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Coffee】咖啡口味的種類知多少

小丸記得當年還在國內念「研究僧」的時候,有一次接待外國來的留學生,一對一的愉快地聊天。當咖啡館服務員笑容滿面地問:「你們要點什麼喝」時,那個外國朋友很開心地說:「May I have a cup of cappuccino, doubleshots」。然後服務員望著我問,「double shots」是什麼?!天,你是咖啡館的人,你都不知道,當時還沒出過國的我怎麼知道??場面十分尷尬······所以說,你以為你懂了咖啡,其實你不懂。可能讀完(包括我自己,寫完)這篇文章也還只是了解了冰山一角。不過,身在國外的我們,就算不愛咖啡,至少也應該知道咖啡口味的種類吧。

Espresso意式特濃

「Espresso」本是一個義大利單詞,不過現在更多用來被指代這種通過咖啡機在很短的時間內急速萃取的濃烈咖啡,也是花式咖啡的基礎。一般來說Espresso(意式特濃)是由三種以上咖啡豆調配出來的,味道均衡,屬於綜合豆的產物。拿到手上的Espresso都很小杯,大概也就30毫升左右吧,表面浮著一層厚厚的咖啡油脂,味道很苦,對於普通人來說甚至就是苦到喝不下去。

然而對於真正的咖啡愛好者,喝著Espresso簡直就是爽爆了的感覺,精華啊,喝的每一小口都是精華。當然,還有另一部分人點Espresso是為了實現短時間提神。而且外國人點這種口味的時候都不加糖,要加糖也不會點這個,對吧。至於剛才說的「double shots」就被常用在以Espressso為基礎的花式咖啡中,意思就是兩倍的咖啡粉萃取,簡單說就是兩倍濃度的Espressso,而不是來兩杯。

Cappuccino 卡布奇諾

很多人容易把卡布奇諾和拿鐵搞混淆,我們一個一個來說。大家還記不記得N年前蕭亞軒有一首很紅的歌曲叫《Cappuccino》,裡面副歌的第一句:「愛情像Cappuccino,濃濃的眷戀泡沫」。是的,卡布奇諾有泡沫,是沖煮後的Espresso加上一百多cc的奶泡,以咖啡 牛奶的形式成為充滿愛情氣息的cappuccino。

傳統的卡布奇諾咖啡是三分之一的濃縮咖啡,三分之一的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的泡沫牛奶,並在上面撒上些小顆粒的肉桂粉末。不過對於這種說法,義大利的卡布奇諾協會急了,連忙跳出來說真正的卡布奇諾大小應該只有150cc,其中120cc是蒸汽加熱的牛奶,25cc的意識濃縮咖啡調配而成。而且牛奶必須是含3.2%的蛋白質和3.5%的脂肪,牛奶蒸汽加熱的溫度是55攝氏度······卡布奇諾的奶泡多餘牛奶,而拿鐵的牛奶多餘奶泡。 至於口味上的區別是卡布奇諾的咖啡味道更重,而拿鐵要清淡一些。

美式咖啡

如果意式特濃屬於精品,那麼美式咖啡發揚的就是美帝的「大份」精神,將Espresso赤裸裸地本地化——在Espresso的基礎上兌大半杯白開水,Duang,美式咖啡就好了!當然也有咖啡館會用滴濾式咖啡壺沖泡,國內的星巴克多是這麼做的。不過在英國和美國,大家能看到服務員先在杯子里倒上一份Espresso,然後按比例兌水,這也更符合美式咖啡誕生時的意思。

當然,有人說先加水,再兌萃取的espresso,這樣油脂會比較漂亮。這個咱們就不細細追究了,總之大家記住,美式咖啡就是Espresso的加水版,味道更淡、顏色更淺,略帶點酸,通常會配上牛奶和砂糖,是最常見的咖啡口味類型了。

Caffé Latte 拿鐵咖啡

早晨義大利家庭的廚房裡,灑有陽光的爐子上通常會同時煮著咖啡和牛奶,為的就是讓全家人在美麗的早晨喝上一杯Espresso與牛奶經典混合的咖啡——拿鐵咖啡。通常的做法是先在杯底先倒入少量Espresso,然後加入大量牛奶,頂端再配上濃密的泡沫。當然在咖啡館裡,那些有技術有創意的咖啡師會在奶泡上拉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看著都賞心悅目。而品嘗一口,就能立即體會到咖啡和奶完美的平衡,更是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拿鐵在各個國家也有細微的不同。比如經典的拿鐵是70%牛奶 20%奶沫 10%咖啡,而美式拿鐵則用少量冷牛奶沫置於65-75攝氏度的牛奶之上;至於法國人,為了讓牛奶和咖啡在第一時間碰撞、融合,便將兩者同時放入杯中,最後再加兩勺打成泡沫的奶油,這便是法國人最愛的歐蕾咖啡,與可頌麵包簡直是天生一對。Caffé Mocha 摩卡咖啡

每次看到Mocha就想到當年小丸指著Mocha(摩卡)理直氣壯地說,「就那個,抹茶味兒的」······呃······當真是學拼音長大的。摩卡咖啡的配方成分就比較多樣了,不再是Espresso和牛奶而已,一般常見的還加有巧克力醬,在頂端的是打發的鮮奶油。同時,為了口感的多層次和視覺效果,摩卡的頂端還會有巧克力醬,或者可可粉、肉桂粉等等,整個搭配下來——「內容豐富,口感多樣」。

摩卡的變種很多,最有名的是白摩卡咖啡(White Café Mocha),用白巧克力代替牛奶和黑巧克力,再搭配一些水果味道更好喝。或者用兩種巧克力糖漿混合代替單一的巧克力品種,成品被形象地稱為「斑馬」(Zebras),好玩又好喝。不過總的相比前面幾種口味的咖啡,摩卡的花樣比較多,售價也較高一點,不過換來的不僅是多樣的口感,還是大大的一杯哦。偏愛甜食的人們通常也比較喜歡摩卡,比較甜嘛,而且口感立體豐富,哪怕是一小口,都可以回味很久。

Macchiato 瑪奇朵

從名字開始,Macchiato(瑪奇朵)就充滿了輕柔的味道,難怪是女愛子們最愛的品種。在國內很多咖啡館常翻譯作「瑪奇雅朵」,說的都是這個像太妃糖一樣的咖啡品種。做法還是以Espresso為基礎,然後往裡加入幾勺奶泡。不過星巴克的做法要特別一點,先將牛奶和香草糖漿混合後加入奶沫,然後再倒入咖啡,最後再奶泡上淋上焦糖。噠噠,這就是星巴克有名的「焦糖瑪奇雅朵」。

那麼瑪琪雅朵的特色在哪裡?可能那些既愛享受Cappuccino細膩滑爽的奶泡,又不肯放棄Espresso的濃烈咖啡香的人能告訴你瑪奇朵的特色——取Cappuccino和Espresso的精華,平衡兩者。所以很多人在品瑪奇朵,尤其是焦糖瑪奇朵的時候並不會在拿到一杯後立即攪拌它,因為他們想慢慢享受一層一層的味道:先是覆蓋在最上方甜甜的焦糖醬,再來是混合著香草糖漿香甜的牛奶,最後一層是口味濃郁的Espresso······

其他口味類型的咖啡

當然,世界這麼大,咖啡口感的類型還有很多很多,不過我們就不在這一一詳細介紹了。最後我們要聊聊在英國會看到的另外幾種口感的咖啡:Espresso con Panna (濃縮咖啡康保藍)、Caffé Breve(布雷維)、和 Flat White (白咖啡)。

簡單說康保藍是Espresso 奶油,有一種懷舊的味道在裡面;布雷維表面也有奶泡,做法是用Espresso 熱的鮮奶油;而白咖啡是1份的Espresso 1.5份的熱牛奶。需要和用低溫烘焙的馬來西亞白咖啡區別開來,兩者是不一樣的咖啡口味品種。

最後,為了讓大家從整體上對以上介紹的咖啡有更清楚的認識,特別送上迷你介紹圖一張:


推薦閱讀:

蘆田家日語教室 | 關於咖啡的 23 個問題(一)咖啡是什麼樣的植物?
張發財 | 魯迅的謊言: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咖啡凍飲的做法,
從瑞幸懟上星巴克說開去,咖啡外送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在星巴克打工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咖啡 | 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