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一顆善良的心去行善

  處於困境中的人們需要捐助,但更需要捐助的真心。懷著一顆不帶任何功利的赤誠之心,用善良的心去行善,才是公益的真諦。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4歲小寶寶的媽媽,有天這個媽媽給我電話聊到了去年雲南地震的事情。我說,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都會看到很多原本生活就一般的人都會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些捐助,而往往很多本身很有錢的人卻不見身影。這位媽媽說,地震發生那天她帶兒子一邊看新聞,一邊告訴他,災區的小朋友沒有衣服穿,沒有奶粉喝,沒有飯吃。然後她兒子憂心忡忡說,災區的小朋友還沒有玩具玩!他要捐助自己的玩具。

  初聽到的時候,覺得這寶寶真不懂事,玩具既不能解渴,又不能當飯吃,送去了又有什麼用?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我錯了,因為兒童有著與成人不同的思維,在他們的心目中,錢與玩具之間,玩具才是最珍貴的,在他的想法中,自己準備捐出去的玩具遠比後來實際捐出的兩百塊壓歲錢價值大。

  在這個災難中寶寶眼中這個看似最不適宜的捐助里,恰恰包含了捐助中最最需要的真心。災難來臨的時候,物質很重要,因為它們是受災人的食物、藥品和今後的生活,只是,物質也有無助的時候,錢再多,也無法挽留住逝去人的身影,也無法撫平受災者心靈的創傷。

  人們需要捐助,更需要捐助的真心。

  真心去行善的人,是從內心去對需要幫助的人一種友好的援助,也是一種尊重的情感,但有的行善者卻是如一個人把吃不完的剩下的東西拿扔給向他乞討的人。從形式上都是把自己的擁有無償給予另外一個人,但二者則是不同的,後者的幫助有居高臨下之意,而前者的幫助則是不求回報的助人之舉,而正是這一個助字,便體現了行善者的真心。

  一人匆匆從路旁匍匐的身軀前走過,而後頓足回身,摸遍全身上下只掏出一塊零錢來,於是蹲下解釋道,不好意思,今天身上沒帶多的零錢,乞丐不語,拜伏叩首以謝。

  另一人匆匆從路旁匍匐的身軀前走過,盛氣凌人的扔給乞丐一元錢,乞丐亦不語,撫手點頭致謝。只要不是智障,乞丐亦知尊嚴,後者的行善顯然是對他尊嚴的踐蹋。

  以真心去做善事的人,其心靈是幸福的;以居高之態去做善事的人,其內心感受不到任何的快樂,只是以此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而已。誰說行善者不在乎回報,只是一絲謝意便已足夠,也許你的一個微笑,一次握手,一次禮貌的問候……便能為自己的行善帶來更大的回報。有時候行善者內心的幸福感只有一念之差。

  大災當前,一個著名的企業只捐出了不足年利潤萬分之一的錢,於是有人痛心,所以謾罵了,謾罵中有什麼呢?也有真心,我們感傷自己的無能為力,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去擔當,我們急切的想付出自己的真心,想替無家可去的人多索取一些溫飽,但是我們也有錯,因為謾罵的同時,我們並不能從捐款數額上去判斷捐助者有無真心。或許我們忘記了,強求來的物質中,是缺少真心的;或許我們忘記了,我們的謾罵會傷害一些真心,令下一個真心付出者望而卻步。

  於是,我們又開始駁斥,駁斥質疑的人,駁斥謾罵的人,斥責他們不懂得感恩,斥責他們只懂得謾罵,但是我們又錯了,我們找到了別人的錯誤,忘記了自己同樣也在犯錯。我們又忽略了別人的本意和真心。如此循環往複,如何才是盡頭?

  讓物質的歸物質,真心的歸真心。如同那位朋友的兒子,我們需要用一顆單純而善良的心去行善,而不是用盈滿銅臭的眼睛去評判。

  願世間多一些發自內心的行善,少一些居高臨下的施捨,多一份真心,少一份苛求。

推薦閱讀:

早安心語170101: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里的骨氣
如何區分善良和懦弱
那個眾籌為兒子治病的人,開著寶馬7系
世界上所有的驚喜和好運,都是你積累的人品和善良
對不起,我的善良很貴,和我交往請拿出你的真心!

TAG:善良 | 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