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徐瑾:淺談盧梭思想

徐瑾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博士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盧梭的思想。盧梭是近代西方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寫過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愛彌兒》。《愛彌兒》講的是一個完美的人,叫愛彌兒。他身心健康,各方面有很高的天賦,有很好的德性。他在整本書裡面講的其實是一個人怎麼樣達到道德和品質上的完善。《愛彌兒》這本書反映了盧梭對社會道德狀況的一個看法。

一、盧梭:道德取決於動機

盧梭認為社會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社會的道德是在不斷退步的。當然盧梭還有一些很好的思想,比如,他認為,道德取決於動機。什麼叫做取決於動機?比如,我們想做一件很道德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做;或者已經著手去做,但是在做的過程中,因為我們的能力不夠,導致結果不太好。盧梭認為不要緊,只要我們的心裏面確實出於做道德事情的動機,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相反,即使沒有做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只要心裡有不道德的念頭也是不對的。

還比如,很多人本來想做一件壞事,但是陰差陽錯這個事情的結果是一件好事,盧梭認為不能只看它的結果,而應該主要看它的動機。這就是盧梭說的道德是一唯動機論。動機是決定是否有道德的唯一的標準。當然他的思想和近代西方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是完全不一樣的。近代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強調結果,不強調動機。尤其是在經濟發展領域中,比如,要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要提高GDP國民生產總值,這個時候必須看結果,因為這個東西是用結果來衡量的。但是如果評價一個人是否善,是否惡,唯結果論可能就有問題了。

因為人和一般的動物不一樣,人有思想,而且人的思想非常複雜。比如,我們為什麼要做好事情呢?是因為我可能確實是出於道德的目的。比如,網上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有一個女孩子經常在街上,給乞討老人錢,而且經常給這個乞討老人買盒飯吃。從結果看,這個女孩真的是很有道德。有這種結果,我們合理的推測她有慈悲的、慈善的愛心。

但是,事實背後的真相如何呢?有人暗訪,發現這個女孩子每次去給乞討老人喂飯的時候,旁邊都有攝像機,拍她怎麼樣去買飯,怎麼樣去喂飯,全程都拍下來。拍下來之後,第二天網上就出現這個視頻。我們可以看出,她做好事的目的是為了出名,從動機上來看,她行善的目的不是純粹的可憐這個老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否則為什麼每次喂飯、每次給錢都要人拍下來呢?在盧梭看來,這個就是不道德。盧梭的這個唯動機論,對道德的判斷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盧梭為什麼要強調動機呢?因為他強調的是人類的自律。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給自己定一個法則,然後依據這個法則去行動。自律和他律很明顯是相對的。什麼叫他律?他律是你不做這件事情,或者你必須做這件事情,是因為外在強迫的原因,它不是我們內心的自律,而是畏懼於外在壓力。盧梭認為,自律高於他律。

二、什麼是人的自然本性

盧梭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寫的《愛彌兒》主要是通過人與社會的關係來研究整個社會的狀況。他有一個終身困惑的問題就是自然與文明的對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對立。所以盧梭的思想就是在這種沉思中間產生的。首先通過人來看這個社會,然後通過社會來看這個人。

他會考察在一個很純樸的沒有社會產生的的環境下,人的天性是怎麼樣的。同時他又會考察如果這個人進入到社會之後,他的個性、品性是怎麼樣的。盧梭認為要通過人來研究社會,先研究人的本性,然後再去說明人的行為及其相互的關係,從而來解釋社會現象。他認為在以前的研究中,人們並不能夠完全的知道人在純粹自然的狀態下應當是什麼樣的。盧梭認為,首先要探討的是人的本性,他的本性應當在社會文明產生之前去探討。假設沒有文明,在這種很自然、很純樸的狀態下面,人究竟是什麼樣的?這是他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他會從人的自然本性的視角來看社會對人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道家,從老子、莊子來看,他們有點類似於去探討人的自然的本性。老子講我們要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然後我們要返璞歸真。什麼叫做絕聖棄智?就是我們不要那些聖人所教導的智慧,我們不需要聖人對我們教育,我們在一種很純樸,甚至在一種沒有文化狀態的時候,人的狀態反而是最好的。所以說人們能夠返璞歸真。璞就是玉沒有經過雕琢的狀態,真就是本真,我們的心靈是一塊白玉,這塊白玉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就能保持本來的顏色。所以老子講「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小國寡民,很小的城邦式小國。寡民,人也很少。國與國之間,雞犬之聲相聞,但是我們至到老死也不進行經濟貿易活動,因為有這種經濟貿易就會污染人的心靈。

莊子說「心齋坐忘」,我們要從這種外在的、紛繁的、污染的社會返歸到我們的內心,我們要不問是非,不要分辨社會上的聲色犬馬,我們需要保持我們內心的純樸。

而盧梭首先探討的是人的自然狀態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當人類文明還沒有完全產生的時候,人的這個自然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在盧梭看來,應當是一種和平的、人人平等的、自由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間,人們除了年齡、體質、力量上的差距之外,沒有任何特權上的不平等。盧梭奠定了現代法國啟蒙運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生而平等。這就是要打破一切封建等級特權制。因為當時的法國還是一個天主教的神權國家,政教合一,等級制是很嚴格的,而且也盛行宗教蒙昧主義和文化專制主義。

在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當中,人當然是一種自由的狀態。而在自然的狀態下面,對一個自然人來說,他的慾望只是滿足肉體的需要,他們要吃,要喝。而且這些要求也很低,也比較容易得到,所以他認為自然人的理智是簡單的、有限的。老莊裡面就是很純樸的,情感是初級而自然的,是很純樸的、很直觀的那種情感,他們沒有你的、我的這種分別的概念,也沒有那種虛榮心。在這樣的一種自然狀態中間,人們的秉性像小孩子一樣,非常自然。這也就是我們中國哲學界有個叫李贄的談到的,人最初的那顆心是什麼心?是一顆童心,童心就是一顆嬰兒的心,是一顆很小的小孩子的心,他是非常純樸的,他沒有善惡之分。

在自然的狀態下面,盧梭認為人有兩種本性,一是對自身生存的關切,二是對他人的憐憫。盧梭其實就是從自然狀態中間來推論人類的道德是怎麼樣產生的。首先每個人在自然的狀態中間,都是有自愛心的,同時會有一種對他人的憐憫心。這樣一個對他人的憐憫心,就像小孩子,他雖然喜歡自己,但是他同樣會喜歡他最親近的人。同時看到那些令他傷心的事情,他會產生對別人的同情。這種憐憫心在盧梭看來,它能夠超越我們的自愛的心。我們自愛的心可能導致一種自私自利的情感,而自私自利是不可能道德的。所謂道德一定要破除或者超越於我們這種自私自利的心。

怎麼樣超越這種狹隘的利己的本性呢?盧梭認為在原始狀態中,人本來就有一種憐憫心,而這個憐憫心被盧梭稱為是唯一的自然美德。盧梭從人的自然狀態中間能夠發現這種道德的產生到底是怎麼樣的。盧梭對於自然狀態和自然人的設想和推論,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的和幻想的,但是他的這種抽象或者想像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盧梭有深厚的歷史造詣。他能夠從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間來判斷這種情感是怎麼樣發展的。

在他看來,隨著人類智力的發展以及技術的不斷完善,慢慢會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工具,火的發現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標誌。慢慢人們又組成了家庭,私有的東西就不斷顯現出來,一個純樸的本性就被打破了,人們就會發覺這些東西是你的,那些東西是我的,就有了分別心,不像以前那樣任何東西都是公有的。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智力的發展,尤其是土地的佔有和分配的不公平,最終使得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的公有制,結束了自然狀態的平等。

私有財產的出現,尤其是土地的佔有,使得私有製取代公有制。假設我們在一個原始狀態中間,比如說在捕魚的時候,有些地方很容易捕到魚,而且很安全,比如說這個地方水流很緩慢,而且又形成了一個很安靜的、水草很豐盛的領域,在這個區域中魚就很多;而另外的地方水很淺,而且魚不多,那個地方可能還比較危險,不太適合捕魚。在資源爭奪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在體力上面更佔優勢的人,他就在這樣一個好的資源里捕魚,而那些體力上處於弱勢的人就被迫到不好的地方去捕魚。這個時候捕的魚,有的人捕的很多,有的人捕的很少,有的人就不願意把自己捕的魚全部交出去大家共享,而是留一部分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於是私有制就出現了。再例如土地,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人們發覺有塊地非常地肥沃,適合於種植,也適合於養殖動物。隨著私有制的出現,一些人就把這塊地佔領作為他們自己的私有財產。於是私有制就不斷地出現,從而公有制被最終取締了。

盧梭認為,此時整個人類從他的童年時期進入到了青春時期。我們剛才講在公有制的時期,盧梭認為人類就像兒童一樣,天真無邪,而且有原始的憐憫的美德。而現在人類就走出了童年,而進入到青春時期。用盧梭的話說,自從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幫助的時候開始,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佔據有兩個人食糧好處的時候開始,平等就消失了,公有制就瓦解了,私有制就出現了。

於是在這個情況下面,第一個人把一塊土地圈起來,向那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宣告說這是我的,而其他人認可了他的占有權,這個人就是文明社會真正的奠基者。也就是說土地私有制標誌著人類文明社會的開始。但是盧梭講的文明社會不是完全的褒義詞,而是一種客觀描述。人類的文明就是從私有制開始的。而人類文明的社會與我們剛才講的那種自然的狀態並不是一定是在道德上進步的。由此,盧梭結束了對自然人的抽象推論,從而轉到社會,從社會的歷史來研究人。

三、盧梭:良心是作為道德本能而存在的

按照盧梭的觀察,私有制形成之後,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狀態。隨著私有制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人們之間財富、權勢等各方面的不平等越來越加劇。於是會進入一個什麼狀態呢?

盧梭講自然的狀態是一種平和、平等的、自由的狀態。而現在私有制出現之後,隨著對資源的掠奪,隨著貧富差距等級的出現和擴大,於是人類社會就進入到了一種戰爭狀態。大家為了爭奪更好的資源,尤其是土地,於是就進入了戰爭狀態。這也就是霍布斯所描寫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豺狼狀態。然後暴君出現了,有一個最厲害的人帶領著他的那幫人,經過長期的混戰,統一了國家,並用一種強制的方式逼迫人們服從於他,這就是君主制的出現。

接著他還談到了封建制度之後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出現。在這樣的一種所謂文明的社會中間,理性取代了本能。於是智慧、敲詐取代了良知,並且理性產生,人們加強了自尊心和虛榮心,使每個人都重視自己遠遠勝過重視他人。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面,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人類的心靈、行為和相互關係日趨腐敗和墮落,盧梭認為這一切都歸咎於私有制,歸咎於文明社會本身。於是我們看到盧梭認為,原始人類最初是一個自然的狀態,現在變成了一個所謂文明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開始對立,社會不斷地發展,私有制不斷地發展,物質文明確實在不斷地提升,但是人們的精神文明是不斷地退步的。所以他認為社會文明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精神和道德的墮落。這就是盧梭得出的結論。

但是這個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種典型的道德退步論。這個社會究竟是退步的還是進步的,大家見仁見智,當然也有很多人說這是進步的。原始社會的時候,人們都沒有飯吃,飯也吃不飽,衣服也穿不暖,只能用樹皮,但是現在我們都能夠吃白米飯,住房子,有空調。但是盧梭想表達什麼意思?他認為這個社會的經濟當然是在進步的,物質文明當然是在不斷進步的,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同時,精神和道德其實是墮落的。因為人們越來越利己,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

當然在盧梭看來,人從自然狀態轉入社會文明狀態的時候,就處於理性與情慾的對立中間。在自然狀態下,人們只是遵循本能,沒有太多考慮,只是順從本能去行動,也無所謂善惡。到了社會中間,人們有了自己的理性,剛開始懵懵懂懂,無知無欲,現在發覺我要有私有財產,那麼怎樣去獲得私有財產呢?必然面臨和他人的衝突。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理性與情慾的對立,情感、慾望的對立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狀態。

可以看到,在理性和情感的這種對立中,人們總體來說是為了自己情感、慾望的滿足而奮鬥的,而奮鬥的過程是通過理智的手段來實現。這種理智的手段,它既可能導致極端利己主義,同時也有可能產生道德。在他看來道德其實還是由理智和情感共同產生的。無論是理性還是情感,都不可能單獨的決定道德的產生。在他看來,我們怎樣去衡量個人行動的善惡呢?當我們極端利己的時候,會產生出來各種衝突,進入豺狼的狀態,或者我們受到良心的譴責,對他人憐憫心尚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怎樣協調我與他人的關係,達到道德的狀態呢?

盧梭認為,我們要聽從良心的召喚。他強調如果沒有良心,我們的理智是沒有準繩的,我們的情感是沒有束縛的。在《漫步遐想錄》一書中間,盧梭認為良心是在人們靈魂深處生來就有的一種正義和道德的原則。良心是作為道德本能而存在的,是一種生來就有的正義和道德的原則。

孟子講的良知良能。良知就是不慮而知。良能就是不需要過多的思慮就可以直接去做。孟子講「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個裡面和盧梭講的就很像了。因為側隱之心我本來就有,本能的良知是從來不會欺騙別人的。孟子還講過「君子遠庖廚」,不是說君子不願意到廚房裡面去做飯,是說庖廚這個地方是殺戮生靈的地方。

據網上報道,廣西玉林這幾年一直搞狗肉節,很多網友說要抵制這個節日。狗是人類的朋友,而玉林要搞狗肉節,而且是殺活狗,要殺幾萬條狗,我們會發覺這是非常殘忍的。但是這個狗肉節居然還一直存在著。這就是盧梭講的,人的道德在不斷地墮落。盧梭講社會的每一個進步,物質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精神和道德的墮落。當然他認為良心是一種聖潔的本能。盧梭在《愛彌兒》中說,由於我們的求善避惡並不是學來的,而是大自然使我們具有這樣的一個意志,所以我們的好善厭惡之心也猶如我們的自愛一樣,是天生的。良心的作用並不是判斷,而是一種感覺。並不是說人的良心是完全脫離開社會的,它還是有著社會基礎的,也可以說社會實踐是良心的源泉。

盧梭一方面讚美良心,另外一方面他認為那種宗教所謂的良心是要打問號的。因為這種良心不是人的自然本能式的良心。他認為,在一個連問路都要付錢的社會,他不得不大聲疾呼良心。盧梭認為良心是協調個人與他人之間關係最核心的東西。他說人具有個人道德與社會道德兩個層面。他在《愛彌兒》中探討了人的本性、理性、情感、慾望、意志、行為選擇和責任的問題。在社會道德方面,他探討了良心、義務、友誼、愛情、職業和處事的問題。而在所有這些問題中,最基本的一種關係是什麼?是自愛與他愛、利己與利人的關係。在這個關係中,到底是利己為主,還是以利人、以他愛為主呢?這就是盧梭重點研究的。在他看來,自愛是一種心裡的慾念,有時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和情感。盧梭看來,自愛最基本的表現是關心和保存自己的生命。

這個狀態我們不需要有過多的論述,比如荀子講「人之性惡,而善者是為也」。為就是人為教導的意思。人天性是惡的,因為人天性就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奮鬥的。自愛是最原始的情感,自私又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自愛是一種慾念,是一種情感。自私,甚至於說極端利己主義是怎麼產生的?從人類歷史的考察來說,是私有制產生的不平等。因為私有制,人們有自己的財產,我們的財產越多,自己感覺滿足就越多,就有更多的資本去享樂。於是私有制的產生使得自愛變成了自私,甚至於變成了一種極端的利己主義。盧梭看來,自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自私。但是在另外一種條件中,也可能變不自私。我現在自愛,但是我為什麼會變得不自私呢?因為我還要愛我親近的人。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親戚朋友。這個時候自愛就超越了自身的界線,而變成了一種他愛。即使不是純粹的他愛,也已經超越了狹隘的、自私的本性。當然自愛變成他愛不是天賦的,是後天的教育和改造。

中國古代的孔子反覆講愛有差。我們當然是愛我們自己的,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肯定要愛對我們最好的人,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孔子特別講究孝道。他說孝是最重要的,在中國孝的本性是最高的。

怎麼樣分辨自愛利己與他愛利人呢?盧梭雖不斷地強調人應該有良心,但是他也始終認為自愛利己是一種天然的情感。他愛利人是一種應然,而自愛利己是一種實然。

剛才講廣西玉林的狗肉節,如果我們從增長人的慈悲心、道德感、有側隱之心的角度來說,不應當舉辦狗肉節。但是從實然,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很難取締它,因為有經濟利益在背後。我們現在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應當保護動物。

四、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及對近代西方的影響

盧梭還寫過一本書叫《社會契約論》。社會政治的發展體現在《社會契約論》中。《社會契約論》講在自然的狀態下,在人們私有制產生的狀態下,會發覺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戰爭的狀態,因為你需要這個資源,我們也需要這種資源,於是雙方為了這種資源必然會起爭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選出來一個德高望重,有能力、有智慧的人領導大家。怎樣才能找到這樣一個人?或者說找到了之後怎樣讓他來行使統治權呢?通過契約。通過契約把我們的權利轉讓出去,轉讓給某一個最德高望重,最有才華、智力和品德的人,讓他來管理。大家希望得到公正的分配。

訂立了契約能夠形成什麼?能夠使得契約本身產生合法的效力。《社會契約論》講的非常有道理。盧梭的這些說法,對後世產生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影響。比如,他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平等的、是自由的。同時人在自然本性中應當是自愛的,利己的,這些對百科全書派的學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愛爾維修非常贊同盧梭對人的自然本性的說法。在他看來,他們的一切行為的唯一的動力是什麼?就是趨樂避苦。因為人這個動物生下來的時候,唯一的重要的特徵就是生理的感受。比如,嬰兒、小孩子都是追求快樂的,絕對不會追求痛苦。道德的基礎是什麼?道德的基礎就是人的這種趨樂避苦的自愛情感。他認為導致自愛或者產生自愛一種是官能的快樂,其基礎是肉體的快樂,而另外一種是預期的快樂。

另一位思想家赫爾巴赫也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自愛。這和盧梭講的很像,盧梭也認為人的本性肯定是自愛的。而仁愛或者他愛、利人是一種應然的要求,是應當聽從道德良心的。赫爾巴赫認為,人們所謂的利益就是每個人按照他的氣質和特有的觀念把自己的安樂寄托在上面的那個對象。我們追逐利益的時候,會發覺利益是人行動的唯一的動力。當然也就是完全的自愛的情感。這是赫爾巴赫從盧梭的思想裡面所推論出來。當然赫爾巴赫在利己主義與道德義務之間,要求達到平衡。怎麼樣去協調呢?我們有社會責任感,因為我們是社會動物。所以所謂的道德就不僅僅要求我們只是利己,而是同時要關心他人或者社會的整體的利益。

假設在修大壩的時候,我們住在附近,政府需要我們去修這個大壩,於是我們就去抬沙袋、抬水泥、抬鋼筋。但是出於利己的本性,就偷工減料,出工不出力,結果大壩修的很糟糕,洪水來了,大壩坍塌了,結果把我們自己的房屋也衝垮了。這個時候會發現,我們從利己的本性中,通過理性的判斷,會發覺應當把這個事做好,而不能是純粹的利己。赫爾巴赫認為我們應當愛別人,但是他的這個愛別人是以自愛為基礎的,這也就是他的合理的利己主義。當然這一點和盧梭的不是很相似,盧梭講的是我們有自愛的本性,但是我們要更多的聽從內心道德良心的召喚。這次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
略論新儒商的營銷思想
【內在生活信息】第五章 思想的爭戰
法政思想也該出場了
如何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