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青年震蕩」成為熱詞引發的思考

「青年震蕩」(youthquake)超越「反法西斯」、「污點材料」等,成為《牛津詞典》2017年的年度辭彙。《牛津詞典》負責人在一篇博客中詳細解釋了入選的原因:「我們基於數據和語言的趣味性選擇了青年震蕩(youthquake)。但最重要的是,當語言反映了我們日益加深的不安和疲憊,這是一個罕見的聽起來充滿希望的政治辭彙」。社會變革的因子「青年震蕩」,被定義為「青年人行為或影響所產生的在文化、政治、社會領域的重要變革」,該合成詞在《牛津詞典》看來反映了青年選民的「政治覺醒」。它第一次出現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一位時尚編輯黛安娜·弗雷蘭(Diana Vreeland)用該詞來形容時尚、音樂和評論界的突然變化。而今該詞以「青年人推動政治變革」之意重新復甦。該詞在英國的使用於今年六月達到第一個頂峰。據《牛津詞典》負責人透露,數據顯示2017年期間「青年震蕩」在日常用語中的使用增加了五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01%。他同時還透露,過去的一年,需要一個能讓公眾團結在一起的辭彙。 與《牛津詞典》的年度詞相比,美國《韋氏詞典》前不久宣布將「女權主義」(feminism)列為2017年度辭彙。而韋氏特約編輯皮特·索科洛夫斯基(Peter Sokolowski)在一份聲明中說,沒有任何一個辭彙能夠囊括2017一整年的新聞、事件和故事。不過,綜合分析被搜索頻率顯著高於去年的辭彙以及全年搜索量激增的情況,「女權主義」一詞脫穎而出。不管是《韋氏詞典》還是《牛津詞典》,在評選年度辭彙很難用一個詞綜合概括2017整年的事件時,將」青年震蕩「和」女權主義「這樣帶有運動積極意味的辭彙列為年度辭彙,客觀地講,不僅基於搜索頻率和數據,都將可能或即將出現的變革因子納入其中。與「女權主義」、「青年震蕩」等「走紅」的時間差不多,中國雖然沒有票選這樣的年度辭彙,但臨近2017年終,「佛系」卻悄然走紅於網路。像佛系朋友圈、佛系乘客、佛繫戀愛、佛系健身……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湧襲來。標籤背後的社會心理至於什麼是「佛系」,核心含義大概如下:它指的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隨緣」為指導精神的生活方式。佛系的核心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走紅中國後,以「佛系」為詞根衍生了一系列辭彙。而「佛系」發展到現在,其實跟佛教已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借鑒佛教講求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有分析認為,「佛系」講究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低慾望社會」。同時認為,中國出現「佛系」「低慾望」是好事,說明年輕人不再為追求物質而活。然而,真的是這樣嗎?與其說是不再為追求物質而活,不屑說是對現實無奈與逃避的一種無可奈何的自嘲與調侃;如果說真的都是低慾望的表現,那麼,日本的低慾望與中國的低慾望依然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日本出現低慾望的原因在於,有一批人群從以前一味的追逐物質轉變到了追逐精神需求,另一批人群因為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導致其理念發生變化,是主動式的;而中國的低慾望,是更多的青年看到了「草根逆襲」的不現實性,逐漸接受了現實,走上了「低慾望」的路子,是被動式的。並且,日本在進入低慾望社會之時,已經擁有了相對富足的生活。公允地講,中國近些年經濟確實在不斷發展,但還沒有到達富足的程度。一旦經濟停滯,就意味著更高的失業率和更匱乏的資源。 「人民日報評論」針對「佛系青年」的現象也曾發表過評論文章。文章指出,本質上,這樣的「佛系」人生,跟「我們是誰」的咆哮體,跟「葛優躺」「感覺身體被掏空」的吐槽,跟「第一批90後脫髮了」,也都有些相似。不過,「佛系」之說,在無奈之外,更多了一些「不焦躁、不執著、不強求」的態度。很多人也將「佛系」總結為「喪文化」的一種,因為兩者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是「無所謂,愛咋地咋地」。「佛系」,就像前段時間的「油膩」一樣,都是一個標籤,但是當標籤出現時,很多年輕人和中年人都自願認領,無疑,這個標籤戳中了痛點與焦慮。應該說,青年人天性中充滿熱烈的、向上的因子,對生活應該是充滿熱忱、對世界充滿好奇。不過, 「佛系」、「喪」、「油膩」等這些偏於負面的辭彙,卻不容易讓人想到積極向上的狀態。「佛系青年」等這些詞的爆紅,這不僅是社會各代人心理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問題的縮影。如果真的迎來一個年輕人低慾望的社會,前景未必光明。並且,這一切並不都是「佛系」與「油膩」等的錯,單純呼籲要奮鬥拼搏,都是空洞乾癟的,應該想想造成「努力帶來的痛苦壓倒了回報帶來的快樂」這些觀感背後的原因。 一邊是號角嘹亮的十九大以及步入新時代,一邊是「佛系」等的走紅和背後的偽「低慾望」。流行詞轉瞬即逝,但一個接一個的流行詞背後串聯起的卻是社會問題最真實最系統地反映,這樣的「震蕩」之後,又是否能夠提醒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呢?
推薦閱讀:

沉思錄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什麼樣的人為鏡,明得失,明的是什麼得失?
對太極生態的思考
用下半身思考的女人
疼痛帶給我們的思考⑥

TAG:思考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