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良:科舉功名,嚴復的終生遺憾

  中國是一個注重文憑的國度,人生在世,大都力爭獲得一紙文憑。當然,文憑也有高低、軟硬之分。所謂高低,是相對學歷層次而言,如大專高於中小學,博士高於碩士、學士;所謂軟硬,是指同等學歷之間比較,名牌大學文憑優於普通高校文憑。不過,如今大學大量擴招,就連博士也多如牛毛。因此,在世人眼裡,即便是國內名校的博士,也不過如此而已;只有那些在海外留過學的洋博士,才會令人刮目相看,受到重視或重用。

  但是,在一百多年以前,一個留學海外的飽學之士,而為未獲得本土文憑(科舉功名)而抱憾終身。他,就是近代著名人物嚴復。

  嚴復(1854—1921),福建侯官人,出生於名醫世家。由於父親早逝,嚴復不得不放棄「科考」之路,進而接受西式教育。1866年,嚴復進入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學習,五年後以優等成績畢業,安排到軍艦上工作。1877初,嚴復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後轉到皇家海軍學院。1879年夏,嚴復學成歸國,進福州船政學堂任教習,次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相當於教務長)。十年以後,他捐得選用知府頭銜,並升為會辦、總辦(校長)。

  那時候,大清國門已被迫開放,入仕渠道有所拓展。無論是損納的、保舉的,還是新式學堂畢業生、留學歸國的洋舉人、洋進士,都可以入仕做官。但是,當時科舉取士仍是主渠道,只有通過科場考試,獲得舉人、進士的功名(文憑),才屬於正途出身,為世人所敬重;尤其是進士,被稱作「老虎班」,一經選用,至少是縣令級別的官職,所以特別「牛」,著實令人羨慕。其他途徑入仕,都被視為異途,不管你有無真才實學,總難以讓人高看一眼,甚至可能遭致白眼。

  在當時的官場,人們只看重正途出身,看你是否中過舉人、進士,看你是否點過翰林。嚴復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海歸,但不是正途出身,在本國官員看來,他的洋文憑遠沒有科舉功名的含金量高;哪怕你通曉西方文化,哪怕你懂得進化論,在他們眼裡也不過是浮雲。由於沒有本土舉人或進士的文憑,嚴復並不被當世看重,甚至遭到莫名的冷歧視。因此,他似乎感覺底氣不足,無形中比別人矮一截,所以渴望在科場上給自己正名。

  33歲那一年,也就是留學回來的第七年,嚴複發憤學習,刻苦鑽研八股文。為了取得參加鄉試資格,他花錢捐得一監生。第一次回籍參加鄉試,原指望考取舉人,結果名落孫山。36歲時,嚴復參加順天鄉試,這次「異地高考」,也以落第告終。第二年,嚴復已是候補知府的五品官員了,還去參加順天恩科鄉試,依然無功而返。假如日後沒有廢除科舉制,嚴復恐怕要將科舉應試進行下去,直到考取為止。沒有獲得科舉文憑,終究成了嚴復的永久遺憾,到底他心中為此如何糾結,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今,從旁觀者角度看,嚴先生其實不必為此糾結。為了應試而研習枯燥乏味的八股文,耗費時間和心力,實在不值得。把這個心力用於翻譯或著述,倒是更有意義。獲得科舉功名,並不能為您增添光彩;沒有科舉功名,也無損於您的偉大。作為富有遠見卓識的智者,您認識到西方國家強大和成功的真正原因在於思想和制度而不是技術和資本積累,故而致力於翻譯西方經典名著,讓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傳播中國。憑此啟蒙的功績就足以名垂青史,又何必去爭取科舉功名?!不過,對於當時的嚴先生來說,要,或不要(科舉功名),無疑是一個大問題。畢竟科舉制已然存在了一千幾百年,它不僅關聯著人們的功名利祿、成敗榮辱,而且還深刻地影響了社會心理和價值觀念。科舉功名,既是讀書人不可割捨的追求,也是世俗社會看人的尺度。所以,科舉「場」猶如強大的電磁場,在其強大吸力作用下,很多人都難以保持淡定,只能隨波逐流,拚命應試。嚴復不是世外高人,不能置身事外,只能入鄉隨俗,指望在科場一顯身手。

  嚴復被後世公認為近代學貫中西第一人,對於中西文化有著深刻的體悟,他曾經指出:「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其於為學也,中國誇多識,而西人恃人力。」總之,西學「於學術則黜偽而崇真。」對於以考試八股文為主的科舉教育,嚴復也有獨到的見解,指出八股文有三大弊端:一曰錮智慧、二曰壞心術、三曰滋游手。明知道它不是好東西,卻不得不學它以應試,這讓他心裡多麼糾結,多麼無奈。或許,他只想通過應試證明自己,然後冷酷的現實並未使他揚眉吐氣。

  人啊,往往就處於這樣矛盾的境遇。新文化運動旗手陳獨秀,對於八股文一向持否定態度,疾之如仇。可是,當他獲悉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是廢八股後考中的策試秀才,便自豪地告訴蔣夢麟,他考中的是八股秀才。蔣夢麟得知,當即對陳獨秀肅然起敬,因為當時公認,八股秀才比策試秀才更加過硬。看來,特立獨行的陳獨秀,也有其契合世俗的一面。

  嚴復的抱憾也好,陳獨秀的自豪也好,都折射出傳統和世俗力量的強大。這是一種慣性的力量,在這種力量面前,人們難以不被扭曲,難免不身不由己地順應,難免不做出無奈的選擇,難免不付出徒勞的代價。世俗觀念往往講究簡單化、絕對化,習慣以統一的尺度衡量或看待一切事物,而忽視差異和個性。所以,一個人想要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就不能囿於世俗的局限,應該充滿「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當然,社會也應摒棄非此即彼、簡單、絕對的價值取向,形成兼容並包的寬鬆環境,以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否則,會讓嚴復之類天才消耗在無益的奮鬥之中。

  ——原載2015年第9期《月讀》雜誌

推薦閱讀:

人的一生中往往會留下許多遺憾
裝修遺憾事,準備裝修的趕緊學起來!
生命的遺憾
很遺憾!人類只能看到一個「假」宇宙
接納遺憾,追尋美好

TAG: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