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邑不城」並非通則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

  在學術界和公眾心目中,「無邑不城」基本已是常識:中國古代的城市,無城不建城牆,越是重要都邑,越要以城牆高築、壁壘森嚴的面目出現。  然而,並非沒有例外。20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撰寫博士論文《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時萌生了一個概念:「大都無城」。近年來,這一概念逐漸明晰。2013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東亞都城的比較探索國際公開研究會上,許宏的《從城址林立到大都無城——中國初期城市發展階段論》發言稿中提出了這一問題。同年,他發表了文章《大都無城——論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態》,挑戰了近乎成為常識的認識。2016年,他出版了《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一書。在許宏看來,在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都邑二里頭至曹魏鄴北城之前的兩千年里,「宮城+郭區」而非「宮城+郭城」的布局,是都城空間構造的主流,這種現象可以概括為「大都無城」。而這裡的「城」,指的是圈圍起來的聚落外圍的城垣,即後來所說的「外郭城」。  單從城牆而論,從「有城」到「無城」,再從「無城」到「有城」,中國古代城市特別是都城,經歷了怎樣的起伏歷程,其背後有哪些原因,本報記者採訪了許宏。  追問城牆之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談論城牆,無法繞開其歷史起源。追溯中國城市古城牆的起源,必然會提到先秦時期。您在《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一書中曾對各城的情況進行了梳理。現在,您有哪些新的看法?  許宏:目前,我正對2000年出版的《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進行修改和擴充,現在已經是一本新書了,定名為《先秦城邑考古》。  城市與城邑是有差異的。城邑是圈圍聚落,即被圈起來的聚落,也就是「圍子」。而城牆就是從這類聚落的「圍子」推衍、發展而來。我先前的研究是從圍垣聚落開始,即從仰韶後期的澧縣城頭山遺址和鄭州西山遺址這類開始,觀察的是社會複雜化的進程。現在將視野放大到圈圍聚落,這是聚落形態層面的考察。城市與城邑一字之差,視野有了較大擴展。  討論城牆,必然涉及城牆的起源問題。城牆是從地面往上堆土或堆石。在此之前,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期,最初是以環壕聚落為主,即先挖土形成圍溝。有的環壕不一定具有防禦功能,可能就是起到區隔作用。剛開始往下挖,然後將挖出的土就近放到溝所分隔區域的內側,土積起來就形成了城壕,城垣基本與壕是共存的。據我的梳理,很少有僅僅是有城而無壕的,因為可以利用城和壕的高差,共同起到防禦作用。  博士論文中我曾提出一個觀點,並不是所有的先秦城市或都邑都有城牆,三代都邑的城牆是或有或無的。當然,那時我的認識比較朦朧。而在《大都無城——論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態》一書中,我將視野放寬到秦漢乃至更後期,就看得更清楚了。城市是從社會複雜化角度進行的一種文明形態的歸納。而有無城垣,完全是從聚落形態角度的觀察。最早的所謂城邑,與階層分化並無關聯。但是隨著社會複雜化,從中心聚落到都邑出現的過程中,先是壕溝後是城牆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是這樣一種比較辯證的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探討文明起源問題時,城市被看作重要的標誌之一。城邑的認識,可以說是將城牆的萌芽、起源向更早追索了。  許宏:在先秦文字中,「城」意指在地面上積土形成的城垣,這是沒有問題的。而文字的出現比較晚,因此,對「城」的定義,更多地可能是文字誕生後的認識。而我在寫博士論文時,對「城」的定義已不限於城牆。城可以是人們構築的區隔或防禦性設施,以及擁有這種設施的聚落。  《先秦城邑考古》一書,如果用一個通俗的名字詮釋,就是「上古城邑六千年」。在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前,考古工作者在東亞大陸基本沒有發現圈圍聚落。此後,先是有了環壕聚落,逐漸有了壕與城垣相配合的聚落,後來才經過社會複雜化的進程,發展出用城垣將整個大都邑都圈起來的形態。  而作為圈圍聚落,城邑中是有人居住的,這樣就排除了用圍溝圈起來的墓地等非居住性的區域。這樣,從公元前6000多年到公元前221年,即從前仰韶時代到戰國時期結束、秦統一,城邑演變的過程波瀾壯闊。我們可以看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亞大陸城邑的起源及早期發展,與定居、農耕和後來的社會複雜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聯。  動態解讀「大都無城」之變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與陶寺工作隊何駑的「最中國」對談活動頗受人們關注。二里頭遺址與陶寺遺址,兩者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差別,陶寺遺址有規模巨大的城牆,而二里頭遺址沒有。這種差別折射出什麼問題?  許宏:無論是陶寺、石峁,還是良渚遺址,都有大型的圍牆,都屬於邦國。像陶寺那樣的遺址有大城牆,反映的是全民防衛,把所有人都圈起來,反而具有原始性。石峁城址有400多萬平方米,裡面的一些區域究竟是圈養畜牧還是有其他功能,目前還不知道;至於南方的良渚遺址等長江中下游的遺址,城牆的功能與中原遺址的城牆功能並不是一回事,何駑就提出其主要功能是防水。在我看來,良渚遺址的城圈,功能主要有三個:其一是區隔性的圍堤,拱衛莫角山大型禮儀中心;其二是防洪居所,城牆頂部有60—100多米寬,分布著大量住人的房子,而圍牆兩側都是水,城內也有很多水面;其三是可能有朝拜作用的觀禮台,從上面能看到其中的莫角山大型禮儀中心。  因此,它們是中國文明起源「滿天星斗」進程中因地制宜的土城、石城和水城,呈現出無中心、多元的態勢。  而二里頭是「大都無城」時代的肇始,中原王朝從此興起,一直延續到西周時期。大型都邑沒有圍牆,反而是其社會進步性的表現。沒有「圍子」,淡化對外防禦,同時內部功能分區強化,這是廣域王權國家或者王朝的標誌,表現了強大的自信。「大都無城」時代的每一個大都裡面,都有個圈圍起來的小聚落,就是宮城,其保衛的是統治者。在那時,這才是真正的社會複雜化和進步的標誌。「大都無城」是「文化自信」的表現,並且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  在中國都城史上,秦漢時代是「大都無城」的新階段,也是一個新時代的草創階段。秦都咸陽城,不見城垣。而目前學術界對兩漢都城特別是漢長安城的城郭布局存在爭議。漢承秦制,圈圍起秦舊宮的城圈並非漢長安城的全部已屬共識,龐大的首都圈彰顯了帝國的霸氣。東漢洛陽城也是以「宮城+郭區」這種形態出現。  此後的中國都城營建,更注重禮制規劃。由曹魏鄴北城開始,從魏晉到明清時代,專制皇權越是加強,都城就越中規中矩、方方正正。後「大都無城」時代都城具有三大特徵:城郭兼備、出現縱貫全城大中軸線和旨在強化對都市居民統一管理的嚴格意義上的里坊制。  此外,與城牆相關的一個有趣現象是,從築城技術上看,南方築水城、中原及周圍地區築土城、內蒙古中南部依山而建石城這樣的傳統本來應當一直延續下來,但是由於中原王朝文明非常強勢,起源於中原地區的夯土版築技術逐漸擴張到其他地區,替代了這些地區原有的築城技術。  用方塊版築法修建城牆,最早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晚期的西山城址。這種技術起源後,在稍晚的龍山時期就擴散到了山東的西部,如景陽崗等城址就採用了版築技術。在二里頭、二里崗時期向外滲透的力度加大。在殷墟時期、西周時期直至春秋戰國時期,用版築法修築的城牆在各地大量湧現。  這種現象幾乎是個隱喻,從社會複雜化的角度看,中原王朝出現後,文明潮向外擴散,而版築技術隨之向各地擴散,取代了當地堆築和石頭砌成的城牆。這可以看作是大國工匠的最初輝煌。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推薦閱讀:

鄭杭生:孫本文先生對早期中國社會學巨大貢獻的再認識
中國社會學網
中國社會社交禮儀知識大全(4)
魯迅妙語29則,深刻剖析中國社會
咖啡正在改變中國社會文化

TAG:社會 | 中國 | 科學 | 考古 | 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 研究所 | 學院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