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筋骨,談何養生?說一說內家拳的「打熬筋骨」(下)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傳榜2015十大網路國學公號

文 | 網路

編輯 | 鹿鳴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平湖秋月 純音樂-養生音樂

上期回顧

不舒筋骨,談何養生?說一說內家拳的「打熬筋骨」(上)

不舒筋骨,談何養生?說一說內家拳的「打熬筋骨」(中)

三、積柔成剛

內家拳鍛煉筋骨,不採用負重和劇烈的無氧運動,不增加肌肉的重量。健美運動員和從事拳擊、泰拳、跆拳道等搏擊項目的人士,他們都為了高質重的肌肉訓練付出過健康代價,他們一旦停止訓練,肥胖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健康殺手就會找上門來。

而中國的內家拳打熬筋骨的方法不僅能夠克服這種肌肉訓練的缺憾,同時還可以防治肥胖和三高等慢性頑疾。

內家拳,無論是太極拳、八卦掌、還是形意拳都講究放鬆,追求「寧長一寸筋,不增一分肉」,這是一種積柔成剛的練法。過去的行家把「積柔成剛」的練法稱之為「長筋騰膜」。在真傳的《易筋經》中有「四把揉法」將筋與骨之間的膜凸顯增厚,據說昔日江寧大俠甘鳳池因自幼習練「易筋經」而周身不懼重擊。

正宗的五禽戲、易筋經和洗髓經也都是在鬆柔的狀態上把筋擰出槽後,行氣貫通經脈,不僅能夠長筋騰膜,同時也可使骨髓得到氣血的滋潤,恢復到最佳生理年齡。此種方法不論老幼和病弱均可習練,如河南一七旬老翁周身柔若無骨、可與嬰兒相匹,探詢之,答日:十年前才開始習練少林童子功爾。

內家拳的鬆柔原理,平常人一試便知:用手提一個幾十斤的重物,嘗試肌肉不用力,筋就會綳起,氣血會貫人手臂,你會感到臂膀很沉重,長筋騰膜的道理就在於此。

因此說太極拳的修鍊在中級階段要「用意不用力」,但也並非是無力。內家拳在這個階段上的外形練習看似很慢,其實氣血在體內卻是運行不息;看似無力,可一般的人去推行功者的手臂是推不動的。修鍊者在經過揉開周身和「凈化肌體」之後,會有變化成一個「新人」的感覺。

此時再下勢行功,無論是練太極拳還是轉八卦,運動量逐漸加大。如果在低身下勢時再注重周身鬆開,尤其是腿和腳更須鬆開,開始時也許會感覺很累,慢慢地周身的筋都會抻長,加上內氣的熏蒸,原本僵硬的筋骨就會變得富有彈性,這個過程有點像過去的老清真飯店烹熬牛筋。

這也只是為更深層次的修鍊奠定基礎。

不過,筋骨打熬至一定程度,肌肉的質量也自然會發生變化,過去一些內家拳大師能夠將對方的拳腳彈出,除了自身練就了化勁外,他的筋骨皮的密度也決非一般人能比。


推薦閱讀:

冠心病的飲食養生
養生豆漿米糊果蔬汁大全
2017年最全養生日曆
一日抖三抖,活到九十九,最簡單有效的強腎養生法

TAG:養生 | 內家拳 | 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