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雁霞:論當今世界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之第一章

環球之

原標題|劉雁霞: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讀奈保爾作品,論當今世界

作者簡介:劉雁霞,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講師,在讀博士來源:環球之音  目錄  《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讀奈保爾作品,論當今世界》  內容提示(5)  一、後殖民主義又叫後殖民批判主義(7)  1,後殖民主義的特質(7)  2,後殖民主義出現的理論背景(8)  3,後殖民理論的主要內容(9)  4,後殖民主義的理論基礎(10)  5,後殖民主義理論在中國語境中運用的在考查(11)  二、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11)  1,所謂西方民主——西方民主「病重」,迷信者該醒了(12)  (1)發達世界的民主已陷於困境(12)  (2)美國標榜的三權分立也出現了大問題(13)  (3)對所謂普世價值的疑問(14)  (4)美國正試圖以「真實的謊言」讓世界臣服(15)  2,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使其到處碰壁(18)  (1)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18)  (2)美中情局「紀委」」誤刪」虐囚報告(19)  (3)加拿大記者借人權發難,王毅駁斥(19)  3,經濟上,新老牌帝國主義依然在對內壓榨人民、對外打壓發展中國家(21)  (1)十五年守候終成泡影,歐洲人不認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21)  (2)美企員工沒空如廁,穿紙尿褲上班(24)  (3)做幾份工才能糊口(24)  (4)美國自殺率逐年上升(24)  (5)不講信用,違反商業協議,露出後殖民尾巴(25)  4,軍事:新老牌帝國主義依然如故搞霸權(26)  (1)美國等殖民者對和平崛起的中國張牙舞爪(26)  (2)中國熱愛和平、強國強軍,不惹事,也不怕事(28)  5,軟實力、話語權:發展中國家要有所期待(32)  6,後殖民主義幽靈時常隱線,揮之不去(33)  (1)最近,英國女王對中國食言,表明英帝國傲慢難改(33)  (2)最近,泰國總理巴育表示「泰國不是美國殖民地」(34)  (3)近期,美軍駐日本沖繩基地工作人員殘酷殺害20歲沖繩女子,  讓人嗅到了殖民主義的味道(34)  7,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36)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36)  (2)亡國奴的下場(39)  (3)新老殖民者亡我之心不死(40)  (4)從中俄民族性比較,中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43)  8,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主題,  不可動搖(45)  (1)英國阻撓中國鋼鐵協議(45)  (2)美、日染指東海南海——中國決心寸土不讓(46)  (3)中國成德國最大投資者(50)  (4)要排除四大阻力,使改革縱深發展(54)  (5)中國人民要勇於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55)  (6)中國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成為科技領域的全球領軍者(56)  1)中國在科技上趕超美國,多方面已領先(56)  2)5G時代有望在中國開啟(57)  3)基因技術,中國領先(58)  4)一份令人驚詫的榜單——2016年全球自然指數,中國完勝西方(59)  三、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局限性(61)  1,後殖民主義可以說是一個「困難重重」的概念(61)  2,後殖民主義批評自身存在矛盾(62)  參考文獻(63)   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   ——讀奈保爾作品,論當今世界   劉雁霞著內容提要: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V·S·奈保爾的作品主要表現了後殖民主義時期,殖民宗主國對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國家的控制和破壞,以及異質文化間的衝突和融合。本文分析了在當今全球化進程中後殖民主義與等級化全球重構的現實,並且根據世界上美國、中國等國家在民主、人權、經濟、軍事、軟實力、後殖民、黨領導、時代主題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同與異」實際情況,論述了作者的獨到見解。  在今天全球化進程中,文學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中國發展崛起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V.S.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48年畢業於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所學校。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定居英國,為BBC做」西印度之聲」廣播員並為《新政治家》雜誌做書評。1955年在英國結婚。1960年代中曾在世界各地廣泛遊歷。遊走世界各地寫作多年,批判發展中社會的精神和物質雙重匱乏,語言辛辣詼諧。主要作品包括《靈異推拿師》(約翰.盧埃林.里斯紀念獎)、《米格爾大街》(薩默塞特.毛姆獎)、《黑暗之地》、《印度:一個傷痕纍纍的文明》、《自由國度》(1971年布克獎)、《河灣》、《半生》、《魔種》、《埃爾韋垃的選舉權》、《世途》等。1990年獲英國皇家封爵,1993年成為英國大衛。科恩文學獎首位獲獎者,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敘述與正直的的洞察,迫使我們正視那些被壓抑的歷史的存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奈保爾的作品主要表現了後殖民主義時期,殖民宗主國對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國家的控制和破壞,以及異質文化間的衝突和融合。這一文學風格和主題的確立來源於作者青年時代在牛津大學的求學經歷。在牛津期間,奈保爾初次體嘗了移民生活的貧困、孤獨,深感自己如迷途的羔羊在異國他鄉漂泊,心中苦澀難言。形成其文學風格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奈保爾長期在外旅遊。旅遊期間,他寫下了《中間通道》、《在信徒中間》等多部作品。長期的旅行生活使他更深刻地觀察了社會,也形成了他鮮明的文化旅行家的寫作風格,更鑄就了他原本就無根的,無文化歸屬的個人特質,使其成為「無國界」作家的代表人物,與拉什迪、石黑一雄並成為英國移民文學三雄。  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神秘的按摩師》和《埃爾維拉的選舉權》三部加勒比海早期小說的主題意義:諸如文化衝突和文化雜交、身份的認同、模仿、宗教與政治的關係等,以及作品所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的藝術風格,在後兩部小說中作家從短篇小說相對簡單地觀察人物和環境轉移到對社會本身的審視,以及對殖民地政治的日益關注,但是仍保留了故事非凡的幽默性。奈保爾的代表作之一《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該小說具有殖民地人民反帝反殖民、爭取獨立的政治寓意及其作品所包含的深刻主題思想。這部小說不僅僅講述了畢司沃斯先生個人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再現了特立尼達印度移民家族史,族群史和社會歷史。奈保爾的另外五部重要的後殖民政治小說《島上的旗幟》、《模仿者》、《游擊隊員》、《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和《河灣》——這些小說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殖民地爭取獨立時或獨立後暴露的種種社會問題,涉及多重後殖民文學主題:諸如流亡、模仿、身份、前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新殖民主義對獨立國家的影響等。奈保爾的後期佳作《世間之路》,通過發掘加勒比海特立尼達島國的過去,重建了加勒比海人民的生活與歷史,顛覆了歐洲殖民者的歷史文本。這部小說是虛構與包括遊記、傳記、歷史記錄在內的紀實文學的混合,表明了作家有意識地努力去尋找適合的形式來反映殖民與後殖民社會。[1]  奈保爾虛構的和寫實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是兩者的結合或混合)直接地表達了他對世事的尖銳批評和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有些流露了對現代社會和人類本性的懷疑。他對第三世界國家和民眾(如對印度、非洲和亞洲穆斯林)的不客氣的描寫引起過爭議;他對英國等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批判也曾遭到反駁。被人說他是在後殖民世界裡流浪的知識分子。[2]  「後殖民主義」是在「新殖民主義」之後,新產生的一個概念。  新殖民主義——二次大戰以後,多數殖民地國家在經歷了長期的鬥爭後,獲得了獨立,但它們後來發現自己並沒有最終擺脫殖民統治。西方國家、特別是前殖民統治國家,以總總方式繼續對於獨立後國家的殖民控制,這被稱為「新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一詞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是1961年3月在開羅召開的第三屆全非人民大會。這次大會專門通過了關於新殖民主義的決議,它提到的殖民國家有美國、聯邦德國、英國等。  後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西方學術界的一種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學術思潮,它主要是一種著眼於宗主國和前殖民地之間關係的話語。後殖民主義的特點就在於,它不是一種鐵板一塊的僵化的理論;自誕生之初它就常常變化,以適應不同的歷史時刻、地理區域、文化身份、政治境況、從屬關係以及閱讀實踐。1989年,阿西克羅夫特、格瑞夫斯和蒂芬三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學者在《逆寫帝國》一書中將二戰以來的「後殖民」一詞挪用過來;1995年三人又編寫了厚厚的一大本書《後殖民研究讀本》,成為學界後殖民理論的權威讀本。1998年,這三位學者又集體編寫了《後殖民研究關鍵詞》一書,對於後殖民理論的關鍵概念一一予以解釋確證。論著、選本、概念闡述,這三本同樣由著名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完成了一種常規的理論建構過程,確立了後殖民主義。  一、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又叫後殖民批判主義(postcolonial criticism)。事實上,與其說後殖民主義是一系列理論和教義的策源地,不如說它是一個巨大的話語場,或「理論批評策略的集合體」。在其中,所有的話語實踐都基於這樣一個歷史事實,即「基於歐洲殖民主義的歷史事實以及這一現象所造成的種種後果」。  1,後殖民主義的特質。後殖民主義的特質可以歸納為:  (1)後殖民主義話語主要是關於文化差異的理論研究。這裡的差異主要是指原宗主國與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間不同於殖民主義的複雜關係。  (2)後殖民主義特別倚重福柯關於「話語」和「權力」關係的學說。按照這樣一種學說,世界上的任何「知識」,歸根結底都是一種「話語/權力」的較量。  (3)後殖民主義否認一切主導敘述(Master-narratives),認為一切主導敘述都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因此批判歐洲中心主義是後殖民主義的基本任務,對以「現代性」為基礎的發展觀念的質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點之一。  (4)後殖民主義把批評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轉向「主體位置」(subject position)。它的著眼角度在於主體形成過程中「自我」與「他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扭結的錯綜複雜的關係,這樣,對它來說,混雜性的重要程度遠高於差異性。  (5)總體而言,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把現代性、民族國家、知識生產和歐美的文化霸權都同時納入自己的批評視野,從而開拓了文化研究的新階段。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契貝(Chinua Achebe)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後殖民主義批評家。他批評文化上的歐洲中心主義,並且獨具慧心地分析了康拉德與殖民主義的關聯。將阿契貝稱為後殖民理論的先驅是毫無疑義的。[3]  2,後殖民主義出現的理論背景  後殖民主義研究是文學研究在當代的重要轉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轉向。這也是後殖民主義出現的重大理論背景。1964年,在英國的伯明翰大學成立了「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隨之出現的「伯明翰學派」,標誌著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現。這一過程的倡導者首當提及英國學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與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為《識字的用途》、《文化與社會:1780-1950》、《漫長的革命》等。伯明翰學派認為,文化是「一種整體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對這種整體生活方式的完整過程的描述。這一學派所堅持的平民主義傾向使得他們把研究對象從高雅文化及傳統的文學經典中解放出來,注重對通俗文化、大眾傳媒的研究,大眾文化現象從此登上了學術的「大雅之堂」。這就拋棄了舊的學院體制對"文化"的狹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場,更加深入到人們的新的文化經驗之中。它引入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更加註重一種新的「內容」的解析策略,對文本進行一種「價值閱讀」。霍加特指出:「『價值閱讀』這個術語並不表示閱讀者此刻正試圖作出有關自在的作品的『價值判斷』,而是說此刻他試圖儘可能敏銳和準確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發現的價值。」這種『價值閱讀』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徑。這兩個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終與社會、政治、意識形態以及歷史緊密結合,在注重理論進展的同時保持世俗的關懷。而伯明翰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報紙、廣告、電視節目以及工人階級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並培養了許多此領域的學者。  1970年代之後,西方的「文化研究」從早期對工人階級及其亞文化的關注擴展開來,把注意力集中到性別、種族、階級等文化領域中複雜的文化身份、文化認同等問題上,關注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以及媒體在個人、國家、民族、種族、階級、性別意識中的文化生產和建構作用,運用社會學、文學理論、美學、影像理論和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方法論來研究工業社會中的文化現象。  3,後殖民理論的主要內容  (1)西方特權視角下的世界。  西方中心主義是從一種特定的特權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的。通過把世界從空間上劃分為作為世界中心和唯一意義源泉的歐美與「籠罩在黑暗愚昧的陰影之中」的、「成為恐怖、毀滅、邪惡、烏合的野蠻的象徵」的剩下其他地區。通過運用一套複雜的語言與修辭策略設置了一系列二元對立,如文明與野蠻、理性與非理性、先進與落後、科學與迷信等,對世界加以描述。正如薩義德所說,「東方是非理性的、墮落的、幼稚的、『不同的』;因為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方以這種宰制的架構來圍堵、再現東方」,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似乎就成為一種「文明」與「野蠻」的衝突構成的歷史,而敘述者絕對是站在所謂「文明」一方的。  (2)貫穿時間的目的論敘事。  西方中心主義還從時間上設定了一種目的論的歷史敘事,即世界的歷史就是西方的歷史,作為「世界中心」的西方享有對歷史的唯一敘述權利。從古希臘的民主政體,羅馬帝國,黑暗的中世紀經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資本主義發展史,這個敘事開始並終結於西方的經典文化,西方成為「上帝的選民」,整個世界被歸入沒有自己的歷史的奴隸性狀態。這個敘事方式不僅模糊了西方文明內部的混雜性,而且還最大限度地淡化了殖民主義與霸權主義之間的一種必然聯繫。從這種敘事中所能得到的必然推論是:西方的進步完全源於其內在的特質:科學理性、新教倫理,工業革命,議會民主,市場經濟等,對於殖民主義在西方發展史上並不光彩的作用隻字不提。  (3)西方文化下的種族優越論。  西方中心主義還抱有西方文化的普遍化情結,它時而利用種族優越性把自身作為規範強加於內部及外部的「他者」,時而又掩蓋其種族優越性使自身成為一種隱形規範。在西方的強勢文化面前,「東方」失去了古老神奇迷人的光環而淪落為現代「灰姑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殖民主義在世界範圍內退卻、宗主國已經無力左右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事物的時候,這種優越意識卻併入文化的領域,通過藉助規訓的力量而日益強大起來,這也就是後殖民理論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的力量由於久已有之的原因,常常容易被與政治的或經濟的因素被區分開來進行論述,而事實卻早已證明,並不存在任何超越了時代政治或經濟因素的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文化本身,就只可能產生於一個與之對應的特定的社會之中。  4,後殖民主義的理論基礎  後殖民主義理論的興起,有其深刻的理論基礎。一般來說,前意共領導人葛蘭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的「文化霸權」(又稱「文化領導權」、「領導權」)理論與法儂(Franz Fanon,1925-1961)的「民族文化」理論對於後殖民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而法國哲學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話語」與「權力」理論則是後殖民主義理論的核心話題。這說明了一個後殖民主義的主要問題,即帝國主義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儘管直接的政治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二十年之內基本結束,但其對於殖民地人民的經濟與文化掌控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也是後殖民主義考察的一個重要方面,即西方因其政治權力而對東方的重構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5,後殖民主義理論在中國語境中運用的再考察  限於理論研究者的知識範圍與結構,在薩義德或者斯皮瓦克那裡,後殖民理論都是根植於某一個特定的社會的。例如近東的伊斯蘭世界,遠東的大英帝國印度殖民地等,薩義德自己在其《東方學》中所說的,這裡的「東方」(the Orient)是指伊斯蘭世界的東方,而非遠東的中國,印度或日本所在的「遠東」(the East),因此單純地移植其後殖民理論肯定會產生諸多謬誤,這不僅因為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方式與中國的殖民程度與上述的國家或地區有巨大的差別,很多在後殖民理論中平常的事實,對於中國的特殊歷史而言並不完全適用,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後殖民理論在中國傳播存在諸多誤區。因此,對於後殖民語境在中國的具體運用,必須經過審慎的再次考察。理論必須聯繫實際。[4]  [注1]《V.S.奈保爾小說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1日第1版。  [注2]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K3ObYgiTPr4jZd4rkPFv4z_XUjHosL3va4gthLQxCSHZgE9FG3kR3y1JXlBcIphPkI9BexLxNanSkZ0PCizpq  [注3]:趙稀方著《後殖民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p5-17。  [注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RUizNUkMn_7SmblvDJl8qghWoXRbGk6TZdTqSdgTI4fauG_naPn-GKH6T_LaTljWnXBfZKnMuT8rOCf3b3Xoa。

(下文待續)

環球之音追求

環球之音:它不是一個自由主義的盲目崇拜者,也不是一個民粹主義的極端追隨者,充滿激情而不極端,把持理性而不怯弱,躊躇滿志而不自我。它是一種呼喚,是一種覺醒,只為共和國崛起而來。環球之音力爭發現與囊括一切不同的聲音,但凡一心為這個國家與民族的,都會予以尊重,且期許能從中尋得一份最為合理的答案!

環球之音力量

推薦閱讀:

劉仰:恐怖主義的源頭
絕對主義和馬基雅維里主義:專制主義的兩種類型
行政複議中的「複議前置主義」
民族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世界巨型犬集錦——喬爾的超現實主義作品(組圖)

TAG:世界 | 重構 | 殖民 | 主義 | 殖民主義 | 後殖民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