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響尾蛇導彈的故事

響尾蛇導彈的故事

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是一種熱尋的、短程空對空導彈,被廣泛運用於各種軍用作戰飛機和部分武裝直升機上。五十年來,響尾蛇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型被各國空軍(海軍航空兵)使用。北約規定,當空戰中發射熱尋的空空導彈的時候,北約飛行員必須在無線電廣播中使用暗語:「Fox Two」來提示友軍導彈發射。  本文轉帖  <> <>  

Fox Two   響尾蛇是迄今西方陣營使用最廣泛的導彈——超過 110,000 枚導彈被美國和其他盟國(目前有 27 個國家和地區具備生產它的能力,其中包括瑞典等國家根據許可證進行生產)生產出來,而其中可能有百分之一在空戰中被使用。響尾蛇是迄今使用最古老、價格最低廉、設計最成功的一型空空導彈,估計迄今至少擊落 270 個空中目標。  響尾蛇的設計中一大亮點就是結構簡單、方便升級。據說最初響尾蛇設計的目標就是:生產一種性能可靠、效果良好的導彈,它的電子系統複雜度只相當於一台收音機;而它的機械系統複雜度只相當於一台洗衣機。這個目標在早期生產的導彈中被很好地實現了。2002 年,美國海軍專門舉行了一場紀念儀式,紀念響尾蛇誕生 50 周年。  響尾蛇導彈的英文名稱是:Sidewinder,取自一種蛇類的名稱,這種蛇體積很小,平時使用紅外線感知器官來捕捉溫血獵物。  <> <>  

  Sidewinder,角響尾蛇亦譯側進蛇。亦作 horned rattlesnake。蝰蛇科(Viperidae)小型夜出性蛇,學名為 Crotalus cerastes。產於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沙質荒漠。體長約 45~75 公分,眼上方各有一角狀鱗。淡黃、粉紅或灰色,背部和身體兩側呈不顯眼的斑點。在沙漠上側向盤繞前進,留下特有的 S 形痕迹。有毒,咬人後一般不會使人致命 紅外探測的物理原理  上個世紀 20 年代,人們發現當硫化鉛暴露在紅外線——一種熱輻射下時,會導致前者的電阻抗降低。這種現象的學名叫光電導性,或者光電導率。光電導性在其他波長光照下也會出現。於是一種初步設計方案產生了:通過硫化鉛電阻抗值的變化計量當前紅外線輻射的強度,同時根據強度強弱控制導彈飛行。進而設計一種導引頭,引導導彈飛向散發著紅外熱輻射的目標——或者是飛機,或者是導彈。  <> <>  

響尾蛇的故事  <> <>  

Enzian 紅外製導導彈,彈體周圍有4個助推器   整個二戰中,各主要交戰國都曾經嘗試運用光電導率原理和圖像增強技術來生產專供夜間使用的顯示器,而且幾乎全部針對遠程飛行物探測的。但是這些嘗試都不是很成功,只有納粹德國研製的一種名為「」扳手「的夜視系統最終投入了生產,這個系統使用一根長長的鏡筒放在飛機風擋前方,飛行員在夜裡通過它可以看到正前 方的情況。但是這些系統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視野距離太短,伴隨著機載雷達系統的投入使用,前者陸續中止了研製和使用。  <> <>  

響尾蛇導彈   此外,紅外成像顯示器還被廣泛運用於各種地面戰鬥系統,包括坦克裝甲車輛甚至狙擊步槍,直到一系列車輛夜視系統(據說為了躲避盟軍戰略轟炸,德軍 V-1/V- 2 導彈車隊就是在夜間進入陣地,而搭載導彈的車輛就使用了這種像增強夜視系統)。隨著這方面經驗的累計,德國科學家也試驗了一種自動化的導彈導引系統,用來在國土防空作戰中通過追蹤敵機引擎發出的熱量來引導他們研製的 Enzian 導彈命中目標。Enzian 導彈使用一個簡單的探測器作導引頭的核心部分,這個探測器安放在一個望遠鏡的焦點位置,同時在導引頭和望遠鏡組成的導彈彈體上有四個舵面。Enzian 導彈就是通過探測器來感知望遠鏡焦點的變化,進而實現控制導彈飛向目標。不過沒等這種導彈研發完成,戰爭就結束了。  <> <>  

Enzian 紅外製導導彈結構圖 響尾蛇的早期研發  響尾蛇於 1946 年在海軍軍械測試站(NOTS)開始研製,該站位於美國加州的 Inyokern,就是今天著名的美國海軍中國湖武器試驗中心的前身。最初這個項目僅僅被當成一個機構內部的研究項目,提出這一構想的是一位名叫 William B. McLean 的工程師。McLean 最初將他自己的項目稱為「Local Fuze Project 602」。這個項目靠實驗室基金,志願者的幫助甚至保險基金來維持開發(當時被稱為一種尋熱火箭)。而直到 1951 年以前,這個項目沒有接到任何官方資助。直到當年響尾蛇被展示給 William "Deak" Parsons 海軍上將——海軍軍械局的代表時,它的性能已經十分不錯。而到了 1952 年,該型武器按照指定流程受到了官方代號。通過使用一些新技術,響尾蛇的結構十分簡單,而性能卻又比空軍開發的同類產品(AIM-4 獵鷹導彈)更可靠。通過在越南戰場的實踐,美國空軍也對獵鷹的性能深表失望,最後還是使用了響尾蛇。  <> <>  

William B. McLean,響尾蛇之父   響尾蛇在設計上借鑒了 Enzian 導彈設計上的一些獨到之處,但是更多的還是革新,這些革新最終顯著地提高了它的性能。首先,它的導引頭結構酷似人眼的結構:使用一個矩形透鏡(這個透鏡的橫截面應該是拋物面形狀,類似於放大鏡)替代了 Enzian 導彈控制系統中原有的「操舵」鏡,前者被安裝在響尾蛇導彈的頭部,其對角線交點被垂直固定在導彈軸線上,透鏡可以圍繞這個圓心水平轉動。紅外線感應器則被安裝在透鏡的後方。當透鏡平面的長軸、導彈的中軸線還有從目標通過鏡片折射到紅外線感應器的紅外線處於一個平面時,目標發射的紅外線就可能被紅外線感應器感知(當然早期響尾蛇紅外線感應器視界很窄,導致目標離開導彈軸線不能很遠,遠了就不行了)。因此透鏡折射目標熱輻射到達紅外線感應器的連線和導彈中軸線之間夾角可以引導導彈飛向目標所在大致方向。  <> <>  

早期響尾蛇導彈引導頭原理圖   響尾蛇探測到的目標偏離導彈軸線的角度大小取決於目標熱輻射到達透鏡時,其折射點距離透鏡邊緣有多遠。如果目標距離透鏡固定軸(就是透鏡的對角線交點)很遠,被紅外線感應器捕捉到的目標紅外輻射肯定是通過接近透鏡邊緣的區域折射來的,反之會落在透鏡中央。由於透鏡以固定角速度圍繞導彈中軸作自旋,所以當目標發出紅外線落在透鏡邊緣的時候,角速度一定的情況下,透鏡邊緣自旋的線速度肯定會很快,反之紅外線折射點處於鏡子中央的時候,線速度會很慢。目標離軸角度可以根據透鏡上折射紅外線持續時間長短被估算出來(目標離軸越遠,折射紅外線在透鏡上留存時間越短;反之則越長)。  <> <>  實際上這就是著名的狗追兔子曲線   例如,當連續兩次測量後發現目標保持在導彈左前方 5 度角的位置的時候,導引頭不會要求控制系統改變導彈當前飛行方向。而當目標正在以和導彈相同速度偏轉到導彈右前方 45 度角的位置的時候,導引頭會發出信號要求導彈向右偏轉來追蹤目標。而如果導彈的飛行速度是目標的四倍情況下,導彈只要保持向右偏轉 11 度就可以保證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和目標「會合」了。只要保證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導彈和目標之間連線只要保持方向不變,二者總有交會的那一刻。這就是偏置導引技術的精髓,而且這種演算法的技術實現也十分簡單,在空戰實踐中這種技術十分有效。  但是僅僅靠這個還是不夠的,響尾蛇必須具備飛行中修正自身飛行方向的能力。如果飛行過程中導彈一直以導彈長軸為軸心進行自旋,那麼勢必影響導引頭中透鏡自旋時的速度恆定性,進而影響導彈跟蹤目標時的精度。為了修正導彈自旋帶來的精度偏差,要設計一種感應器來感知和修正這些偏差。所以在導彈尾部的穩定翼面外 側又加裝了很小的控制翼面,它們被稱為「陀螺舵」。飛行過程中高速氣流流過這些翼面,如果導彈開始自旋,高速氣流流過控制翼面時產生的扭轉力矩迫使導彈恢復穩定狀態,從而保證了跟蹤精度。這樣響尾蛇的設計師們用一種很簡單的機械裝置達到了與複雜的控制系統相同的效果。  此外,響尾蛇通過改進跟蹤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命中率。Enzian 導彈通過將望遠鏡捕獲的影像直接輸送給控制系統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就好像前者就是一個操縱桿一樣。這意味著導彈在幾乎所有條件下都只能直接飛向目標,通過尾追的方式來擊落目標。為此導彈不得不在航程內保持足夠的速度優勢來追逐目標,以便在追蹤過程中擊落目標。  而響尾蛇則採取了不同的跟蹤方式——一種被稱為偏置導引的跟蹤方式:  響尾蛇並不直接飛向紅外線感應器感知到的目標方向,而是飛向目標未來將要到達的位置,在那裡與目標「會合」。  所謂偏置導引,最早被用於艦船導航,為的是防止兩艘艦船在海上相撞而採用的一種導航方式。後來被擴展到導彈跟蹤,特別是對空中目標的跟蹤上。這個演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兩個動目標之間的碰撞過程中,它們之間的連線在二維坐標系中的方嚮應該保持不變。所以在跟蹤動目標的過程中,導彈的速度矢量應當隨著目標位置、速度和運動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以保持它們之間連線方向保持不變,距離逐漸縮短,直到最後相交。

天才的設計,用於防止導彈自旋的陀螺舵  <> <>  

響尾蛇的測試型號—— XAAM-N-7   響尾蛇的測試型號—— XAAM-N-7(就是後來的 AIM-9A 型導彈),終於在 1953 年的 9 月份成功試射。據說之前 13 次發射全部失敗了,可見一件新型武器從研發到定型要走過多艱難的道路。但是 William B. McLean 和他的研發團隊並不氣餒,而是耐心的尋找故障原因並不斷修正設計上的缺陷。就這樣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第 14 次試射中成功地擊落了 QB-17 靶機。  <> <>  

掛裝再 AD-6 翼下的 AIM-9A,外形與後來的響尾蛇導彈相去甚遠,但是已經奠定了基本原理與結構   最初的生產型號——AAM-N-7(就是後來的 AIM-9B),終於在 1956 年正式投入使用,而其性能則開始伴隨著在實戰中的實踐而不斷改進提高。  <> <>  

AIM-9B,從此型號起開始了形成了響尾蛇導彈的經典外形。蘇聯的 AA-2「環礁」就是仿製自 AIM-9B  <> <>  

AIM-9X 的紅外引導頭 響尾蛇的故事——響尾蛇的總體設計  AIM-9 由多個公司各自生產的不同部件組裝而成,這其中也包括兩個主製造商——福特航宇和雷聲公司。整個導彈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導引控制段、引信、戰鬥部和動力系統。  導引控制段主要用來控制導彈飛行。最前端是紅外線探頭,包括旋轉標線、反射鏡、四個光敏電阻元件(到 AIM-9X 導彈時該部件已經被平面掃描焦平面陣替代)、電動馬達還有電樞。紅外線探頭被布置在導彈彈頭的球形玻璃罩內。探頭之後就是導彈控制系統:包括數據採集、信號分析、直到最終生成控制信號來引導導彈飛行。此外在導彈彈體上還有一根控制臍帶,平時插在導彈掛架的控制介面上。當導彈發射時,發射信號就是通過這根臍帶傳遞給導引控制系統的,而當導彈發射出去後臍帶也被扯斷留在掛架上。由於紅外線探頭屬於熱敏元件,溫度越低其敏感度越高,所以必須為其配備專門的冷卻系統,因此從 AIM-9L/M 型開始導彈搭載一個 35MPa 氣壓的氮氣瓶,此外為響尾蛇配備的導彈掛架上也開始配備專用的高壓氮氣瓶。而最新型的 AIM-9X 型導彈則包含一個低溫發動機來負責冷卻紅外導引頭。冷卻系統後面是兩個電動舵機,負責控制導彈的鴨式前翼,而最新的 AIM-9X 由於採用了矢量推進技術,所以也省去了這兩個舵機。而舵機後面,也就是導引控制段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燃氣發生器用來提供動力將制導信號轉變為能夠控制舵面旋轉的機械力矩。在最新的 AIM-9X 型導彈中這個部分也被熱電池替代。  <> <>  

AIM-9L 的彈頭部分,注意上方兩片彈翼之間的就是臍帶   導引控制段後面就是目標探測器——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引信。響尾蛇的引信歷經無線近炸、紅外近炸和激光近炸三個發展階段,其中紅外近炸引信成為技術最成熟、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組件:由四個紅外線發射器和對應的探測器構成,他們用來探測導彈和敵機的相對距離是否發生變化。當距離拉遠時,戰鬥部不會爆炸;反之,引信發出信號導致戰鬥部爆炸。而 AIM-9L 之前的老式響尾蛇多採用無線近炸引信;最新的 AIM-9X 型導彈則開始採用新型的激光近炸引信來對付採用了紅外抑制技術和非金屬材料製造的隱形飛行器。  <> <>  

連續桿戰鬥部原理示意圖 

連續桿戰鬥部原理示意圖   戰鬥部:AIM-9H/L/M 型導彈裝有一個 11kg 重的連續桿戰鬥部。所謂連續桿戰鬥部就是由一組金屬棍採取首尾相連的方式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金屬環,平時壓縮在一起,爆炸時由於炸藥產生的衝擊波瞬間,金屬環瞬間張到最大。這種戰鬥部爆炸時威力很大,金屬環張開時產生的機械力能甚至能將鄰近的敵機攔腰切斷。所有其他類型的老式響尾蛇則配備了一個 10kg 重的破片戰鬥部。而最新型的 AIM-9X 型導彈沿用了 AIM-9L 的環形破片戰鬥部——WDU-17/B 型戰鬥部,由美國 Argotech 公司研製。這種戰鬥部有約 200 根鈦棒構成,總重 4kg。  <> <>  

響尾蛇戰鬥部測試,爆炸後形成了一個範圍很大的環形殺傷圈  <> <>  

AIM-9L 實彈射擊,戰鬥部爆炸後的殺傷圈  <> <>  

WDU-17/B 型戰鬥部

AIM-9X 噴管內部的燃氣舵  <> <>  

AIM-9L 的結構圖   動力系統:多數響尾蛇導彈都採用了 Mk36 無煙發動機作為自己的動力系統。由於導彈飛行時沒有明顯的尾跡,敵機飛行員難以通過肉眼來發覺,更談不上及時避讓了。此外動力系統還包括專用的固定裝置用來將導彈固定在發射掛架上。導彈尾部的尾翼用來保證導彈飛行穩定,避免飛行中翻滾;而尾翼上的陀螺舵則用來避免導彈飛行中出現自旋。而到了最新型的 AIM-9X 型導彈則取消了陀螺舵的設計,因為導彈內部已經有專門的姿態控制系統保證導彈飛行過程中不會發生自旋。此外 新型響尾蛇採用了矢量控制系統——通過改變發動機尾噴口噴氣方向來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從而讓導彈有了更加敏捷的飛行能力。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1 16:29 編輯  

掛載 AIM-9B 的 F-86 初戰  響尾蛇首露鋒芒是在 1958 年的 9 月 24 日發生的台海空戰中。在後來被西方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的戰鬥中,對岸空軍的 F-86 佩刀戰鬥機與解放軍空軍戰鬥機在台海上空爆發激戰。和朝鮮空戰中 F-86 與早期的 MiG-15 之間的對決一樣,解放軍的 MiG-17 戰鬥機擁有更好的垂直爬升性能和更強大的火力。解放軍戰鬥機上的大口徑航炮對對岸空軍的 F-86 戰鬥機構成很大威脅,因此解放軍戰鬥機擁有很大的空中優勢。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美國在高度保密情況下秘密提供了一小批響尾蛇導彈給對岸,同時派遣了一個小組專門負責改裝 F-86,以便能夠搭載響尾蛇進行戰鬥。   1958 年的 9 月 24 日,9 時 42 分,我機群與敵機相遇,因不知道對方機上載有「響尾蛇」導彈,故仍按常規戰術展開攻擊。交戰中,姜凱大隊勇猛快速接敵,始終與敵機群近戰格鬥,打亂了敵機的隊形,使其攜帶的「響尾蛇」導彈沒有發射的機會。與此同時,羅傑達中隊在接敵過程中,王自重駕駛的 3 號戰鬥機掉隊被敵機發射的「響尾蛇」導彈擊落,這是世界空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導彈。  <> <>  

響尾蛇 逆向工程  響尾蛇在台海空戰中的首次亮相使得蘇聯加大了在空空導彈方面投入的精力。台海空戰之後不久,蘇聯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紅外製導空空導彈——K-13/R- 3S 空空導彈(北約命名為 AA-2「環礁」)。它實際上是響尾蛇的蘇聯翻版。至於蘇聯人如何得到響尾蛇導彈實物(要知道響尾蛇在當時是十分尖端的武器,要得到它並非易事),有種推測,台海空戰中有一枚 AIM-9B 型導彈擊中了一架 MiG-17,但不知道為什麼導彈沒有爆炸。於是 MiG-17 就帶著這枚插在機身上的導彈飛回了基地。而 Ron Westrum 在他的著作《響尾蛇》中則提到,蘇聯人通過一名名叫 Stig Wennerstr?m 的瑞典上校得到了響尾蛇的實物。經過緊張的工作,AA-2 於 1961 年開始投入使用。由於是仿製響尾蛇,AA-2 的結構和響尾蛇十分接近,以至於連零部件的數目都一模一樣。許多年後,蘇聯工程師們承認,通過仿製響尾蛇導彈,蘇聯工程技術人員們就好像上了一堂很不錯的「導彈設計課」,由此蘇聯及其東方陣營的導彈設計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K-13 及其後來的各種改型持續生產了差不多 30 年。而 60 年代由於 K-13 的服役,美國戰術空軍的轟炸戰術被迫進行改變,由以往的高空轟炸改為低空轟炸,為的就是躲避對方雷達和導彈的共同監視和攔截。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1 16:33 編輯  

K-13 響尾蛇斯基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1 16:34 編輯  

K-13 的引導頭組件   現在從我國資料來看,蘇聯獲得的響尾蛇的確是我方提供的。據《世紀》2009 年第 03 期雜誌刊載的文章,在 9 月 24 日溫州地區的空戰中,國民黨空軍發射了 5 枚美國響尾蛇導彈,其中一枚彈頭墜地而未爆炸。中國政府發動了大規模抗議活動,並將導彈的部分殘骸作為美國的罪證在北京展出。事後,我方獲得未爆炸的「響尾蛇」導彈 1 枚和部分殘骸。這枚導彈被運到北京後,中央有關部門決定解剖分析和仿製「響尾蛇」導彈,湯定元接到了參加這一解剖分析工作的通知。1958 年 10 月 3 日上午,在國防部內召開了布置解剖分析及仿製「響尾蛇」導彈的任務,定名為「55 號」任務,要求到 11 月 25 日複製出一枚來。此舉成為我國空空導彈發展的開端。「55 號」任務由一個委員會領導,委員會的主任是聶榮臻元帥,實際負責人是三機部部長助理錢之道,他後來調任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  <> <>  

F-86 使用響尾蛇偷襲   這是 F-86 使用響尾蛇偷襲的照相槍照片,此戰國民黨空軍以四架飛機在高空拉煙吸引解放軍海航米格-15 戰鬥機前去追擊(因為米格到高空也會拉煙,便於響尾蛇瞄準),卻從低空發射響尾蛇導彈偷襲,因為解放軍當時對於國民黨方面已經有了響尾蛇導彈還沒有情報,結果一架戰鬥機被敵擊落,飛行員王自重犧牲。解放軍方面一度認為王曾經與蔣軍戰機發生格鬥並擊落敵機,從這張照片看,國民黨軍偷襲的意圖和戰鬥角度都十分清晰,目標正是三號機王自重。王能夠還擊的機會很小。綜合台灣方面資料,台軍損失的一架 F-86,很可能是自己用導彈打下了自己的飛機,在對新武器性能不太熟悉的時候,這種誤射是常有的事情(薩蘇)  <> <>  

我國仿製 K-13 的霹靂-2 空空導彈   研製導彈武器當時在國內還是件新鮮事,沒有任何技術基礎,特別是紅外製導的導彈,因而周恩來總理出面從蘇聯請來了一個 10 人專家小組,幫助中方解剖分析。在解剖分析過程中,這 10 位蘇聯專家起了主導作用。其中有一位專家介紹了導彈對紅外探測器的要求,需要用黑體輻射來標定入射輻射的功率,需要測定紅外探測器的信噪比等等,這對湯定元來說都是全新的知識,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從頭學起。  同年 11 月下旬,導彈的解剖分析工作結束,湯定元回到了原來的研究課題。12 月 3 0日,湯定元被告知物理所需要承擔紅外製導導彈用的硫化鉛紅外探測器,並讓他擔任來自國內 9 個單位 18 人攻關小組的組長。次日,他就和這些年青的科技工作者一起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大家白天黑夜「連軸轉」,周日、節假日都在實驗室里,那時,他們是用化學沉澱方法和高溫敏化製備硫化鉛探測器的,與此同時還安排了更多的精力,來建立包括黑體輻射源、雜訊頻譜儀和光譜響應測試儀等設備。第二年 5 月,實驗設備都設置好了,製成的探測器也通過了正式的測定,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過了很多年湯定元才知道,當初對「響尾蛇」導彈的解剖、分析工作結束之後,蘇聯專家帶走了分析總結報告和部分導彈殘骸實物。兩年之後,蘇聯專家將「響尾蛇」導彈仿製成功,型號為 K-13,並作為米格-21 戰鬥機的制式武器。限於我國當時科技和工業水平,我國並沒有仿製成功「響尾蛇」導彈,1962 年,我國在引進米格-21 戰鬥機技術的同時,作為配套武器引進了 K-13 空空導彈的技術,將其國產化之後,成為我空軍裝備的第一代空空導彈 PL-2。  <> <>  

AIM-4「獵鷹」導彈在 F-4 上的雙聯掛載方式 後續發展  儘管最初是海軍主導了響尾蛇的研發歷程,況且響尾蛇是作為空軍主導下 AIM-4 獵鷹導彈的競爭對手而存在的,響尾蛇後來還是被空軍接納了。當國防部決定讓美國空軍也裝備 F-4 鬼怪式戰鬥機之前,空軍一直在借用掛載了 AIM-9B 型導彈作為短程空戰兵器的 F-4B 戰鬥機進行測試。而第一批裝備空軍的鬼怪則是 F-4C 型,它掛載的也是響尾蛇 B 型導彈。1967 年,空軍最終決定使用裝備了 AIM-4 獵鷹的 F-4D 戰鬥機參加越戰。然而 AIM-4 在空戰中表現讓人失望,這使得空軍決定重新讓 F-4D 開始掛載響尾蛇。  <> <>  

F-4 翼下雙聯掛載的 AIM-9E   美國空軍發展出的響尾蛇被賦予編號 GAR-8——就是後來的 AIM-9E 型。整個六十年代美國海空軍都在各自不同道路上改進升級響尾蛇,直到由於國防經費方面的因素導致海空軍開始共同研發通用型號的響尾蛇——AIM-9L。

上方是雷達制導的 AIM-9C,下方是紅外製導的 AIM-9D   上方是雷達制導的 AIM-9C,下方是紅外製導的 AIM-9D。AIM-9C是響尾蛇導彈系列裡面最特別的一個次型。它的導引方式並非紅外線導引,而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由於響尾蛇導彈只能由目標的後方鎖定攻擊,使用上的限制比較大,如果改用半主動雷達導引,配備 AIM-9C 的戰鬥機就可以採取對頭攻擊。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的主力之一是 F-8 十字軍式戰鬥機,限於雷達的因素,F-8 只能夠使用紅外線導引的響尾蛇,AIM-9C 的計劃就是針對提升 F-8 的作戰能力而來。這個提升使得只能操作 F-8 的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上的中隊具備類似大型的 F-4 幽靈 II 型戰鬥機同等級的對頭攻擊能力。然而當 F-8 隨著小型航艦的退役而離開戰場的時候,AIM-9C 也無法繼續在艦隊中服役。不過這一型導彈後來被改成可以供直升機使用的 AGM-122 反幅射導彈。  響尾蛇從誕生之日起到現在經歷了一系列改進升級——不斷換裝更靈敏的新型導引頭、各種類型的冷卻系統、推進器、引信還有彈頭(戰鬥部)。儘管每種類型的導引頭、冷卻系統還有引信各有不同,但它們都以紅外製導為自己主要跟蹤方式。唯一例外的是海軍發展的 AAM-N-7 響尾蛇 IB 型(後來稱為 AIM-9C),這個型號是專門為 F-8 十字軍戰士戰鬥機開發的,它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從頭到尾只生產了 1,000 枚,很多 C 型導彈後來被改裝為 AGM-122 反輻射導彈。  <> <>  

AGM-122A 反輻射導彈的引導頭 

AGM-122A 打靶實驗  <> <>  

AIM-9D/G/H 海軍的響尾蛇系列——AIM-9D/G/H  海軍型響尾蛇系列從早期的 B 型開始,到後來的 D 型都在越戰中得到廣泛運用,其中 B 型被稱為第一代響尾蛇。與第一代響尾蛇相比,二代響尾蛇——響尾蛇 D 型、 G 型和 H 型都作了大幅改進,以此來改進導彈的各種性能。而在在海軍響尾蛇改進過程中,Aul t計划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越戰中響尾蛇導彈命中率之低,已是不容忽視的危機。滾雷行動後的統計顯示,美軍 75% 的空戰勝利是第一擊達成的,也就是說戰鬥中的第一擊仍是最有效的,因為此時敵機可能沒有察覺你的攻擊、或是手足無措地不知如何開始戰鬥。但一旦敵躲過第一擊,則再差的飛行員也會盡最大能力求生,此時要擊落敵機就很難了。射程上的優勢應該使美軍擁有第一擊的優勢,當美軍可以開火時、敵機卻還沒得到所需的射程,但由於導彈的高故障率,美軍只有 27% 的第一擊可以擊落敵機,由此可看出導彈的故障率幾乎抵銷所有性能上的突破。  美國海軍決定先改進響尾蛇導彈,因為其另一種空優戰機:F-8,只能掛載響尾蛇導彈。  <> <>  

F-8U-2N 在機身兩側可以掛載 4 枚AIM-9D AIM-9D  由福特航太和雷聲共同生產,有著最新的引導頭及飛控系統。D 型與 B 型相比最大不同在於它採用氮氣製冷紅外線探測器,而在與之配套的 LAU-7 掛架內有一個 6L 的高壓氮氣瓶,戰鬥機飛行過程中它能為導彈導引頭提供 2.6 個小時的製冷。  <> <>  

LAU-7 掛架,左上方就是高壓氮氣瓶  <> <>  

AIM-9BD 外型上的差異   外形上,AIM-9D 採用卵狀(Ogival)低阻力鼻錐罩設計。越戰中,大部分美國海軍的 MIG-17、MIG-19 的擊落紀錄都是由 AIM-9D/H 型所創下的。  <> <>  

AIM-9D 彈頭外形   D型導彈重新設計了光學系統,導引頭採用小型化位標器,整流罩材料也由原來的石英玻璃改為氟化鎂材料(MgF2),它可以透過更長波長的紅外線輻射,使其靈敏度更高;導彈的跟蹤角速度也達到 12 度/秒。  針對B型導彈射程短的弱點,AIM-9D 改進了固體火箭發動機,採用洛克達因(Rockdyne)公司的 「大力士」MK36 Mod5 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也由此增加到 18.53km;為了加強安全性,發動機點火電路裝有抗干擾無線電濾波器,防止由於外來電磁干擾導致導彈意外 點火;引信改為無線近炸引信,而且移到了戰鬥部前方,採用了新型連續桿式戰鬥部,大大提高了殺傷力。D 型最重要的是改進是偵測距離;尋標器接收的頻段也移到外界熱雜訊分布較少的範圍;縮減尋標器的視野,使其鎖定目標時不易收到其它方位的雜訊(但如此也會縮減偵測的角度範圍,而減少目標尋獲機率)。此外,海軍也換裝新的導彈推進段以提供更高的推力;流線型的彈鼻降低阻力,使導彈速度增加、最大射程更遠;換裝新的引信與彈頭則縮減了最小射程限制,一增一減下,其有效射程範圍是 B 型的兩倍。其結果相當成功。   AIM-9D 導彈於 1965 年進入海軍服役。它是第一種專門為海軍設計的響尾蛇導彈,後來的海軍型——G 型和 H 型都在它基礎上發展起來。以 AIM-9D 作為主要武器的 F-8 戰機和其它戰機相比,由於導彈可用射程範圍的增加,再加上 F-8 飛行員的訓練相當注重教導飛行員了解響尾蛇導彈的射程特性,使其在每次接戰中的擊落機率最高。而且在滾雷行動期間,AIM-9D 發射時在射程之外的機率只有 13%,和射程較長、又用雷達判斷射距的麻雀導彈差不多(11%),低於 AIM-9B 的 28%。故海軍高層開始改變武器思想,在 TopGun 的課程中訓練飛行員應優先取得適合響尾蛇導彈的位置,發射一枚後先觀察結果、再發射下一枚;而不像空軍一樣,取得戰位就把 4 枚導彈都射出去。  <> <>  

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鬼怪」發射 AIM-9D「響尾蛇」導彈擊中一架 MiG-21 的照相槍照片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2 14:34 編輯  

Randy 「Duke」 Cunningham 在一天之中擊落的三架米格,座機 F-4J 就掛載了AIM-9G AIM-9G  AIM-9G 以已經相當成功的 D 型為基礎繼續改進,加上海軍 F-4 飛行員訓練改以響尾蛇為主,充分教導響尾蛇的發射限制。後衛作戰期間,海軍的 24 次擊墜紀錄中有 23 次是使用響尾蛇導彈;而空軍則在 48 次擊墜中,30 次使用麻雀導彈,比較起來便可看出海軍對響尾蛇導彈的重視程度。而 AIM-9G也不負眾望,發射了 50 枚就命中 23 枚,命中率高達 46%。   G 型導彈最大改進在於其引入了截獲擴展模式(Sidewinder Extended Acquisition Mode,SEAM)方式,這個模式利用驅動裝置讓導引頭以預定的擺動路徑進行目標搜索,或者可以先由發射飛機上的雷達帶領尋標頭搜索目視距離以外的目標,當尋標頭鎖定目標的紅外線訊號之後,雷達解除對尋標頭的控制,讓導彈進入準備發射階段。這個模式可以增加響尾蛇導彈的接戰距離與效率,從而擴大了空戰格鬥的發射包線,從而初步具備了離軸截獲的能力。越戰時即曾經被 F-4 戰鬥機大量使用。  <> <>  

掛載 AIM-9G 的 F-14A   與 D 型相比,G 型導彈位標器掃描範圍更大,導引頭跟蹤角速度能達到 20 度/秒,當時這樣的跟蹤能力足以穩定截獲大多數空中目標,很適用於 F-4 鬼怪這樣近戰格鬥能力相對(Mig-21)不是很突出的重型戰鬥機。  G 型導彈於 1962 年投產,共生產 2,120 枚。後改由雷聲公司生產,於上世紀 70 年代提供給海軍的鬼怪 II 戰鬥機使用。

A-4 天鷹翼下的AIM-9H AIM-9H  為解決真空管電路導致導彈可靠度極差的困擾,福特航太公司由 AIM-9H 開始使用晶體管電路,這型導彈保留了 AIM-9G 絕大部分的導向及控制系統。與前輩相比,H 型導彈控制艙進行了重新設計,採用全固態電子元件和熱電池組,提高了導彈在大過載情況下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由此響尾蛇也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全固態空空導彈。   H 型導彈與之前 G 型相比,離軸截獲、跟蹤能力還有命中率都有了明顯提高。  該型導彈總共生產了 7,700 枚,在越戰後期使用,但由於供應不足,在實戰中使用機會不多。不過響尾蛇 H 型導彈是響尾蛇家族中帶有承上啟下性質的一個型號,後來著名的響尾蛇 L 型導彈就是在 H 型基礎上設計出來的。  <> <>  

響尾蛇導彈 美國空軍對響尾蛇的改進  空軍並不想採用 AIM-9D,因為這是「海軍」發展的武器。身為全球最大空軍,但其主力戰機 F-4、與主力空對空導彈響尾蛇都是海軍發展出來的,已經是一件恥辱。事實上,空軍在本土防空戰機還有一種更大更先進的空對空導彈:AIM-4 式。1967 年空軍開始部署第一架純為空軍發展的 F-4D 戰機(之前使用的 F-4C 型基本上與海軍的 F-4B 型差別不大)與其改進型的響尾蛇導彈,空對空武裝則加上了發射最新型 AIM-4D 導彈的能力。空軍相信,這可以完全修正之前科技發展的錯誤。  <> <>  

AIM-4D 紅外製導空空導彈   AIM-4D 果然將空對空武器的性能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爛得更徹底。AIM-4D 和 AIM-9D 一樣改用液態氮冷卻引導頭,然而獵鷹的液態氮是存在導彈中、不像響尾蛇是存在發射架上,故容量太小、冷卻時間短很多:只有 2 分鐘。又因液態氮輸入引導頭的過程不能中斷,故引導頭一開始冷卻,飛行員就必須在兩分鐘內把導彈射出,否則引導頭就不能再用了。更嚴重的是其啟動冷卻的程序相當繁瑣,所以飛行員不得不在進入格鬥前先把導彈冷卻、並希望在 2 分鐘之內有機會開火,不然就是必須在格鬥中期望在射擊機會出現前,可以及時完成冷卻程序。然而扣扳機前最少需要多切 2 個電門,整個射擊程序完成至少要 4.2 秒(響尾蛇導彈則不到 1 秒),故在實際作戰中飛行員幾乎只能採用格鬥前先開冷卻的方法。而困擾各型武器的可靠性問題,在獵鷹上也表現得更差:一開始的 15 次射擊中,只有 10 次真的把導彈射出去。即便飛行員克服了以上種種問題,讓導彈成功導引,但想要命中目標還需要比使用響尾蛇導彈更多的運氣:其彈頭重僅 1.36 千克、低於響尾蛇的 5 千克,且其只有直接撞擊引信。有飛行員形容:「你必須射中米格機飛行員的心臟才能擊落他」。奇怪的是,既然不使用近發引信,但其最小射程限制反而更遠:1.5 公里(響尾蛇為 900 米)。整個滾雷作戰期間,共發射了 54 枚、只命中 5 枚,被視為表現最差的導彈。相對於響尾蛇及麻雀導彈陸續改進後還繼續服役數十年,獵鷹導彈從此退出江湖。  <> <>  

AIM-9E 的彈頭外形   失望之餘空軍回頭改進響尾蛇導彈,稱為 AIM-9E,並且在 1967 年列裝部隊。為了節省成本,保留 AIM-9D 原來的戰鬥部、引信及推進火箭。該導彈的熱電製冷硫化鉛探測器使其導引頭的跟蹤角速度提高到每秒 16 度,導引頭視角則達到 40 度。此外,它還採用了全新的電子組件和引信系統。這些改進措施使響尾蛇導彈的低空攻擊範圍增加。AIM-9E-2 還換裝了改進型低煙火箭發動機。但是 E 型導彈仍舊只能在目標的後半球發射並跟蹤目標,這也是當時所有紅外製導導彈的共同缺點。AIM-9E 射程範圍沒有多大改變、其可靠性也沒有太大的改善,後衛行動中,空軍發射了 64 枚 AIM-9E、只命中 5 枚,8% 的命中率比滾雷行動中的 AIM-9B 還差。後來在 AIM-9J 出現後,美國開始將庫存的 AIM-9E 海外軍援盟國。  <> <>  

博物館中的 AIM-9E,與 AIM-9D 相比,彈頭加長了不少  <> <>  

AIM-9J 的彈頭外形   1968 年空軍又發展 AIM-9J,將前控制翼改成雙三角翼的外形,企圖提升導彈的機動性能,並將最小射程限制縮短為 300 米、延伸其最大射程、並可在 7.5G 狀態下發射,可說是真正為格鬥設計的導彈。導彈前部控制鴨翼結構強度也進行了加強,可以在 90 lbf?ft(120 N?m)的大扭矩下正常工作。此外它還是第一種使用固態電子元件的導彈。到 1975 年共交付空軍 14,000 枚 AIM-9J,均由庫存的 AIM-9B/9E 改成,每枚改進費用僅需 7,000 美元。   另外空軍也了展了稱為「格鬥麻雀」的改進型 AIM-7E-2,此型導彈有兩種發射模式,第一種是舊有導彈的正常模式;第二種格鬥模式則會啟動一個電子開關,將最小射程限制由 900 米降到 450 米,以適應近距離格鬥。但是在空軍的指揮階層被「轟炸空權」主義的戰略空軍把持之下,將眼光移到空對地攻擊上、忽視空對空武器的發展,故這兩型格鬥導彈的發展一直斷斷續續,沒有進行完整測試。  但 AIM-9J 的實戰結果相當今人振奮,可以說是格鬥用導彈的表率。1972 年 9 月 9 日,4 架 F-4E 與多架米格機混戰中,領隊先連發 2 枚 AIM-9J 擊落一架 MiG-19,接戰第二架 MiG-19 時,以 50 度之離軸角護射 1 枚 AIM-9J,在雙方都以 5G 飛行的狀況下,響尾蛇導彈仍穩穩地命中敵機。但好景不常,9 月 16 日一組 F-4 發現一架低飛的 MiG-21,在敵機毫不閃躲的情況下,其中一架 F-4 共射了 8 枚 AIM-9J 才把它擊落:2 枚墜地(射程不足),2 枚錯過,2 枚沒有導引(可能是故障或飛行員失誤),1 枚接近目標但未爆炸(引信問題)。空軍檢查發現,AIM-9J 在低空的最大射程並未達到原先要求,而作為一枚中低空格鬥導彈,其發展過程中的實彈測試竟只射擊高空大速的靶機而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也沒有測試過熱帶潮濕氣候對導彈可靠性的影響。而測試中發現的彈頭與引信組不能在近發引信啟動後於 4.8 米外有效摧毀目標,竟也未持續找出問題就貿然服役。在後衛行動期間發射過 31 枚 AIM-9J,4 枚命中、4 枚射不出去、23 枚沒打中,命中率只有 13%,雖比 E 型理想,但卻和滾雷行動中的 B 型差不多。凄慘的戰績使前線空軍單位曾要求空軍儘速採用海軍的 AIM-9G,但因空軍長久以來的本位主義,使發射軌不肯加裝液態氮的儲存能力以支援海軍導彈而放棄。  <> <>  

F-4E 試射 AIM-9J,採用了無煙發動機後,大大減少了發射時的目視特徵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2 14:58 編輯  

彈藥車上的 AIM-9J   1973 年,福特航宇公司開始生產 AIM-9J 型導彈的擴展型號—— AIM-9J-1,就是後來的 AIM-9N 型導彈。重新設計了 AIM-9J 的各項電子系統,以提升導彈系統的性能與可靠度,福特航宇公司生產超過 7,000 枚,專供外銷用。  <> <>  

AIM-9P 的彈頭外形  <> <>  

挪威 F-16 掛載的 AIM-9P

西班牙 F-18 掛載的 AIM-9JULI   此前 AIM-9J 被廣泛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而 J/N 型也衍生出多種擴展型號,均以 P 字打頭,從 P1- P5。AIM-9P 主要目的是提供外國客戶更具成本效益的導彈,後來也有相當數量進入美國空軍服役。這型導彈共生產了21,000枚,部分是全新產品,部分則是由 AIM-9B/E/J 修改而來。瑞典空軍賦予的編號是Rb.24J。在外觀上與 AIM-9J/N 相當類似,有個圓錐形彈鼻,以及彈體前方有控制鰭翼。這些改進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換裝新型低煙火箭發動機等等。而在 P4 和 P5 改進型中,響尾蛇導彈具備了全向攻擊能力。德國的 BGT 公司曾經開發過一組套件用於對 AIM-9J/N/P 型導彈進行升級,使其能達到 AIM-9L 型導彈的標準,這些改進後的導彈被稱為 AIM-9JULI。而升級套件的核心部件就是 DSQ-29 紅外線感應器單元——AIM-9L 的核心部件。   AIM-9P1 - 使用激光近炸引信,代替原先的紅外線引信。   AIM-9P2 - 無煙推進火箭。   AIM-9P3 - 採用加強抗干擾的尋標器,但仍使用原來的紅外線引信。   AIM-9P4 - 是 AIM-9P3 改型,採用了 AIM-9L 的部分技術,具備與 L 型相同的全方位尋標器。   AIM-9P5 - 加強電子抗干擾能力。  <> <>  

幾種響尾蛇的彈頭組件對比圖  <> <>  

 三代響尾蛇——全向攻擊  二代響尾蛇性能雖然在一代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他的使用仍然受到很多限制,最大限制就是仍然需要從敵機後半球攻擊才能奏效。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三代響尾蛇——能夠全向攻擊的 AIM-9L 導彈應運而生。  <> <>  

AIM-9L 全貌   越戰後美國軍方總結了響尾蛇的參戰表現,認為其在低空對活動目標攻擊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硫化鉛探測器性能不佳,容易受地面以及雲層反射的雜波影響,為此必須研製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紅外探測裝置。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美軍組織專家對在研發的新型導彈進行論證,發現投入使用的導彈中除了 H 型有一定的離軸截獲和跟蹤能力外,其他型號都採用了命中率不高的尾追攻擊方式,因此希望新一代響尾蛇必須具備全向攻擊的能力。為了減少研發風險,決定以 AIM-9H 為基礎,吸取部分 AIM-9J 的技術來研製新一代 AIM-9L 導彈。  <> <>  

AIM-9L 空空導彈舵機機構及 DSU-15A/B 窄波束激光近炸引信   AIM-9L 導彈於 1978 年投入生產。它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具備全向攻擊能力的導彈。它可以從各個方向,包括敵機頭部實施攻擊,這在空戰格鬥中是很有實用價值的(也推動了空戰戰術的變革)。AIM-9L 導彈分別於 1982 年和 1984 年在馬島戰爭和黎巴嫩戰爭中投入使用。與之前的二代響尾蛇相比,AIM-9L 導彈的命中率有很大提高——達到 80% 左右,這比二代響尾蛇的命中率提高了 10%-15%。無論是在馬島戰爭中還是黎巴嫩戰爭中,面對 AIM-9L 的強勢挑戰,對手幾乎束手無策。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2 15:23 編輯  

AIM-9L 從側向、迎頭攔截目標   AIM-9L 導彈導引頭採用製冷銻化銦光敏元件,能夠探測到波長較長的紅外輻射,克服了以往尋熱導彈只能從敵機後半球攻擊的缺陷,具備了全向攻擊的能力。和 H 型不同,AIM-9L 導彈在掛載過程中由飛機掛架中的氮氣瓶提供製冷,而在脫離掛架飛行過程中還能由導彈自帶氣瓶提供製冷,從而增加了作用距離。同時導引頭採用調頻調幅圓錐掃描方式,提高了目標跟蹤的穩定性。  AIM-9L 導彈採用裝有多個砷化鎵激光二極體的 DSU-15A/B 窄波束激光近炸引信,9.4kg 重的 WDU-17B 型環形連續桿戰鬥部和 45kg 重的 MK45 固體火箭發動機,四個控制舵面改為雙三角型,而四個彈翼則為梯形懸臂式,其後緣翼尖裝有陀螺舵。從外觀上看雙三角控制翼面和導引段和控制段外觀顯示出一種金屬色是它區別於其他型號導彈的重要特徵。  <> <>  

控制舵後方的圓形窗口就是 DSU-15A/B 窄波束激光近炸引信窗口   此外,AIM-9L 導彈也是繼 AIM-9B 導彈之後第二種三軍通用的空空導彈,美國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同時裝備了這種導彈。由此經過二代響尾蛇階段各自走過不同的摸索道路後,大家終於又走到了一起。  <> <>  

AIM-9L 的尾翼及陀螺舵   鑒於 AIM-9L 導彈優異的性能,很多國家引進這種導彈作為本國空軍的制式裝備,甚至還有不少國家引進許可證自行生產 AIM-9L 導彈。尤其是德國的 BGT 防務公司,通過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改進升級,這個公司推出了針對 AIM-9L 導彈的很多改進型:首先是 AIM-9L 戰術型導彈;接著是擴展型,在原型彈基礎上抗干擾能力有很大提高,這個改進型包括一個可拆卸的組件,用來提高導彈的紅外抗干擾能力。而這些改進型又為日後 AIM-9M 導彈的問世奠定基礎。此外 1984 年德國 BGT 公司將其改裝為 AIM-9/SHORAD 近距地空導彈。日本於 1981 年和 1983 年先後向美國購買 670 枚 AIM-9L 導彈;沙特也於 1981 年向美國購買 1,200 枚 AIM-9L 導彈。  主要技術指標(響尾蛇 L 型導彈是響尾蛇家族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巔峰,其技術指標帶有典型性):  彈長:2.87m;  彈徑:127mm;  翼展:630mm;  發射重量:91kg;  飛行速度:2.5 馬赫;  最小/最大射程:1km-18.53 km;  最大使用升限:<=15km;  導引制式:紅外被動制導;  戰鬥部:9.4kg 環形破片戰鬥部;  製造商:雷聲公司、福特航宇、勞拉公司;  單價:US$84,000。  <> <>  

AIM-9M 彈頭外形 AIM-9M  1976 年 1 月美國海軍和空軍聯合提出發展 AIM-9M 導彈的計劃,希望能提高其在沙漠地區對紅外目標的截獲能力。  該型導彈改進了 AIM-9L 導彈的格鬥性能。導引頭採用閉環式製冷技術,電子組件做了重新配置並提高了抗干擾能力,截獲目標能力提高了 50%,AIM-9M 導彈還使用了 MK36Mod5 少煙發動機來減少尾跡,同時減少了導彈被對方探測的可能。  <> <>  

AIM-9M-8/9 展示彈,注意激光引信窗口比旁邊的 -L 要大一圈   AIM-9M 導彈在 1979 年 3 月完成項目研製,1982 年末開始生產,曾大量應用于海灣戰爭並在空戰中擊落了 12 架伊拉克戰機。目前 AIM-9L/M 是美軍的主用彈種。 

美國空軍 F-15 使用的 AIM-9M-9   AIM-9M 型導彈的初始型號——AIM-9M-1 於 1982 年投入使用,最初 M 型導彈相對於 L 型的改進僅限於導彈導引控制部分。但後來隨著生產批次的增加,陸續加進了新的改進項目。AIM-9M 導彈也屬於美國海空軍通用的空戰武器——生產批次編號為奇數的屬於空軍專用,偶數屬於海軍:AIM-9M-2/3、AIM-9M-4/5、AIM-9M-6/7,其中 AIM- 9M-6/7 系列參加了海灣戰爭,在空戰中擊落了十多架伊拉克飛機。而 AIM-9M-8/9 批次導彈通過更換之前導彈中五塊線路卡和相應的母卡進一步提高了自身抗紅外干擾的能力。該批次導彈於 1995 年服役,其升級過程也很方便,只要在儲存倉庫中通過更換板卡即可解決。而最新型的 AIM-9X 導彈則乾脆通過升級自帶軟體系統的方式來實現整體升級,由此連更換導彈硬體的步驟都省了。  <> <>  

AIM-9M 的 WGU-4E/B 引導頭特寫  <> <>  

AIM-9X 型導彈 響尾蛇的故事——橫空出世的 AIM-9X 型導彈  提到大名鼎鼎的 AIM-9X 導彈,不能不提到之前的兩個特殊型號導彈——AIM-9R 和 AIM-9BOA 型導彈,雖然這兩種型號的導彈最終都沒有列裝部隊,但是它們對於日後 AIM-9X 的誕生卻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 <>  

1991 年 4 月,F-18 試射 AIM-9R AIM-9R  1987 年美國海軍開始研發 AIM-9L 的後續型號——AIM-9R 導彈。和之前響尾蛇相比,AIM-9R 最大的不同是其導引頭首次採用焦平面陣技術(FPA),此外還採用了數字攝像機專用的 CCD 攝像頭探測器作為紅外探測器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導彈的離軸發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限於當時技術條件,新型導引頭只能在白晝情況下使用,在夜裡它的工作效能就大打折扣了。最終美國空軍並不同意列裝該型導彈,而是開始嘗試另闢蹊徑來提高響尾蛇的性能。AIM-9R 項目最終在飛行測試階段就被取消了,但是它的投入並不多餘,AIM-9R 上的一些先進技術被用到了 AIM-9X 的研發中,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和空軍終於同意聯合研製下一代響尾蛇——AIM-9X。  <> <>  

AIM-9R 的 WGU-19/B 引導頭組件  <> <>  

AIM-9 BOA 尾翼翼展減小,取消了陀螺舵 AIM-9 BOA/Box office  AIM-9 BOA 型導彈是美國海軍中國湖武器試驗中心研發的一種實驗彈,其目的是研究如何通過壓縮控制翼面面積的方法來縮小整個導彈所佔空間,以便響尾蛇能被安裝進未來隱形戰鬥機的內置彈倉中。導彈彈翼平時摺疊,發射的一瞬間才自動展開。  <> <>  

博物館中的 AIM-9 BOA   同之前的響尾蛇相比,BOA 外觀上減少了控制翼面的面積,取消了尾翼上的陀螺舵,恢復了老式響尾蛇的前向鴨翼布局(而不是 L/M 型導彈使用的雙三角翼)。 儘管海軍和空軍共同研發了 AIM-9L/M 導彈,但是 BOA 卻仍然屬於中國湖武器研究中心獨立研發的產品(它的資金來源於中國湖內部的獨立研發基金)。有趣的是,同時美國空軍也在自力更生研製一種和 BOA 性質類似的導彈——AIM-9 Box office 彈,以便為未來的 F-22 猛禽戰鬥機配套使用。最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決定讓海空軍中止各自獨立研發的項目,轉而聯手研製新一代的 AIM-9X 導彈。但是無論是 BOA 還是 Boxoffice 導彈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沒有被拋棄,而是應用到了 AIM-9X 導彈。因此今天你仍然可以在 AIM-9X 導彈上找到上述兩種導彈的不少研究成果。  <> <>  

F-16C 試射 AIM-9 Box office,照片比較模糊,射出的導彈甚至看不到彈翼  <> <>  

AIM-95 Agile 導彈外形圖 AIM-9X  AIM-9X 導彈的誕生離不開三個至關重要的外部因素:蘇聯同行的強力挑戰、歐洲同行的推動還有之前美國海空軍各自的改進實踐。  1974 年到 1978 年,美國海軍和空軍在內利斯空軍基地進行了一次聯合技術論證活動(ACEVAL/AIMVAL Joint Test and Evaluation),這次論證主要目的是明確下一代機載武器的需求、技術指標等內容。在空空導彈部分中,美國海軍和空軍在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方面達成共識,決定共同開發下一代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就是後來著名的 AMRAAM 空空導彈。然而在下一代先進近距離制導空空導彈(ASRAAM)方面卻始終沒有達成一致。原因是當時海軍和空軍都已經開始了各自獨立研製的近距離格鬥導彈:空軍正在研發 AIM-82 導彈;海軍的 Agile(「靈敏」)導彈也已經進行了飛行測試並被提交進了 AIMVAL 論證流程中。美國國會最終堅持兩軍必須聯合研發下一代近距空空導彈,於是 AIM-9M 型導彈成為下一代近距空空導彈研發的基礎。作為各方妥協的結果,下一代導彈沒有像海軍的 Agile 導彈那樣刻意追求離軸發射能力和追蹤動目標能力。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貝卡谷地大空戰中 AIM-9L 導彈大獲全勝大大刺激了蘇聯的神經。蘇聯大大加強了自己在空空導彈方面的投入。1985 年,原蘇聯研發了新一代近距離格鬥空空導彈——AA-11/R-73「射手」空空導彈。它的技術指標十分接近原先的 Agile 導彈。蘇聯在近距空空導彈方面開始佔據上風,同時蘇聯還在大力研發 IRCM 技術——紅外干擾/對抗技術,打算以此來削弱 AIM-9L/M 導彈的作戰效能。嚴酷的事實面前,西方陣營認識到只有認真評估下一代近距空空導彈的技術標準才能有效面對蘇聯同行的挑戰。 

AA-11/R-73 的問世引發了新一代空空導彈的軍備競賽   上個世紀 80 年代後期,歐洲軍火集團牽頭研發了 ASRAAM——先進短距制導空空導彈系統。其中英國主要負責導彈後半部分——主要是動力段部分;而德國則負責導彈的導引控制段的研發(畢竟德國在對 AIM-9J/F 型導彈導引頭改進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然而到 1990 年,ASRAAM 項目卻迫於技術和資金雙重壓力而受阻,而此時蘇聯的 AA-11 導彈已經開始列裝部隊,蘇聯導彈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了!此時美國終於確定了下一代近距空空導彈的定位——必須有效對抗 AA-11 導彈的威脅,同時在對抗紅外干擾方面的能力需要有明顯提高。技術需求稿(第一版)於 1991 年公布,而此時主要的競爭者只有兩家——美國雷聲公司和美國休斯技術公司。正當兩家公司緊鑼密鼓地進行競爭時,英國為了繼續推進 ASRAAM 導彈的研發,選擇了休斯公司提供的先進導引頭,該導引頭採用具備高的離軸發射能力的紅外焦平面陣列技術,導彈的離軸發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過英國並沒有因此趁熱打鐵去繼續提高 ASRAAM 導彈追蹤動目標的能力,以此來對抗 AA-11 的威脅。而作 為AIM-9X 導彈招標的流程之一,美國軍方參考了歐洲公司對 ASRAAM 導彈導引頭的測試結論,並肯定了其技術能夠達到美軍對於其下一代近距導彈的要求,且採用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導彈追蹤動目標的能力。最終休斯公司贏得了 AIM-9X 型導彈的設計權,並且其設計的先進導引頭也將被運用到 AIM-9X 型導彈的設計中去。  <> <>  

F-16 試射 ASRAAM,可以看到導彈一脫離發射架就開始改變方向。由於英國人的拖沓作風,ASRAAM 失去了先機   <> <>  

AIM-9X 大量使用現成部件,研發速度驚人    然而後來形勢的變化卻出人意料:1997 年,為了給空間業務發展讓路,休斯公司將旗下負責飛機和導彈業務的分公司出售給雷聲。雷聲公司抓住這一戰略機遇,通過與麥道公司的較量,終於將丟失的 AIM-9X 導彈發展的主導權又重新抓在手裡。  AIM-9X 導彈,由雷聲公司研製,於 2003 年 11 月進入美國空軍服役,最初裝備 F-15C 戰鬥機;海軍則配備於 F/A-18C 戰鬥機上。與前輩相比,AIM-9X 導彈進行了大量改進,基本上是重新設計了一遍:導引頭採用像增強紅外焦平面陣,其離軸發射角達到 +/-90 度,並且其數字化控制系統可以選擇攻擊目標的薄弱部分,而不是像普通紅外製導導彈那樣直奔目標發熱量最大的發動機尾噴口。通過與最新型的美軍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系統交聯以及配備新型三維噴氣矢量控制系統,導彈具備比配備傳統控制系統的導彈優異的多的轉向能力;利用頭盔瞄準具,飛行員只要注視著敵機就可以控制 AIM-9X 導彈飛向目標,從而大大提高了導彈的空戰效能。而 AIM-9X 導彈的推進器和戰鬥部則未作過多改動,仍舊沿襲 AIM-9L 和 AIM-9M 導彈上的配備——MK36Mod11 火箭發動機、DSU-15A/B 激光近炸引信和 WAU-17/B 連續桿戰鬥部;由於導彈整流罩經過重新設計,降低了空氣阻力,導彈的射程和飛行速度有了提高;為了保證導引頭正常工作,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 AIM-9X 導彈在發射架上配備了氮氣瓶,而空軍版的 AIM-9X 導彈則依靠導彈內部安裝的氬氣瓶;導彈本身還安裝了安全控制電路,其安全發射距離得以縮短;此外導彈的反紅外干擾能力也有了提高,可以對抗最新型的紅外干擾裝置。AIM-9X 導彈初步具備發射後鎖定的能力,不但可以在現役戰鬥機上使用,還可以裝備 F-35、F-22 等四代戰鬥機。模擬空戰顯示,當與裝備了不具備高離軸發射能力導彈的戰鬥機交手時,與頭盔瞄準具交聯的 AIM-9X 導彈擁有 50:1 的勝率。  <> <>  

配合 JHMCS,AIM-9X 在空戰中可以取得極大的優勢   此外導彈的彈體結構也有了加強,其彈翼和尾舵都採用鈦合金製造,能夠承受更大的過載,所以具有很強的近距離機動作戰能力。轉彎速率達到 100 度/秒,是 AIM-9L 的 7 倍!最新的 AIM-9X 型導彈的尾翼和控制翼面比起它的前輩來,面積小了很多,因為在初始設計時軍方就明確提出必須滿足 F-22 猛禽戰鬥機的彈倉容量限制。因此 AIM-9X 的控制翼面被放到導彈尾部——和響尾蛇最初的設計完全相反,而導彈前部的翼面則被用來保持導彈的飛行穩定性。此外 AIM-9X 採用了先進的噴氣矢量技術來提高導彈的敏捷性——四塊導流翼片被放在發動機噴口後方,通過四塊翼片的擺動來控制噴氣方向。而在 AIM-9X 的最新批次中引入了匯流排技術:新型的 MIL-STD-1760 數據匯流排允許導彈在 F-14B/D、AV-8B 飛機和 AH-1W 直升機上使用;而 MIL-STD-1553 匯流排則允許導彈在 F-15/16/18 和最新型的 F-22/35 戰鬥機上使用。  <> <>

AIM-9X 引導頭成像質量,傳統干擾彈已經不能干擾新一代紅外成像的空空導彈了  <> <>  

響尾蛇家族族譜  <> <>  

響尾蛇導彈  <> <>  

台灣空軍鯊魚嘴塗裝的 F-86F,第 28 中隊。翼下掛載 AIM-9B 戰爭中的響尾蛇  1956 年 AIM-9B 導彈正式進入美軍服役,此後北約各成員國也開始成批裝備該武器,最終成為北約空軍的標準裝備,當時的主承包商——福特航宇通信公司總共生產該型導彈 4 萬枚以上。  響尾蛇在戰爭中的表現究竟如何?飛行員對響尾蛇如何評價?這是個眾說紛紜的問題,而且因為各種原因,很多資料之間存在矛盾。筆者只能根據公開渠道得到的部分資料來簡單介紹一下響尾蛇和其他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在歷次戰中的表現。  空空導彈在實戰中的運用歷程,筆者認為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1956-1967 年,包括台海空戰、印巴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完善期(1967 年-1973 年,包括越南戰爭和第四次中東戰爭)、成熟期(1980 年-1991 年,包括馬島戰爭、黎巴嫩戰爭和海灣戰爭)、跨越期(1991 年-至今,包括科索沃戰爭)。  第一階段是導彈運用的萌芽階段,導彈本身的技術指標、可靠性都很落後;搭載導彈的戰鬥機也多屬於臨時改裝;指揮方式還是十分落後的地面語音引導方式;由此導彈空戰的戰術條令根本沒有出現,各國空軍都在摸索導彈空戰的基本原則。  響尾蛇首次投入實戰是在 1958 年的台海危機中,當時搭載了 AIM-9B 導彈的對岸 F-86 戰鬥機突襲了解放軍 MiG-17 戰鬥機群,並取得了戰果。而解放軍根據參戰飛行員的描述,很快確定是遭到響尾蛇導彈的攻擊,連夜要求參戰部隊放棄大編隊、密集隊形,改用小群多路隊形與對手交戰,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同時要求各地不惜一切代價搜尋響尾蛇導彈殘骸,最好是啞彈。很快解放軍得到了一枚對岸發射卻沒有爆炸的啞彈,並組織專家進行分解研究,力圖儘快仿製。但是當時國家科技基礎薄弱,研究半天沒有找到頭緒,只好把導彈交給蘇聯方 面繼續研究。最終我國最早的紅外製導空空導彈——PL-2 是仿製「響尾蛇斯基」——K-13空空導彈出現的。但是由此我國意識到光電產業的重要性,最終建 立起了號稱「亞洲第一」的空戰兵器研究基地——河南洛陽光電技術研究中心,並研發出了 PL-2、PL-5 等一系列高性能空空導彈裝備部隊。  <> <>  

巴基斯坦博物館的一架 F-86F,掛 AIM-9B   響尾蛇第一次亮相不但驚動了中國,也引起了世界各國軍界的注意。但是第一代響尾蛇的各項技術指標還很落後,對於當時的空戰還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要說作用,只能說對參戰飛行員的心理產生了無形的震撼。  1966 年的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的 F-86 戰鬥機群中只有四分之一具備掛載響尾蛇的能力,但是每次與其交手的印度空軍飛行員都異常小心,因為一旦與 F-86 交手,印軍都不得不假設對方可能攜帶了導彈。《世界軍事》曾經刊登過一起經典戰例——一名巴軍飛行員在很短時間內擊落印軍數架「獵人」戰鬥機,而原因就是這數架印軍飛機都誤以為對方攜帶了導彈,慌忙逃竄中誤入巴軍的埋伏圈。整個 1966 年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發射 33 枚 AIM-9B 導彈,擊落印軍獵人 F.56 和蚊納 F.1 戰鬥機 9 架。  <> <>  

殲-6 擊落美軍 F-104C   1968 年台海空戰中最後一戰——一一三空戰中,攜帶了響尾蛇導彈的對岸 F-104 戰鬥機群倚仗先進武器,大白天敢於深入大陸縱深進行攻擊,結果在返航途中被解放軍殲-6 戰鬥機群迎頭攔截,擊落一架戰鬥機。這也說明雖然擁有了先進武器也不能盲目輕敵,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反之劣勢裝備一方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戰術也能打出漂亮的伏擊戰。

VF-111「流浪者」中隊的 F-4B 準備從「珊瑚海」號航母上彈射起飛執行轟炸北越目標的任務。由於高溫環境,造成「鬼怪」的外掛能力下降,僅掛 4 枚 MK82 炸彈和兩枚 AIM-9D 導彈   第二階段是導彈運用的完善期,空空導彈開始成批投入戰場使用;專門為導彈空戰設計的戰鬥機開始列裝部隊。這一階段經歷了兩場高強度的戰爭——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戰爭雙方為了爭奪制空權展開了激烈的空戰,在緊張複雜的空戰實踐中,與導彈空戰配套的指揮體系(空中預警與電子對抗體系、反雷達作戰系統、地面防空與攔截機相結合的防空系統)也開始形成,交戰各方對於導彈運用技術日益嫻熟、對於導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階段是導彈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階段,是導彈運用技戰術條令全面形成的階段。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響尾蛇作為美軍的主力空空導彈開始投入越戰,但由於當時電子管電路穩定性差以及紅外導引頭容易被陽光雲層干擾,影響了導彈的戰場發揮;加上當時很多戰鬥機飛行員不能熟練運用導彈,不能很好把握髮射導彈的時機,經常錯過戰機;還有就是早期 AIM-9 導彈還有第一代用於導彈空戰的戰鬥機(F-4 鬼怪、MiG-21)都是為了攔截大中型戰略轟炸機設計,實戰中卻被用來和對方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奪取制空權,導彈和飛機的性能都和實際要求有距離,因此響尾蛇在越戰中的表現最初並不理想。  <> <>  

美國空軍的 F-4E 上增加了一門航炮,以提高任務的靈活性   最初美軍 F-4 鬼怪戰鬥機只搭載導彈,沒有安裝航炮,但是實戰中卻發現無論是響尾蛇、獵鷹還是麻雀,可靠性都很差,發射出去的導彈接連脫靶,輕則貽誤戰機,重則給自己帶來危險(美國海軍航空兵的一支 F-4 戰鬥機 4 機小隊在於中國海軍航空兵殲-5 戰鬥機群的空中摩擦中甚至發生自己發射的導彈擊落了友機的事件)。結果只好心急火燎地重新安裝上航炮。  <> <> 本帖最後由 president 於 2010-2-22 17:26 編輯  

越南空軍的 MiG-21 機群,翼下掛載 K-13 空空導彈   而越南空軍的飛行員也遇到了尷尬,他們原本對剛拿到手的 MiG-21 戰鬥機和 K-13 空空導彈滿懷信心,可是實戰中卻大失所望——最初空戰中連續發射了 14 枚導彈全部失的不說,甚至還損失了一架 MiG-21!無奈之下也只好重新裝上了空空火箭彈。   交戰各方都開始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分析改進:越南空軍在仔細研究了 MiG-21 的技戰術特點後,放棄了在 MiG-15/17 上使用的低空纏鬥的打法,轉而採取「掠襲」戰術——利用 MiG-21 高空高速性能攻擊對方機群,高速脫離後再第二次攻擊。而美軍除了加緊改進響尾蛇的性能外,也積極改進空戰技術,開設了 TOP GUN 這樣的空戰技術培訓學校,由此受到了明顯效果。  1972 年 4 月 6 日,美國恢復對越南的大規模轟炸——這就是著名的「後衛」戰役,經過差不多 2 年修整的美軍飛行員得到了很好的空戰訓練,空戰水平有了明顯提高:1 月 19 日,海軍 VF-96 戰隼中隊的「公爵」科寧漢姆中尉使用 AIM-9 擊落了一架 Mig-21;5 月 8 日他又用 AIM-9 擊落了一架 MiG-17;5 月 10 日是他的幸運日,一天里大開殺戒——擊落 3 架敵機,全部使用 AIM-9 導彈。10 月 13 日美軍的柯蒂斯.威斯特法爾中校駕駛 F-4 也用空空導彈擊落一架米格,他成為越戰中最後成為王牌的飛行員。  <> <>  

Philip West 所作「Showtime 100」,描繪公爵在這天擊落第二架米格的情景  <> <>  

美機照相槍記錄的被擊毀的北越 MiG-21PF   而越南方面,7 月 5 日,927 中隊的兩位飛行員發射 K-13 導彈,各自擊落一架 F-4。值得一提的是後衛I戰役中,兩位越南飛行員聯手使用 K-13 導彈擊落了一架 B-52 轟炸機。1972 年 12 月 27 日夜間,越南空軍飛行員潘贊駕駛 MiG-21 連續發射兩枚導彈擊落了一架 B-52。  越戰中 1972 年是空戰水平最高的一年,雙方大量投入超音速戰鬥機,不分白天黑夜大打導彈戰。越南飛行員甚至學會了駕駛 MiG-21 勇敢的接近大型目標,使用 K-13 擊毀對方的 B-52 轟炸機。導彈開始取代航炮成為空戰重要武器。  <> <>  

埃及 MIG-21 照相槍拍下的攻擊 F-4E 過程   中東戰爭是冷戰中繼越南戰爭後又一場高強度高水平局部戰爭。由於交戰區域地處沙漠地帶,地形空曠,掌握制空權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阿以空軍都投入大量精力。與越南空戰不同的是,由於地形導致地面野戰防空系統無法完全覆蓋整個空域,整個中東戰爭中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和要地防空作戰從未出現過,更多的是前沿上空空中格鬥和淺近縱深地帶的對地打擊,最多是對對方縱深重要軍事目標的空中打擊,因而雙方空軍都非常重視如何在地面或者空中消滅對方空中力量。因此中東空戰中空戰水平可以說是戰後歷次局部戰爭中水平最高的。  1967 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第一天,以色列空軍通過空中突襲一舉將埃及、敘利亞空軍主力摧毀於地面,少數殘存的阿拉伯戰鬥機就算升空迎敵也很快被對手全部擊落。整場戰爭中空戰不算多。但是也有零星導彈空戰的實踐。  戰爭第一天,當以色列空軍突襲埃及蘇威爾基地時,埃及飛行員 Awad.Hamdi 是極少倖存者之一,他駕駛一架沒有掛副油箱的 MiG-21 飛機使用 K-13 導彈打下一架以色列飛機。  <> <>  

被幻影的 30MM 機炮擊中的 MIG-21   回顧第三次中東戰爭,空空導彈的實踐並不多(公開資料中多數空戰戰果都是航炮獲得的),一方面由於戰爭持續時間短;另一方面也由於當時空空導彈和機載雷達的可靠性有問題。當時的伊拉克戰鬥機飛行員反映 MiG-21PF 的「雷達冷卻系統問題嚴重,導致 K-13 雷達根本不能在超過 1.2 馬赫情況下使用。  而以色列飛行員也遇到相同的問題:幻影 III 裝備的 Cyrano 多普勒雷達系統性能是非常先進,可是當敵機出現在自己下方時,它就開始部分失靈了。此外這種雷達還很嬌氣,溫度過高時會死機。  此外空空導彈在這場戰爭中表現也只能說欠佳:6 月 5 日下午兩架幻影 III 攔截了一架約旦空軍的獵人戰鬥機,前者向後者一口氣發射了數枚國產蜻蜓 I 空空導彈 ——一種逆向仿製響尾蛇的導彈,結果全部被躲過。後者反而差點用航炮擊傷一架幻影 III。由此以軍高層對導彈的作戰效能產生了懷疑。  而到了後來的消耗戰和 1973 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伴隨著性能更好的 AIM-9D 和 AIM-7E 空空導彈被提供給以色列空軍,空戰中空空導彈的實踐明顯多起來。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以雙方都認真發展空中力量,為下一場中東戰爭做準備。其中埃及和敘利亞為了重建空軍更是不遺餘力,不但從蘇聯引進 SA-2/6 地 空導彈、性能更好的新型 MiG-21MF 戰鬥機,甚至直接請來蘇軍教官協助搭建防空體系。而以色列則從美國引進 F-4 鬼怪戰鬥機、新型響尾蛇導彈,還自研了新型的幼獅戰鬥機和蜻蜓 II 空空導彈——也是一種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其性能比 AIM-9B 還有蜻蜓 I 有了明顯提高。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中東空戰的一個高峰,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已經開始取代航炮成為主戰兵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空軍和以色列空軍都出動大批戰鬥機進行空戰,同時對地面裝甲部隊進行火力支援,高峰時雙方投入空戰的飛機多達一百多架!而在這 18 天的戰爭中,以色列空軍出動各型作戰飛機 11,233 架次,與阿機空戰 117 次。阿方共損失飛機 392 架,其中約 334 架是在空戰中被擊落的,並且大多數是被空空導彈擊落的。其中 101 架是被 F-4 鬼怪擊落的(56 架是被 M61 航炮擊落,7 架被麻雀空空導彈擊落,其餘是被響尾蛇導彈擊落);另外 233 架被幻影戰鬥機擊落(其中 151 架被響尾蛇和國產蜻蜓 II 導彈擊落,其餘被航炮擊落)。空戰戰果中六成是由空空導彈創造的。而阿拉伯方面擊落以軍飛機至少 103 架(一說 200 架),不同的是這些戰果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地空導彈擊落,其中 6 架(4 架幻影、2 架 F-4)被 K-13 導彈擊落。  <> <>  

擊落利比亞 Su-22 長機的 F-14 AJ107   回首整個第二階段,空中作戰理論通過實踐得到了完善和提高,通過越南戰爭的實踐,美國空軍初步掌握了以預警機為核心整合各軍兵種力量構建一體化空中打擊體系的技術,越南空軍則把地面雷達、地空導彈、攔截戰鬥機一體化的防空體系作戰效能發揮到極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完善了攻勢防空理論,發展出靈活多變的戰鬥機攻防技術;阿拉伯空軍則依託地面防空體系和戰鬥機相結合的野戰防空體系一度給以色列空軍構成很大威脅。當然限於技術水平,這個階段里高技術兵器(導彈、預警機、電子對抗)技術還很不完善,空戰勝負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飛行員本身戰術素養、戰鬥機性能優劣還有指揮員本身素養。  反映到裝備技術上,正是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促使武器設計師們加緊改進導彈的作戰效能,提高導彈可靠性。使得導彈技術向更高的方向邁進。武器設計師們意識到,導彈的主要目標不是對方大型轟炸機,而是戰鬥機,由此要求新型空空導彈有大離軸發射能力和動目標跟蹤能力,還要具備全向攻擊能力。  第三階段導彈空戰進入成熟期。1981 年 8 月 19 日,美國海軍 F-14 戰鬥機在印度洋上空與利比亞空軍 Su-22 戰鬥機發生交火,前者使用 AIM-9L 導彈兩發命中,將對方兩架戰鬥機擊落。這是三代響尾蛇首次參戰。同時整場空戰中雙方未打一炮,都是由空空導彈完成攻擊。  <> <>  

戰爭期間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海鷂,除了兩枚 AIM-9L 導彈外,還掛載了機炮吊艙   1982 年馬島戰爭是三代響尾蛇首次大規模參戰,由於戰前美國向英國提供了大約 100 枚新型 AIM-9L 導彈,使得英國在空戰中佔據了上風。整個戰爭中英國空軍發射了 27 枚導彈,擊落 18 架阿軍飛機。   1982 年的敘以貝卡谷地大空戰是戰後空戰的又一個經典戰例,整個空戰中,敘利亞空軍的 55 架米格機中 51 架被 AIM-9L 導彈擊落,命中率達到 80%。同時敘利亞空軍也用空空導彈創造了一些戰果。空戰中,以色列空軍採用的以空中預警+電子對抗/殺傷+無人機技術構成的空中打擊體系給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一直不變的地面防空+空中攔截一體化防空體系以毀滅性的打擊。武器代差、敘利亞方面墨守陳規觀念落後固然是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不重視電子對抗導致體系被打散也是個重要原因。  <> <>  

以色列 F-15 在貝卡谷地之戰中獵殺 MiG-21
推薦閱讀:

王毅連珠炮般質問韓國外長:薩德能攔截朝鮮洲際導彈嗎?
我軍兩枚導彈神秘失蹤 遭外國切斷信號
深度:解析梟龍戰機出口 加巡航導彈具核打擊
台灣媒體:雄-2E導彈可對抗大陸20個導彈旅

TAG:故事 | 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