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您認識佛教嗎?

一談到佛教,許多人會聯想到:去寺廟遊玩,據說燒炷大香可保佑財源廣進、官運亨通;到廟裡點長明燈、萬佛燈,據說可以保佑升官發財、福慧增長;念念經、拜拜懺、打打齋,據說可以消災延壽、拔除業障;甚至見到街頭流竄著「和尚」打扮的騙子,拿著化緣簿或護身符攔著向行人要錢,或者拿著八卦、簽筒幫人算命、看相……很大一部分社會人士認為這就是佛教。

這些到底是不是佛教呢?聰明的讀者們,當您看完這本書之後,心中自有分曉。

第一章、什麼是佛教

有人說:佛教是宗教;

也有人說:佛教是文化;

又有人說:佛教是科學;

另有人說:佛教是哲學;

還有人說:佛教是教育……

到底什麼是佛教呢?

佛教,巴利語為Buddha-sàsana。

Buddha即佛陀,這是古印度語的音譯,現在讀音近似為「布特」,意思是覺者,即覺悟了世間、人生真理的人。sàsana意思是教導、教法、教誨。因此,「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導,或者說是覺悟者的教導。

既然佛教是佛陀的教導,那誰是佛陀呢?他教導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節、佛陀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地說:佛陀不是神!佛陀是人,是一位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偉人。

公元前624年陽曆5月的月圓日,位於古印度喜馬拉雅山南麓釋迦國(Sakya)的王都咖畢喇瓦土城(Kapilavatthu,迦毘羅衛)的城主凈飯王(Suddhodana)和王后馬雅夫人(Mahàmàyà dev?)生了一位高貴的太子。

太子出生不久,相師們預言他長大後將會出家成為一位偉大的覺悟者,並取名為悉達多(Siddhattha),意為一切義成就。凈飯王希望太子長大後成為統一世界的君王,為此,從小就讓他接受良好的貴族教育,學習各種文化與武術。

菩薩16歲那年,與美麗的堂妹亞壽塔拉(Yasodharà,耶輸陀羅)結婚,後來生了個兒子,名叫拉呼喇(Ràhula)。

菩薩29歲那年,感悟到人生存在著衰老、疾病、死亡等種種不圓滿的現實,為了尋求解脫的真理,他放棄了將要繼承的王位,離開了對自己寄以厚望的國家和人民,離開了深愛著自己的父王、妻兒,開始過著身無分文、居無定所、毫無牽掛的出家修行生活。

他先追隨當時的禪定大師阿臘拉·咖喇馬(a?àra kàlàma)和伍達咖·拉馬子(Udaka ràmaputta)學習禪定,證得了世間最高的禪定境界。但他仍不滿意這種殊勝微妙的境界,於是到伍盧韋喇(Uruvela)苦行林,採取閉氣、斷食等方法折磨自己,企圖通過苦行來獲得解脫。

經過六年極端的苦行生活,菩薩發覺這種野蠻的自我折磨只是徒勞無益,並不能導向解脫,於是放棄苦行,接受並食用了簡單的食物。待恢復體力後,菩薩來到嘎亞(Gayà,後來稱布德嘎亞,或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通過專註呼吸證得了禪那。從禪那出定後,菩薩轉修觀,培育智慧,並在當天的凌晨時分證悟了無上佛果。這一天,是公元前589年陽曆5月的月圓日。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菩薩就成了佛陀。由於他的家姓為苟答馬,在經典中通常稱為苟答馬佛陀。有時也可依其族姓稱為釋迦牟尼(Sakyamuni),意即釋迦族的聖賢。

菩薩成佛後不久,即開始弘法利生、說法度人。他先來到巴拉納西(Bàrà?as?)仙人落處的鹿野苑,為苦行時的五位同修開示《轉法輪經》。五位同修通過聞法,先後證悟了聖道果,並加入僧團成為比庫。從此,正式有了佛教。

隨後,佛陀繼續在古印度恆河流域一帶說法,教化眾生長達四十五年。公元前544年,年屆80歲的佛陀來到古西那拉(Kusinàra)的沙喇樹林中,右側而卧,入般涅槃(parinibbàna,圓寂)。

第二節、佛陀教導的是什麼?

  佛陀教導的是什麼?

佛陀所教導的就是他在菩提樹下所覺悟到的。

佛陀覺悟了什麼?

佛陀覺悟了法!

什麼是法?

法,巴利語dhamma,它是關於生命的真理,佛教叫做聖諦(ariyasacca)。聖,意為神聖的、尊貴的、聖者的;諦,意為真諦、真理、真實。

有四種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簡稱苦集滅道。

1.苦聖諦——關於生命具有不圓滿性質的真理;

2.集聖諦——關於導致生命之因的真理;

3.滅聖諦——關於煩惱的完全斷除、生命的徹底解脫的真理;

4.道聖諦——關於導致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的方法的真理。

如果用治病來比喻,那麼,苦聖諦好比是疾病,集聖諦好比是病因,滅聖諦好比是病癒,道聖諦則好比是治療疾病的方法。

這就是佛陀所覺悟到的法,也是佛陀所教導的內容。佛陀在四十五年的教化生涯中,所教導的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都不外乎這四聖諦。四聖諦是佛陀教法的根本,如果一個人把握了四聖諦,他就把握了佛教的精髓!

從四聖諦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導是以生命為本,特別是以人生為根本的。佛陀揭示了世間的真相以及生命的本質,同時也指出了一條通往生命超越、導向人生解脫的大道。

由於菩薩首先覺悟了四聖諦,所以他就成了佛陀。佛陀的意思是:無需老師的指導而自己覺悟了四聖諦,也能夠教導其他眾生覺悟的人。

佛陀覺悟了四聖諦以後,把他所覺悟到的真理去教導其他人。許多人聽了佛陀的教導之後,依照教導去禪修、實踐,結果也覺悟了四聖諦,這些人就成為聖者,也成為佛陀的弟子。不管是誰,人類也好,天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只要覺悟了四聖諦,他就是一位聖者,一位佛陀真正的弟子。

第三節、佛教的實質

由此可見,佛教即是覺悟者的教導,以及能令人導向覺悟的教導。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也可以稱為「佛法」。然而,若把佛教作為一種信仰與實踐的體系,則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即:

1.佛陀(Buddha)——覺悟者;

2.佛法(Dhamma)——覺悟者的教導;

3.僧團(Sa?gha)——追隨覺悟者修行的弟子。

又或者說:

1.佛——覺悟者;

2.法——導向覺悟的教導;

3.僧——已經覺悟及致力於覺悟的弟子。

對於這三者的關係,若把佛陀比作老師,則佛法是文化知識,僧團是學生。佛陀好比是醫生,佛法是醫藥,僧團是病人。佛陀好比是嚮導,佛法是道路,僧團是趕路人。佛陀好比是船師,佛法好比是船,僧團好比是渡河人。

  有篇名叫《算術師摩嘎藍經》的經文記載:

有一天,一個姓摩嘎藍的算術師(數學老師)前來拜訪世尊。互相禮貌地問候、寒喧之後,算術師摩嘎藍問世尊說:

「朋友苟答馬,就像建造這間殿堂時必須一層一層地蓋上去,又像世間的各種學問都有循序漸進的教學程序,我們這些從事算數教學的算術師也一樣,從簡單到複雜一步一步地教學生。朋友苟答馬,在您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漸進、次第修學的呢?」

世尊回答說:

「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漸進、次第修學的。猶如一名有經驗的馴馬師,會按步驟慢慢地馴服一匹良種之馬。當佛陀要調教一個人時,會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訓練:先讓他成為持戒者,持戒清凈後應守護感官、飲食要知道節量,然後日夜禪修、實行警寤,並保持正念正知;要前往偏僻的地方禪坐,舍離內心的障礙之後,培育定力、證得禪那等。」

摩嘎藍又問:「是否每個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之後,都能證悟修行的最終目標——涅槃呢?」

世尊回答說:「只有一些人能證悟修行的最終目標——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

摩嘎藍奇怪地問:「朋友苟答馬,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您作為指導者,為什麼您的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之後,只有一些人能證悟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呢?」

世尊說:「好,那我反問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

「是的,朋友,我清楚。」

「假如有個想去王舍城的人前來向你問路,你詳細地告訴他方向路線,他在得到指示後卻朝反方向走錯誤的道路。另一個人也來向你問路,他得到指示後順利地到達王舍城。我問你,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存在,也有你作為指路人,為什麼一個人會朝反方向走錯誤的道路,另一個人卻能順利地到達王舍城呢?」

「朋友苟答馬,對此我能做什麼呢?我只是指路人而已。」

世尊也說:「同樣的,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我作為指導者,但是我的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後,只有一些人能證悟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對此我能做什麼呢?我如來只是指路人而已。」

通過上面這篇經文,我們很清楚知道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於是否能夠真正依教奉行,則取決於禪修者個人。

佛陀在《法句》第276偈也說到:

「你們應自己努力,如來只是指路人;

 勤修行的禪修者,將能解脫魔系縛。」

佛陀的教法沒有神秘、麻醉的成分,也無需摻雜他力、救世的信仰。佛陀不是主宰人們吉凶禍福、幫人消災赦罪、滿足私慾貪求的神靈,更不是創造美好世界、信他得永生(往生)的上帝。佛陀雖然是一位具足智慧與慈悲的偉大導師,但他卻不喜歡人們對他進行盲目的崇拜。

這裡再講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名叫瓦咖離(Vakkali)的青年,一天在街上遇見了佛陀,被佛陀那俊偉的外表、莊嚴的威儀深深地吸引住。為了經常能見到佛陀,他出家成為比庫。出家之後,他既不學習經教,也不禪修,只知道一天到晚緊跟著佛陀,但佛陀從來就不跟他說一句話。

有一天,佛陀了解到他的智慧將要成熟了,就呵斥他說:「瓦咖離,你一天到晚盯著我這副腐臭的身體幹什麼?凡見到法者,即見到我;凡見到我者,即見到法!」但他仍然無法離開佛陀。佛陀知道不迫迫他是不會覺悟的,於是毫不客氣地把他趕走。瓦咖離被趕走之後,感到非常絕望,甚至爬上山頂準備跳崖自殺。這時佛陀出現在他面前,向他說法,使他最終獲得覺悟。

佛陀在臨般涅槃前曾經說過:

「並非用香、花等來對如來表示恭敬、尊重、禮敬、敬奉、尊敬。若弟子們能夠依法次第地修行,遵循法正當地修行,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禮敬、敬奉、尊敬如來,這才是至上的敬奉!」

並不是跟在老師後面,一味奉承老師,不斷給老師送禮的才是好學生。唯有勤奮好學、刻苦耐勞、品學兼優的學生才算是好學生,也唯有這樣的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文化知識。佛陀的教法強調的是親自實踐和親身體驗。智慧和覺悟不是靠向他人祈求乞憐得來的,斷除煩惱更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

正如《法句》第165偈說:

「作惡確實由自己,污染也是由自己;

 自己才能不作惡,自己才能得清凈;

 清不清凈靠自己,沒人能清凈他人。」

第一章腳註部分:

5 菩薩:梵語bodhisattva的簡稱,巴利語為bodhisatta,直譯為覺有情。一個人得到佛陀的授記之後,在漫長的生死輪迴當中致力於圓滿諸巴拉密,以求成就佛果的有情,稱為菩薩。在這裡是指成就佛果前的悉達多太子。

6 禪那:巴利語jhàna的音譯。心高度集中、專註、平靜的狀態。

7 苟答馬:巴利語Gotama的音譯。佛陀的家姓,通常用來指稱佛陀。我們現在的教法時期是苟答馬佛陀的教法時期。

北傳佛教依梵語Gautama音譯為喬答摩、瞿曇等。

8 世尊:巴利語bhagavà,佛陀的德號之一,意為「擁有種種祥瑞者」。在經典中,通常用「世尊」來尊稱佛陀。

9 涅槃:巴利語nibbàna的音譯,意為貪愛的滅盡。涅槃超越一切因緣造作之法,是煩惱的完全滅盡、苦的徹底終結。涅槃屬於苦滅聖諦,證悟涅槃是佛教修學的最終目標。唯有聖者才能體驗涅槃。

10 如來:巴利語tathàgata。如,即如實,真理。由如實而來,或如實地覺悟,故稱「如來」。佛陀通常自稱「如來」。

第二章、生命的本質

第一節、苦聖諦

佛陀的教導以四聖諦為根本。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是苦聖諦。那麼,什麼是苦呢?

有人聽到佛教講苦,就認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極、悲觀的宗教。其實,這裡所講的苦,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麼意思呢?

苦,在這裡特指生命現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禪修論著叫做《清凈道論》(Visuddhi-magga)。該論解釋說:苦,巴利語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無的)構成。因為生命是許多禍害的依處,亦即是說有了生命就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圓滿,所以說是下劣。同時,生命在根本上並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們所執著的恆常、清凈、快樂、自我的本質,所以說是空無。因為下劣和空無,所以稱為「苦」。

上面是從詞源學的角度來分析的。在經典中,佛陀通常這樣解釋「苦」:

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慮、悲哀、痛苦、憂傷、煩惱是苦,與所討厭的在一起是苦,與所喜愛的分開、別離是苦,不能實現追求、願望是苦。簡而言之:執取身心即是苦。

佛教雖然強調「苦」,但並不否認生命有快樂和幸福的存在。佛陀曾經說過,假如作為欲樂目標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等完全是苦,完全沒有快樂可言,那麼,人們就不可能從中獲得快樂。正是因為這些對象有讓人產生快樂的特性,人們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和享受,所以才會去追求它們、執著它們。由於追求、執著它們,從而使自己被污染。

第二節、生命的構成

生命,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構成,認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質,最終目標是為了解脫生命的諸苦。

佛教把構成生命的因素分為五類,稱為五蘊:

1.色——物質身體;

2.受——苦、樂等的感受;

3.想——辨認、記憶作用;

4.行——意志或各種心理作用;

5.識——識別、認知。

我們這個具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軀幹、四肢的身體稱為「色蘊」或「色法」。色,在這裡並不是指顏色,更不是指女色、情慾,而是一切物質現象的統稱。物質現象包括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有顏色、光等,看不見的有聲音、氣味、味道、軟硬、輕重、冷暖等等。

為什麼將物質現象稱為「色」呢?

色,巴利語r?pa,源於動詞ruppati,意為變壞、破壞、壓迫、逼迫。所以佛陀說:以變壞故,稱為色。即是說,一切物質都具有變壞的本質,叫做色法。

除了稱為色蘊的物質現象以外,受、想、行、識四種心理現象合稱為「名蘊」或「名法」。名,在這裡的意思並非指名字或名稱,而是對一切心理現象的統稱。

為什麼要將心理現象稱為「名」呢?

名,巴利語nàma,源於動詞詞根√nam,意為朝向,傾向。因為能朝向目標以識知它,或者能導致朝向目標,所以稱為名。

根據佛教,所有的名法(心理現象)都必須有目標,而且總是在執行認知目標的作用。同時,這些名法並非只是單獨地出現的,它們一產生則成組成組地產生,並且各自對目標執行其各別的作用。比如說「看」的動作,就包含了8個名法在同時參與執行作用。

名法又可以分為兩類——心和心所。

心 (citta)——識知目標的心理活動。

心所 (cetasika)——伴隨著心一起產生並能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的各種心理作用,例如感受、想、思、作意、喜悅等等。

在識知目標的過程中,心起著主導的作用,猶如國王;心所起著輔助的作用,猶如執行各自職責的大臣。心所不能離開心單獨生起,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識知目標。同時,心的產生也必定伴隨著諸心所的產生。心只有得到了諸心所的協助,才能完成其識知目標的作用。

名色法包攝了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所有的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有時也特指身心現象。

五蘊又叫做名色法,包括物質身體和各種心理現象,這就構成了所謂的生命。只要有了名色、有了生命,眾生就會執著這一堆名色為「我」和「我的」,佛教稱為「我見」、「我執」。

由於這一堆名色法是作為被自他執取的對象,所以稱為「五取蘊」。只要有了被執取的五蘊,聖者們說這即是苦。

第三節、生命的本質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產生和存在都必須依賴各種各樣的條件,這些條件稱為「因緣」。由眾緣和合而成的事物和現象,稱為「緣生法」、「行法」或「世間法」,人的生命當然也不例外。

只要有產生、有存在,其最終結果必然會趨向壞滅。有生必滅是世間萬物的必然規律,即使被認為是永恆的太陽、月亮、山河大地,也終究會有毀滅的一天。物不能常新,花不能常開,人不能長生,命不能常存。世間上找不到任何永恆不變的東西。生滅變易是萬物的本質,這即是「無常」(anicca)。

事物從產生到毀壞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無常。生命從生到死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是無常。不僅僅整個過程是無常,即使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乃至每一個剎那,都是遷流變易、生滅無常的。前一剎那已滅去,現在剎那正在壞滅,未來的剎那也必將壞滅。這就是「無常」。

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它們一直受到生滅的逼迫,所以稱為「苦」(dukkha)。

世間萬物只是生滅變易的一個過程,其中根本就不存在自由自主的實質或本體,即不存在所謂的「我」、「靈魂」、「大我」等,這稱為「無我」(anatta)。

「無常、苦、無我」即是生命的真相,是世間的本質。

第二章腳註部分:

11 為什麼不直接將名色法叫做身心呢?因為身心只是指生命現象,而名色法則是指一切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也包括無生命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在範圍上比身心要廣得多。同時,在嚴格意義上講,身心現象還是屬於概念法的範疇,名色法則屬於究竟法的範疇,在表達上要精準得多。

第三章、了解您的煩惱

第一節、生命之因

佛教強調: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然而,生命並非由所謂的上帝、生主、大梵天、大自在天所創造的,也不是由佛菩薩的創造的。佛教並不承認有所謂的上帝、造物主。

那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呢?

所謂的生命,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輪迴」(saüsàra)或「生死輪迴」。導致生死輪迴的原因就是煩惱。有了煩惱,就會造作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在道德上稱為「業」(kamma,行為,造作)。善的行為稱為善業,壞的行為稱為不善業或惡業。當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果報(vipàka)。

我們的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亦即是說,命運的好壞是靠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是自己行為的承擔者。同時,我們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果必有因。生命,就是在煩惱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業(行為)帶來的結果。

沒有了因,就不會有果。沒有了煩惱,就不會有生死輪迴,就不會再有苦。

佛教的目的在於滅苦——讓苦完全地止息。要滅苦,要解脫生死,就要致力於斷除煩惱。因此,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

第二節、什麼是煩惱

要致力於斷除煩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煩惱、煩惱的種類,以及產生煩惱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煩惱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然而,在佛教中,煩惱所指的範圍要大得多。

煩惱,巴利語kilesa,源自「使污染」(kileseti)一詞。能使眾生的心與身污染故,稱為「煩惱」。也即是說:能污染身心的心理因素,或處於污穢、墮落狀態的心,叫做煩惱。

煩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負面心理因素,它們都是不善的,因為這些心理因素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在果報上最終是會導致痛苦的。

第三節、煩惱的種類

有哪些煩惱呢?貪婪、渴求、執著、痴迷、虛榮、傲慢、狂妄、自大、自卑、虛偽、邪見、自私、生氣、憤怒、憎恨、殘酷、反感、埋怨、煩躁、緊張、恐懼、慌亂、焦慮、惆悵、絕望、壓抑、憂鬱、嫉妒、慳吝、追悔、猶豫、愚昧、無知、麻木、無慚、無愧、散亂等等,都是煩惱。

大家有沒有這些煩惱呢?哪一樣是自己從來都不曾有過的呢?

煩惱雖然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可以將它們歸納為三大類:

1.貪(lobha)——貪愛目標。包括各種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貪婪、痴迷、渴求,到極微細的喜愛、追求,都屬於貪。

2.嗔(dosa)——厭惡目標。包括各種不同程度的反感。從極強的暴怒、兇狠、殘酷、仇恨,到極微細的憂鬱、煩躁,都屬於嗔。

3.痴(moha)——對目標的愚昧、盲目、無知。

這三種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故又稱為三不善根、三不善因、三種造業之緣由、三火、三障等。

第四節、煩惱的產生

煩惱是怎樣產生的呢?

正如前面提到:所有的名法(心理現象)都有個目標,而且總是在執行認知目標的作用。我們平時所說的生活,就是心不斷地認知不同目標的過程,或者是心跟外在世界不斷發生互動關係的過程。

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外在世界產生互動關係呢?

通過感官,亦即佛教所說的根門。有六個根門: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和意門。

依靠這六個根門所產生的心稱為六識,它們分別識知相對應的目標:

1.眼識看的是顏色;

2.耳識聽的是聲音;

3.鼻識嗅的是氣味;

4.舌識嘗的是味道;

5.身識觸的是觸覺;

6.意識思維的是法所緣(各種現象)。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信息,進行各種不同的身心活動,其實都不外乎是這六種主客互動的關係。

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離開了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以及所想的東西,就無所謂的身心,無所謂的外境,也無所謂的世界。

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動。當我們的眼睛看到適意的對象時,例如俊美的人、漂亮的衣服等,會產生愉悅的感受(樂受),認為對象是好的、是美的,接著會喜歡、愛著。若這種喜歡的心理進一步加強,會產生想要得到、擁有對象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是貪。

同樣的,當我們聽到悅耳的音樂、別人的讚美,聞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觸摸到異性細滑的皮膚等等時,貪慾很容易生起。

當我們的眼睛看到不喜歡的對象時,例如醜陋的人、討厭的人等,會產生厭惡的感受(苦受),認為對方是不好的、是壞的,接著內心會排斥、反感。若這種排斥的心理進一步加強,就會生氣、惱怒,甚至會想要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對方。這種心理就是嗔。

同樣的,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批評、嗅到腥臭的氣味、吃到難吃的食物、天氣酷熱難耐等等時,嗔恚很容易生起。

然而,無論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有痴。痴就是無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間的真相。因為有痴,貪、嗔才會產生。

因此,所謂的煩惱,都是基於內心和外境這兩方面的關係產生的。光有心而無外境,煩惱不會產生;光有外境而無心,煩惱仍然不會產生。這是一對的關係——內心與外境的關係。貪嗔痴三種煩惱簡單來說都是這一對的關係:

當心黏著外境,喜歡對象,想擁有、佔有對象時,叫做貪。

當心不喜歡外境、排斥對象時,叫做嗔。

因為不了解外境的本質,認為對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樂的,是可以滿足自己的,叫做痴。

通過根門接觸目標,通過不正確的思維(不如理作意),煩惱就這樣產生。

第五節、煩惱的表現

當煩惱產生時,會通過三種門(管道)呈現出來:

1. 身體的行動——身門;

2. 口頭的語言——語門;

3. 內心的意念——意門。

經由身門、語門和意門的造作,我們稱為業。如此,有三種業:

1. 身體行動的造作——身業;

2. 口頭語言的造作——語業;

3. 內心意念的造作——意業。

煩惱又可依其表現的輕重程度分為三個層次:

1.違犯性煩惱——已經呈現於身門、語門的煩惱。這是最粗重程度的煩惱。例如:由於憤怒而殺人或殺死動物;由於貪心而偷拿別人的東西,或順手牽羊、假公濟私等;因為貪愛而亂搞男女關係,沉湎於尋歡作樂、玩弄感情……煩惱已經強烈到通過身體行為表現出來,屬於違犯性的煩惱。想要隱瞞事實而說謊、因為憤怒而罵人等,是呈現於語門的煩惱,即煩惱通過語言表現出來。

違犯性煩惱可以依四分法而分為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四種。依七分法則分為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粗惡語、離間語和雜穢語。這些是違犯性煩惱。

2.困擾性煩惱——即煩惱只浮現在心裡,還沒有付諸行動。這包括貪婪、執著、傲慢、自負、憎惡、煩躁、散亂、沮喪、麻木等。例如:你迷戀上一個異性,雖然還沒有採取行動,也沒有說出來,但內心已產生了愛染、執著。你很討厭一個人,恨死他,但既沒有採取行動,也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內心憎恨、厭惡他。又如你由於工作不順心、生活壓力大而感到焦慮、煩躁不安,但還不至於做出衝動的事情來。雖然在語言或行為上並沒有表露出來,但內心已經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緒所佔據,這叫做困擾性煩惱。

3.潛伏性煩惱——並沒有表現於行動、語言和內心三門的煩惱。也即是說,現在沒有煩惱,但並不等於說已經完全沒有煩惱了,它們只是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例如:當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時,生起的心稱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時可能不會感到煩躁,沒有煩惱,但是只要遇到適合的條件,煩惱立刻就跑出來了。譬如現在大家很歡喜地坐在這裡聽佛法開示,暫時將工作放在一邊,沒有煩惱;但是聽完之後,一回到辦公檯,看到一大堆還沒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煩了,是不是?有些人功成名就歸隱田園,或者年老退休安享天倫,對世間的浮名掠利看得很淡泊,於是認為自己已經到達超然物外、無欲無求的境界。然而,一旦發生諸如生命垂危、親友別離、家財損失等意外,煩惱立刻又生起了。這證明他的煩惱還沒有被斷除,只是因為目前的安逸生活而使之沒機會顯現出來而已;一旦身心內外發生變故,煩惱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就好像草一樣,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乾枯了;但只要根還在,一到春天,它們又開始發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樣,只把草拔出來,但根沒有被拔掉,有機會它還是會生長出來。煩惱只要沒有被連根拔除,它就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叫做潛伏性煩惱。

違犯性煩惱表現為身惡業或語惡業;困擾性煩惱表現為意惡業。潛伏性煩惱是還沒有表現為身語意惡業的潛在性隱患。

作為佛教,即覺悟者的教導,目的就是為了斷除這三個層次的煩惱。

第三章腳註部分:

12 殺生:殺害生命;不與取:未經物主同意而取為己有,即偷盜;欲邪行:又作邪淫,即不正當的性關係。這三種稱為「身惡業」。

[1] 虛妄語:虛妄不實的話,即騙人;粗惡語:又作惡口,即粗言惡語,罵人;離間語:又作兩舌,即挑撥離間。雜穢語:又作綺語,即沒有意義的廢話。這四種稱為「語惡業」。

第四章、如何去除煩惱

第一節、培育戒定慧

應該怎樣去除這些煩惱呢?

佛教將斷除煩惱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禪修,巴利語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麼意思呢?

是培育!

培育什麼呢?

培育戒、定、慧!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

定是指心的平靜;

慧,是智慧。

大家認為道德品行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道德敗壞,還是喜歡品德高尚呢?

內心的平靜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煩躁,還是喜歡內心平靜呢?

有智慧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智慧,還是喜歡愚痴呢?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 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 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第二節、如何去除違犯性煩惱

想要去除違犯性煩惱,必須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雖然不能防範一個人的心,但能規範人的行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應該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

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庫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la)。

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 遠離殺生;

2. 遠離不與取(偷盜);

3. 遠離欲邪行(邪淫);

4. 遠離虛妄語;

5. 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

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

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第三節、如何去除困擾性煩惱

想要去除困擾性煩惱,就應該修定。定是什麼意思呢?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

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凈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註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註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註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定」。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註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和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註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第四節、如何去除潛伏性煩惱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象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對象就是四聖諦。

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因此,通過持戒,能去除第一種最粗的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能去除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能去除潛伏性煩惱。所有的煩惱,皆可以通過培育戒、定、慧來解決、斷除。

修學佛教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定慧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離開了這些,就談不上所謂的修行了。

大家想要去除煩惱,也必須培育戒、定、慧。要培育這三件事不會很困難,就要看大家做不做,能不能持之以恆。當然,作為在家人,有家庭、有工作、有社會責任,在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麼高。對於出家人,品德的要求須做到持戒清凈,足以為大眾之師;平靜的要求須證得禪那,智慧的要求須修到觀智,這些都是專業要求。在家人雖然不能做到很專業,但至少也要達到業餘水準吧!

  在一些經典裡面,佛陀也會強調在家人要布施、持戒和禪修;也經常提到要擁有信仰、完善戒行,要樂善好施與培育智慧。

這些教導乍看上去似乎跟戒定慧有點出入,但其實還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只不過是對在家人給予一些更為基礎的教導而已:有了信仰,精神生活將更加充實,人生將有更明確的價值觀和方向感,更不容易被生活上、事業上或感情上的挫折所擊敗。在家人擁有錢財,也希望有美好的未來,因此,布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另外,禪修本身就是修習止與觀、培育定與慧,當提及持戒和禪修時,還是在說戒定慧。

由此可見:佛教是佛陀的教導,是強調智慧、覺悟和實踐的教導。佛陀教導我們要了解身心的真相,清楚自己的煩惱,目的就是為了斷除煩惱。佛陀為斷除煩惱指出了一條清晰的道路,這條道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要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質,第二要致力於內心的平靜,第三是培育智慧,並通過智慧來斷除煩惱,根除苦之因。沒有了煩惱,就不會有生死輪迴,不會再有苦。

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第四章腳註部分:

14 道智屬於出世間道聖諦;培育戒定慧還屬於世間的道聖諦。

15 在經典里稱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和慧具足。見下篇。

第五章、實用調心法

第一節、入出息念

在這裡將為大家介紹三種簡易可行的修行方法,讓我們的心通過專註於特定的目標來培育平靜與智慧。

第一種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過專註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當您回到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的雜事,可以抽一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四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里,不要看電視,不要開電腦,把手機、電話都關掉,找個安靜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間、書房坐下來。找一個舒適的坐墊坐著,墊大約高四指,或者更高一點,把臀部墊高一點,這樣的話可以保持身體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後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綳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輕鬆、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暫時放下工作的事務,放下生活的煩擾,放下家庭的瑣事,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劃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統統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這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當身心都處於自然、輕鬆、舒適的狀態之後,再把心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嘗試去覺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動、熱、冷、推動等感覺,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讓心覺知進出於鼻端、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覺知呼吸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妄想很多,心仍然沒辦法平靜下來,建議大家這時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來克服。

數息的方法是:在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後,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著數息。

在數數的時候,可以從五到十之間任選一個數字。例如:選擇從一數到八。這樣,則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選擇在入息的末端數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選擇數到十。無論如何,在數息的時候,心應該放在呼吸上,數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不應當把心放在數字上。

如果這樣數息,心還是有妄想的話,就應當下定決心:「讓我從一數到八的時候,心不飄走!」用數息的方法來設定一個時間段。假如我們數息從一數到八需要兩分鐘的話,那麼,在這兩分鐘的時間段里心就不會飄走。如此一個數息來回是兩分鐘,兩個來回就有四分鐘,三個來回就有六分鐘……用這種方法來逐漸增加我們專註的時間。

在數息的過程中,一旦發覺心飄走了,被妄想中斷了,就應當重來。比如數到六的時候,發覺心飄走了,就不應當再繼續數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繼續數下去的話,心將會對數息變得麻木,以後可能養成一邊數數一邊打妄想的壞習慣,那麼數息就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旦察覺到在數息的過程中心飄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讓自己在從一數到八這段時間內心保持清凈無染。

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註呼吸大概十五分鐘、二十分鐘,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只是將心安住在鼻頭、人中這一帶區域持續地覺知呼吸就行。

覺知呼吸其實是很簡單、很單純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無時無刻都在,只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已。要覺知呼吸,無須造作,無須刻意,只須嘗試去知道、去關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這是通過專註呼吸來使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經常學習關注呼吸,你將會發現:你的情緒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內心更容易平靜了。

第二節、散播慈愛

接著再為大家簡單地講一講散播慈愛的方法。

什麼叫做散播慈愛呢?就是學會祝福他人,祝願他人開心、快樂。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閉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開心,希望自己快樂。你可以默念:「願我快樂、開心!」同時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開心、真正地快樂。如果感受自己的快樂有點困難,那可以回想自己過去曾經做過的一件令你很開心的事情,例如幫助他人、樂善好施等,然後感受當時的快樂,並把這種快樂維持下去。

這樣做大概幾分鐘之後,再選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為散播慈愛的對象,例如你的老師、對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須是同性,異性是不適合的。將你的祝福發出去,用心去祝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你可以默念:「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同時要用心去感受對方真的很快樂、很幸福!可以將慈愛散播出去後,就這樣儘可能持續地維持下去。

能夠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後,可以繼續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後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乃至一切有情。這就是慈愛!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你的心必定是快樂的、喜悅的、平靜的、柔軟的、寬廣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煩躁、不安、憂愁、怨恨、不滿等情緒。要經常地學習散播慈愛,經常地學會祝福他人。當你擁有了慈愛,當慈愛成為你內心的素質之後,你將會發現:不但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性格改變了,連你身邊的人、周圍的世界也都改變了!

無論是覺知呼吸,還是散播慈愛都不難做到,大家應該嘗試去做。不僅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練習,在平時有空時也可以練習。例如回到公司後,如果離上班的時間還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閉上眼睛,先放鬆一下身心,接著覺知自己的呼吸……

還有其他很多種業處,雖然專註的目標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異,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第三節、正念正知

在佛教中還有一種很重要、很實用的修行方法——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讓心穩固地沉入所專註的目標,不散亂、不飄浮。

正知——對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時刻保持清明、覺醒。

在巴利藏經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經文叫《大念處經》。在這部經文中,佛陀曾這種教導:

「諸比庫,比庫在行走時,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時,了知:『我站立。』在坐著時,了知:『我坐著。』在躺卧時,了知:『我躺卧。』無論身體處於何種狀態,他只是如實地了知。……

再者,諸比庫,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穿衣持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嘗時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

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並不需要限定在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地方,以及採用特定的姿勢,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每時每刻,只要生起正念,就可以進行這種練習:以正知來做一切事情,對所有的事情只是保持正知。

在這裡,我們以行走為例子來說明保持正念正知的實際操作方法。

有四種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行走之前,先考慮所去的地方是否有益,選擇有益的而行,無益則不去。

2.適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之前,先考慮現在前往是否適宜,選擇適宜的而行,在不適宜的時間則不去,等待時機合適才去。

3.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a)——這裡的「行處」是指修定所專註的目標,即業處。在選擇有益以及適宜的之後,將禪修的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行走時持續地覺知它。例如在行走時也保持覺知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在走路時胡思亂想。

4.無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行走時持續地修觀,觀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行走,並沒有所謂的「我在行走」、「有人在行走」等。

將心放在行走發生的動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當一個人想到要走時,不假思索地動身行走,就是沒有正念正知。

在行走時,保持持續地覺知禪修業處,這是在修止;持續地觀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在修觀。

對於站立、坐著、躺卧、向前看、向旁看等,也同樣以此四種正知來理解。

對於身體的姿勢、動作是這樣,對於感受、心念也是這樣。當你感到快樂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快樂的心?當你感到不滿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不滿的心?當你貪戀一種東西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貪心?當你對一件東西生氣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在生氣?當你感到緊張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很緊張?……

當一個人沉迷外境時,他的心很可能處於迷惑的狀態——追逐外境、患得患失。將心抽離外境,這就是覺醒;當你清楚地覺知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時,這就是正念正知。

例如:當你對一個人的言行感到生氣時,那是因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時你的心已經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將心從他的言行中抽離出來,反觀自己的心,你將會發現:生氣只是將自己的心緊緊地綁在對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氣的心也是一樣的醜陋,也好不到哪裡去。將心抽離外緣,清醒地覺知當下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正念正知!

只要你懂得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你就懂得修行。懂得修行的人,並不只是正經八百地坐在蒲團上、坐在禪堂里才叫修行。掌握修行真諦的人,走路、站立、坐著、穿衣、吃飯、喝水,乃至上廁所,哪個時候不能修行?哪個地方不能修行?

將心安住於當下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正念正知!這就是修行!

第四節、調心的意義

佛陀在《法句·雙品》中說:

「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邪惡意,或說或行動,

由此苦隨他,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清凈意,或說或行動,

由此樂隨他,如影隨於形。」

一切的行為根源在於心,生命的活動也源於心。唯有先產生了心(動機),才會有身體的行動和語言的表達。也就是說,在身、語、意三業中,意業是最主要的。有了意業的主導作用,才有身業和語業的產生。如果動機邪惡,所做的、所說的也都是惡的、不善的。造作不善業,因緣成熟了就會帶來苦的、不善的果報。如果動機純正,心念清凈,所做的、所說的也都是善的、好的。造作善業,因緣成熟了就會帶來樂的、善的果報。

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快樂的、幸福的結果總是與善業、與良好的行為有關;痛苦的、不幸的結果也總是與惡的、不良的行為糾纏在一起。善業與善報相應,惡業與惡報相應,這就是「業果法則」,或者稱為「因果律」。業果法則是獨立運作的,它不是由所謂的神佛菩薩所操控,也不會隨著人們的意願而改變。

當我們了解和認識了業果法則,就應當遵循這種規律。如果想要有更美好的未來,就不應該造作身語意惡業,應當多作身語意的善業,從而改變未來。也就是說:人生的浮沉、未來的好壞並非由神佛決定,也不能依賴他人。命運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如何改變未來呢?要先改變自己!想改變自己要從何下手呢?要學會調心!

正如佛陀在《法句·心品》中說:

「心輕躁難調,隨慾望墮落。

 調伏心很好,調心導快樂。

心極細難見,隨慾望墮落。

 智者保護心,護心導快樂。」

專註入出息是在調心,散播慈愛是在調心,保持正念正知也是在調心。佛教的所有訓練方法歸納為一句話就是調心。

然而,即使連佛陀都說心是很難調伏的。心極快速地生滅,難以覺察。心就像猴子,躁動不安;心又像野馬,狂放不羈。如果放縱它,聽之任之,它就會追隨著自己的喜好到處飄浮。放任心,人必成為心的奴隸。調伏心,我們才能做心的主人!

「萬事起頭難。」在剛開始訓練的時候,不要擔心自己沒辦法調伏心,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階段。修行就是培育良好的品行與心智。培育需要時間,修行需要耐心。調心要慢慢來,不能著急,「欲速則不達」。無論是練習入出息念也好,練習散播慈愛也好,保持正念正知也好,都要慢慢養成習慣。習慣了,心自然就能夠得到調伏。經過調伏了的心,能變得敏銳、清醒、明智、平靜而且超然!

智者調伏了心,能夠帶來至上的快樂!通過調伏心,才能戰勝自己。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正如佛陀在《法句·千品》中說:

「雖在戰場上,戰勝百萬人,

 不如勝自己,實最上勝者!」

願:佛陀的教法長久地住立於世間!

一切眾生早日斷除煩惱、離苦得樂!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第五章腳註部分:

16 你可以選擇任何喜歡的祝福語,例如:願我沒有危難;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願我快樂安穩等等。對於祝福他人也以此類推。

17 有情:巴利語satta。有感情思維的生命,即眾生。

18 有人將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叫做「內觀」。然而,根據上座部佛教傳統的禪法,修觀的對象必須是究竟名色法,但培育正念的對象則既可以是究竟法,也可以是概念法,而且在要求上也沒有修觀那麼嚴格。在這裡介紹的是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

http://www.chinancfj.cn/newsshow.php?tid=1028&cid=41
推薦閱讀:

王慶 認識吉凶神之一
【每日一例 | 432期】19張圖帶你認識異位胸腺瘤
認識道教
人生路:認識死亡,觀察身、語、意,保持?自律
對洛書與河圖的認識(轉)

TAG:佛教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