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的故事:陽奉陰違謀得高官,安史之亂逆謀反叛

第一節 陽奉陰違謀高官  安祿山,唐朝營州(今遼寧朝陽)胡人,懂九番語言,驍勇善戰,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收為養子。後設法取得玄宗信任,兼任三鎮節度使,擁兵十五萬。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在范陽叛亂,南下攻陷洛陽。次年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後被其子慶緒所殺。  安祿山,營州(今遼寧朝陽)雜胡。安祿山長大之後,狡詐多智,善於揣度人意,後來被范陽節度使用為將,屢次出兵制勝。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身為平盧將軍的安祿山奉命與奚和契丹作戰,因輕敵而戰敗。張守珪欲將其斬首。臨刑前,安祿山大呼:「大夫不欲滅奚、契丹兩番邪?而殺壯士!」張守珪驚訝於他的狂言和膽識,便改變了主意,將其押送京師。隨後玄宗下詔赦安祿山不死,但免安祿山像去其一切職務,暫且帶兵打仗,立功贖罪。  這樣,雖然安祿山丟了官,卻在玄宗腦子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日後飛黃騰達創造了有利條件。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御史中丞張利貞被任命為河北採訪使,安祿山便「百計諛媚」,又用金錢賄賂其手下人,以結私恩。因此,張利貞入朝後極力為他美言,因此安祿山被授營州都督、平盧軍使、順化州刺史等職。安祿山對過往的使者,都暗中加以賄賂,使者回朝後都一再為其美言,使他逐漸受到了玄宗的青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分平盧為節度,便以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兼柳城太守、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德略使。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安祿山進朝謝恩。在玄宗召見他時,顯出受寵若驚的樣子,質樸詼諧,哄得玄宗大樂。在李林甫的舉薦下,於翌年又兼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離京時,朝廷下旨令中書、門下、尚書三省正副長官、御史中丞為其設宴送行。昔日雜胡已是深受寵幸、重兵在握的大人物了。  安祿山天寶二年進京的時候,抓緊一切機會討好玄宗。他上書玄宗說:「去年七月,營州發生蟲災,蠶食千畝,臣焚香祝天說:『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祗,願使蟲散。』接著,便飛來了一大群紅頭黑鳥,將蟲吃盡。」安祿山講得煞有其事,玄宗真以為他對自己忠心不二。  安祿山裝憨、裝糊塗可稱得上是一絕。他為了向玄宗邀寵,特派其部將劉駱谷留駐京師,專門為他打探有關玄宗的情況。另一方面,他每年都將俘虜、雜畜、奇禽、異獸、珍玩之物送入朝廷。由於次數太多,不絕於路,因此,沿途郡縣頗感轉運之苦。  有一次,玄宗帶安祿山去見皇太子。安祿山視而不拜,左右人提醒他,他卻傻乎乎地說:「臣是胡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聽了大笑,太子等人也覺著可笑。玄宗說:「太子是儲君,朕百歲後要傳位於太子。」安祿山聞言大驚,慌忙下跪告罪:「臣愚昧無知,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該萬死。」遂拜太子。安祿山這番話讓玄宗很高興,越發覺得他愚直可愛。  為了獲得楊玉環及楊家兄妹的支持和幫助,年歲比貴妃大的安祿山居然主動向玄宗提出,願做貴妃娘娘的乾兒子。楊貴妃果真收下了這個胖兒子。行拜見之禮時,安祿山不先拜皇帝老子,而是先向乾媽下跪行禮。玄宗詫異,貴妃吃驚,左右宦室、宮娥也覺驚奇。玄宗問他為何先拜貴妃,安祿山一邊告罪,一邊解釋:「胡人先母而後父。」  安祿山為了討玄宗高興,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他身體肥胖,腹垂過膝,自稱腹重三百斤。可是當他為玄宗和貴妃獻上胡旋舞時,一改昔日的笨拙之態,「其疾如風」,顯得迅捷而靈巧,令玄宗非常驚訝。玄宗指著他的大肚子問裡面有什麼,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答道:「更無餘物,惟有赤心耳!」玄宗聽後,哈哈大笑。  安祿山陽奉陰違,對玄宗投其所好,最終飛黃騰達。天寶九年(公元750年),他被封為東平郡王。天寶十年,又兼任河東節度使。這時的安祿山就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了。 第二節 逆謀反叛  其時,天下已經平靜安寧很久了,玄宗年歲漸高,縱情於聲色,荒於朝政。李林甫獨掌大權,綱紀大亂。  安祿山「計天下可取,逆謀日熾」。  安祿山表面上裝得獃頭獃腦,對玄宗忠心不二,但是暗中卻積極為謀反作準備。他以防禦敵寇為名,在范陽城北築起了雄武城,在裡面儲藏了不少的兵器和糧食。他為了兼并西北的軍隊,便奏請讓隴右、朔方、河東、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率兵前來助陣,想乘機留下他的精兵良將。可能是王忠嗣早已識破了他的醉翁之意,所以「先期而往,不見祿山而還」,並上奏安祿山有謀反之意。安祿山欲兼并西北軍隊的陰謀沒有得逞。  目不識丁的安祿山的確心智超群,善於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他招降納叛,極力擴充自己的實力。他用一批有才學的文臣如嚴庄、高尚等為幕僚,成為自己的心腹;同時又從隊伍中提拔了一些智勇兼備的將校如史思明、崔乾佑、安太清、蔡希德、尹子奇、田承嗣充當自己的爪牙,並委以重任。這樣,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將。  此外,安祿山還從契丹、同羅、奚降者中選拔精壯的兵士八千餘人,稱為「曳羅河」(壯士的意思);又養數百個家僮,個個驍勇善戰,打起仗來衝鋒陷陣,勢不可當;又養戰馬數萬匹,並派遣胡商到各地販賣,每年交納珍貨數百萬,同時還私底下做了數以萬計的緋紫袍、魚袋,以備後用。  楊國忠為相後,與安祿山化友為敵,反目成仇,兩人勢同水火。他見安祿山招兵買馬,極力擴軍備戰,便屢次奏告玄宗,說其有「反狀」,但玄宗根本不當一回事。楊國忠便說:「陛下若不信臣言,可以試一試,派人去徵召安祿山,看他敢不敢進京朝見。」玄宗依計派使者召安祿山進京。誰知,安祿山早已知道這是一次試驗,便迅速進京。這使楊國忠很難堪,玄宗卻備感欣慰,認為楊國忠出於私忿而嫉恨安祿山。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祿山入見玄宗,哭訴道「臣是胡人,不識文字,蒙陛下破格提拔重用,才有今日之榮華。楊國忠嫉妒,欲謀害臣,臣恐怕離死已經不遠了。」玄宗也覺得對不住質樸忠誠的胡兒,好言勸慰,並加封其為尚書左僕射,賜食封千戶。  安祿山見玄宗對自己的恩寵依然如故,便請求兼任閑散的軍馬使,並推薦吉溫為副職,玄宗都一一答應了。安祿山利用職權之便,密派其親信選健馬能戰者數千匹,另加飼養。他還奏請玄宗封賞其部下將士,以致軍中將士都覺得安祿山恩重如山。安祿山臨行之前,玄宗親自把酒送行。從此,凡是上言安祿山謀反的人,玄宗皆命執送於安祿山。 第三節 安史之亂  安祿山視此次入京為冒險,一出京師,便迅速出關,乘船沿河直下,日夜兼程,數日後回到老巢范陽,連呼僥倖,但仍心有餘悸。而此時,朝廷已經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早在天寶元年,他所控制的三鎮兵力已佔全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後來又兼并了阿布思的數萬精兵,總兵力近二十萬,軍事地位舉足輕重。在這種情況下,安祿山決定起兵叛亂。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又上奏朝廷,請以番將三十二人替代漢將之職位,朝廷允許。與楊國忠同任宰相的韋見素奏言玄宗,說安祿山「其反明矣」,但玄宗不信。接著,李亨與楊國忠也數次進諫,說安祿山不可靠,仍都無功而返。楊國忠便說動玄宗派宦官輔琳,攜帶珍異果品前往賞賜安祿山,藉機探其虛實。安祿山卻用珍寶金銀賄賂輔琳,因此他回來後極言安祿山竭忠奉國。玄宗又信以為真,對楊國忠及太子的提醒置之不理。  顏真卿像不久,安祿山突然上奏向朝廷獻馬,共三千匹,每匹馬由兩名士卒控制,另有番將二十人護送。玄宗雖縱情聲色不能自拔,但接過此表一看,心中不禁大驚。河南尹達奚疑安祿山其中有陰謀,玄宗便派中使馮神威告諭安祿山冬天獻馬。安祿山見了馮神威之後,對其非常無禮,以致馮神威在見到玄宗後哭道:「臣幾不得見大家。」  玄宗雖不快,心中卻始終不信安祿山會造反。  輔琳受重賄之事不久被查出,並被秘密處死,安祿山警覺到玄宗態度有變,對朝廷派來的使者一律稱病不出迎。隨後,安祿山京師府第被查,死黨吉溫被貶,門客數人被殺,御史台及兒子安庄宗被楊國忠逮捕……安祿山被激怒了,他再也忍不下去了,決意起兵叛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暗中蓄謀十年之久的安祿山、史思明在范陽舉旗造反,安史之亂爆發。  唐玄宗此前一直不相信安祿山會背叛他,忽聞其起兵造反,大驚失色,斬其子安庄宗,賜庄宗妻榮義郡主自盡,並命榮王李琬、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正、副元帥,率數萬兵出潼關東征,還在各地新設節度使、防禦使,以阻止叛軍。但安祿山手下多是精銳騎兵,一路上進軍很順利,沿途郡縣的官員或開門出迎,或棄城逃竄,叛軍勢如破竹,直逼洛陽。  安祿山的虎狼之兵在洛陽擊敗了唐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所率領六萬不曾訓練的烏合之眾,隨即攻克洛陽。  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攻佔東都洛陽,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自稱雄武皇帝,國號大燕,改年號為聖武元年,封子安慶緒為晉王、安慶和為鄭王,任命了一大批文武官員。  安祿山雖佔領了洛陽,但新任元帥哥舒翰大軍已增至二十萬人,扼守潼關天險,西進無路。而在此時,平原顏真卿與常山顏杲卿等在河北起兵討伐安祿山,河北十七郡紛紛響應。安祿山只剩六郡,後方局勢吃緊。山西方面,李光弼收復常山城,與郭子儀會師,並率領漢、番騎兵十萬人,屢次打敗安祿山手下第一號猛將史思明的部隊。  五月,安祿山西進潼關受阻,東過不了雍丘,南又兵阻南陽,北路也幾乎斷絕,除了老巢范陽之外,只不過局限於河南西部一隅之地,陷入困境,安祿山不禁有點著急,想退回范陽。後經愛將田乾真勸阻,才打消了這個念頭,重新樹立了信心。  然而就在此時,昏庸的唐玄宗與奸相楊國忠下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兵法云:「將能而君不馭者勝。」哥舒翰處處受朝廷掣肘,雖明知己方利在堅守,仍奉命出關作戰,結果全軍覆滅,潼關失守,長安已無險可守。安祿山叛軍衝進八百里秦川,如入無人之境。玄宗等倉皇逃往四川,長安被叛軍佔領。  為了報安慶宗被殺之仇,安祿山下令將未來得及逃走的唐宗室家屬及皇子皇孫,自霍國長公主以下諸王妃妾、子孫姻婿等百餘人殺害。追隨玄宗的大臣們宗族也被誅滅殆盡。他還下令大索三日,搜刮民間殘物,百姓被害者不計其數。  玄宗一行來到陝西興平縣境內的馬嵬驛後,憤怒的軍兵發動兵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賜死,玄宗逃到四川避難。皇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即皇帝位,稱為唐肅宗,領導軍民討伐叛賊,遙尊玄宗為上皇。  叛軍在潼關停留了十餘天之後才西進。長安淪陷,玄宗西奔,安祿山及其部下以為大事已成,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安祿山把搜掠的宮嬪、樂工、文士以兵仗護送到洛陽,獲得梨園弟子數百人,在東都禁苑凝碧宮奏樂,宴會眾偽官。  安祿山又派其將高嵩持書信、備厚禮赴西北,誘降河西、隴右將士,然而被郭英義擒獲,此計未成。郭子儀、李光弼得知潼關失守、玄宗西逃,便撤兵守井陘,河北大部分郡縣又落入叛軍手中。安祿山派兵進攻穎川,太守薛願、長史龐堅奮力據守,堅持了一年。十二月,又命叛將阿史那承慶率兵猛攻,薛願等浴血奮戰十五天,城破被俘,被押送至洛陽。安祿山把他們捆在洛水冰上,將其活活凍死。  安祿山派愛將孫孝哲留守長安,張通儒留守西京,崔光遠為京兆尹。孫孝哲仗著安祿山的寵信,不把其智囊嚴庄放在眼中,與之爭權。嚴庄對他有畏懼之心,常忍讓。孫孝哲殺人不眨眼,奉命監視關中諸將,諸將也非常害怕他。長安百姓為了避難,紛紛逃住山中。這時,長安已得到太子北上召集軍隊準備反攻的消息,人們翹首以盼。這時有人說:「太子大軍至矣!」人們爭相奔走相告,萬人空巷。叛軍見北方塵起,以為官軍來了,倉皇欲逃。各地常有豪傑之士劫殺賊軍官兵。兩京雖被安祿山所佔領,由於其缺乏政治眼光及長遠打算,民心渙散,地方不安定,賊兵賊將亦不安心。其文武百官,天天飲酒作樂,坐享長安、洛陽的繁華,沒有人為今後打算,放任玄宗入蜀,坐等官軍轉守為攻。 第四節 安祿山之死  安祿山稱帝之後,志得意滿,便充分暴露出其暴虐驕縱之性。昔日為了收買人心,寬宏大量,高官厚祿,不吝賜人,其部下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為其賣命。現如今他一稱帝,性情大變,加上諸事常不順心,動輒責罰部下及左右侍從。  李光弼像安祿山此時身軀更加肥重,加上酒色過度,各種毛病都出來了。他原本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便慢慢減退,以至雙目完全失明,看不見任何東西。禍不單行,剛失明,身上又起了毒疽,苦產堪言。病魔纏身,各地壞消息又不斷傳來,以致安祿山暴躁至極,常常無故發火,左右隨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甚至殺人。  稱帝後的他深居宮中,諸將很少能與他見面議事,都要通過嚴庄轉達。嚴庄可稱得上安祿山身邊第一紅人。可是安祿山發起怒來,非打即殺,連嚴庄也常常遭受鞭棍責罰。  與嚴庄相比,挨打受罰最多的是安祿山身邊的貼身內監李豬兒。自幼就服侍安祿山的李豬兒,深得其寵信,日夜留守在他身邊。同樣,每次責罰,都少不了李豬兒的份。李豬兒總是無辜被打,又非常擔心安祿山會將自己殺掉。安祿山的兩個親信之人,一個是謀劃大事的元老重臣,一個是伺候其起居飲食的奴才,而此時成了棍棒鞭子之下的難兄難弟,同病相憐,於是二人結為盟友。  安祿山的寵妾段氏為其生下一子名慶恩,深受安祿山寵愛,欲以其代替慶緒。安慶緒知道自己地位不穩,一旦自己被廢,連小命恐怕都保不住。他焦慮不安,日夜想辦法自保。此時嚴庄也恐怕宮中事變於己不利,經過一番謀劃後,終於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徹底解決問題。於是,嚴庄與安慶緒、李豬兒串通一氣,謀害安祿山。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初五夜,三人悄悄潛入安祿山住所。嚴庄、安慶緒持刀站在帳外,李豬兒手持大刀直入帳內,對準床榻上的安祿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祿山平時習慣把佩刀放在床頭防身,事前已被李豬兒偷偷拿走。此時他吃了一刀,便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裡還摸得到。他氣急敗壞地搖著帳竿大聲喝叫:「賊由嚴庄。」此時,腸子不斷流出,溢流滿床,安祿山狂嚎不已,腸盡而亡,倒在睡榻之下。床上鮮血、流出的腸子淹沒了他肥大的身軀。安祿山死時,年五十五歲。安慶緒在其床下挖了一個數尺深坑,用氈子裹著安祿山的屍體,連夜掩埋,並威脅宮中眾人不許亂言。  次日早晨,嚴庄傳旨主上病危,立晉王安慶緒為太子,並很快即大燕皇帝位,尊安祿山為太上皇。幾天後才發出訃告,說安祿山已死。將屍體又從坑裡挖出來,早已腐爛,便草草殮葬。  狡黠多智的安祿山,善於迎合唐玄宗心意,投其所好,因而格外受寵,屢次加官晉爵。在玄宗矯情荒政、朝綱不正之際發動了武裝叛亂,把鼎盛一時的唐王朝推向了戰亂的深淵。  而他自己僅當了一年多的皇帝,便死於親子之手。
推薦閱讀: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開始衰敗?
轉 什麼是安史之亂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歷史 第八節 府兵制真的優於募兵制嗎
安史之亂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史 第十節 安祿山勇赴鴻門宴

TAG:故事 | 安史之亂 | 安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