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統一登記加劇房價下跌預期

不動產統一登記加劇房價下跌預期 2014-08-04 房地產決策參考

  每天閱讀《房地產決策參考》,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地產專家!投資置業,自己做主!  房地產公益雜誌微信公眾號《房地產決策參考》,為您提供房地產高層、宏觀、市場、土地、金融、城市等多方面的資訊、評論、分析、研究報告等,是開發商、決策者、置業者、投資者及關聯人群深度了解房地產行業的參謀和助手,歡迎訂閱、分享。  訂閱方法:  一、點擊本網頁頂端文章標題下面「房地產決策參考」,點擊「關注」即可。  二、進入微信「通訊錄」,點擊右上角「添加」,在「查找公眾號」中輸入「房地產決策參考」或微信號(fangjuece),點擊「關注」即可。如果您對版權存在異議,請與fangjuece@163.com聯繫。

-----------------------------------------------------------------------

  7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強調已經發放的權屬證書繼續有效、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程序的改變而受影響。會議決定,按照立法程序要求,將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之後再推進相關法律修改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房價將下跌。而廣州一些有多套房的市民表示,熊市不會降價賣房。

  業界:新規或將引發房價下降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表示,若今年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房價馬上會跌。

  而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日前也表示,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將對房價產生下挫力量。過去持有住房僅僅面臨一個經濟成本。如果某房主擁有多套住房,但房產戶主登記名並非他本人,那麼即使在反腐或者打擊投機型購房的環境下,該房主都可以躲避此類風險。但如果有了不動產登記制度,那麼非剛需型的住房持有,將會面臨政策打壓,而且此類打壓精準度非常高。樓市自然會出現拋售現象,另一方面也會抑制部分投機型的購房行為,最終導致房價下跌。

  廣州中地行房產代理有限公司發展研究部總監吳榮超分析,不動產登記對樓市的影響主要有三點:一是讓政府掌握了不動產的分布情況,以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採取調控措施;二是打擊投機性購房;三是為以後實施房產稅鋪路,有助於政府逐漸擺脫土地財政。

  中介:廣州二手樓市暫未出現拋售現象

  上周五記者採訪廣州多家房產中介後了解到,廣州二手樓市最近並沒有出現拋盤現象,就連放盤量也沒有太大變化。滿堂紅市場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表示,7月,滿堂紅地產新增可售盤源數量比6月減少6.3%,新增可租房源數量比6月增加9.1%。此外,他還預計,即便年底出台不動產登記條例,廣州二手樓市也不會有大量盤源放出來。因為這個條例吹風都吹了幾年了,廣州不少有多套房的「敏感」業主在近兩年已陸續出貨。

  買家:熊市不會降價賣房

  記者也採訪了數個在廣州擁有近10套房產的業主。他們大部分人都表示,對不動產登記已有心理準備,手中的房產不會在熊市中拋售。

  龍先生分別在海珠、南沙、番禺、增城等區域共有8套房,現在6套房出租,另外2套用於自住。他平時住在海珠區90平方米的小三房裡,周末就開車去增城的別墅度假。他告訴記者,6套用於出租的房子都位於近郊和遠郊,如果現在賣只能壓低價。現在距離真正實施不動產登記、開徵房產稅,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他不會急著在現在的熊市中低價賣房。

  朱小姐和丈夫在廣州從事布匹生意十幾年,在逸景翠園已經擁有兩套複式和兩套平層,另外去年又在白雲區和老城區分別買了3套房子,手上有7套房的她日前明確表示,不管是否會開徵房產稅,她都不會考慮賣房。「因為錢不斷貶值,我們又不會炒股,只能將房產作為唯一的投資保值渠道」。

  相關報道

  一線城市房價恐面臨大調整

  日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2014年《中國住房發展(中期)報告》。報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國樓市進入結構性過剩階段。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認為只升不降、最安全的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上半年銷售面積跌幅卻最為明顯。

  在一些業內專業人士看來,由於一線城市樓市對於人口吸附的能力很強、潛在的需求源源不斷,而土地資源又比較緊張,供不應求的事實擺在那裡,樓市即便在2014年出現調整,也至少能夠保證5%至10%的量價增幅。但是,一線城市樓市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成交量領跌全國,交出的成績單與預期差別太大,就連房價同比也出現了下跌。筆者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即將面臨大調整的前夜。

  首先,一線城市樓市之所以容易出現大漲大跌,根源在於一線城市是人力、資金和資源密集的地方,各種需求對於樓市能夠形成支撐,投資炒作也比較旺盛,各路資金對於盈利機會和風險動向比較敏感,容易出現需求一窩蜂擁入和短期內迅速退出的極端情況。當投機者發現房價上漲預期不在時,就會毫無顧忌地拋售房價,造成一線城市房價下跌速度由緩慢至快速。

  再次,像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多年累積形成了較高的房價(動輒3萬/平米以上),這使得大量剛性需求的購房能力被嚴重壓縮。也就是說,儘管央行放寬了對一線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但是當房價泡沫破裂時,自住型需求者面對高房價根本沒有承接的能力。所以一隻股票在下跌途中,還不斷有買盤接籌,但是房價一旦下跌,那隻能快速跌回自住或改善型群體所能承受的區域內了。

  此外,像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20%至30%的家庭,往往擁有多套住宅,房價在這些年的上漲過程中,早已消化掉了很多潛在的購房需求。所以在限購令沒有放開的情況下,本地居民購房的意願已經趨於飽和。

  其三,一線城市樓市量價齊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城區能夠開發的樓盤相當稀缺,而供應集中的地方往往是遠離城區的地方,這些地方由於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生活和工作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也難以吸引購房群體。一方面地段偏遠,交通不便,另一方面這些地方的房價水平,即使在開發商打折的情況下,也處歷史高位。所以一線城市房地產呈現低迷狀態也就並不奇怪了。

  最後,個人信貸成本的上升,房價下跌預期的增強,也使購房者目前處於觀望狀態。對於銀行來說,目前在房地產調整期內,收緊此類房貸,控制風險乃當務之急。所以個人房貸已從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了雞肋,現在很多銀行對按基準利率發放房貸的客戶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而一般想貸款購房者的貸款成本要遠比過去高得多。所以很多一線城市的購房者在房價調整過程中,是不會輕易出手購房的。可以認定,一線城市的已經步入大調整周期,這個下跌是先由慢跌逐步向快跌演變。

  一線城市的房價向來被人們稱之為堅不可摧,就是一旦房價漲上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但事實上,天下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房地產也是如此。鑒於一線城市前期均漲幅巨大,而推高這些城市房價的主要是由投資投機資本構成,所以當這些資本不再活躍甚至轍離時,房價就會出現大跌,而高房價又使當地居民購買力受到壓制,如果此時銀行再實行房貸去槓桿,那麼支撐一線城市的基石已經坍塌,北上廣深的房價出現大調整也在所難免。(經濟參考報)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會捂著虧損的股票不放呢?|行為經濟學預期理論2
通脹預期持續升溫
許一力:三中全會公報不及預期還是另有所圖?
個人信息與數據流通如何平衡?專家:應兼顧各方預期
通脹預期管理仍需加強(經濟大勢)

TAG:房價 | 不動產 | 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