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丨在e租寶的500億中咳血總結16種典型金融騙局

業界

對話

政策

研究

廣受社會關注的e租寶案件近日取得重要進展,1月14日,北京檢察機關對「e租寶」相關涉案人員共計21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據統計,e租寶一年半內非法集資500多億,最高一天吸5億,95%項目造假。那麼,這裡筆者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造就了e租寶如此猖獗?一年半內就能非法集資500多億,最高一天吸5億?更可笑的是居然95%項目造假?筆者還要問,某些部門某些都早去幹嘛了?要等到多達500多億才東窗事發,錢小不值得是吧?項目一開始就是參水的,95%項目造假都沒人注意到?還有,還有,……。真心越想越生氣,越琢磨越想罵街!!!

但我們都文明人,不能罵街,而且那也沒啥用,被坑的棺材本能回來?逝者安息,生者珍重。P2P作為互聯網金融典型模式之一,近年來發展迅猛,其中也踴躍出了不少佼佼者。然而在政府監管之外的P2P行業頻頻被曝出壞賬、造假、跑路等問題,一時間P2P成了談虎色變的對象,這也讓許多正規互聯網金融平台感到很受傷。

筆者痛定思痛,一方面從事實中尋找蛛絲馬跡,努力還原e租寶500億真相,即使打水漂,也該有個浪花。另一方面,沉痛總結15種典型的金融騙局,希望對還在路上不怕死的人們有個驚醒或借鑒,投資者在選擇相關公司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畢竟「e租寶事件」是多麼痛的領悟!

首先,照一照e租寶到底是個什麼妖,結果竟和《畫皮》里的狐妖小唯CP指數超高?!

扮演身份:「e租寶」平台所屬的公司全名為金易融(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2月,鈺誠集團收購了這家公司,並對這家公司運營的互聯網平台進行改造,命名為「e租寶」,2014年7月正式上線。

功力指數:在推出「e租寶」平台後,丁寧開始許諾9%至14.6%的年化收益率,招攬客戶投資。並把集團二號人物,「e租寶」的聯合創始人張敏,打造成"美女總裁",製造噱頭。一年半的時間裡,「e租寶」平台,吸引投資用戶90多萬人,吸收資金達到500多億元。最高時,一天融資就超過5億元。

包裝過程:e租寶的經營模式是,以集團關聯的融資租賃公司為基礎,以集團融資租賃公司尋找項目,尋找融資租賃和其它(他)的債權項目。尋找到項目以後,把項目放到『e租寶』的平台上,然後通過買賣債權的商業保理公司,把債權進行分割,出租給公眾。(犯罪嫌疑人丁寧坦誠)

真身是:e租寶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在看守所,昔日的鈺誠國際控股集團總裁張敏語錄)

其次,讓我們八一八P2P的那些大騙紙,壞人怎麼辣么多呢!

NO1.騙子鼻祖--龐氏騙局,眾多騙局均是由此演變而來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義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NO2.最典型的手法--民間借貸崩盤

一般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的幾萬後,嘗「甜頭」便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最終借款人逃跑、企業倒閉。

比較出名的應該是,四川匯通擔保事件。匯通擔保註冊資本9億元,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註冊資本最大的股份合作制信用擔保專業公司之一。其偽造了大量的借款項目,註冊了上百家空殼公司,並通過數十家投資理財公司從民間籌資,最後資金鏈斷裂。據媒體報道,涉案金額在100億左右,事發後,其高管潛逃出境。不僅如此,匯通之後,四川民間金融依舊餘震不斷,老闆跑路、失聯、被抓成了四川民間借貸圈裡的常態。同時,陝西、甘肅、河南等地也曝出投資公司、擔保公司「跑路」事件。

NO3.最直白但最有效的手段--高額貼息存款

前幾日,蕭山日報爆料稱,一年多前,16位來自蕭山、杭州、寧波等地的存款人,把高達2.88億元巨額資金存入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臨夏東鄉(縣)支行,如今存款到期超過一個多月,竟然無法從銀行兌付。

事件大致的經過是這樣的:當地一家大型民營企業的負責人魏某,先以高額貼息的方式吸引浙江等地儲戶到東鄉縣工行存款3.12億元。然後勾結銀行高官騙貸。多個資金中介人從中層層拿到數額不等的傭金,遠高於存款人的貼息幅度。魏某組織有關人員偽造上述存款人的大額存單,再以假存單作質押,向銀行騙得巨額貸款。

NO4.上市公司的信用背書--「原始股」泛濫成災

這年頭,您手裡不持有點兒原始股,是不是都不好意思了?在「無股權不富」的投資概念衝擊下,一場場原始股售賣大戲開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報、一夜暴富等收益誘惑外,「上市公司」這些個虛晃的光環給了非法集資更堂而皇之的馬甲。民間資本鏈條崩裂之後,一批投資人開始講述他們投資「原始股」,從一夜暴富的美夢驟然深陷驚魂乃至血本無歸的經歷

報道的比較多的是上海優索環保和河南幾家公司,都是在登錄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後,開始售賣原始股,隨後人去樓空。媒體戲稱賣原始股就像賣白菜一樣。

謹記:掛牌≠上市,四板≠三板,天上不會掉餡餅

NO5.銀行理財「飛單」

銀行飛單,即銀行員工被投資公司的高傭金所吸引,私自與其他投資公司「勾結」,以銀行的名義出售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並過分誇大收益加以矇騙,導致投資者上當。幾個月前,多位市民稱在農業銀行北京通州支行次渠分理處客戶經理李某處購買理財產品,但到期後本金與收益均未兌現,共涉及17人2248萬元,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銀行飛單案。

在這裡教你三招認清銀行飛單:

第一,要看清相關理財產品合同條款,看清楚合同方是否有銀行參與、是否有銀行印章,還要注意鑒別印章的真偽;

第二,要仔細辨別理財產品收益。現在銀行理財收益一般在4%左右;

第三,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明確了解產品是否保本,募集資金具體投向,收益、期限等等。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些銀行銷售兜售的所謂理財產品其本質就是分紅險或者投連險。這類保險的整體的保障功能不強,整體保費較高,期限較長,而且分紅險中的分紅並不保證,投資者要加以分辨。

NO6.張冠李戴的假信託

要麼是在公司名字中加入信託字樣誤導投資者;要麼盜用信託公司之名發布虛假產品。

謹記,全國只有68家信託公司;正規信託公司推出的產品,可以通過信託公司官方網站或客戶服務熱線查詢;信託都是百萬起投的。

NO7.假民營銀行

謊稱已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現在,民營銀行只有5家,其他都是假的。包括微眾銀行(騰訊)、華瑞銀行(均瑤集團)、金城銀行(正泰集團)、溫商銀行(天津華北集團)、網商銀行(阿里巴巴)

NO8.假基金

設計虛假的基金網站,隨後在網路廣泛張貼廣告信息,承諾高回報,最後跑路。投資者在網路購買基金時,一定要到基金公司官網、銀行官網以及正規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公司。

NO9.假券商

使用虛假身份冒充國內知名證券公司開設釣魚網站,帶有「內幕消息」、「代理炒股」、「炒股軟體」「包賺不賠」、等特徵的炒股信息。股票開戶要到正規券商機構營業廳或官網進行操作。

NO10.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騙錢

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騙錢,或者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並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

NO11.現貨白銀投資

以高額回報誘惑客戶開戶,然後開始向你介紹現貨白銀,說現貨白銀交易更加靈活,可以雙向買賣,漲的時候可以做多,跌的時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間大,開戶後,有專業的老師帶著操作,做了幾天可能會賺一些,然後會說你的錢太少來錢慢,又讓投資者加大資金量,結果就是無休止的虧損。

實際上就是一場對賭遊戲,交易軟體被後台人為操縱,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置陷阱,行情處於高位時不能平倉、本該下跌的白銀價格,在交易軟體上卻直線飆升……勢單力薄的散戶們要想賺到錢,幾乎是不可能的,虧損的錢都被代理商賺走了。

NO12. 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最缺德的一個)

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NO13.跑路的前兆開始頻發天標、秒標、高息標

2015年3月,註冊資本一億、在上海股權交易託管中心掛牌的上海恭信資產管理公司老闆柳麗萍,捲款800多萬元跑路。當然,最囂張的無疑是90後配資公司老闆朱振霖,2015年6月15日發布跑路公告:「這點小錢不可能退還給你們,再說也沒差你們多少錢,我要東山再起,需要這個錢,不可能還你們,我現在先回老家,不用來找我,找我也不會還給你們,特此公告!」   

網貸行業接二連三的跑路事件,讓網貸從業者也忍不住調侃,「某天去上班,老闆跑路了。」也有投資者很自信的對散人說,只要自己比平台老闆跑得快就行;散人對此表示很無語,你怎麼知道平台老闆什麼時候跑路?當一個正常運營的平台,開始頻發天標、秒標、高息標的時候,投資者此時就需特別注意了,這是平台準備跑路的前兆。

NO14.泛亞貴金屬事件

2015年9月21日下午13點30分,超過10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泛亞投資人聚集在證監會門口維權。他們身著印有標語的白色T恤,拉起橫幅,高喊「活捉單九良,還我血汗錢」等口號。監管的缺失,人性的貪婪,令這家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延續了數年瘋狂的圍獵資本遊戲。最終資金鏈斷裂,20多個省份的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難以討回。

泛亞剛開始的交易模式是類似於天津渤海交易所的交易機制,不過,在2011年年底之後,「泛亞模式」最終成型。泛亞的銦價格雖然漲漲跌跌,但始終維持著每年漲價20%左右的幅度。「泛亞模式」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第一,拿到80%貨款的交貨商願意來交貨;第二,18.25%的遞延費的資金保障。泛亞的辦法是,維持泛亞銦價高於市場25%-30%,維持泛亞銦價每年增長20%左右。

泛亞騙局最大的受害者是銀行系統。泛亞騙局的直接受害者是投資商,投資商的資金來源是:投資商的自有資金和銀行銷售「泛亞理財產品(基金)」所得的大量資金。泛亞維持下去,投資商賺錢。而一旦崩盤,「一文不值」的銦就交給銀行。

NO15.公司組織沒有經政府核准--MMM金融互助

月息30%,通過發展下線來維持,許諾高回報和高抽成,沒有經政府核准的公司組織,只有一個複雜無比的網站,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騙完印度又跑來騙中國...日前,四部委再度針對「金融互助」投資模式發布風險預警,點名指出「MMM金融互助社區」及其類似平台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特徵,系非法機構。

一方面,MMM金融互助主體屬於非法機構。其平台推廣網站未經核準備案且不具理財產品發售資質,或由境外直接接入其網址頻繁更換,風險較大。另一方面,其運作模式具有傳銷特徵,平台不靠項目或產品本身賺錢,而是靠發展線下賺錢,其模式是用新人投資的錢補償老人投資的本錢和利息,利息雪球越滾越大,其模式不轉變,終會崩塌。另外,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高收益不受法律保護!

NO16.各種花招哄騙投資者的信任--金賽銀事件

9月底,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60億投資款不翼而飛。他們表示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出現了兌付危機。而其背後則是產品發行方深圳金賽銀基金的倒閉。回過頭來看,金賽銀用了這些花招哄騙投資者的信任。

狐假虎威:上市公司坐台、打著政府項目名義進行推銷,以平安保險擔保為幌子,鼓吹掛牌(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門檻極低,主要是服務小微型企業,營業執照齊全,花10萬左右即可掛牌),租高檔豪華會所裝點門面。

偷梁換柱:藉助平安人壽業務員,私下違規推銷金賽銀產品。

騙局破敗:2015年9月,被戲稱為金融圈「岳不群」、 詐騙犯的金賽銀董事長王維奇失聯,金賽銀倒閉。

美夢成空:2015年9月底,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60億投資款不翼而飛。

總結髮現,以上騙局早就有之,沒有什麼新特點,卻屢試不爽,為什麼?因為人性的懶惰和貪婪。懶得花時間精力去仔細的研究調查,總想抱個權威,搭個順風,同時幻想著付出無邊際無休止的回報,可能么!最後再碎碎念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作者:郝可貴 以上言論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與司馬錢及作者所在單位無關

司馬錢∣互聯網金融研究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推薦閱讀:

專欄內容聲明&歡迎投稿
在網上自己找,哪裡能投稿發表文章
如何向報社、雜誌、網路等媒體投稿賺稿費?請大神回答
在中國能不能給《紐約客》等美國雜誌投稿?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藤枝投稿】

TAG:金融 | e租寶 | 投稿 |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