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遭到55個國家的貿易圍堵

2009年09月25日 16:11國際先驅導報【大中小】【列印】共有評論0條

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升級勢在必行。作為出口冠軍,中國已經遭到55個國家的貿易圍堵,並且正呈愈演愈烈之勢《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張皓雯、毛曉曉、何欣榮發自北京、新德里、上海「我們面臨一場『貿易緊張低燒』,而溫度正開始上升。」世行行長佐利克近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佐利克話音未落,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番話似乎加速了「低燒」變「高燒」的進程。9月19日,奧巴馬接受美國CNN採訪時稱:「我們不能再回到之前那個時代:中國、德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只是賣東西給我們,致使我們在產生大量信用卡債務或房屋權益貸款的同時,卻沒有出口任何東西給他們。」奧巴馬的這番話被解讀為美國在G20匹茲堡峰會之前拋出了「中國應降低出口」的議題。這對中國已經被貿易摩擦重重包圍的出口形勢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55國圍堵中國無論奧巴馬出於什麼政治考慮批准了針對中國輪胎的特保案,此舉給中美貿易摩擦開了「壞先例」是毋庸置疑的。在輪胎特保案結果剛出來的時候,一些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擔憂,中國今後可能會遭受越來越密集的貿易保護。專家的擔憂正在變為現實。9月17日,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美國鋼鐵公司向美國商務部提交了一份申請,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一些鋼管產品徵收最高60%的反傾銷和最高30%的反補貼關稅。這些鋼管產品主要是用於化工、石油化工、煉油廠及相關業務的進口鋼管。而在此前的9月9日,美國商務部剛剛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石油用鋼管徵收臨時反補貼稅,稅率為10.90%至30.69%。受輪胎特保案影響,目前美國紡織團體和各大紡織工人工會也正在密切溝通,研究對中國進口服裝提起421特保調查的可能性。讓人不安的是,輪胎特保案的壞影響不僅僅局限在美國,在中美為輪胎特保案爭執不下時,印度已經啟動了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巴西也做出對中國進口輪胎徵收附加稅的措施。隨後,阿根廷也宣布,參照巴西的做法,對原產於中國的汽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屆時不排除仿效巴西,對中國生產的小汽車用輪胎徵收反傾銷稅。阿根廷和巴西官員還達成一致,對中國產品展開聯合反傾銷調查。如阿根廷對來自中國的鞋類產品設立最低參考價格,巴西也會採取類似措施。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中國商品出口額達5217億美元,成為全球出口冠軍。國內媒體爆出的另一個數據同樣令人咋舌:截至目前,已有55個國家通過了將傷及中國出口商品的保護性措施。保就業是主因「其實貿易保護甚囂塵上,與輪胎特保案沒有直接關係。」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按照國際經驗來看,經濟增長好的時候,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就弱,各國都忙於做生意,沒有時間和精力打貿易戰。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國家為了自己國內的利益,就會搞貿易保護。美國的輪胎特保案,只是給這些國家的貿易保護行為增加了底氣。2008年和2009年,成為印度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的高峰年,不僅反傾銷調查立案數量創歷史新高,涉案金額同比增長20倍,而且開始使用反補貼措施,重新使用保障措施等其他貿易救濟措施。而在2004年正式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的阿根廷,最近一年來對中國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調查明顯增加,並在調查過程中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在計算中國產品的傾銷幅度時採納了其他國家的價格標準,故意大幅提高傾銷幅度,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多數國家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保護,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保護本國就業。美國的輪胎特保案就是由工會提出的,奧巴馬在批准該案時,保護本國就業是重要的理由之一。而印度的製造業發展滯後,難以與中國產品抗衡,中國商品價格通常比印度同類產品低10%至70%,義烏、泉州和廣州都有不少印度商人,專門進口中國廉價商品。印度方面認為,這對本地的製造業和就業造成了極大衝擊。印度為了保護本國就業,甚至對中國工人都實施了「保護主義」,從今年7月開始,全面收緊了對中國的商務簽證,允許停留的時間從以前的3到6個月縮短到1至2個月,並要求9月30日前所有持商務簽證的工程人員回國辦理工作簽證。據記者了解,印度工作簽證申請時間長,拒簽率高,此舉將直接限制中國公司派駐印度的員工人數。產業結構惹的禍張燕生認為,中國頻繁遭遇到貿易保護的根源,在於中國出口的產品,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全球屬於過剩產品。「你賣得多,人家就賣得少。」張燕生介紹,同為出口大國,像德國就很少遭遇到貿易壁壘。「因為它賣的是附加值高的機器等產品,別人生產不了,必然對德國有依賴,不會產生貿易摩擦。」不過,要靠產業升級來減少貿易摩擦,顯然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有關專家建議,短期內貿易結構尚未改變的情況下,中國企業還是要通過積極應訴來應對貿易壁壘。中國駐印度商務使館分析指出,中國企業應訴率仍然較低。像印度在2008年14起做出終裁的案件中,中方企業應訴的只有8起,僅比2007年11起終裁案件中應訴6起略有提高。印度德里大學國際貿易教授阿蒂亞也指出,WTO對反傾銷措施應用的規定相對寬泛,一些反傾銷措施是基於印方提供的數據,並以印度成本為標準認定傾銷,這並不合理,中國企業需加強對反傾銷調查的應對,提供中國成本的數據。位於新德里的一家「印中貿易中心」的負責人米什拉建議,中國企業還可以通過商務使館等渠道,加強與當地商會的溝通,並藉助商會的平台,增加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汪敏

大事發生,手機看鳳凰!

貿易保護主義貿易摩擦高燒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解析美國輪胎特保案:殺傷力比反傾銷更強中國力辯輪胎特保案:或採取反制裁措施專家稱對美實施貿易反制不是發動全面貿易戰人民日報:中國輪胎不要不公正的「特保」於德清:奧巴馬自陷貿易保護主義泥沼【視頻】 新聞背景:中國出口輪胎多番遭傾銷調查
推薦閱讀:

詳解中國92系列手槍
埃及悲劇對中國的警示
你認識幾個!中國最牛的十個漢字 -
中國文明文化史
中國的女權主義者為何集體失聲?

TAG:中國 | 國家 | 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