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普貼】漢服簡史

原始社會時期的中國服飾:

我國的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從傳說中的黃帝時期「胡曹作衣」到現在,漢族服飾的歷史大概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從西安半坡、浙江河姆渡、江蘇草鞋山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出土文物中的天然材料編織品來看,早在五六千年之前手織物已被廣泛應用,原始手工業也開始出現。而且從全國7000餘處較大規模的新石器遺址中均有石紡輪出土,如山西芮城縣西王村仰韶文化遺址晚期地層原始工具石紡輪、陶紡輪的發現,湖北天門石家河發現的大量陶紡輪,形式不下10種,多數還繪有花紋。在河姆渡文化遺址及龍山文化遺址都發現過織布的工具骨梭、木機刀及機具卷布軸等。而原始服飾的產生應該早於這個時期,服裝在其產生的初期主要是人們生存的一種工具,用於禦寒和保護身體。隨著人的進化,人們才開始關注它的文化價值,即審美和社會地位的象徵性。原始人類從將自然形態的鳥羽獸皮,草茅之類披在身上到開始用一些經過打磨的飾品來裝飾自己,人類的服飾文明便由此開始了。下圖一為原始社會服飾的一個帶有骨針等飾品的復原圖。

圖一:

圖二:原始服裝的紋飾

圖三:原始服裝的冠帽

商代服飾:(前17世紀初 - 前11世紀)

商朝開始我國已經進入了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同時我們也步入了奴隸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使商代的人已經能夠織極薄的精細綢子和幾種提花織物。商代社會不再是一個靠漁獵和採集為支柱經濟形態的社會,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奴隸的出現使得社會具有了不同的等級分化。一方面人們為了強化這種分化需要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外部標誌,另一方面生產力的提高使得服飾的多樣性有了基本的技術保障,因此商代的服飾無論是在款式 還是文化內涵上都是原始社會所不可比擬的。宋鎮豪在其《商代玉石人像的服飾形態中》列舉了商代至少存在的十二種服裝的樣式:

一 交領右衽短衣,有華飾,衣長及臀,袖長及腕,窄袖口,配以帶褶短裙,寬腰帶,裹腿,翹尖鞋,是為高級權貴衣著。

二 交領右衽素長衣,長袖,窄袖口,前襟過膝,後裾齊足。配以寬褲,寬腰帶,鞋履,腹懸一斧式蔽膝,頭戴高巾帽。是為中小貴族或親信近侍所服。此類帶後裾的交領長衣,是

「深衣」的先例。

三 交領長袖有華飾大衣,衣長及足踝。配以寬腰帶,上窄下寬形蔽膝,鞋履,頭戴頍形

冠卷,是為高級貴婦之服。

四 肩背部披格子長條巾,交迭胸前作右衽裝束,下穿格子條紋長裙,腹下懸一斧式「蔽

膝」。頭戴格子條紋布帽冠蒙覆其髮,為貴族服飾。

五 直領對襟有華飾短衣,長袖,衣長及臀。配花長褲,鞋履,頭帶頍形冠,是為貴族衣

裝。

六 對襟長袍,寬長袖,衣長及足,為貴族衣裝。

七 對襟華飾長袖短衣,束腰,花長褲,配花鞋。頭髮用某種膠類固定成高高聳起型,髮

梢外勾。為中下層貴族或近臣親信形象。

八 高後領敞襟長袖花短衣,是為親信貴族之衣。

九是圓領長袖花短衣。配緊身花褲,帽冠,是為中上層貴族衣裝。

十 圓領窄長袖花大衣,衣長及小腿,是為中下層貴族衣裝。

十一 圓領細長袖連袴衣,下擺垂地,束腰索,衣式簡而無華,是為罪隸服。

十二 赤身露體或僅於腹前束一窄蔽膝,以及頭部戴圓箍形「頍」,或戴一扁平圓冠,乃賤

民家奴形象。

大體說來,衣料質地和做工的考究與否,衣飾紋樣的簡繁,是商代等級制服飾的基本內容,而商代中上層貴族間流行窄長袖花短衣,中下層社會間的窄長袖素長衣,構成了服飾款樣的等級差次,與周代所謂「王之吉服,服大裘而冕」, 以寬袍大袖象徵權威,恰恰截然相反。除此之外,社會身份地位或族屬的不同,其服飾包括頭飾髮型及冠飾的差別也是極為明顯的。

周代服飾:

(一) 西周服飾(前11世紀 - 711年)

西周社會承襲商朝的制度,社會生產力進一步向前發展,物質的豐富程度遠大於商代,社會秩序較商代也日趨嚴密化,各項規章制度的開始建立和完善。而服飾作為一個身份的外部象徵,也進一步規範化,納入「禮治」範圍,因此服飾的界限越發清晰,各種場合的專門的服飾也分工越來越清楚。如宮廷中拜天地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弔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採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製成,寬四寸)、玉 (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繫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製成的精細的勾或扣)。周代的服飾比商代要寬鬆,袖口變大,形成大袖。而且男子開始束髮,不再像商代人一樣散發。冠帽的形制也逐漸增多,開始有筒冠,雀尾冠,尚冠,長冠,冕,弁等。

圖四:西周玉人1972年甘肅白草坡2號墓出土質呈淺黃色,圓雕一站立人

(二) 東周服飾(春秋 戰國)(前711 - 256年)

春秋戰國之際,正是西周的農奴制逐漸瓦解的時期,前期的封建社會以宗周的王權為主,後由於王權日益衰弱,諸侯興起,「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的時代便開始了。諸侯們大小兼并,互相爭雄,社會的財富和技術相對集中,社會生產力也明顯提高。從大量文獻來看,貴族統治者維持政權的堅甲利兵,車服器用的藝術水平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外,服飾作為一個文化的載體,雖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穩定性,但在這種動蕩不安,各種新舊思想交替的年代也開始出現一些新的特點。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禮治」制度開始崩潰後,傳統的服飾制度也開始出現一些新變。首先,在顏色的選擇上,紫色代替硃色成為權利和富貴的象徵。其次,服裝的剪裁上面,上層社會仍然沿襲寬衣闊袖的審美風尚,但是軍人和勞動人民為了適應生產和戰爭的需要下身著褲而不再著裳了。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再次,服飾的材料,紡織原料從細麻布過渡到絲織品,而且紡織品的貨物流通大大加強。

東周的主要服裝的款式有:

一,上衣下裳相連型。主要以深衣為代表。深衣是這一時期出現的很重要的服裝樣式,而且從此時開始深衣便一直是漢服的一種重要的形式。《禮記·深衣》裡面記載:「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後從宋代起,便有眾多學者對其具體的形制和剪裁方進行考證,各家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大體上深衣的形製為上衣和下裳相連,衣襟右掩,下擺不開叉,前後擁掩,垂及踝部,不露膚,不及地。邊緣通常還有鑲有一些彩帛。古之禮服,上衣下裳不相連,此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裁減時,用布為12幅,以對應一年十二個月。《禮記?玉藻》:「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祛,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回肘,長、中繼揜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緣廣寸半。」 《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黃宗羲在其《深衣考》(鏈接)中對於深衣的剪裁有詳盡的考辨,可資參考。

圖一:戰國玉人像,頭戴冠,腰系帶,足穿鞋,衣服上下相連,袖口較寬。

圖二:

左圖為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花草紋綉淺黃絹面綿袍。

中圖為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一鳳一龍相蟠紋綉紫紅絹禪衣。

右圖為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鞦衣。

二.上衣下裳分開型。西周以前的服裝大都如此,但是這一時期比較有特色的為胡服。沈從文在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出春秋戰國以來,儒家提倡宣傳的古禮治抬頭,寬衣博帶成為統治階級的象徵,上層社會逐漸和小袖短衣隔離疏遠,加上短靴和帶鉤,一併被認為是游牧民族特有樣式了。實際上,所謂「胡服」可能是商周勞動人民的及戰士一般衣著。胡服在我國西北部一代始終存在,而且樣式變化不大。一般為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瘦窄,便於活動。春秋時期的趙國位於西北部與少數民族毗鄰,漢人寬衣博袖的裝束不適合於訓練騎兵,於是趙武靈王下令胡服騎射,吸收東胡族及婁煩人的軍人服式,廢棄傳統的上衣下裳,將傳統的套褲改成有前後襠,將褲管連為一體的褲子,古時稱為「窮絝」或「緄襠絝」,這種褲子便於私溺,襠不縫綴,用帶系縛。極大的方便了行軍打仗的需要。但是這種服飾也只是在軍隊和勞動人民中流行,上層貴族依然以寬衣博帶為審美風尚。

圖四: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虞銅人,穿窄袖服裝、腰間佩劍的侍衛衣。緊身窄袖上衣,衣襟下擺左長右短呈波浪形,下穿折襇裙裳,裙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均穿於上衣之內。腰系革帶,掛有垂纓及心形囊。腰右側佩短劍。

圖五:

左圖為戰國雜技銅人,中圖為河北滿城出土當戶燈銅人,右圖為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戰國戴冠胡服銅人。三個銅人的裝扮都為窄袖短衣。

三.婦女服飾。戰國時期,各地的服飾文化在具有大體相同的審美趣味的前提下,因各地風俗的不同,也開始出現分化。齊魯之地,大致沿襲舊制,而楚地,因為其地處南方,加之文化水平較高,禮制方面禁忌也較少,服飾方面便體現出不同於中原各國的特色。他們衣著色彩對比強烈。有尚奇的傾向,如屈原所說的「余幼好此奇服,年既老而不衰」。這種尚奇的風尚,從楚王到民間都有鮮明的體現。楚國風尚和春秋以來的寬袍大袖,區別明顯,男女衣著趨於瘦長,領緣較寬,繞襟旋轉而下,衣著多華美,顏色艷麗,圖案規矩,加工精細,通常兼具印,繪,綉等不同的工序。

圖六:長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戰國綉文,錦沿曲裾衣婦女彩繪俑

圖七: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實物,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綉羅單衣及刺繡紋樣。

圖八:楚國婦女的曲裾深衣,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漆繪木俑

秦漢服飾:

秦朝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不僅需要統一區全國的錢幣和度量衡,同時服飾文化的統一也是他十分重要的方面之一。但是秦朝畢竟太過於短暫,服飾制度還不完備,秦始皇在服飾方面的制度主要是把黑色定為權力和富貴的象徵,黑色便成為秦朝的尊貴之色,此外關於袍的穿著也有具體的規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綠袍、深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絹製作。

漢朝:

一,漢代男服。

漢襲漢襲秦制,同時又在服飾制度上面極大的豐富了秦朝的制度,概括來說就是「袀玄,長冠。」長冠,就是劉氏冠,相傳為漢高祖做亭長時,所戴之冠,用竹皮做成。後漢書《輿服志》中說"此冠高祖所造,故以為祭服",定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其特點是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珮、朱履。所服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朝服用黑色,做為祭服,限用紅色鑲邊。從形式上官民服用無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襜褕」。這種服式由於既長且寬男子服用較為普遍。禪衣內有中衣、深衣,其形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區別在於內穿和外用。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硃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漢朝服飾的圖案

一改商、周代中心對稱、反覆連續圖案的組織形式,而是以重疊纏繞、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構圖出現了,並以幻想和浪漫主義手法,不拘一格地進行變形,形成了活潑的雲紋、鳥紋和龍紋圖案。其特色是用流動的弧線上下左右任意延伸,轉折處線條加粗或加小塊面,強調了動態線,豐富了形象。漢朝服飾的穿戴的方式主要是穿外衣的時候,由於領大而彎曲,因此必須暴露中衣的衣領,衣服的里料都是白色,袖寬為一尺二寸,穿著裘衣時,裘毛朝外。腰帶甚為考究,用帶鉤做成各種獸形,男子保持佩刀的習俗。

圖一:

咸陽彩繪陶俑,穿著漢代曲裾。

圖二:

漢代男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圖,根據陝西咸陽出陶俑復原繪製。

圖三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曲裾袍。西漢早期多見,而東漢時漸少。

圖四:

湖南省博物館藏,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直裾袍,西漢時出現,東漢時盛行。但初時不能作為正式禮服。到東漢,直裾逐漸普及,替代了深衣。

圖五:

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西漢時期的素紗禪衣,此素紗面料為超薄型平紋紗,繅絲織造技術難度極大。

圖六:

平民服飾,一般衣袖窄小,頭上圍巾。褲角捲起或紮裹腿,便於奴勞作。

圖七: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著衣木俑頭戴長冠,估計為所謂劉氏冠.

圖八: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著衣木俑, 漢代長冠 戴長冠、穿深衣的侍者.

二 漢代女服

漢代的女服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禮服,即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以及婚禮服,形式主要採用深衣制。而平時勞動女子總是上著短襦,下著長裙,蔽膝之上裝飾腰帶長垂.

圖一:

漢代婦女的襦裙圖,參考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及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復原繪製。襦裙出現於戰國時期,漢代因循不改,用作婦女的常服,它是中國婦女服飾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圖二:

陝西西安紅慶村出土加彩陶俑.從陶人的衣領處可以看出,陶人一共有三層衣領.

圖三:

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鍍金長信宮燈銅人。梳分髾髻、穿深衣的婦女,領和袖都較為寬大.

圖四:

根據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飾復原繪製曲裾深衣圖,及江蘇徐州銅山漢墓出土陶俑穿曲裾深衣的婦女。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

圖五:

參考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復原繪製漢代寬袖繞襟深衣圖。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圖六:

參考湖北雲夢大墳頭一號漢墓出土木俑復原繪製,漢代窄袖繞襟深衣.

圖七: 漢代直裾女服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十分動蕩的年代,政權更迭頻繁,各個民族,國家之間戰爭不斷,民族融合大大加強.這一時期的服飾文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沿襲秦漢舊制的漢人服飾.二是穿著方便的少數民族的服飾.但是二者之間又不是完全的對立的關係,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漢人和少數民族互相青睞對方的文化,而該穿漢服和胡服的時候也很多,有時甚至是漢服和胡服雜穿.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改制,便是少數民族領袖醉心於漢族文化的代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帝始服袞冕;太和十八年改革鮮卑族的衣冠制度。公元495年接見群臣時他就班賜百官冠服,用以更換胡服。但是同時,胡服的短小緊身的樣式非常適合於勞作,漢族的下層民眾也開始學習胡服的穿著打扮,而且蔚然成風,以至於有些漢族的貴族也開始效仿.

一. 傳統的漢族服飾:

魏晉的士大夫大都雅好清談,發言玄遠,在服飾上追求翩然有風度.因此魏晉時期的貴族大都愛好穿著大袖翩翩的衫子.下穿褲裙. 貴族婦女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 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

圖一:

孫位《高逸圖》局部.圖中人物通穿寬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寬袖衣衫,從整個畫面的構圖風格來看為典型的魏晉風度的代表作,雖然孫位為唐朝畫家.

圖二:

《北齊校書圖》局部.畫中是一群士人在坐而論道.從畫中人來看都是穿著質地飄逸的衫子,頭戴裹巾.

圖三:

顧愷之《列女圖》局部.圖為戴卷梁冠、穿袍服的貴族男子

圖四:

魏晉貴族婦女服飾.袖口寬大,衣身合體,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

圖五:

雜裾垂髾女服展示圖為魏晉普通婦女所穿深衣.

圖六:

根據敦煌莫高窟供養人壁畫復原繪製,穿大袖衫、間色條紋裙的貴婦、侍從.

二.具有少數民族特徵的服飾

在南北朝流行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服飾主要有褲褶、裲襠、半袖衫.

褲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服裝,其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上衣一般不同於漢族服飾的右衽,一般用左衽.肥管庫有小口褲和大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方便,故用三尺長的錦帶將褲管縛住,稱為縛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製作。秦漢時期,漢族人也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是只是士兵和勞動人民的裝束.南北朝時,漢族上層男女也穿這種褲褶,不過南朝的款式更為寬鬆,袖口和褲腿都更為寬大,這種風氣後來也影響了北朝人的裝束.

裲襠起初也是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沒有袖管,只有前胸和後背兩塊,相當於今天的背心.便於人們雙手勞動.婦女的裲襠往往加有彩綉裝飾.

半袖衫也是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之一,為短袖衣衫.上述幾種少數民族的服飾因為其較強的實用性,為漢族人民所喜愛,逐漸進入漢族人們的生活.

圖一:

圖為頭裹巾,穿窄袖小衫,長裙的女子,東晉加彩陶俑。中圖為戴小冠、穿窄袖襦裙的男子,江蘇南京出土陶俑.右圖為東晉加彩陶俑,大褲管的女子.

圖二:

圖為穿對襟、窄袖、袒胸衣的男子,北朝加彩陶俑實物.

圖三:

左圖為戴氈帽、穿袍服的獵人,甘肅嘉峪關出土的磚畫。右圖為穿袍服的農民及農婦,甘肅嘉峪關出土磚畫。

圖四:

左為束髻、穿窄袖襦裙的農民。中為戴小冠、穿窄袖服、縛褲的男子。右為梳環髻、穿對襟衣的侍女.

圖五:

褲褶

左為展示圖


推薦閱讀:

【深度長文】互聯網人必須要懂的「倖存者偏差」
政治元規則
純乾貨:科普一些特殊的香辛料知識——化橘紅、葫蘆巴、藿香、靈草……,這些香料你都聽過嗎?
科普時間:「硬」戰20年

TAG:科普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