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播音員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時間:2011-08-11
  ● 汲廣玲  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其言、其行無不受到大家關注。主持人對節目的駕馭力、表現力和親和力,對所主持的節目,甚至所屬的廣播電視台在廣大觀眾聽眾心目中的地位等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老師不幸英年早逝,廣大網友自發地在網上設立靈堂,寄託無限哀思,折射出羅京老師深為廣大觀眾喜愛的獨特的人格魅力。因此,具備什麼樣的人格魅力、節目與人格魅力如何相互影響,怎樣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越來越為廣大播音員主持人所關注。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淺見。    人格魅力的內涵  播音員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首先,是對節目本身的駕馭能力  即按照節目的要求,通過主持人的詮釋、解說、評論以及情感的投入,使節目達到或超過預期的效應。這是塑造主持人格魅力的第一步,試想,如果節目主持得一塌糊塗,再談人格魅力,那必然是捨本逐末。  其次,是主持人節目外的品質表現和生活價值觀  主持人是社會公眾人物,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媒體捕獲並加以放大,使得主持人的個人生活也不可能完全屬於自己。  最後,是文化的沉澱和表現力  豐富的知識是做好一名主持人的基礎,主持人必須有足夠的文化底蘊,這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沒有文化的沉積,在節目的詮釋上就不可能做到得心應手、厚積薄發。從這一點上講,主持人的形象需要靠文化來支撐,有豐富的閱歷,並精於洞察,善於思辨,是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的保證。    人格魅力與節目的關係  人格魅力與節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主持人言語的表達與體勢語,都能體現主持人在節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主持人是同節目共成長、共榮辱的關係。主持人個性的生命力和人格魅力密不可分,節目主持人要想把節目做出品牌,使觀眾喜愛,就應當在人格和節目的關聯上下工夫,形成良性互動、相互依存的關係,進而追求節目與個人人格的完美統一,力求形成某種自己特有的風格。  主持人的張力以人格為基礎。主持人的張力是在節目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是主持人在完成節目內在要求的前提下,自我能力的發揮和擴張。我們經常說,某某人的氣質適合某某類型的節目。只有按照主持人的氣質和風格,打造與之相適應的節目,這樣的配合才會「默契」,節目才會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如果讓李詠去主持《焦點訪談》,讓白岩松去主持《非常6+1》,未必能夠表現得像今天這樣「火爆」。    怎樣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  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價值取向。主持人的思想是否純潔、道德是否高尚,直接關係到對節目本身的影響。羅京老師之所以受到那麼多人的尊敬和愛戴,與其金屬般的聲音,嚴肅、莊重的播音形象,以及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道德風範所綜合形成的獨特人格魅力有著直接的關聯。節目之外,他資助窮困山區的孩子上學,一同下地種田,他誠摯的話語發自內心,凝重的表情沒有任何造作,這些無不是其人生觀、價值觀的自然流露。因此,作為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典範,他的英年早逝引起那麼多人的惋惜和悲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自己獨特的語言能力為個性特徵。電視的發展日新月異,對駕馭品牌欄目的節目主持人來說,不僅需要主持人平和、親切、自然,還需要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主持風格、獨特的語言能力。首先,要做到語言運用得規範和得體,語言的發音和情感準確、放鬆;其次是用心播音,以情感人,有自己的個性化特徵;再次是始終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良好的工作狀態是把節目做好的必然要求,主持人在走上鏡頭前的那一刻,他的情緒就應該與自己的喜怒哀樂告別,因為這個時候,主持人已經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節目、屬於所有觀眾。  以審美意象架起與受眾之間的橋樑。高質量的節目和優秀的主持相結合,給受眾傳達的就是一種審美意象,通過畫面、聲音的傳播,把節目的內涵和主持人的情感一同傳達給受眾,讓受眾在觀看和聆聽的過程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通過審美意象,架起與受眾之間溝通的橋樑,橋通了,受眾才能了解你,喜歡你;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李詠和高博,分別在《幸運52》和《購物街》中大量運用肢體語言,張揚而不誇張,成為節目的招牌式動作,從而為他們贏得了較好的人氣。  總之,現場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和靈魂,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是打造品牌欄目的基礎,而品牌化的欄目需要個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只有在節目中把自己的才華與節目相融合,把自身的人格魅力、學識修養通過節目展現出來,才能給節目增光添彩,成為節目的標誌。    (作者單位:臨沂市羅庄區廣播電視台)  來源:青年記者2011年7月中

推薦閱讀:

電視節目的主持人的耳機里,導播一般會說些啥呢?
當我們在談論芮成鋼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是個什麼人物?
經濟信息聯播的主持人都有誰?
知名主持人王芳:做好媽媽從懷孕開始

TAG:魅力 | 人格魅力 | 主持人 | 人格 | 播音 | 主持 | 播音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