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十大好習慣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感覺很不錯就摘了下來,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可以借鑒一下。

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十大好習慣 -

1、 養成學習時心中有計劃的習慣-

-

學習是不明白自己要幹什麼,該幹什麼,總要家長督促 、指點,這樣不自覺 、無計劃地學習,學習成績是不會好的。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自定學習計劃,制定出學年總目標------學期規劃-------每周計劃--------每日計劃。-

-

2、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

上課前不預習,會導致孩子上課時只帶兩隻耳朵聽課,連最簡單的問題都等著老師的答案。課前不預習,孩子聽課時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要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

3、培養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

如果上課不集中注意力聽課,課堂想學習的重點難點就無法掌握,課後要花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不管什麼時候學習時,腦子開小差、坐立不安、 分神都會影響學習效果。-

-

4、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

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馬虎的毛病。如:晚上做完作業後叮囑孩子認真檢查,並教會孩子如何檢查作業。收拾書包時要督促孩子檢查是否忘記明天要交的作業很書本及學慣用具等。寫作業在認真的基礎上加強速度鍛煉等。-

-

5、培養「有錯就改」的好習慣-

-

有的孩子,作業發下來後,上面有老師的「紅差差」,可他們很少往心裡去,不做糾正,測試捲髮下後只看看分數,不認真分析原因並修改錯題。學習是積累的過程,也是不斷修補漏洞的過程,一門功課你的知識漏洞越少,就學的越好,考試成績就越高。考試錯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知識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糾錯本」,每次作業和考試後,讓孩子把錯的題抄下來,並作出正確的答案。家長經常督促孩子看看這些題,時間長了就會吧漏洞補上去。-

-

6、培養孩子專心致志學習的習慣-

-

有的孩子在家裡做作業,一會出來喝水,一會出來上廁所,有的一邊做作業一邊玩弄小東西。這樣的習慣會大大影響學習效率。家長要注意督促孩子精神不能溜號,學習時不能做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情。如孩子的書桌上處了學慣用的東西,要把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東西收起來。學習前讓孩子把喝水和上廁所等雜事辦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

7、要保證每天都有一定的學習時間-

-

有的孩子學習憑情緒,情緒好的時候,學習到深夜,不好的時候什麼也不學。知識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只能事倍功半。-

-

8、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

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天改完成的作業必須完成,不能拖欠。更不能搞集中學習和臨考突擊複習。這樣得到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質量也經不起嚴格的考驗。-

-

9、養成先複習再做作業的習慣-

-

孩子在做作業前,家長要指導孩子先看書和參考資料,把所學的內容消化後再做作業,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

10、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

-

有的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在學校不敢問老師,在家裡不願意問家長,不會的東西從不向人請教。有的孩子對所學的東西似懂非懂模模糊糊。這些習慣會造成欠帳太多,對今後的學習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家長要經常問問孩子「有沒有不懂的地方,需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並教導孩子「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問老師。」-

-為人父母必讀: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程桂英老師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據程桂英老師介紹,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推薦閱讀:

第205期 | 練習太極拳的十大禁忌
十大投資家經典語錄,值得用心領悟
盤點電影中十大殺人猛獸
十大失眠元兇(圖)

TAG:孩子 | 習慣 | 學習 | 提高 | 成績 | 學習成績 | 好習慣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