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侃 | 為什麼太上老君隨便一件法寶被小妖偷走都能降住孫悟空,五百年前對他卻無計可施?

大鬧天宮一回中,孫悟空與觀音舉薦的二郎神大戰雖然落了下風,卻一時難以收拾,就是被太上老君用金剛鐲打了一下,才失去抵抗之力的。

縱觀整部西遊記,直接與太上老君有關係的法寶有六件,芭蕉扇,金剛鐲,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幌金繩,紫金鈴,兵器有三件七星劍,如意金箍棒,上寶沁金鈀,而能拿到這些兵器法寶的,分別是平頂山金角銀角,拿了五件,金兜山獨角兕大王拿了金剛鐲,賽太歲拿了紫金鈴,再好好想一下就有意思了,金角銀角是老君的童子,獨角兕是老君的坐騎,賽太歲是觀音的坐騎金毛犼,紫金鈴原本就是老君送給觀音的人情,而九齒釘耙是老君送給玉帝的,賜給了豬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帥使用,能拿到老君法寶的,不是至親,就是至尊之人,孫悟空為什麼能拿到金箍棒,才是真正耐人尋味的事情。

插播一段小知識,講講幾件法寶在西遊記中的出處

老君道:「葫蘆是我盛丹的,凈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煉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繩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帶。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 ——三十五回

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什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五十一回

妖王老實,便就說道:「我這鈴兒是——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爐中久煉金。結就鈴兒稱至寶,老君留下到如今。

菩薩又望項下一看,不見那三個金鈴。菩薩道:「悟空,還我鈴來。」行者道:「老孫不知。」菩薩喝道:「你這賊猴!若不是你偷了這鈴,莫說一個悟空,就是十個,也不敢近身!快拿出來!」行者笑道:「實不曾見。」菩薩道:「既不曾見,等我念念《緊箍兒咒》。」那行者慌了,只教:「莫念,莫念!鈴兒在這裡哩!」這正是:犼項金鈴何人解?解鈴人還問系鈴人。——七十一回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七十五回

此是鍛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名為上寶沁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敕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 ——第十九回

真正的秘密在這裡

我想題主真正想問的,其實是在《西遊記》里太上老君為什麼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是不是作者揚佛抑道故意貶低道教呢?

這首先要明確太上老君在《西遊記》中的定位,其實關於這一點,書裡面講的已經非常清楚了。

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道佛一體,既是道祖,又是佛陀。

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第六回

西遊記中道佛一體的人物並不多,諸天神佛門徑分明,真正道佛一體的只有兩位,一個是太上老君,一個是菩提祖師,很有意思的是菩提祖師原型是如來的弟子須菩提尊者,卻選擇了道家所推崇的出世之道,隱居方寸山,而原為道祖的太上老君,卻選擇了如來所宣揚的入世之道,在師徒四人取經路上,太上老君雖然沒有親自出手,身邊人卻下了不少黑腳,所謂道佛之爭,其核心並不是道士和和尚誰比較能打,而是救自身苦和救眾生苦的觀念之爭。

道教是出世的宗教,修行的終極目標就是成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同時道教也主張無為,天道自有定數,對於人間的紛紛擾擾不應干預,所謂佛道同源,道教修仙所追求的這個目標和小乘佛教所追求的自身圓滿是一致的,但是在《西遊記》裡面,作者更贊成如來所主張的大乘佛教普度眾生這一觀念,這可以理解為對道教和小乘佛教狹隘性的批判,很顯然在這一點上,《西遊記》裡面也是有佛教的自我批評的,只看做佛道之爭,多少有點兒不客觀。

從另一個角度,《西遊記》裡面引入了老子化胡這一傳說,而這一觀點原本是道教門徒提出來用於貶低佛教的,說老子去西方教化胡人(在這個傳說裡面老子去的地方就是指天竺)之後,才有佛教誕生,老子是如來的老師,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也沒有一味貶低道教的意思。

從我個人的觀點,《西遊記》大的創作背景其實是講佛道融合,而不是講鬥爭,比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既代表了佛教三毒嗔,貪,痴,也對應了道教五行學說,孫悟空屬金,豬八戒屬木,沙和尚屬土,只不過這種創作上的貼合併不完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不過《西遊記》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宗教學專著,有錯漏之處,在所難免,無需過度糾纏。

如果從佛道融合這個角度去切入理解《西遊記》,就會發現,唐僧、孫悟空原本就都是佛教體系的一部分,而他們所謂的求正果,就是脫離小乘而入大乘,西遊九九八十一難,不過是如來設計好的一場考試,最後為了湊夠八十一難,觀音甚至直接指示護法金剛把師徒五人從天上扔了下來(見第九十九回),而太上老君和菩提老祖、鎮元大仙相比是贊成入世的,只不過太上老君貴為道祖,達到了佛陀的境界也不能改換門庭,真去了西天,就會出現一山難容二虎的局面,而菩提之所以歸隱山林,其實也是因為佛教是典型的一神教,不能再出現另一位佛陀動搖如來的地位。

太上老君既然贊成入世,對於唐僧和孫悟空的成佛之路,自然不會強行阻攔,而身邊人下屆為妖,也只不過是配合如來做一場好戲,平頂山是明說的,金角銀角下屆是應觀音菩薩之邀,測試取經組的決心,獨角兕一段是三難,九十九回裡面總結為「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難,普天神難伏四十難,問佛根源四十一難」,這麼多神佛就算不認識青牛怪,起碼也應該認識金剛琢這麼霸道的寶貝,說穿了,大家不過是看破不說破,本分做神仙,所以《西遊記》真正的細思恐極之處,其實是滿天神佛配合如來搞這一場取經弘法的大戲,既然是演戲,該下手要下手,但是肯定不能下死手,該收手也要收手,老君把孫悟空放到八卦爐裡面煉丹,也只是演戲給玉帝看,要不然只需把金剛琢拿出來,後文中可見,這件寶物是太上老君的本命法寶,需靠能滅火的先天寶物芭蕉扇克制,可見最大的威能就在於放火,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很可能就源於此寶,而孫悟空屬金,最怕火,恐怕根本用不著七七四十九天,當場就能把孫悟空煉成一塊兒玄鐵。

所以太上老君不去料理孫悟空,非不能也,實不為也,說到底,他也贊成如來搞這一場大戲。

推薦閱讀: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
話說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和姜子牙,太上老君的坐騎是什麼
256-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元-王玠

TAG:孫悟空 | 太上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