的靈性。恰恰相反,科學主義是打著科學的旗號,扼殺孩子們的靈性。他們提出,對於學生的思想要正確引導。說寫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

  有個小學生寫了這樣一篇作文:

  星期天,我到公園去玩,公園裡有很多樹很多花,樹是綠的,花是各種各樣顏色的。老太太老爺爺們在打拳,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跳舞,有的哥哥姐姐在抱著講話,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我買了一根棒冰,是赤豆的。後來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這是多麼天趣盎然的文章。可是被老師說成沒思想性。還有一篇:

  星期天,我們去中山陵了。中山陵上有三個孫中山,後面一個是站著的,再到裡面,看見一個是躺著的。三個孫中山的臉都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我玩了一會兒,覺得沒勁,後來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你看,多麼有靈氣!多麼有童真童趣!真可謂是天籟之音!將來一定是研究問題的高手。可是老師說,要寫有意義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麼寫什麼,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能胡思亂想,對偉人不尊敬。因為科學主義告訴我們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寫健康的東西,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應該開頭寫什麼,中間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就這樣,可憐我們孩子的思想幼苗被掐斷了。

  難怪一個小朋友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個孩子不容易」!我見了如獲至寶,馬上登在《童心童言》上。並且編到《教師人文讀本》里。

  科學化管理代替了人性化的管理。聽課、評課,無窮無盡的指標。就是不見人!

  科學主義橫行的結果是,把自己所信奉的一套,都冠以科學的美名,他們把人的力量無限放大,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不要按天意辦事,毫無敬畏感,他們像王安石那樣,鼓吹「三不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動不動就把別人的東西扣上各種帽子,什麼反對科學,什麼反對改革,什麼封建迷信,唯心主義,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反革命,甚至說是魔教邪教,等等的各種各樣的帽子滿天飛。

  教育,應該啟迪孩子們有敬畏感,要敬畏自然,敬畏規律。科學主義卻說「徹底的唯物主義是無所畏懼的!」正如毛澤東說的:我是老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比如對於宗教,對有神論,在我們的中學教育中,都把它說成是封建迷信,是騙人的毒害人們靈魂的精神鴉片。其實,馬克思也不是這個意思,馬克思有著一段精彩的論斷:說宗教是:無情世界的有情物,是智慧樹上盛開的不結果的花,是醫治人們心靈痛苦的精神鴉片。宗教並不是一個壞東西。可是我們橫加干涉而且要加以批判。

  在教育問題上,我以為還是具體一點,多研究具體的問題,少講一點空洞的理論,少講一點偽科學也就是少講點科學主義。

  (5)第五條繩索「技術主義助陣」

  提倡科學主義的結果必然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技術化,規範化,變成可批量操作的行為,凡事一刀切。什麼都是量化。

  上課有模式程式:複習舊課幾分鐘,講解幾分鐘,提問幾次,用多媒體要佔多少比例。老師批改作業幾次,上面是不是見紅,紅的有多少?

  評職稱要看論文數量,字數多少。是哪一級刊物發表的,是不是有書號。只要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的,只要是有書號的,哪怕文章再爛。也能評上。(更不說評判的人是不是有資格來評判。)

  還有,在行為規範要量化,黑板不幹凈扣幾分,早操時講話扣幾分,並且要按時檢查。弄的學校像警察局,教師、學生像小偷、像犯人。

  把某些教師的經驗上升為普遍真理,還說是科學管理。

  科學主義與技術主義實際上是同一個東西,一是形而上學的理論指導,一是形而下的機械操練,目的是一個,試圖找到「舉一反三」的好辦法,將教學納入「科學的軌道」「專制主義」的陷阱。

  1889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之父詹姆斯說過:「一些教育心理學家和專家都想把科學實驗室里的東西拿到課堂里來試驗。」他認為這不行,因為教室不是實驗室,教室里,面對的是人,所以要將科學原理轉為了教學經驗「需要居間的力量」,所謂「居間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將理論融會貫通地用到實踐中去,這個人既有理論又有實際能力。他批評當時的美國教育界有一種「科學化的衝動」,他說:「科學的衝動只會給教學帶來混亂。」想一想就可以明白,科學的原理要驗證,實驗的數據首先要求實驗的條件保持不變,結果可以反覆出現。而教室里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的生命體,每一分鐘,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都在變化之中,你如何來設定科研的條件?如何來應對課堂里每一分鐘的教育?

  再從實踐看,語文課(其他課也一樣),規定每一分鐘該幹什麼,要加以控制,這裡有沒有將學生的情況計算進去,如何計算?上課決不是演戲,決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式,單用固定的模式上課,再精彩的課也會引起學生的厭煩。科學主義技術主義也許能用於搞課題,寫論文,但決不適用真正的課堂教學,教學要符合規律,力求科學有效,「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師生可以交流,可以共同探討問題,更需要藝術。所謂「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需要教師能做到「遊刃有餘,左右逢源」。總之,課堂里情況千變萬化,課堂里學生各式各樣,所講授的內容每天不同,怎麼可以用僵化的技術主義去畫地為牢呢?

  法國有位哲學家說:「你可以期待太陽從東方升起,而風卻隨心所欲地從四面八方吹來。」我要說:你可以大致設定一個教學目標和計劃,但明天你課堂的學生會隨心所欲地提出各類問題。而這些問題你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全部預計到的?你怎麼能科學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學中的智慧與藝術,依靠你教師的學識,來處理這樣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花更大的力氣。

  就這樣,明明是很有才華的學生,一個個成了俯首貼耳,灰頭土臉的樣子。在這五條繩索的捆綁下,朝氣蓬勃的少年郎成了猥猥瑣瑣、謹小慎微的、唯答案是從的學習的奴隸,成了習題的奴隸,成了老師的奴隸,考試的奴隸,教輔書的奴隸,甚至成了出版商的奴隸。

  總之,這五條繩索捆綁住我們的學生:

  功利主義:浮躁淺薄,急功近利。

  專制主義:扼殺個性,奴化教育。

  訓練主義:製造工具,剝奪靈性。

  科學主義:貌似科學,堂皇迫害。

  技術主義:專講技巧,反覆操練。

  就這樣,獨立的人格不見了,獨立的思想不見了,自由的精神不見了。「人」不見了。更為可怕的是,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學生,養成一種雙重人格:他們知道「該」說什麼和「該」做什麼;例如,當教師們、校長們大呼「素質教育」的時候,他們知道實際上校長們要的是分數;當學校教育他們為人要忠誠講誠信時,他們知道為人須乖巧,要找關係……杜威說:我們在學校里課堂上進行「關於道德的教育」,而整個社會整個成人階層,對他們進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後者面前一分不值。

  (三)教學主體的缺失

  然而,是誰來具體操作這五條繩索,也就是說,是誰來拉動這五根繩索的?是教師?那位,殺死郝旭東老師的高一新生,最恨的是教師,在《死亡筆記》里最想殺的也是教師,因為,教師是教育行為的具體執行人、貫徹者,是應試教育的幫凶。

  教育本質上是教師的活動,沒有教授就沒有大學,沒有教師就沒有中小學,教師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執行者、實踐人。學校里,校長出國一周一月,一年半載,學校教學工作照樣運行,但缺了教師,一天也不行!

  作為知識分子,教師是應該是有獨立精神的人。然而,現在教師的的現狀如何?普遍的情況是失去了獨立性,缺少教學的理想和應有的責任感。成了應試教育的忠實執行者,「傳聲筒」,同時也成了這種教育體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幫凶。

  然而,如上所說教師並不是不知道要培養「人」,也不是不知道教育要「以人為本」,但是說起來也萬分無奈,那把達摩克利斯劍懸在頭上,上面有教育局、有校長,有年級組長盯著,邊上有家長盯著,前面有高考指揮棒,下面有一心在高考中奪得好成績的學生。升學率不高,校長要找到你,家長要找到你,學生要找到你,你自己心裡也不安,你的一舉一動不得不受牽制。你只好加班加點以應付高考為首要任務。否則,你一個小小的教師,能做些什麼呢?

  再說,就私人的利益而言,你的評職稱,與你的工作成績息息相關,你的成績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率。你何必與這巨大的力量對著干呢?即使裝裝樣子也好。

  而且,說實在話,好多校長教師在多年的應試教育的環境中生活,對此已經駕輕就熟,見怪不怪。他們已經習慣於成為一個對對答案的機器。他已經沒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他本身已是整個機器的一部分,還自以為是「名校長」「名師」。我敢說,如果不搞應試教育,如果讓我們的學生充分的自由的生長,這些教師是不是還能勝任,是不是還能站穩課堂,是大有可疑的。

  教師的修養,至少包括「道德修養」與「文化修養」。而今天的許多教師,包括中青年教師,甚至老教師,往往正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產物(應試教育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就有五條繩索,現在不過是愈演愈烈罷了。)。如今,他們要培養和他們一樣的學生了!他們只有技術,缺乏藝術;只有知識,缺乏見識;只有學歷,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風格;只有規格,缺乏人格;只願做題目,不願做學問;只會糾纏於字面,不能深入於意旨;只會要求學生作文,自己卻常常不如學生;只能關注學生成績,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顧眼前利益,很少遠大理想;讀書不多,修養不夠,問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梅蘭竹菊,皆茫然不解,興趣幾無……這就是我們大多數教師的現狀!

  不過,我們也不能苛責他們(其中包括我本人),他們就學於應試教育,從教於應試教育,績效考核,戰戰兢兢,起早摸黑,受苦受累,為良為*,豈是心愿?

  加以,教師經濟條件不好,要買房,要買車,不得已掙外快,搞家教,明知家教大半騙人,反正有需求,我也有付出,總比當官的貪污盜竊要好,於是心安理得。

  更有甚者,有的老師與出版商書商合作,賣書給學生,不問教輔書質量好壞,只問有無利可圖,及利益大小。

  可憐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學生,只知道「老師是為我們好」。只要是老師推薦的,布置的,自然不惜金錢買來。那些教輔,大多是粗製濫造、錯誤百出的垃圾。每到高考一結束,撕書燒書的事,在校園裡到處都是。

  就這樣應試教育在我們教師的手中,不但得到貫徹,而且得到強化。

  然而,真的就完全無能為力了嗎?是的,是很難,因為這不僅僅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它的背後是「體制」。但既然身而為教師,總不能眼看我們的孩子在這水深火熱中受煎熬!我們每個教師,總要儘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光明去」。儘可能地減少他們的痛苦,而且,事實上,也不是完全不能作為的。

  我有兩句話:

  第一句:以素質教育對應試,則應試勝,以應試教育對應試,則應試敗。

  第二句:大環境不好我們可以創造良好的小環境。

  畢竟教室門一關,你是起主導作用的。直接影響學生的是你。我曾聽有些大學老師對研究生說,選學校不是主要的,選導師才是最主要的。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大學如此,中小學,也是這樣。

  如果你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生學得熱火朝天,有興趣,站得高,那麼,應付高考,即使不比別人高多少,也決不會落在別人後面。(我們的文科實驗班,最近得到好消息,四十五個人中有十六個已直升復旦交大,還有好多已被英美名校錄取。)

  教改教改,教改的關鍵還在教師,沒有教師,不但沒有教改,也沒有教育。所以我總覺得教師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起作用的關鍵是六個字:親其師,信其道。現在,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畢竟有很多教師已經在應試教育中掙扎,希望對現狀有所改變。而且,已經有很多教師作了大量的嘗試,並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比如,我最佩服的一位中學教師,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王棟生老師就是。

  我也是在拚命掙扎的教師中的一個。

  (四)我的掙扎

  下面我簡單談談近十餘年裡我作的一些改良。

  美國教育家華特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堅持了這個大語文的原則。歸真返璞,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不斷拓開語文學習的天地。

  1、首先是向課堂上要效率。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教材,現在的課本薄薄的只有二十幾篇。其中古文五六篇,詩歌四五篇,說實在,即使把這些文章全吃透也少得可憐,何況其中還有很多為照顧政治,為了政治需要而選入的文章,這些文章實在是不能作為範文的。比如「關於香港回歸的講話」,「改造我們的學習」,「春天的故事」,還有魯迅的為一點小事與人而爭吵的文章。相反,很多經典的東西,沒有進我們的課堂。為此,我首先是進行處理,該簡的簡,該刪的刪,而增加大量的原典名家名篇,包括一些好的時文。

  2、在教法上,我堅持重語感,重積累,重語文實踐,重感悟的開放式語文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決不搞形式主義。

  現在上面檢查花樣繁多。上課成了表演,最好是講完最後一句話正好下課鈴響。

  其實,教學是沒有一定的模式的,所謂「教無定法」,「教亦多術」,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課文,有的可以一講到底,有的可以讓學生自己看,有的可以討論,都無不可,而主要的還是要學生自己看,自己讀,自己體會,教師是起一個組織者,引領者,示範者,共同的學習者(陪練)的作用。

  例子;

  《葯》:讀一遍,全了解了。

  《世間最美的墳墓》一句一句讀。一句一句講。因為每一句話都有潛台詞!

  《沁園春》 :引進各種說法。比如胡適說是薛蟠體。糞土當年萬戶侯。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項鏈》討論:人物、精神、進取、誠信、忍耐

  《包身工》調查:當年的包身工

  《邊城》預習全文。

  《鴻門宴》讀史記

  重點:我著重抓精讀和泛讀兩個方面。

  精讀,這是最原始最傳統最有效的語文方法,讀、背、抄、默、複述,在讀背抄默過程中,走近課文,走近先哲,使其言如出吾口,使其意如出吾心,從而積累素材,變化氣質。

  泛讀,這是打開眼界,打開心胸不可或缺的。我們開設閱讀課,開列必讀書目,讀名著,讀經典,把羊放到水草豐茂的地方,讓他們主動吸取,在廣泛的閱讀中與學者大巨匠進行心靈的交流,精神的對話,在廣泛的閱讀中,享受無窮的樂趣,形成強烈的讀書興趣,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在精讀和泛讀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同學間,師生間的宣講、討論、交流,讓學生上講台,讓學生互相駁難,而教師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為了把讀書的成果積澱下來,我們還指導學生先寫讀書筆記,進而自然而然地寫研究性的文章,在寫論文的過程中,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啟迪「自作主張」的精神,強化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提煉觀點,闡述觀點的能力。我們班級還曾搞過論文答辯活動,請了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等十多位大學教授、中學教師對我們優秀的論文進行答辯。

  過去教育部制定過教育大綱,現在名稱改成「課程標準」,這當然是一個綱領性文件,是應該遵循的,但這是對一般的學校學生的要求,每個學校都有他的特殊性,完全應結合自己的特點,有所變通,有人批評這叫「超綱」,我以為如果能超綱,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對學生的發展有利。

  比如,我要求學生學寫古詩,學寫格律詩,學生在讀了大量詩篇之後,讀了「聲律啟蒙「之後,就學著寫起來,每個人都寫,寫了一首又一首,寫得非常起勁,創作的樂趣。雖然,詩寫得並不一定合格律,但是在寫詩過程中,還是享受到了成功的樂趣。

  3、利用一切機會把語文學習延伸出去,

  這樣做,當然要佔去很多時間,所以我們盡量利用間隙,比如進行早讀。我恢復了早讀的傳統。讀出聲來,大聲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個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啟蒙教育中最好的方法。現在每堂課只有40分鐘,每周4堂語文課,除去二周一次作文,除去名目多樣的考試測試驗,真正上課時間所剩無幾了。我們每天,堅持20—25分鐘的早讀,一學期從詩經到古詩十九首,讀熟了很多詩文。積累了大量語言和思想資源。

  另外,我們搞很多語文活動,比如聽講座,逛書店,觀話劇,看展覽,練書法,學國畫,學篆刻,演小品,辦刊物,學採訪,去學旅,編文集,生活有多豐富,我們的語文學習就有多豐富,特別值得提的是:

  (1)引進時代活水,把學者教授專家請來作講座,復旦、交大,社科院、華師大,大學的知名教授我幾乎都請過。也請學有專長的人來講,比如請金文明講《石破天驚逗秋雨》《守護語林》。平均二周一次三周一次。讓同學們接觸到當代最前沿的東西。

  (2)編輯班報班刊《讀書信息》《讀書做人》,進行讀書交流。讓同學們輪流當主編編委,鍛煉他們實踐能力。

(3)文化集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學期結束,我們總要搞一二次文化集訓,集中一二天,四五天,七八天,乃至更多的時間。聽講座,學書畫,外出旅遊。文化旅遊到實地去,觸摸文化,觸摸歷史,獲得歷史的現場感。在外出途中,同學們關係更融洽,他們更是文思如涌,寫出大量的詩歌、散文。有一兩天時間,我們就走近的,比如我們讀了「項脊軒志」,到安定,到歸有光的讀書教書的地方去。讀「再別康橋」,我們就到徐志摩的故鄉,海寧硤石,還請來陸小曼的學生講。只有半天時間,我們就到市內,比如華山路蔡元培故居參觀訪問。遠的到浙東浙西,到山東河南。每次外出都首先做好充分準備,由某些同學分頭準備好各種材料。

  我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寫,同學們浸潤中國的文化中。比如這次我帶的高一新生,不到半年,已兩次外出,帶他們去了寧波、紹興。到天一閣,到大禹陵,帶著他們讀碑文,看楹聯。起先由我點標點,解釋,到回來這天,要同學們自己來讀,大家一起看,居然能把一篇沒有標點碑文大致讀下來,基本讀懂,沒有錯誤。

  學旅回來後,同學們寫了大量的散文詩歌,還有寫古文,古詩的,我是要求他們每人至少寫一首。他們大多每人寫了幾首。有些詩歌確實寫得很不錯。我們不妨舉一兩首:

  黃思元

  蘭亭懷古

  留聲筆墨到今朝,煦日幽情憶二驕。誰灑才華追魏晉(或「晉代」)?清風書屋寫逍遙。

  柯銳琪

  日前去紹興馬臻墓,見墓地荒涼不堪,幾無遊客,今又游北京恭王府,擁擠非凡,於是有感,並作此詩。

  北風鼎沸親王宅,南雨凄涼太守墳。遊客竟忘青史上,為民造福是何人?

  蘭亭行

  紫煙何裊裊,翠竹倚蘭亭。相伴品書韻,古今有幾人。

  水淺出頑石,山險立嶙峋。光腳戲冰雪,不欺歲寒心。

  陳之問

  學旅組詩

  鐘聲杳杳有禪思,裊裊佛前冰雪姿。崖下琉璃潭水冷,綽約人影寸心知。

  霜染蒹葭風過斜,水中青荇隱魚蝦。空林誤入不何處?小徑幽幽有酒家。

  大鵝碑側趕鵝忙,鏡水堪摘碧落光。此景似曾夢中見,添來少女笑聲揚。

  流觴曲水繞柔情,竹映詩心格外清。月牙沏入玻璃盞,以茶代酒敬蘭亭。

  倪佩芸

  于越懷古

  義膽忠肝出遠謀,良弓鳥盡一朝休。龍山萬古精魂祭,不及陶朱盪小舟。

  周詩雯

  蘭亭隨想

  輕舟緩緩載青衿,似鏡清波映素心。我願長居蘭渚畔,高山流水作知音。

  張雅舒

  拜大禹陵

  浚河造福憶生平,偉業煌煌謁禹陵。良苦用心千載在,今人莫忘感恩情。

  向為

  群賢曲水流觴地,冷冷清潭映竹叢。詩興不知何處去,今人轉愛孔方兄。

  梁啟棟

  憶冬日柯岩一景

  翠篁戀院落,綠水繞人家。待到春來日,看盡長安花。

  王森奇

  紹興游組詩三首

  1

  先生書屋飄三味,集序蘭亭墨尚香。沈園游罷東湖去,好山好水一盆裝。

  李應凱

  勾踐台懷古

  夫差爭霸如鷹鷲,勾踐吞聲能忍受。試問參天古樹林,當年曾見興亡否?

  崔璨

  誰言奇石本無意,我覺流觴皆有心。千載多情蘭渚水,潺潺迎客到如今。

  沈劍柔

  游蘭亭

  夢遊蘭亭千百回,今朝有幸識真顏。

  暗香小徑入幽苑,濃影軒亭樹巨岩。

  佳麗情濃醉古道,鵝兒戲水步人前。

  如山學業暫丟卻,偷得人生三日閑。

  以上是簡單的回顧。四十年來,在我身邊發生的事,實在是數不勝數。

  總之,我想說的是,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教師也並非完全無所作為的。相反,「板蕩見忠臣」。從另一個角度看,越是難,越能有所作為。

  結束語:

  中國教育的痼疾,非一日之寒,也非一處之病。

  有人把所有的教育問題都推在當今的體制上,我不這麼看,體制固然有問題,但不是唯一的,教育走到今天,有歷史原因,有社會原因,社會有責任,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光是批判是沒用的。應試教育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它存在土壤。

  當今老百姓人這麼多,還這麼窮。僧多粥少,資源有限,生活資源,工作資源都有限,還要為飯碗操心,為工作奔波。人多而窮,只能爭,只能搶。怎麼搶?定出一個遊戲規則,就叫應試教育。要爭,必然沒有平常心,在飯碗還不牢的時候,要人自由自在地成長,要有平常心,不現實。連基本物質條件都不能滿足,而要人們去追求精神享受,侈談提高人的素質更難。

  鄧小平說,我們最大的失誤是教育的失誤。教育是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是重災區。

  我已經說了,以我們的力量是不可能改變教育體制的,而且教育存在的問題也並非都出在體制,假設現在教育投入加大一倍,假設給教師工資都增加一倍,假如,教育體制全面回歸到四九年前,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呢?我看還是不可能一下子解決的。

  教育是人做的,積重難返,就象民族的素質一樣,由來已久。不可能在短時期改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學生提出的一句非常令人感動的口號:振興中華,從我做起!今不妨借用之,我們只能要求自己,有一點理想,有一點責任感,有一點擔當精神,從我做起,在這個小環境中作一些改變:振興教育,從教師做起。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已經有許多教師,正在發憤努力,刻苦學習,為了中國的教育,大膽探索,奮然前行。

  諸位都是高材生、是精英。我60年代曾報考復旦,名落孫山。你們都是優秀的人才,如果你們能進入到基礎教育,如果你們能擔當起來,一步一步,一代一代的改,我想也許我們的教育還是有希望的。

  上海能出很多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也應該出真正的世界級的教育家,上海有很多先鋒派藝術家,也應該很多有特立獨行的知識分子,上海在各個領域都需要有很多真正的實幹家,教育領域更需要實幹家。教育事業是一項神聖的事業!如果在座的同學,將來畢業後能投身基礎教育事業,干出一番事業來!那麼,百姓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


推薦閱讀:

反思西方治理亂象
梁治平  等|走出韋伯神話——《儒教與道教》發表百年後之反思(2)
陳年 一場長達24個月的反思
對作文講評課的一些反思
中點的反思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反思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