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關於「新時代家庭倫理與美好生活」,她們這樣說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於丹教授

心智的不成熟造成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親子關係。很明顯,這不僅是經濟原因所致,而是由人格不獨立造成的。

很多兒童的問題不是源自物質上的貧困,而是精神上的絕望。某種意義上說,精神的貧困才是真正的界定困境兒童的標準。

我們無法再回到傳統社會的大家族生活,無法讓所有的孩子一直陪伴在父母的身邊,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社會。減少空巢老人現象,需要全社會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有一些做法是可以進行嘗試的:針對青少年,發揮社會、社區的力量校正偏差行為,建設有利於家庭和諧的倫理生態;針對困境兒童,藉助政府、學校力量營造更利於兒童成長的環境;針對空巢老人,發揮社區、政府、社會機構的力量,合力營造出健康的倫理生態,這是家庭倫理建設的重要保證。

對於家庭倫理建設的問題,我們都滿懷期待希望能夠得到有效解決,這註定不是輕鬆的話題,但我們要有直面問題的真誠和勇氣。當我們共同關注這些問題的時候,就已經站在了問題解決的起點上。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教授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不僅是一個家庭和諧幸福的保證,也是國家和民族文明和諧的重要基礎。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心理資源,不良的親子互動模式是孩子產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根源。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父母隨著子女身心的變化不斷進行調適。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進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必須摒棄直升機教養(helicopter parenting)和割草機教養(lawnmower parenting)的過度教養模式和父母成就取向的心理控制,改變「人在心不在」式的親子陪伴。

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的家庭是一個特別的大家庭,這個家庭曾相繼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和「全國文明家庭」榮譽。從自己家族的家教家風實踐出發,她認為「天下資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並用「大」「和」「興」三個字總結自己的家族特點,與現場聽眾進一步分享了自己在創業過程中凝聚有著三四十個成員的大家庭的經驗。

周曉光認為,家門興不興關鍵看門風,多年來她有意識地引導這個大家庭培養積極健康的家庭倫理觀念,逐漸形成了勤儉持家、吃虧是福、知恩圖報、孝悌傳家和助人為樂的五大家風和系列家規,並在傳統家規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制訂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家族憲章》,凝聚家族共識,確保大家庭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在帶領家族企業持續成長壯大中豐富精神內涵,為社會貢獻更多正能量。

「女人是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這隻手培育了一個個生命,支撐起一個個家庭。希望她們能夠在網路倫理和道德觀的正向引領上,藉助現代傳播渠道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全國婦聯宣傳部部長張小媛從全國婦聯的職能角度,分享了在網路倫理正向價值傳播中,如何發揮女性的作用,貢獻女性的力量。

她認為,在網路虛擬空間里個人失德付出的代價很低,這是網路倫理失范困局的主要原因,傳統家庭倫理建設因此受到衝擊。女性對於和諧家庭倫理關係的建立起著重要作用,應藉助網路媒體和各種智能終端引導婦女傳播正能量。因此,強化主流媒體的正面引導功能,對輿情發酵、傳播主渠道的新聞網站加強輿情監測、積極引導勢在必行。

來源:首都文化智庫

推薦閱讀:

聚焦丨固原驚現「獅身人面」石像,和埃及有關嗎?
【天眼聚焦】千軍台古幡鬧元宵
堅持群眾路線的行動聚焦
【微聚焦】送別!著名詩人余光中離世!聽他在宜昌朗誦《鄉愁》
聚焦 | 印刷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重磅來襲!

TAG:美好 | 生活 | 倫理 | 家庭 | 家庭倫理 | 時代 | 這樣 | 關於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