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孔子看走眼的傑出弟子

被孔子看走眼的傑出弟子

丁啟陣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論語·雍也》

子游,即言偃,子游是他的字。名在四科十哲之列,「文學」課代表,就是說,在孔門弟子中以學術研究見長。畢業後,做了武城宰(長官)。不知道是孔老師專程或路過,到了武城,會見子游;還是子游做了一段時間武城長官後,提著禮物到曲阜,去拜望孔老師;總之,孔老師問了這麼一句話:「你在武城有沒有遇到中意的人才?」

按照人間慣例,這個時候,被問的弟子,無論有沒有遇到中意的人才,都會說上一籮筐的話。遇到人才的,娓娓道來,讚不絕口;沒有遇到人才的,悵然若失,感慨良多。但是,孔門高足、文學課代表子游,不是這樣。他只輕描淡寫地告訴老師,自己發現了一個人才,此人名叫澹臺滅明。他也並非讚不絕口,只是說了此人的一個特點:行不由徑。可能是擔心孔老師誤解,以為此人只是散步時不怕繞遠,於是加了一句:不是為了公事,此人從不到他家找他。換言之,此人處世,謹遵公事公辦的原則。子游讚揚澹臺滅明,用的是即小見大修辭法。

行不由徑,徑指小道、近道,意思是,走路不抄小道,不走捷徑。這是井田制時代的語言,田野阡陌,呈井字形狀,筆直方正。小道、近道必然歪斜不正,且踐踏莊稼,妨礙農耕。

子游讚揚澹臺滅明行不由徑,編輯《論語》的孔門弟子煞有介事地將其入選,至少透露兩點信息:其一,孔門看重行不由徑,認為是美好的行為;其二,反映出當時抄近道走小路的人很多的社會現實。後一點,文獻也有明白的記載。《老子》第53章「大道甚夷,民甚好徑。」《周禮·秋官》「禁野之橫行徑踰者。」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澹臺滅明後來在江南成為傳播孔子學說的重鎮,編輯《論語》的孔門弟子,對他早年僅有的出彩事迹,不敢忽略。

《史記》把澹臺滅明列為孔門弟子,而這裡子遊說「有澹臺滅明者」,「有……者」表示此人是聽者(孔子)以前所不知道的,兩者似乎有矛盾。楊伯峻先生對此感到疑惑,他說:「若果如《史記》所記,澹臺滅明在此以前便已經是孔子學生,那子游這時的語氣應該與此不同。」

這個問題可有兩種解釋:一是,澹臺滅明成為孔子學生,是子游向孔子介紹之後的事。甚至有可能,澹臺滅明正是通過子游的介紹,才得以拜到孔子門下的(孔子嫌澹臺滅明長得醜陋,以為他沒有才華,很不願意接收);二是,澹臺滅明在孔子門下時,孔門弟子太多,孔子不曾直接給澹臺滅明上課,對他沒有多少印象。兩相比較,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應該相信《論語》的記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把孔子的「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臺滅明字子羽)」的感慨放在澹臺滅明「南遊至江」後,有可能是連綴故事時搞錯先後順序。澹臺滅明少孔子三十九歲,孔子去世時,他也才三十四歲。言偃在武城做長官時,澹臺滅明是他的僚屬。按照《史記》的說法,言偃少孔子四十五歲。就是說,言偃比澹臺滅明還小六歲。即使言偃做武城宰時才二十五歲,澹臺滅明也已經三十一歲了。說三十三四歲且「狀貌甚惡」的澹臺滅明,已經華麗變身,「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簡直不可思議,難以置信。澹臺滅明在江南廣收門徒,光大儒學,應該是孔子死後的事情。

如果把孔子的感慨,放在聽過子游贊澹臺滅明揚之後,就很合理了。子游的「有澹臺滅明者」,完全可以翻譯為:「有個叫澹臺滅明的同學(不知道老師還記得嗎)……」。孔子經過回憶,隱約記得此人,於是感慨道:「怎麼也沒想到,面貌歪斜的澹臺滅明同學,卻有一顆正直坦蕩的心啊!」

推薦閱讀:

俄國傑出的寫生畫家列維坦和他的《三月》
羅哲文:萬里長城的傑出守護者
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
史上最傑出投機者之死

TAG:孔子 | 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