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備孕貼士】備孕——你的內膜準備好了嗎

【備孕貼士】備孕——你的內膜準備好了嗎 廣州市婦女兒... 08-24 17:01 1334

2015年11月第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二胎政策的放開,生育需求迅速增大。無論是一胎還是二胎,孕育寶寶的子宮和內膜至關重要,子宮是寶寶的家,而內膜則是孕育寶寶的「土壤」,「土壤」病了,不僅可以引起不孕,還可導致流產。以下是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

子宮內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s,EPs)

子宮內膜息肉

EPs是突出於子宮腔內單發或多發的結節狀贅生物,由內膜腺體、間質及血管組成的一種子宮內膜基底層過度增生性疾病。是子宮內膜最常見的病變,發病率為7.8%~34.9%。年齡增長是子宮內膜息肉最常見的危險因素。臨床表現最常見的是異常子宮出血和不孕。不孕婦女中EPs發病率有所增加,其患病率為32%,兩者存在因果關係。EPs導致不孕的原因有:妨礙受精卵與子宮內膜的接觸;影響內膜血供,干擾受精卵著床和發育;內膜炎症反應,宮內微環境改變,不利於精子存活及受精卵著床;位於輸卵管口的息肉可影響受精卵進入宮腔。宮腔鏡檢查及宮腔鏡手術切除術是診斷和治療EPs的金標準。對於患有息肉的不孕症女性,息肉切除後有效提高低生育力婦女的生育能力,妊娠率可在43%~80%之間。明顯增加自然受孕或輔助生育受孕率,並且65%切除息肉的婦女在輔助生育技術協助前可以自然受孕。

宮腔粘連

(intrauterine adhensions,IUA)

宮腔粘連

女性不孕症中, IUA的發生率為4.8%~22.0%,並且逐漸上升。主要發病因素是宮腔操作史,其中與妊娠相關的佔91%。由多次人工流產、刮宮所致的IUA發生率高達25%~30%。產後刮宮發生IUA為9.0%~30.0%,流產後清宮為7.7%~30.2%。IUA主要通過影響精子在宮腔內的存活,受精卵無法著床,導致輸卵管堵塞、粘連等因素而引起不孕和流產。由於殘存的內膜有限,重度IUA治療後容易再粘連,常常需要多次手術,即使恢復了滿意的宮腔解剖結構,也不能保證正常的孕育功能。因此,當人流、葯流、清宮或哺乳期後出現月經量少或閉經時,警惕IUA的可能,儘早宮腔鏡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尚能取得較好效果。

黏膜下子宮肌瘤

(submucous)

黏膜下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實體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發病率在20~25%。完全在子宮腔內或部分突入宮腔者成為粘膜下子宮肌瘤。黏膜下子宮肌瘤主要表現月經過多,嚴重的子宮出血導致貧血。黏膜下子宮肌瘤使種植率和妊娠率均降低,切除肌瘤後可提高生育能力,因此,對於年輕、無癥狀但有生育要求的婦女,黏膜下肌瘤需要治療。

推薦閱讀:

孕前這個檢查,到底要不要做?備孕時要搞明白!
#備孕# 內分泌失調不孕該關注的生活習慣
夫妻備孕無果 先做輸卵管造影術還是先做宮腔鏡手術?

TAG:備孕 | 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