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長看完才明白……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之中有些家長常常因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知道如何當好一個合格的父母。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生活才是決定孩子性格的決定性因素。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派派希望您讀完這篇文章能夠有所收穫。

1. 學會對孩子說"不"

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說"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雖然這樣可能會使孩子鬧得更厲害。但卻能給他們養成一個好習慣,如果等到孩子大一點,比如十幾歲的年紀,家長拒絕了孩子無理的請求,孩子會變得特別叛逆。以後可能會做出更叛逆的事情:第一,離家出走,因為他長大了;第二,他甚至會選擇極端方式(跳樓自殺)等……

2.給孩子創造與父母交流的機會

家長可以跟孩子講,以後有什麼事要跟我溝通,如果能說服我,那我當然可以考慮你的要求。這種交流一般遵循什麼原則呢?"三比一原則",就是三次中你能有一次滿足他,讓他知道交流有用。這樣,孩子以後就知道跟你交流了,這個關係一旦建立好了,孩子到青春期時,家長跟孩子就很容易相處。

3.培養孩子克服誘惑的品質

家長要培養孩子學會控制的能力。這怎麼來培養呢?其實可以通過一些具有誘惑力的東西,比如好吃的東西來進行培養。讓孩子知道用等待來獲取更大的滿足,這些都是克制孩子衝動的方法。等孩子上學後也是這樣,家長要告訴孩子,現在的剋制是為了今後的長遠。如果一個孩子做不到這一點,那以後一定會出問題。

4.培養孩子忍耐和無私的品質

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忍耐有時也涉及自私問題,所以這兩個問題可以放在一起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私是正常的,因為孩子在小時候都是靠別人來幫助他,他用不著幫助別人。當然,我們也不會指望五、六歲的孩子來幫我們。但是家長們得讓他學會去理解別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一個家,一個整體,要讓他有一種整體意識。

5. 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

挫折訓練也是性格訓練中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學生雖然讀到了大學、碩士,博士,但一旦遇到挫折,有的卻選擇輕生。

他們一死了之,年紀輕輕就結束了自己生命,也沒有考慮自己父母怎麼辦,這個首先是沒有做到我剛才講的克服自私,心中不會為別人考慮,然後就是沒有忍耐力。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和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很大關係。

好了,看到以上這麼多方法,現在您心中是不是有了許多想法了呢?今天的微話題就是您和孩子之間在生活中曾經出現過什麼問題呢?可以在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和派派以及大家交流心得哦!

推薦閱讀:

這個男人不簡單
結婚後夫妻間由誰管錢比較好?
生肖豬,是個家庭主婦,想做點小生意,我有偏財運嗎
《中國式相親》:歧視單親家庭的家長,你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警惕!沉浸「二人世界」,小心美夢變苦海!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 | 家庭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