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數據和案例已成景區行業的溫情毒藥?

作者 | 韓吉飛


點擊原文鏈接閱讀韓吉飛旅遊圈專欄更多文章

旅遊火了,景區也火了,在這麼一個經濟下行,多行業蕭條的大社會環境下,景區的紅火是否真實呢?有時感覺它更像一棵產業轉型的救命稻草,被很多人牢牢抓住,不肯放手,就這樣錢來了,景區火了(哈哈)。會議、講座、大咖、金主、大數據、經典案例,讓景區的「未來」越來越輝煌,走上了舞台,他們用無數的「數據」和「案例」去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告訴大家這個行業的未來會如何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收穫更多,但真的會是這樣嗎?

大家都知道,用謊言驗證的永遠是謊言,那麼用「偽數據」和「偽案例」驗證的怎麼可能是真結果呢?大家都相信那些所謂的「專家」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專家」們用數據和案例證明了自己是對的,觀點是被佐證了,但是佐證觀點的「數據」和「案例」的真與假又有誰會去考慮呢? 「數據」和「案例」是一個行業發展的航標,能讓行業從業者更好地掌控未來,把握現在。但對於旅遊業,特別是景區而言,這恰恰是一個悲哀,一份溫情毒藥,不是因為「數據」和「案例」不好,而是因為缺少「真實」甚至沒有「真實」。

一、行業自私 拒絕分享

每一個景區都會整理自己的經營數據,並加以分析,為後期的產品打造、運營管理、營銷推廣做數據支持。這就說明了,景區行業是一個有數據的行業,但卻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無數據」行業,因為什麼?因為自私,因為拒絕分享。

在國內每個景區都有自己的數據分析,但這些數據幾乎都被各個景區作為了商業機密予以保存,而我們能夠看到的數據,都是加了水分甚至拍腦門拍出來的,即使你知道有水分,要合理去水,也無規律可循。真實的數據被企業當成了核心機密,而外報的數據都是帶有目的性的數據,給什麼人看,做什麼樣的數據,反正真的不見天,說什麼就是什麼,就這樣「山寨」數據來襲(大家都明白,哈哈)。

二、政績行為 只升不降

2015年國家旅遊局和統計局的數據鬧了烏龍,很多人看了個樂呵,但是,這不就是一個常態嗎?景區每年上報的數據,也就是政府外報數據,只能說是一個「官方數據」,這個數據有一個規律可循,那就是只升不降,無論你景區今年經營情況如何,請放心,你的遊客量和營業額一定會漲的,因為地方要政績、要面子,只要你活著,你就會被發展(哈哈)。

如果你裝個實在,報個真實的數據上去,可能也會有人會提醒你——你報的數據是不是報錯了,請重新報一次吧(哈哈,有人會明白)。這些數據,一層層上報,最後成為了我們的官方數據,成為了旅遊業發展過程中各種理論的有力支撐,就這樣,大咖出現了;專家,誕生了;景區,有「未來」了(未來在哪就不知道了)。

三、只看錶象 難得本質

考察項目,是每一個「旅遊人」都會做的事情,但是去需要看什麼,卻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因為,在這些考察的「旅遊人」當中,很少有懂旅遊的人,更多的是老闆、投資商。到了景區,直接看到的就是遊客的多與少,有什麼新鮮項目,管理和服務上有什麼特色等表象東西,為什麼說這些是表象呢?因為這些是能夠直接看到的,不需要動腦都能感覺到的,但是我們做景區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遊客爆棚,而是掙錢。

我們看到了他們遊客滿滿,卻看不到它的成本與盈利(可能是賠本的買賣);我們看到了它項目的新奇,卻看不到項目的真正效益(可能成本高於收入);我們看到了特色化高質量的服務,卻看不到這些服務背後的故事(制度以及管理者的馭人之術)。在考察的過程中,無論你是專業還是業餘,很多內在的東西都是不能夠在一次考察過程中看明白的,因為,這些是所謂的「機密」(哈哈)。我們看到了別的景區火爆,就認為這個景區一定賺錢(真實情況卻未必),聽得多了、看得多了,案例也就多了。

我們現在更多時候見的都是「表象案例」,而非「本質案例」,因為作為外人無法深入分析一個景區的好與壞,因為無法得到景區的真實數據和經營情況(如果是您自己的景區您會把最真實的情況全部拿出來做分享嗎?),得到的也只能是「表象案例」。就是這種「表象案例」證明了太多人的觀點,並且深深的影響著這個行業,但是「表象案例」很大成分上可能是「偽案例」,那證明的觀點將又會是什麼呢?(需要自己理解)「本質案例」才是真正的證明材料,但是在這樣一個浮躁的行業環境里,真的是本質難得呀!

四、會議分享 盡皆軟廣

各種會議和論壇是「數據」和「案例」最光彩的舞台,大部分人都應該參加過各種各樣的旅遊會議,也聆聽過太多的教導和分享,但都應該發現,每一個人的分享都不是那麼單純,在分享的過程中隨處都滲透著自己公司的介紹、主營業務、優勢亮點等,同時用數據和案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就這樣分享出爐,引領潮流(明星效應呀,哈哈)。

會議成為了各個旅遊公司的軟廣舞台,而「數據」和「案例」就成為了幫凶,一個觀點一旦被證明是對的,就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只有少數人會獨立思考予以評判。觀點是被證明了,但證明觀點的「數據」和「案例」誰又去證明呢(思考)?

景區,這是一個浮躁的行業,只要你敢說,就有人敢信,而且是很多人(很神奇,哈哈)。每一個老闆,都要數據、要案例、要分析材料,最後再決定是否掏錢,以至於下面的人四處搜索追尋,在領導的高壓之下,看到的每一條數據,那都堪比救命稻草,一個觀念就是,有總比沒有好,就這樣一份份項目分析報表上的數據就出現了,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哈哈。

「數據」和「案例」因為缺少而欲顯珍貴,因為缺少也就無人去考慮真偽,眾人言者即為真,這是一種病態,明明沒有數據,卻非要弄出數據;明明沒有案例,卻非要指出案例。你是我的數據,我是你的案例,我們面面相覷,卻始終未識彼此,相見彼此寒暄,聽到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微笑、默語、無言(自己心裡都明白,哈哈)。

看著數據和案例,我們信心滿滿;聽著專家的言論,我們精神亢奮;大把的花錢打造,我們樂此不疲,結果往往是,有錢任性幾年,毒發了,放心不致命,有錢可以續命,哈哈。「數據」和「案例」絕對是好東西,可惜沒有真貨,以至於假貨泛濫,每一個景區的格局都還在本位上,為了面子、為了賣個好價錢、為了某些特別的目的(哈哈),這個真貨怎麼能給你呢,哈哈。默默無語兩眼淚,其實這是一個行業的悲哀,沒有真實的數據,缺少真誠的交流,這個行業又如何發展呢?有錢可以任性,一點都不假,但結果鑄就的很可能是一部部血淚史呀。

我們需要「數據」和「案例」,但我們卻找不到真實的「數據」和「案例」,用這些不真實的「數據」和「案例」去引導著景區行業的發展,難道這不是一杯最溫情的毒藥嗎?最特別之處還在於,有很多的人正在面帶微笑慢慢細品,味道好極了(主動+自願=?)!

推薦閱讀:

10年來,這世界如何一步步變成你熟悉的樣子?
京華時報:乳業巨頭掐架行業聲譽觸底
互聯網行業說:女人不必「讓」
3D列印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TAG:行業 | 數據 | 毒藥 | 溫情 | 案例 | 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