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的良知,永遠比錢貴!

文丨爐叔

前幾天爐叔看到一條新聞,說的是張先生在非機動車道上騎電瓶車途中爆胎,若非剎車及時差點釀成大禍,而同樣的事故在同一路段多次發生,甚至出現有人受傷流血的狀況。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報警後經民警檢查得知這段路上的非機動車道縫隙中被人刻意放置了刀片,犯罪嫌疑人歸案後眾人了解到,放置刀片的人是附近修車店的老闆,作案動機說來簡單,就是為了錢。

「補胎費時費力還不賺錢,不如直接換胎來錢快。」

僅僅是為了來錢快,修車店老闆無視公眾的安全,蒙蔽自己的良知,終究害人害己。

邁克爾·道布斯在《不存在的父親》中寫道:「一個人的良知要永遠高於自己的慾望和失望。」而在當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人價值觀崩壞,本來應該高於一切的無價的良知,在人性的貪婪下被低價賤賣。

為了利益,人的底線越來越低,內心道德準則失守,他人的健康性命比不上手頭看得見摸得著的錢財,隨意地拋棄道德原則,毫無愧疚感地傷害別人,有少數的人賺著昧良心的錢「成功」了,更多的人在「成功」之前失去了自我,受到來源於自身和外界的懲罰。

都說「人為財死」,泯滅良知換來的錢財早晚燙了自己的手,為蠅頭小利所蒙蔽的人用淺薄的物質財富衡量價值,殊不知千金難易是人的良知,堂堂正正生活於世才是人之價值所在。

良知,是一個人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爐叔打開新聞網路前都要做足心理準備的。

因為防不勝防總能看到慘烈的眾生相。

商人賣假貨、醫生開假藥、官員貪圖救命錢、開發商製造「豆腐渣」工程……有人放棄生有人被迫死,新聞媒體吃著「人血饅頭」賺著點擊量。

人們泯滅良知,追名逐利。

你打開網站看到的是虛假廣告,吃的包子用的是「黑心豬肉」,生個孩子不留神喝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住的房子堪比豆腐渣,為了謀生找了份工作每天給老人家洗腦,消費著人命慘案賺別人養老錢。

別人昧著良心賺你的錢,你捂著良知謀別人的財。

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知惡對於能夠廣泛接受信息獲得教育的當代人來講並不難,難的是太多人眼裡,萬事利為先,「我知道良知是什麼,但是它沒有眼前的錢財重要」。

前段時間一篇吸毒父親出獄後登報尋找舉報自己吸毒的女兒的文章引起了眾人的熱議,撰寫這篇文章的記者在文中扭曲是非大打感情牌,口口聲聲為了讓父親更好戒毒為了治療女兒「心理缺陷」尋找女孩下落,而事實上女孩所遭受的一切與文章並不相符。

十多歲的女孩勇敢舉報聚眾吸毒不負責任的父親並努力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在一切開始變好的時候生活被這麼一篇有偏向性的文章打亂。

記者寫這篇稿並非是為了展現完整事實幫助受害者,而是為了「煽情」,為了「熱點」,為了名利,至於當事人會為此受到什麼影響付出什麼代價,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中。是名和利讓他捂住雙眼好壞不分。

在價值觀崩壞、金錢至上的人眼中,金錢遠比良知重要。

爐叔平日里寫點稿是周圍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有的時候會遇到有朋友請幫忙寫文章的情況,我一般都會本著與人為善的念頭能幫的忙儘力去幫,但也不是什麼忙都幫什麼文章都寫。

曾經有人讓我幫忙寫一篇稿子,要求是「有多誇張就寫多誇張,和事實不一致、過分的腦補渲染才是最好的,我們要的就是博人眼球」,還要我在文章中植入一個小作坊「三無產品」的廣告,我聽完要求就直接拒絕了他,告訴他我不能寫,他很好奇,聲稱可以給我很高的稿酬,我說不是錢的事,是我良心上過不去,對方一聽便樂了,說——

「現在還有什麼事是錢解決不了的,良心有什麼用,有良心能掙多少錢,聽兄弟一句勸,有錢不掙是個傻的,別管他什麼黑心不黑心,錢到自己手裡了才是真的!」

拉黑,刪除聯繫人,我的耳邊清凈世界也乾淨了。

後來再聽到關於他的消息是在他的平台被查封的時候,有道是「勸君莫作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失了做人的本心,賺了昧良心的錢,到頭來不過還是一場空。

世界複雜,競爭殘酷,生活不易,沒錢不行,有錢是好,但就算要掙錢,掙的也該是對得起自己良心的錢。

良知使人能被稱為人,先成人再成事,這是良知給予人的最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良知,是道德的標準,法律的底線,是做人的根本。

有人在拋棄良知,也總有人在努力地堅持和維護自己的良知。

有良知的人是不為一己私利侵犯他人利益的人。

有良知的人是在其位謀其職,堅守原則底線,堂堂正正賺對得起自己良心的錢的人。

在「非典」時期力排眾議,反對當時有關病原體的權威觀點,以事實為依據講真話,堅守科學家良知發聲,讓抗擊「非典」少走彎路的鐘南山院士是有良知的人;放棄民辦學校百萬年薪聘請,遠赴貴州支教,堅守教育凈土,關注農村教育的杭州知名高中原校長陳立群是有良知的人;湖北鄂州拒絕親朋好友說情,直面對手利誘誣陷,秉公執法的女檢察官李曉寶是有良知的人。

每一個認真負責的教師、醫生、科學家、官員、作家、媒體人等等都是秉持自己的良知,不違背自己本心的人。

為商不造假,為官不忘本,從文寫世事,從醫救他人。

在社會賦予你的各種身份之前,你首先要是一個人,心懷良知堂堂正正完完整整的一個「人」。

「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出自:元·馬致遠《岳陽樓》)

人能剋制自己就沒有災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追名逐利可以理解,拋棄良心並不可取。

永葆良知,無愧於心,是人這一生最無價的精神。

推薦閱讀:

他的良知讓他最終死無葬身之地!朱祁鈺為何沒有對哥哥斬草除根?
問西東:人的良知是如何泯滅的?
致良知: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學說
談良知
佛山「碾童門」事件拷問中國人的道德良知!

TAG: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