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起源及家族的歷史播遷——之二

第一望族前言導讀

續;同族數源一本數支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陳氏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主要源頭之一,也孕育了龍的傳人繁衍生息的主要根系。

迄今的各種論著中,在講到陳氏的源流本支發展之時,多講以下支系比較清晰的幾支:即媯姓之支;陳國公族後裔之支;漢代劉矯後裔改姓陳氏之支;鮮卑族侯莫陳之支;以及隋末唐初的白永貴之支等。

媯姓之支,出自虞舜之後裔,始祖為媯滿,其子孫以國為氏,稱陳氏。陳國被滅以後,實際上陳胡公的子孫居住在國都畿輔者仍甚眾,這些祖居於陳地的陳氏家族,就被稱之為「老陳戶」。迄今淮陽境內還散居著眾多的「老陳戶」,據淮陽8個鄉鎮的統計,陳氏家族就有三千餘戶,三點六萬餘人,分居在一百多個自然村。陳國公族後裔之支,主要是指在陳國內亂時期及其陳國滅亡之後,陳國宗室子孫不斷外遷諸地,隨遇而安,分別在各地生根發芽,再綻新枝,形成陳國公族後裔諸分支。

如陳國後期,陳哀公之子留就避居陳留,陳閔公之長子陳衍棄國逃難,避遷於陽武戶牖鄉(今河南原陽東北楊阿鄉),陳閔公次子全溫逃到晉地、復居於固始等,分別形成陳留陳氏、陽武戶牖鄉陳氏和固始陳氏等數分支。而陳全溫之後陳孟璉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固始陳氏遂又融入潁川陳氏。在陳國公族後裔之支系中,尤以陳完這一支最為突出。據文獻記載,當春秋中期陳國發生爭奪王位的鬥爭時,陳厲公的兒子陳完為避難,逃到位於今山東地區的姜姓齊國,在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即工匠之 長)。


據《史記正義》云:陳完逃到齊國後,改原來的陳姓為田,稱田完,卒謚敬仲,史稱田敬仲完。實際上,在先秦時期,陳、田二字音義相同。據《說文解字》:「田,陳也,樹谷曰田。」另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田,陳,相近也。」錢大聽《十駕齋養新錄》謂:陳,田,聲皆相近。所以,在古代文獻典籍中,陳、田二字互為通假。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所記「陳文子」,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司馬遷即直接改寫為「田文子」。又如《韓詩外傳》所記「陳鐃」,劉向《說苑·尊賢篇》便說:「陳鐃作田鐃」。所以,陳完入齊,改陳姓為田姓,以避與陳故國之嫌,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至今閩南話中陳、田讀音還無甚分別,潮汕話中的陳、田二字的讀音,也僅僅是略轉而已。陳完是後來陳氏家族在齊國得到發展的開拓性人物,他到齊國後,因表現出很高的道德修養,又熟悉上層社會奉為準則的禮義,所以很快在齊國立穩腳跟,使家族日益壯大。他的子孫也歷任齊國的大夫、卿、相,並逐漸壟斷了齊國的大權,最後取而代之。

《左傳》中對「陳完奔齊」及其陳氏家族在齊國的發展,有比較詳細地記載,並較高的評價了陳氏家族在齊國五世昌盛八世興隆的奮鬥歷史。齊國陳氏家族主要成員有如下諸人尤為突出:田敬仲、田孟夷、田孟庄、田文子、田桓子、田釐子、田成子、田襄子、田莊子、田悼子、太公田和、齊侯田剡、孺子田僖、齊桓公田(陳侯)午、齊威王因齊、齊宣王辟疆、靖郭君田嬰、田威氏、田卻師、孟嘗君田文、田靖氏、田嘗氏、田陸氏、齊閔王田地、田胡母氏、齊襄王法章、齊王建、田角、田間、田法氏、齊王假等等。其中陳完之第五代孫田乞(?~前485),即田釐子或曰陳僖子,田桓子之子,是陳氏家族在齊國發展中繼陳完之後的又一關鍵人物。田乞曾為齊景公大夫,採取大斗出、小斗進的方式,施惠於民,獲得眾心。於是後來聯合齊國貴族異姓大夫鮑牧等人,發動政變,率兵攻打齊君晏孺子荼,驅逐其相國高氏及其親族高張、國夏等,扶立晏孺子的庶兄公子陽生,是為齊悼公。公子陽生與田乞原是好友,陽生即君位後,擢田乞為相,陳氏家族因此更得齊君寵信。齊悼公之後,是齊簡公繼位。田乞之子田常出任齊簡公之相。田常(前456)即田成子或曰陳桓,他任相以後,復修父政,仍用大斗出貸、小斗收還的辦法,以爭取民心,因此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

齊簡公四年(前481),田常再一次發動政變,盡誅齊國卿族鮑、晏、闞止及公族之強者,又殺簡公而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從此,田陳氏世代為相,齊國之政皆歸田陳氏,齊君猶如愧儡。到田和(前384)任齊相以後,他主持發動了近三十年的對外戰爭,進一步顯示了田陳氏家族統治齊國的力量,並提高了田陳氏家族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因此,這時再留一個姜姓的傀儡國君已無意義,於是在齊康公十四年(前391),田和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國君。幾年之後,田陳政權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承認,立為諸侯,列於周室,沿用齊國國號。田和為齊太公,歷史上稱之為「田氏代齊」。陳氏家族最終傾覆姜齊政權。齊太公之後,其子田剡即位,是為齊侯剡,在位九年,後被田午(前400~前357)發動宮廷政變所殺,田午自立為君,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下傳齊威王因齊,再傳齊宣王辟疆。宣王之後,有閔王田地、襄王法章相繼在位。齊襄王傳齊王建,齊王建於公元前221年遭秦軍進攻,原本強盛的田齊政權在秦國大軍的猛攻之下,卻不堪一擊,齊王建不戰而降,被遷於共(今河南輝縣),齊國滅亡。


田齊滅亡之後,田氏子孫紛紛改姓四遷。齊王建有三子,其中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意為王室之後,成為北海、陳留兩郡諸王姓之祖。其第三子田軫出逃至楚,複姓歸宗,稱為陳軫,為河南相,被項羽封為潁川侯,是為潁川陳氏之祖。從此潁川陳氏一門在中原地區生生不息,瓜瓞連綿,子孫甚旺,人才輩出,發展成為支系清晰、繁衍昌盛的顯姓大族。

漢代劉矯後裔改姓陳氏之支,據《通志·氏族略》載:「廣陵(位於今江蘇揚州)之陳,實劉氏。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遂有陳氏該支。鮮卑族侯莫陳之支,是指南北朝時期的少數民族鮮卑族侯莫陳部族內遷而改姓陳氏。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侯莫陳之部族隨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遂改為陳姓,此支形成陳氏大家族中的河南洛陽陳氏。


白永貴之支,據說是隋末唐初,原丘茲王后裔帛(白)永貴人仕內地,因姓氏罕見,怕被人歧視,遂改姓陳氏,史稱陳永貴。從此其後裔便以陳為姓,此支形成陳氏大家族中的萬年(今陝西西安市)陳氏。

實際上還有他姓改陳姓的事例。如唐朝末年浙江海寧陳氏,即是曹氏娶陳氏女,其後裔遂姓陳氏而為當地名門,到宋代有著名的參知政事陳文龍家族。浙江海寧還有高氏家族,元代入贅陳氏,遂改姓陳,至明代有著名的理學家陳確家族。明初有西域人得明太祖賜姓陳並定居中國,其後裔中著名者有安徽全椒籍、右都督、武平伯陳友家族。明代還有安南(今越南)黎氏子孫移居中國並改姓陳氏的,其中有著名的工部尚書陳澄家族。正因為陳氏家族多次的離析遷移,形成同族數源、一本數支的狀況。又因其居住地和支派的不同,所以同其他中華姓氏一樣,也形成了陳氏家族特有的郡望堂號。歷史上形成的陳氏郡望,主要有潁川、江州、汝南、廣陵、下邳、東海、京兆、河東、新安、馮翊、廬江、武當、廣漢、會稽、洛陽、趙郡等幾大郡望,最為族大支繁。如潁川郡,秦時置郡,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陳軫。汝南郡,西漢置郡,此支主要為漢太傅、尚書令陳蕃後裔。廣陵郡。置於西漢,此支陳氏出自漢武帝之子劉胥之後所改陳姓後裔。下邳郡,東漢置郡,此支主要為東漢太尉陳球後裔。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匈奴族陳氏。武當郡,北魏置郡,此支陳氏出自陳寔之後。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京兆郡,漢時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堂號的命名,也有不同情形。或是以地名命名,即以郡望為堂號,或是以嘉言懿行命名,如德星、德聚、繩武、存誠等。陳氏家族著名的堂號有「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曾把黃帝之後封於薊,帝堯之後封於祝,帝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三君堂、至德堂等。

尤其是在陳氏家族的歷史繁衍過程中,不僅拆分出陳姓一族的數脈分支,而且還衍生出許多分支姓氏,共同組成中華姓氏大家族。據《元和姓纂》等文獻的記載,就有如下姓氏與陳氏家族有血緣關係:敬氏,陳厲公之子敬仲之後,以謚為姓。靖氏,為齊田氏之族,單靖公之後,以謚為姓。針(緘)氏,陳僖公之孫緘子,以所食邑為姓。宗氏,陳宣公有六世孫宗來氏,以名為姓。子宋氏,陳宣公之子公子楚,其後裔為子宋姓。司城氏,陳哀公之子勝之後裔為司城氏,以名為姓。子獻氏,陳桓子之孫子獻之後裔為子獻氏,以名為姓。法氏,齊襄王法章之後裔為法氏,以名為姓。陸氏,齊宣王封少子通於平原陸鄉,其後裔遂以封邑為姓。袁氏,陳胡公有後裔陳諸者,字伯爰,其子孫以字為姓,遂有爰、袁、榱諸姓。孫氏,陳完之六世孫公子書,為齊大夫,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邑樂安(今山東惠民),為「樂安孫氏」之始祖。

其齊國子孫中有著名軍事家孫武、孫臏等。據考證,孫中山先生即「樂安孫氏」之後裔,原籍淮陽。胡氏,胡公滿封陳,其子孫以謚為姓,胡公滿因此也是天下胡姓所共奉的始祖。故近代民國肇建前,著名政治活動家胡漢民先生在南洋各地奔走革命時,為避免清朝政府的追緝,曾經一度改名為「陳同」,就是表示「胡姓與陳姓相同」的意思。田姓,齊國滅亡以後,田氏子孫遷徙各地。到秦朝末年,田齊後裔田儋、田市、田榮、田廣、田橫、田都等,便東山再起,次第自立為齊王。齊王建之弟田假及孫田安也自立為齊王,直至後來被漢高祖劉邦平定,但田氏子孫卻繁衍下來,形成田氏家族的重要支脈。其他還有慶姓、袁姓、夏姓、原姓、儀姓、來姓、恩姓、孔姓、車姓、第姓、偃師等等。

據統計,由陳氏之族衍生出的分支姓氏多達四十餘個,其中如田、孫、陸、王等姓氏,與陳姓一樣,迄今仍是中華姓氏中的大姓。

從以上所述陳氏的由來與陳氏家族的發展,可以清晰地看到,陳氏與其他姓氏一樣,實際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的宗族共同體,並共同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隋唐英雄傳奇之獨孤家族
考古揭秘文學巨匠湯顯祖家族史
三星之變:李氏家族控制權岌岌可危
揭秘羅斯柴爾德家族:資產能頂2066個王健林?
雙婚姻線這種手相的女人,非常好命,婚後註定旺夫,旺家族三代子孫

TAG:歷史 | 家族 |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