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俄媒稱蘇聯曾想歸還日方兩座島 遭美國極力阻撓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道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發表了彼得·阿科波夫的題為《俄或將提出解決島爭新建議》的文章,編譯如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意欲解決領土爭端並致力於與俄締結和約。調解領土紛爭對兩國有利,那麼為何這個問題多年懸而未決?擺脫僵局的方法想必還是有的,只是並非日本希望的方法。

日本對俄羅斯的領土訴求眾所周知——70年來東京一直認為,南千島群島「是被非法佔領的土地」。

不過,最近3年,日本當局把這一說法改為「沒有法理依據的佔領」,但實質不變:日本想要收回二戰失利後失去的4座島嶼——色丹、齒舞、擇捉、國後。這些島嶼與南薩哈林一併歸俄所有,但日方對後者並未提出主張——畢竟日本僅在1905年根據俄日戰爭結果短暫控制過該島。

而俄羅斯曾於1855年在兩國首份條約中承認阿伊努族人居住的南千島群島為日本一部分。也就是說,對日本而言,這似乎完全是「自己的」領土,所以要求其回歸。此外還有一個理由是,雙方始終沒有根據1945年戰爭結果訂立和平條約。而蘇聯並未在1951年簽署舊金山和約的原因恰恰是,日本拒不承認失去對島嶼的主權。

這些年來,日本一直不願在莫斯科歸還「北方4島」前與俄簽署和約。俄羅斯及之前蘇聯的立場很明確——島嶼已根據二戰結果併入版圖,這一結果不容修改。似乎形成了死局,但其中還有一線希望。

俄羅斯可以在締結和約後將4島中最小的2個島色丹和齒舞交與日本。這一立場寫入了1956年日本首相鳩山一郎訪蘇後簽署的莫斯科宣言。當時,兩國似已接近解決爭端,但仍功虧一簣。

這是由於一個簡單的原因——美國的立場,後者當時實際佔領著琉球群島(沖繩島至今還駐有大型美軍基地),並對日本內政外交發揮著重大影響。華盛頓不希望蘇日和解,它暗示東京,日本若是放棄對國後和擇捉的訴求,就別指望收回琉球。

日本沒有接受兩島,不僅如此,上世紀60年代,時任首相岸信介(安倍晉三的外公)還與美國簽署安全條約,允許後者繼續使用本國領土部署軍隊和基地。莫斯科非常惱怒——何況一開始它是想把歸還兩島與美國歸還衝繩掛鉤的,但隨後作出讓步,取消了這一條——聲稱不再受1956年宣言承諾的制約。的確,為何要擴大美國「不沉航母」的範圍呢?

資料圖片:201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視察國後島。(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無論如何,兩國都想發展關係——畢竟作為鄰邦,日俄有著眾多共同利益,因而不時恢復對話,強調調解領土爭端的必要性。對東京來說,放棄對南千島群島的訴求是不可能的——這關乎國家形象。何況日本迄今只有有限的外交主權——美國實際上充當了其外交和防禦政策的「減速器」。

但日本對美國扮演「東京保護人」的角色卻是敢怒不敢言。美國不光撰寫了日本憲法,還說服其多數民眾相信,自己是使日本不受中俄威脅的最佳擔保。實際上,美國反對日本與中俄關係正常化,因為在恢復邦交後,日本可能開始考慮美國託管的必要性。

但日本精英還是堅持不懈地尋求加強本國獨立、恢復全部主權的道路。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正籌備憲法改革,對內政、外交和防禦原則都作出一些修改。日本不會因此與美國疏遠(後者現在甚至希望東京在地區奉行更為積極的軍事政策),但將感到更加自信。

在此形勢下,與俄羅斯搞好關係對日本變得極其重要。何況它明白,自己年復一年日益受制於不斷加劇的中美對抗。東京不願再度淪為美國對付中俄的玩具。但在對俄關係中,一切取決於日本提出怎樣的訴求。放棄訴求不可能,但期待俄方讓步也是枉然。

對俄來說,解決與日本島爭似乎沒有任何方案——俄羅斯不可能修改二戰結果,何況是讓出領土。但與強大鄰國建立正常乃至良好的關係,對俄方至關重要。日本需要俄羅斯的能源,對俄市場感興趣,該國早就陷入經濟蕭條。俄也需要日本投資,屆時發展遠東將更為輕鬆。化解領土爭端對兩國都有利,但為何不能實現?

當然,美國對日本的影響起了重要作用。更何況現在俄美衝突,華盛頓全力推動西方集體封鎖莫斯科。東京很不情願地加入了制裁,同意將普京訪日從去年推遲到今年。倘若俄總統得以在年底前造訪東京,那麼這將意味著,日本開始更加獨立於華盛頓。為了對內安撫,東京需要證明,領土問題取得了一定進展——正就此展開對話。

東京有人相信普京即便不能帶來4座島,也會帶來兩島嗎?當然沒有——當前形勢下,俄總統即使保證歸還兩島都是可笑的。沒錯,正是在當前形勢下,原則上俄不會拒絕討論歸還兩島的可能性,這是1956年宣言中承諾的。但這一點的前提是什麼?

日本須放棄對國後和擇捉的訴求,即同意將此寫入雙邊條約。這2座島嶼永遠不會交與日本——無論在紙面上,還是實際上。日本人將能免簽證前往那裡、長期居住,其過去的日本居民能夠享受各種特權——俄方可以提供很多便利,只要日本忘記歸還這件事。在認清這個現實後,日本才能指望與俄就其餘兩島達成協議。

出賣島嶼無從談起——該想法在俄羅斯自由派中曾頗為流行,上世紀90年代初後者準備交出全部4座島以換取投資承諾。但如今,無論1000億美元還是2000億美元,都無法彌補出賣色丹和齒舞造成的損失——因為俄領土減少這個事實本身將給民族精神和地緣政治地位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就像克里米亞一樣,齒舞和色丹並非俄固有領土。但修改二戰結果——哪怕是以「用兩島換遠東崛起」這樣的體面理由——會導致俄羅斯在二戰後取得的所有領土(如加里寧格勒)都可能被外國索要。

為與日本訂立和約,兩島可以成為國際共管區域——由兩國共同管理。這種管理形式過去也曾採取,但現在幾乎不用了。薩哈林在1855至1875年實際上也是俄日共管。在以這種方式交由日本部分控制後,2個小島將成為俄日和解及領土問題畫上句號的象徵。美國很大程度上人為拖延了這個問題並希望其存在。

不言而喻,這種和約版本只能在兩國廣泛的戰略夥伴——包括雙方地緣政治義務和金融經濟義務——協議框架下締結。

隨著島嶼問題消失,兩國關係將開啟真正的新時代。日俄新型互信和戰略關係將助兩國人民完成最重要的國內任務:對俄來說是加快遠東現代化,對日而言是恢復主權——不是對南千島群島,而是對本國及其未來的主權。這個選擇只能由日本人民自己作出——俄方願意等到作出這個決定時機成熟的那一刻。(編譯/胡麗雯)

資料圖片:「北方四島」示意圖。(圖片來源:新華社)


推薦閱讀:

蘇聯電力機車發展歷程(一):緣自高加索的深山的饋贈
《她改變了蘇聯:維莎妮婭個人檔案櫃》№.█████001
正確評價蘇聯模式
蘇聯志願航空隊轟炸機部隊在中國(1937-1946)
外媒稱中國或翻建蘇聯基輔級航母:工程空前浩大

TAG:歷史 | 美國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