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的四重維度

生態文明的四重維度

生態

江門博識(田啟波) · 2016-08-23 03:32

生態文明既是人類傳統文明形態發展的必然歸宿,也是人類反思和超越現代性文明樣式的內在要求。德國哲學家漢斯·薩克塞認為,人與自然之間先後經歷過「從敵人到榜樣,從榜樣到對象,從對象到夥伴」的歷史性動態發展關係。確實,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伴隨著人與自然關係的演進,除去人類早期的原始狩獵文明,迄今為止人類文明在歷史上依次呈現為:高度依賴土地資源的「農業文明」、主要依賴自然資源的「工業文明」和深入挖掘人類智慧資源的「生態文明」。在上述三種文明樣態中,「農業文明」由於生產力發展的局限,它實際上以人類的整體緩慢發展而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特徵;「工業文明」則在主體人與外在自然嚴格二分的前提下,以征服和破壞自然生態為代價換來了人類總體上的損傷性的巨大發展;生態文明又稱綠色文明或環境文明,它旨在以合理性發展的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進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徵著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進步狀態。」換言之,生態文明倡導和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但又不局限於此,它強調對人們的認知思維範式、社會生活方式、經濟增長方式以及思想觀念進行生態化變革與轉向,主張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互動。這些理念均表明,生態文明本質上是一個蘊含著多向度、多層次和多領域的交叉性課題或問題域。因此,我們認為,從哲學的視角出發,要深入理解生態文明的本質規定,至少需要從如下四個層次,即理性維度、價值維度、倫理維度和制度維度予以分析。

一、生態文明的理性維度

經濟理性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形而上根據。經濟理性是工業文明技術理性在經濟領域內的展開和實現,乃是「經濟人」或「理性經濟人」所運用的工具理性。它以獲取物質財富為唯一目的,追求經濟效用的最大化。儘管經濟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但是經濟理性的極端化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經濟理性由於過度追求經濟增長,忽視了人類整體價值,並且以犧牲大多人的利益為代價來增進少數人的利益,嚴重違背了人與人之間的公平原則;經濟理性由於把自然界看做單純的獲取財富的資源,忽視了自然界目的在於自身的內在價值,從而導致人類可以理所當然地無償享用大自然;經濟理性由於奉行機械主義的世界觀,並以經濟增長為唯一目的,從而導致它只能通過對環境的無情榨取來實現經濟增長。無可否認,經濟理性一旦跨過經濟領域,越界到其他領域,就會產生極大惡果。總之,經濟理性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引發生態危機,而且會導致社會風險的增長、社會關係的畸形、人的異化以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現象的產生。

有鑒於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對傳統文明的形而上根據進行徹底變更,實現思維範式的轉換,超越經濟理性,建構生態理性。相對於經濟理性而言,生態理性強調人與人、人與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主張人與人、人與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和諧共處的關係。生態學有一種不同的理性,它使我們知道經濟活動的效能是有限的,它依賴於經濟外部的條件。生態理性以生態保護為行為動機,力圖使用更少的勞動、資本和資源,努力生產耐用並具有更高使用價值的物品,以滿足人們的合理需求。從生態倫理學視角來看,生態理性以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為目的,以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與和諧為尺度,奉行平衡性、整體性、協調性與共生性等生態合理性法則,追求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生態理性充分考慮人類認知系統的整體結構和資源節約的智慧,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一個人如果具有生態理性,其行為就不會以個人利益為目的,而是結合整個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對一切與環境有關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態學的評價,用自覺的生態意識來保護整個生態系統,以達到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由此可見,生態理性補充和強調了工業文明時代人文價值觀缺失的生態因子,通過自我生態意識的建構和生態倫理精神的弘揚來克服經濟理性的弊端,矯正經濟理性的片面發展對人的控制和壓抑。

生態文明主張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的辯證統一。儘管經濟理性具有諸多弊端,但是經濟發展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經濟理性的存在依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對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而言,既不能完全擯棄經濟理性,又不能讓經濟理性過於泛濫,而要讓經濟理性和生態理性相互協調,以生態理性規範經濟理性,將經濟理性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合理張力之中推進現代化進程。

二、生態文明的價值維度

按照當代生態倫理學或環境倫理學的理解,自然界並不只是我們有待開發的對象和利用的工具,它自身就構成目的。換言之,自然具有自身的內在價值。這表明,自然價值不僅包括外在價值(即工具價值),而且包含內在價值。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爾斯頓所說的,「工具價值指某些被用來當做實現某一目的手段的事情;內在價值指那些能在自身中發現價值而不需藉助其他參照物的事物」。自然的外在價值,也即作為人的手段或工具的價值,是指自然界具有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價值。與外在價值不同,自然的內在價值是自然固有的價值,不必以人類作參照,它與人類需要沒有直接性的對應關係。內在價值屬於非工具價值,表現為一種自在的目的性。

自然價值應是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的有機統一。自然價值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的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相互統一,二者不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轉化。系統是價值的轉換器,在那裡,形式、本質、過程和真實性,事實和價值,它們不可分割地聯繫著,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穿梭般地來回在整體中的部分和部分中的整體運動。局部具體的價值嵌入全球結構,這是環境中的珍寶與它們適應的環境的某種結合。那裡的價值不能單獨存在,每一個善都是在共同體中的善。

自然價值是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石。盛行於工業文明時代的傳統價值觀念認為,人是至高無上的,自然只是工具,沒有內在價值。工業文明的這種價值觀念滲透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必然意味著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人類的統治對象;人與自然是二元對立的,人始終於中心對位,一切以人為中心,一切從人的利益出發,並為人的利益服務。事實上,支撐工業文明的「主客二元對立」的傳統價值觀念是人類中心主義的表現,容易導致人對自然的掠奪,引發生態災難和社會危機。與工業文明相反,生態文明理論認為,不僅人類具有內在價值,自然也具有內在價值,並且自然的內在價值是客觀的,不能視為滿足人的需要的工具。人與自然都是主體,二者不存在二元對立的關係。與人是生態主體一樣,生物個體、種群與群落也是生態主體;與人是價值主體一樣,生命與自然界也是價值主體。不僅人有內在價值,有生存權利,而且生命與自然界都有內在價值,有生存權利。在現實世界中,人類需要棲息在一個有意義的世界中,並且以道德的方式構建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在創造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時創造生態文明。

三、生態文明的倫理維度

生態正義是生態文明的倫理提升。就本質內涵而言,生態正義是社會正義在人與自然關係中拓展。正義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與自然之間。正義原則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應用與拓展,直接催生了生態正義。事實上,生態正義就是關於自然生態的正義理論,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正義期待,意指全體人類正當合理地開發利用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在對待自然、生態和環境問題上,不同國家、地區或群體之間擁有平等的權力,承擔相同的義務;或者說,人們在利用和保護自然、生態和環境的過程中,期求享有的權力和承擔的義務。這種轉變是人類的一次偉大覺醒,有助於建立新的生態倫理觀。生態正義主張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生物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價值理念,妥善協調環境、經濟、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集中體現了環境道德的本質要求,決定了生態倫理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價值傾向。

生態正義可以從種際、時間和空間三個方面進行考察。首先,從種際方面來看,生態正義包括種際同一性正義與種際差異性正義。種際同一性正義強調人類與其他生物種類之間基於某種(某些)同一性(比如都具有生命)而得到相同對待;種際差異性正義則主張人類與其他生物鐘之間基於某種(某些)差異而得到不同對待。其次,從時間維度來看,生態正義包括生態代內正義與生態代際正義。生態代內正義指不論國籍、種族、性別、經濟水平和文化差異,同一代人在利用自然資源滿足自身利益時享有平等的機會,在謀求生存與發展上享有均等的權力;生態代際正義要求當代人在謀求自己的利益時,應當關照併合理安排後代人的利益與權力,實現資源與財富的可持續發展。最後,從空間方面來看,生態正義分為國內生態正義與世界生態正義。國內生態正義是指一個國家內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之間在生態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上要實現公平正義,包括生態地域正義、城鄉正義、階層正義等等;世界生態正義意味著各個國家或地區享有平等的自然資源使用權利和可持續發展的權力。

四、生態文明的制度維度

生態文明離不開政治和法律文明的協同作用。社會的制度體系與運作狀態不同,對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的效果是不同的。生態文明建設並不是純粹的個人與自然的關係,因為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結成了特定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不合理與不協調,會阻礙人與自然關係的合理化及和諧關係的建立。當代社會生態危機的生成,是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內在邏輯運演即基本邏輯運行的必然結果。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啟全球化進程至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因此,迄今為止的全球化已深深地打上了資本主義文明模式的烙印。巴西學者多斯桑多斯一語中的:「我們仍然生活在全球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的時代,這是我們理解當今世界現實和變化的基礎。」基於此,當代全球化可稱為初級階段的全球化。初級階段的全球化是資本徵服世界、控制全球的歷史進程。資本邏輯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資本的這種本性決定它總要力求摧毀交往即交換的一切地方限制,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資本增殖的內在驅動機制,必然構建「過度生產——過度消費——大量廢棄」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態重建與社會重建是不可分割的。建設生態文明,根本出路是要消解資本邏輯,揚棄資本力量,從制度建構上解決生態環境危機。如何消解資本邏輯、揚棄資本力量?馬克思曾對資本在歷史上的作用做出了辯證分析:「僱傭勞動和資本本身已經是以往的各種不自由的社會生產形勢的否定,而否定僱傭勞動和資本的那些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本身則是資本的生產過程的結果。」這就是說,基於資本主義社會資本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資本作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必然被打破,但這一過程本身也是同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運動的結果,即自我異化的揚棄同自我異化走的是同一條道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資本在客觀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其存在的歷史必然性,還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所必需的、因而是最適當的形式。只有從資本內部才能生長出揚棄資本、超越資本的力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應在發揮資本作用和限制、消解資本負面效應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基於社會生產關係的根本轉變、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可以自主地協調自己和自然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資本主義時代的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將隨著社會基本制度的創新而最終得到歷史性解決。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是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複合體,它的建設不僅是生產和技術發展的問題,更是涉及對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進行革命性變革的問題。從生態文明理論的結構層次看,它內在地包含理性維度、價值維度、倫理維度和制度維度四個理論維度。生態文明所具有的這四個理論層次,具有高度的內在相關性,它們共同由生態邏輯和生態結構所限制。這啟示我們,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只是滿足於生產和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如GDP的數量增長等),更要注重對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乃至相關制度和體制安排,進行根本性地變革和更新。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把它作為理論設計和實踐方案的生態文明所具有的理性、價值、倫理和制度等四個維度,綜合內化為整體性的行動指南,並在生態文明實踐的落實過程中時刻踐行之。

(摘自《學術研究》2016年第5期)

江門博識(JMSKBS)


推薦閱讀: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文明常外學子
男孩的退化VS文明的進化
良渚文明玉琮內圓外方 展現古人天圓地方世界觀
資料︱文明的起始,古玉的開端:新石器時期的古玉(一)
楊際開:讀福澤渝吉《文明論之概略》

TAG:生態 | 文明 | 維度 | 生態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