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年味上海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

人們從五湖四海聚攏此地,各地的美食也隨之而來。

久而久之,大大小小的南北貨店應運而生。

以前沒有超市,大到逢年過節、民間祭祀,小到人情往來、日常飲食,都得跟南貨店打交道。

尤其是過年前,南貨店裡常擠滿了人。

有人說,南貨店就像是移民城市裡的一座座味覺紀念館,可以把那些記憶中的味道翻出來。

戶口本上的「籍貫」這兩個字,在南貨店裡有了最生動的詮釋。

三陽五湖四海味

▼點擊觀看▼

看到以下這些信號,何菲就知道,年已近了。

首先是父親在家裡朝北的陽台掛上了風鰻、醬油肉、青魚、風雞、香腸。

魚翅、乾貝、花膠、花菇等乾貨也從一個個罐頭裡揭蓋放風。

然後,親友往家裡送來了火腿。

父親請菜場里賣鹹肉的師傅一塊塊斬開,拿回家吊起在陽台上。

等到父母去光大會展中心的農展會兜一圈回來,年貨就準備得七七八八了。

「我爸媽每年都去,變成了一種儀式。品質好的開洋、乾貝、香菇、木耳、海蜇頭,他們都會買來。」

看到風鵝、風雞、風鰻、香腸等

高高掛起

就知道快過年了

父親祖籍寧波,母親祖籍杭州,然而,何菲最為人所知的身份,卻是海派作家。

父母是第二代上海移民,從小在黃浦區的弄堂里長大。

但家庭的飲食習慣,還是很大程度上延續了老一輩從甬江帶來的傳統。

何菲的家庭,是上海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縮影。

這也是為什麼,在上海會存在那麼多南北貨店的原因。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

人們從五湖四海來到這裡學生意,做學徒,尋工作。

紮根此地之後,各地的美食也隨之來到這座城市。

在這裡,北方人可以品嘗到南方的特產,南方人也擁有了北方的乾貨。

久而久之,這成了一門生意,大大小小的南北貨店應運而生。

由於上海的移民以南人居多,南貨需求旺盛,所以南北貨店一般就叫南貨店。

根據資料記載,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有大大小小的南北貨商店300多家,是商業百態中的一大行業。

在這數百家商店中,最著名的有5家:邵萬生,三陽,天福,葉大昌和大同。

何菲的外婆

喜歡去三陽南貨店買火腿

覺得送人體面

懂經的家庭主婦知道每家的特色產品,特定的食品要去特定的店裡採購。

何菲的外婆就是如此。

「我外婆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很講究吃。她買南貨的地方都是固定的。」

「酷暑天,無論晚飯吃什麼小菜,外婆在接近尾聲時總愛拿出邵萬生的黃泥螺瓶子。」

「挑出幾顆黃泥螺放在小碗里,倒點瓶里浸著的紹酒,一頓飯就圓滿了。她說邵萬生的黃泥螺來自沈家門,肉厚鮮潤。」

「外婆還常讓爸爸給她買蘇州老字號采芝齋的蝦籽鯗魚,說吃起來細膩咸甜。」

雖然外婆已去世多年,但她當時買南貨的各種細節,何菲都印象深刻。

她小時候寒暑假住在外婆家。外婆常常會帶她去南貨店兜一圈。

等到假期結束要回家時,外婆已準備好了一大袋吃食。

蜜餞糕點糖果,都是從南貨店裡細細選來的。

外婆從南貨店裡買平時吃的小菜,給孫兒的零食,也買過年送人的禮物。

「她喜歡去寧波人開的三陽南貨店買火腿。品相好,乾淨緊湊,價格稍微有點貴,但送人體面。」

以前沒有超市,大到逢年過節、民間祭祀,小到人情往來、日常飲食,都得跟南貨店打交道。

春節,是人情交際最為集中的時候。

所以,過年前南貨店裡常常擠滿了人。

春節前夕

是南貨店裡

人最多的時候

張勤從90年代就開始在三陽南貨店做營業員。

她回憶說,那時過年前忙得不得了。

顧客不停朝里擠,把櫃檯都往裡推了好幾公分。

營業員被擠得貼在牆壁上,急得大喊:「沒地方立了!」

白天被擠得沒地方站,晚上還要加班。

那時南貨進來都是「統貨」,需要營業員根據大小、品質區分規格。

因為沒有現成包裝,為了白天賣起來速度快,晚上要一斤斤稱好、包好。

就連紅綠絲也要一小包一小包裝好,人們幾毛錢買回去,好做八寶飯。

十六鋪糧油批發市場內,有各種各樣的南北貨攤位。

在裡面做了十多年生意的店主周興也描述了類似的場景:

冬至過後,市場里人就漸漸多起來了。春節前幾天,里三層外三層,走路都走不了。

這樣的場景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1951年1月的《新民晚報》上登了一篇有關南貨的文章:

「最近躑躅街道的時候,常常聽見南貨店的播音廣告,頓然令人感到陰曆的年關一天天迫近了。於是南貨店生意興隆了。」

「有幾家較大的南貨號,終日被『打年貨』的顧客包圍著達二三十天之久,那盛況真是叫人驚奇。」

1951年1月

《新民晚報》上

關於南貨店的文章

上海人在年底大買年貨的風氣,由來已久。早在上海未開埠時,便是如此了。

當時做南貨生意的商人,10月底便臨時開起店鋪,專賣南貨。

這種臨時南貨店,有個專稱,叫做「六十日南貨店」。

因為店鋪大約開到除夕為止,開店日數不過60天。

過年前在南貨店,上海人要買點什麼東西呢?

對於這個問題,餘存其最有發言權。

自18歲入這一行至今,他已在三陽南貨店做了三十多年採購。

「『四大金剛』一定會買的。還有,上海人老歡喜筍的。筍乾、筍衣,一天五六十斤隨便賣。」

餘存其所說的「四大金剛」,指的是香菇、木耳、桂圓、紅棗。

這是南貨中最普遍、也是銷量最大的產品。

香菇、木耳、桂圓、紅棗

被稱為南貨里的

「四大金剛」

過去,春節前南貨的供應量肯定有所增加,但幅度並不大。

讓餘存其他們煩惱的是,有錢也拿不到貨。

因為那時南貨靠自然生長,生長慢,量少,貨源也就那麼幾家。

同樣的,作為顧客,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大家攥著手裡的票券,仔細地計算著分配給自家的食品。

貨物因為緊缺而顯珍貴。所以那年頭,人們喜歡用南北貨來表達情意。

南貨行業的店員,要有一手過硬的包紮本領。

他們只需一張粗草紙,一根草繩,就可以將幾斤滾圓散落的桂圓、蓮心、棗子等,以迅速而且巧妙的手法,包紮成斧頭包、三角包、四方包。

「一隻方包里包一斤桂圓,2元7角,是很拿得出手的禮物了。」

「客氣點,再買一斤紅棗,兩隻方包疊在一起,非常好看。」餘存其回憶說。

南貨店的營業員

個個是包紮能手

更多時候,上海人過年前選購南貨,是為了準備家裡的那頓年夜飯。

上海人年夜飯一定會有的兩道菜,必須要到南貨店裡採購點食材。

一道是筍乾燒肉。

不管是筍乾還是筍衣,買回去和五花肉燉在一起,出現在年夜飯檯子上,是很多家庭雷打不動的傳統。

還有一道是四喜烤麩。

裡面要放金針菜、木耳、香菇,有的人家還喜歡放上點花生米,做出來當冷盤。

討個口彩,味道也好。

上海是買得到新鮮烤麩的,但南貨櫃檯上有一種食品叫烤麩干。

在崇尚吃新鮮貨的上海,烤麩干卻有很大的市場。

對於生活在外地的上海人來說

烤麩干寄託了鄉愁

一些已回滬的知青會特地買上一兩斤烤麩干,給定居在外地的插友寄去。

那些插友已在外地生活了幾十年,但口味沒變,想念上海特有的四喜烤麩。

口味真的就像是一個隱形基因,深深藏在人們的身體里。

所以有人說,南貨店是移民城市裡的一座座味覺紀念館,可以把那些記憶中的味道翻出來。

上海有很多南貨店,而同樣作為移民城市的香港,也是如此。

何菲的阿姨們在香港定居。每一年,她父母去探親時,必定要逛上環的海味街。

同時,他們會帶去上海的南貨,比如立豐的香腸,金字牌的火腿等。

「給阿姨們捎帶一些家鄉味。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的胃就是生在那個地方的。」

和祖輩們一樣,現在人們依然走南闖北。

有人問起:你是哪裡人?心裡會咯噔一下的。

不過胃會直白地告訴你,你的故鄉究竟在哪裡。


推薦閱讀:

原汁原味的年味
京西年味兒三題
【百變年味】饞嘴麻麻魚
大寒來臨 開始有「年味兒」--上官雲
有年味的祝壽圖《福祿壽喜》四條屏

TAG:上海 | 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