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第三章 初世紀的基督信徒(第一至第三世紀)

11.初世紀基督信徒的信仰生活

基督信仰存在至今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古今以來,作個基督信徒在內容上並沒有甚麽改變,它要求人接納基督的福音,並讓福音來改變自己的生活。一個人可以在任何地方聽到福音的宣講,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領受洗禮,然而,作個基督信徒並非孤立存在的事件或現象,他屬於一個特定的團體,屬於一個新的民族,一個我們所謂的"天主的子民",這個子民團體就是"教會"。今天我們看到的教會有層次分明的職責,有各種嚴謹的組織,有固定和一絲不苟的禮節儀式,但這是因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的人為規矩。當初耶穌宣講福音、創立教會的時候,並沒有像今天成立一個社團一樣,必須擬定一條一條的細節章程,就連宗徒們在五旬節聖神降臨當天教會正式誕生後,也沒有制定教會章程。不過,天下任何一個團體如果願意生存,而且長久存在下去,非得一步一步、慢慢地按照它所生存的環境需要,進行必要的組織不可。別的不說,光是信友的聚會就需要場所,而傳遞信仰也需要培育傳遞的人和準備後人的心靈來接納基督透過教會廣施的恩寵。再說,基督信徒聚會、舉行信仰崇拜禮儀,也需要有一定的規矩程序,否則如何成個體統?於是禮儀規矩也逐漸產生。話說教會成立初年,基督信徒的聚會都在私人家中舉行的。為能容納很多人,就必須找一個相當寬敞的房子才行。在中東和近東一帶,信友們大都利用樓房的頂樓作聚會的場所,因為頂樓比較安靜,也比較安全,"宗徒大事錄"第二十章第八節記載聖保祿在特洛阿城向民眾講道和掰餅的地方就在一座樓房的樓上。在西方,尤其在羅馬,信友一般都在富有教友家庭寬敞的餐廳聚會,舉行崇拜儀式,房宅的浴室或世外的游泳浴池就作為洗禮的場所,天氣好的時候,也在戶外庭院花園間、或在寬闊的公共花園、甚至在公共的墳場墓地舉行宗教活動。第二世紀初年,開始有些教友捐贈自己的房宅作為教會團體聚會和舉行禮儀專用的場所。到了第三世紀中葉,才有開始建造聖堂的事。至今有稽可考的最早的一座聖堂建於公元二百五十年左右,位於中東敘利亞幼發拉底河畔的杜拉歐羅普斯(Dura-Europos)城。到了第三世紀末年第四世紀初戴克里先皇帝統治羅馬帝國時代,帝國境內已有許多教堂,可是這位皇帝迫害教會的時候,把許多聖堂都摧毀了。初世紀時代,一個希望成為基督信徒的人都必須經過一番的準備,當時有所謂的"基督信仰的開端"(Iniziazionecristiana)這麽一說。那是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包括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領洗、堅振和領聖體這三件聖事的準備時期。在舊約時代,猶太教有施行浸水禮的作法,耶穌的門徒沿用猶太教的習俗,把洗禮當作開始接受基督信仰的禮節儀式。在猶太教傳統中,洗禮具有皈依和凈化的價值意義,在基督宗教中,除了皈依和凈化之外,洗禮更具有使人因著聖神而重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是獨一和唯一的,也就是人的一生中僅此一次,而且是一勞永逸的,它使人參與基督的死亡與復活(羅.六,2-11;迦,三,27;哥,二,11-13),就如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迦拉達人和哥羅森人的信中所說的一樣。所以,一位希望成為基督信徒的人,必須懺悔自己的罪過,身體力行天主的誡命,接納基督的福音,並宣認自己對救主耶穌基督的信仰。在過去交通不方便、教會的行政指揮系統不像今天這麽集中和有效的時代,準備作一個基督信徒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其間所舉行的禮節儀式不盡相同。第三世紀羅馬致命聖人伊波利托(Ippolito)曾寫了一本名叫"宗徒傳承"(Tradizioneapostolica)的書,書中的記載使後世的人清楚看到那個時代的望教者入教之前應作的準備。一般而論,準備期長達三年,在領洗之前,望教者必須由別的基督信徒介紹給教會當局,介紹的目的在保證接受聖洗的人的認真和誠意。介紹的人就是我們稱呼的"代父"或"代母"。在領洗的時候,望教者必須宣誓放棄與敬拜邪神有關的種種行徑和不合乎基督信仰倫理道德的生活。領洗之前,望教者必須接受基督教義和基督信仰倫理道德思想的教育,也就是今天所謂的要理講授。講授要理的目的在使那些聽過宣講福音並對福音產生共鳴的人進一步認識信仰的內容。聖伊波利托告訴我們,講授要理的人可以是神職人員,也可以是在俗教友,但他們都是博學的人。每次要理講授結束,在場的人都一起祈禱,並由講授的人行覆手禮。望教準備期結束後,願意領受聖洗的人的生活行為還得受到一番審核,合格後才可以領洗進教。領洗的禮節儀式一般都在星期六舉行,在這前一天,也就是星期五,望教者和當地部分教友團體要一起守齋祈禱。隔天星期六,所有相關的人作望教準備期最後一次聚會,會中,主教給望教者覆手,為他驅魔,在他臉上吹氣,在他頭額上、鼻子上和雙耳畫十字架。接著,望教者整夜祈禱,聆聽讀經,接受與奉教有關的種種指示。在守夜祈禱結束之前,也就是巴斯卦守夜行將結束之際,便舉行真正的洗禮。當領洗的人從水中起來,穿上乾凈的衣服後,主教再次為領洗的人行最後一次覆手禮,傅最後一次聖油,這便是堅振聖事。於是,領洗的人就開始參與彌撒聖祭,也領聖體。從此,結束了所謂的"基督信仰的開端"的時期。在古代,領洗進教的新教友在領洗後那幾天,通常有穿白色衣裳的習慣。在某些地方教會,新教友還頭帶用綠色樹葉編製成的花冠,並喝奶吃蜂蜜,表示他方才進入天主預許的福地,也就是教會。昔日,接受聖洗是成年人的事,兒童,不論甚麽年紀,都可以隨著父母受洗;如果雙親已經是基督信徒,則隨時可以領洗。不過有很多人不贊成給兒童傅洗,因為他們認為兒童不懂信仰是甚麽。第二第三世紀最著名的護教作家,北非迦太基(Cartagine)的戴爾都良(Tertulliano,160-220)就寫說:「基督信徒並非生下來就是,而是必須變成的」(Nonsinascecristiani,losidiventa)。

12.初世紀基督信徒信仰生活的主要部分

初世紀時代,一個非基督信徒要加入教會團體,必須經過一番準備期,他們要聆聽教會要理,要遵守天主的誡命,要棄絕敬拜非天主的各種神明,要誠心誠意按照教會的訓導生活,作個品性端正的人,他們希望成為基督信徒的善意和行為表現必須有人可以擔保。這樣的準備期一般需要三年之久,如果一切合乎教會的要求,則可以在一周的星期五那天守齋,星期六晚上接受主教的覆手、驅魔、吹氣,並在頭額、鼻子和雙耳上畫十字架,然後舉行守夜祈禱,聆聽天主的聖訓和教會的規矩。最後,在守夜禮結束之前,接受洗禮、堅振兩件聖事,並參與彌撒聖祭,也領聖體,從此加入教會,成為真正的基督信徒。三年準備期的這一切步驟當時稱之為"基督信仰的開端"。就如"基督信仰的開端"這幾個字所說的,上面提到的種種過程步驟也只不過是個信仰生活的開端而已,是個入門,以後要走的路實在需要恆心和毅力才能堅持到底,可以說是來日方長呢!基督信仰生活的中心是舉行耶穌基督復活的慶典,這個慶典通常是在一周的第一天,也就是主日星期天舉行,因為星期六是一周的最後一天。耶穌的復活意味著他更新了天主的造化,這個造化是天主用七天創造宇宙中第一天的工程。可是星期主日也是天主開始創造行動後的第八天,是完成造化後一周的復始,是耶穌基督更新宇宙後再度回來的宣報。基督信徒雖然在每個星期日當天舉行基督復活的慶典,但是一年中舉行這個慶典最隆重的日子莫過於巴斯卦節那一天。據說教會初期只有東方的教會團體才另外舉行巴斯卦慶典,西方的教會團體只舉行一般星期日的復活慶典而已。無論如何,到了第二世紀末年,東西方的教會都已經隆重慶祝巴斯卦節,只不過日期有點差別而已,比方在羅馬帝國東方的幾個省份,那裡的基督信徒仍然保存著猶太人舊約的習慣,在他們的巴斯卦節那天舉行基督復活慶典。至於其他地方,則選定在猶太巴斯卦節之後的那個星期天舉行。第二世紀末年,教會內部曾為了在哪一天慶祝巴斯卦節而引起爭議,最後還是由高盧地區里昂的主教依勒內出面平息爭論,並採納大多數的意見,在猶太巴斯卦節過後的那個星期天舉行慶典。基督信徒在星期日、特別是在巴斯卦節那天、舉行耶穌復活慶典的中心禮節儀式,就是重新舉行耶穌基督的最後晚餐,這個晚餐基督信徒稱之為"感恩祭典"(l`Eucaristia)。這個祭典使參與的信友進入一種與基督密切共融的關係境界,那就是與基督一同死亡,並和他一起複活。關於紀念耶穌最後晚餐的感恩祭典的禮儀內容,新約聖經中記述得並不多,"宗徒大事錄"第二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以及聖保祿致"格林多前書"第十章和十一章(宗.二,42;二十.7-11;二十七,35;格前.十,16;十一,17-33)裡面都只提到"掰餅"的事,掰餅就是耶穌最後晚餐中最重要的動作。倒是公元第二世紀初年羅馬帝國駐小亞細亞北部比蒂尼亞省的總督普利尼奧(Plinio),在調查當地基督信徒的信仰生活,以便奏書皇帝如何處理基督信徒的問題時,比較詳細地描述了信徒舉行感恩祭典的經過情形。教會初期著名的"十二宗徒訓導"(Didache)曾要求參加感恩祭典的教友在參與祭典之前必須先坦承自己的罪過。公元第二世紀上半葉羅馬著名的護教作家聖儒斯定(St.Giustino)在他所寫的第一本護教書籍中,很詳細地描寫了當時教友團體舉行感恩祭典的程序,這個程序就是天主教羅馬禮節至今仍在沿用的彌撒聖祭禮儀。在昔日的感恩祭典中,講道是一個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在今天的彌撒聖祭中也是一樣。彌撒中講道的目的是要使教友、特別是那些方才加入教會團體的人,對教會的要理有進一步的認識,也使他們在舊約聖經和耶穌基督之間建立連貫的關係,同時利用這個機會激勵教友遵守天主的誡命,善度基督信徒的生活。我們說舉行感恩祭典就是重行耶穌基督最後的晚餐,既然是晚餐,就得有吃飯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掰餅分給在場參禮的人吃。主持感恩祭典的人,通常是一位主教,他把麵包祝聖了之後,一面掰開分給參禮的人吃,一面說"基督耶穌天上的食糧",而領受的人則回答"阿們",並攤開雙手掌心領受。方才提到"十二宗徒訓導"要求基督信徒在參與感恩祭典之前先承認自己的過錯。承認自己的過錯是教會信仰生活中很重要的要素,錯是向天主承認的,向天主認錯的人會得到天主的寬恕,重新成為天主的兒女。在新約時代中,人第一次得到天主的寬恕是在領洗的時候。不過耶穌又把天主寬恕人的罪過的權力交給他的十二位宗徒,並由宗徒們傳交給他們的繼任人主教和主教的助手神父們。"十二宗徒訓導"要求信友在祈禱和參與感恩祭之前先承認的罪過都屬於日常生活中缺失,是不嚴重的過錯,因為按照初期教會的看法,一位領了洗的教友是不應該再犯重大的罪過的,如果犯重大罪過,他是要被排拒在教會團體之外的。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第五章便要求教友和淫蕩的、貪婪的、勒索人的、拜偶像的、酗酒的、辱罵人的教內弟兄斷絕來往。這就表示犯那些罪過的人得不到教會的寬恕赦免。但到了第二世紀,教會似乎已經默認重大的罪過如背教、殺人和姦淫者,也可以得到寬恕,與天主修好,但這種寬恕只有一次,下不為例。這樣的寬恕多少是要發揮聖洗聖事的功能,使人因懺悔而重生。公元二百五十年羅馬皇帝德喬(Decio)有系統地迫害教會後,導致了不少教友叛教。這件事給日後的教會帶來了不少困境,因為教難過後,那些叛教的人又想回到教會懷抱,可是教會內部有兩派持不同的意見,有人以為可以接受,另有人期期以為不可。這樣的兩派主張在羅馬和北非的迦太基衝突得最厲害,甚至造成了小小的分裂。從這裡可以看到公元最初三個世紀中,教會有關懺悔、認錯和作補贖的概念還沒有很清楚。舉行感恩祭典和懺悔求寬恕,這是基督信徒信仰生活的重要關鍵。但除了這兩件聖事外,信仰生活中還包括祈禱和別的禮儀。初期教會有許多作家建議每天定時祈禱,比方上午一大早,教友要面向東方祈禱,因為光從東方來;然後在上午九點、中午十二點、下午三點、以及旁晚點燈時祈禱。根據昔日的習慣,基督信徒祈禱的姿勢一般都站著,祈禱的時候高舉雙手,打開手心,他們決不雙手交叉合掌。基督信徒一生中,從生到死,常在祈禱,遇到生命中重要的事件或時刻,更是祈禱。但這並不意味著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特別的祈禱禮節,比方在初世紀的時候,似乎沒有教會的婚配儀式。第二世紀末年埃及亞歷山大一位不知名的護教作家寫了一篇名叫"致迪奧涅托"(ADiogneto)的極有名文章,文中說「基督信徒和其他的人一樣地結婚」,所不同的是基督信徒賦給婚姻新的意義,婚姻傳統習俗中如有不合乎基督信仰的,他們就予以修改或摒棄。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五章提供給夫妻兩人的婚姻神修觀,讓我們看出基督信徒婚姻的不可拆散性對當時的教友實在是個新穎的觀念。對教友夫妻來說,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度相同的信仰生活。漸漸地,很快便有了為基督信徒新郎新娘祈禱的經文,但那些經文並不構成婚配的禮節儀式。第三世紀最著名的護教學者,迦太基的戴爾都良(Tertulliano)曾寫信告訴他的妻子,要她在自己去世後不要再嫁人,可是如果那個人是基督信徒,那就無所謂。有人以為戴爾都良的信暗示著當時基督信徒婚姻的禮節儀式,但今天的人認為戴爾都良只是發揮聖保祿宗徒的婚姻觀,強調信仰改變了基督信徒的婚姻的本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初世紀時代,教會團體中遇有患病的人,負責教會的人士就被邀請去看訪病人,給他傅聖油,油可以當醫藥來用,傅油的意思大概是給病人帶來康復的希望。初世紀的人和今天的人一樣,對去世的人都懷著敬意,基督信徒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致命殉道的人更受到特別的尊敬。逢致命周年紀念日,教友便在他們的墳墓上舉行特別的紀念活動,因為他們認為那是致命者重生的日子。早先,基督信徒和一般的人埋葬在同一個地方,第三世紀以後,基督信徒便購買一塊土地,作為他們自己的公墓。在羅馬,基督信徒的公墓便是有名的地窟。從這些教友的公墓無意中竟產生基督信仰的藝術,因為教友們常在墳墓四周畫一些有關聖經與福音中所描寫的事迹,例如畫一支船的錨,或一條魚,而魚的希臘文正是"耶穌基督、天主子、救主"(JesousChristostheouUios-Soter)這幾個希臘字的第一個字母的拼寫(ichtus)。於是,在教難時期,船錨或魚便成了代表基督信徒的暗號。

13.初世紀教會職務的形成與演變

天主教素以組織嚴謹、層次分明、但在信仰生活上又形同一個大家庭見稱。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教會內部人事組織結構,並不是兩千年前耶穌創立教會的時候便如此的,而是經過很多世紀的形成與演變,才固定為今天這樣的體制,就連本世紀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後,教會內部的職務也有所改變。初世紀教會體制結構的演進有時候是模糊不清的,各項職務的名稱也不一致,經常遇到一個職務的名稱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這也難怪,因為耶穌在創立他的教會的時候,並沒有給教會定下這些細則,以當時的眼光和耶穌的物質條件看,他選了十二個宗徒和七十二個門徒,由伯多祿帶領來宣講他的福音,那已經是個很龐大人事組織了。再說,傳播福音、拯救人類才是耶穌基督降生唯一的目的,教會內部的人事職務安排,除了最高的負責人伯多祿由耶穌親自指定任命外,其他的耶穌一概讓人自己去因時、因地置宜,只要一切聽從伯多祿和他的繼任人的權威與領導,每個時代和每個地方都可以有應變需要的途徑與方式。話說初期教會團體,當時有個雙重的組織:一個是十二位宗徒團體,這個團體是耶穌在世時親自選定組成的,而且在十二位宗徒之一茹達斯背叛耶穌,自縊身死,以及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又由宗徒們自行補選了一位,以充足原來的人數。這個宗徒團體負責領導巴勒斯坦地區講阿辣美語,也就是希伯來語的基督信徒團體。另一個是七人執事團體,這個團體是由十二宗徒召集教友團體,從中選出來(宗.六,1-6),它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和照顧在希臘地區生活成長、講希臘話的猶太人教友團體。當七人執事團體中的重要一員斯德望在耶路撒冷首先致命之後,迫害教會的行動隨之展開,於是,除了宗徒們之外,那些希臘化的猶太人都逃離耶路撒冷。有誰會料到逃避教難的他們竟成了對外宣講福音的傳教士。到此,方才誕生不久的教會大致分為兩種團體,一種是宗徒們設立的本地教會團體,這些團體都是由從猶太教皈依基督的猶太人組成的。另一種是希臘化猶太人在逃難之日在各地所建立的傳教的教會團體。既然是團體,就需要有組織,於是每個團體按照它們本地固有的習慣方式來組織:那些由宗徒們建立的猶太人地方教會,按照猶太教的作法設立長老團來管理教會,雅各伯宗徒是耶路撒冷教會長老團的團長;那些以安提約基雅為中心的傳教的教會則有雙重的組織:一重是流動的傳教士,他們都擁有特別的神恩,是專心致力於使徒工作的人,他們腳不停蹄、不斷地到各地宣講福音,視察他們所建立的各地教會的生活與成長狀況,保祿和巴爾納伯便是這類傳教士中的代表。當然,保祿並不是出身被迫害的教友,相反的,他原是迫害教會的人,不過後來皈依了基督,成了教會空前偉大的傳教士,也受到迫害。這些流動的傳教士包括使徒,就如方才提到的保祿和巴爾納伯,他們是傳播福音工作的負責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擔任先知職務的人,他們在教友團體中講解天主的聖訓;又有擔任教師的人,他們有點類似猶太教的經師學士一樣,熟悉聖經,講授聖經。傳教的教會的另一重組織則是使徒在各地為他們所建立的教會所選派的負責人,這些負責人就是保祿宗徒在他的書信中所稱呼的"監督",也就是後來所謂的主教,以及執事。這些擔任主教和執事的人,就如聖保祿在"弟茂德前書"第三章中所強調的,必須是家庭良好的父親,他們的職務是講道、傅洗、主持感恩祭典。凡領受這些職務的人,都要經過祝聖,祝聖之前,那裡的教會團體要先祈禱守齋,然後給要領受職務的人行覆手的禮儀,就如"宗徒大事錄"第六章第六節、第十三章第三節、以及弟茂德前書第五章第二十二節所記載的。到了第一世紀末年和第二世紀初,教會內部這些職務的名稱和性質多少有了些改變,就如當時羅馬的主教克萊孟和"十二宗徒訓導"所說的:教會團體中有長老監督(vescovipresbiteri)和執事監督(vescovidiaconi)。後來慢慢地,長老監督們從他們的團體中選出一位主席,這位主席保持監督(vescovo)的頭銜,而且脫離長老團體的結構。這樣的主席就是日後所稱呼的"主教"。至於擔任比較次要職務的執事,則完全聽從主教的吩咐。到此,教會中已多少確立了三層職務,就是監督、長老、執事,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主教、神父和執事。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大約在公元一一零年在羅馬致命之前,從羅馬寫信給小亞細亞的教會團體說:「你們必須尊重執事如耶穌基督,尊重主教如天父的肖像,尊重神父如天主的長老團和宗徒團。沒有他們,就沒有教會」。從那時候起,由於主教的身份與神父的截然不同,於是有人稱主教如同君王。初世紀的歐洲和地中海沿岸既然幾乎都信奉基督,所以流動的傳教士逐漸地消失,那些周遊各地傳教宣道、號稱使徒、也就是宗徒的繼承人的人,慢慢地定居下來,於是他們的身份與地方教會的主教便起了混。最後,他們都以宗徒繼承人的身份出現在眾人眼前。那時的教會,除了主教、神父和執事外,還有其他更次要的職務,例如副執事(suddiacono)、輔祭員(accoliti)、驅魔者(esorcisti)、讀經員(lettori)、以及聖堂守門者(ostiari)。從守門者到神父這七等職務,就是梵二大公會議之前教會所稱的七個神品。在最初,只有身為主教的人才主持感恩祭,講道理,給望教者傅洗,為教友行修和聖事,神父們只不過幫助主教而已。當教友人數越來越多以後,為了需要,主教的人數也增多了,這在北非地區尤其如此。但在一些大城如羅馬和亞歷山大,只設立了很多教友敬禮聚會的場所而已,這些教會場所就由主教派遣神父負責管理,主持。在當時,神職界和教友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選拔教會神職人員的工作。祝聖神職人員的主要禮儀就是覆手:選出的主教由幾位主教給以覆手,選出的神父由一位主教和神父們給以覆手,選出的執事則由主教一人給以覆手。至於其他比較次要的職務,只是舉行把執行這些職務所需要的用品交給他們的簡單儀式而已。在新約聖經中,我們發現在談論神職人員的職務時,都強調他們宣講福音、帶領教友團體祈禱、主持分餅和管理教會團體公共事務的工作。這些神職人員和猶太教及其他宗教的司祭不同,因為在基督創立的教會中,整個教會子民都是司祭,就如"伯多祿前書"第二章第九節所說的:「你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至於耶穌基督,則是教會子民最高和永遠的司祭。後來,由於受到舊約聖經的影響,也為了與其他宗教有個對比,於是教會團體慢慢把心目中神職人員職務的重點轉移到主持禮儀的功用上。第三世紀羅馬聖經、禮儀和護教學家聖伊波利托(Ippolito)用"司祭"這個名詞來稱呼基督信徒團體的負責人。可是也因為這樣,初世紀用來稱呼神職人員的"長老"這個名詞便和負責聖事禮儀的"司祭"這個名詞,在內容上彼此含糊不清了。有些主教,例如北非迦太基的聖西彼廉(Cipriano),就用"獨身"(celibato)這個名詞來稱呼在教會供職的神職人員,但是獨身並不能代表神職的身份,因為那只是神職人員的義務之一而已。 

14.分布羅馬帝國全境的教會受到分裂的威脅

第二世紀末年,基督信徒已經知道他們的教會是普世性的,因為他們看到教會散布全世界。當時的人心目中的世界是指羅馬帝國統治的版圖。帝國東部的基督信徒人數最多,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不論是城市或鄉村,到處都是教友。當帝國皇帝戴克里先發動最後一次迫害基督信徒的時候,許多地方的居民竟大多數是基督信徒。在帝國西部,傳教工作的進展就比較不一致,教友的分布狀況也不平均,比方在義大利中部、西班牙南部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教友的密度很高,但在巴爾幹地區、義大利北部和高盧,教友的人數就少一些。不過高盧,也就是今天的法國境內,有幾個城市地區的教友卻非常多,里昂、圖盧茲、巴黎、蘭斯和特雷沃這些城市就是特殊的例子,這些地方的教會大都建於第三世紀中葉。在羅馬帝國以外,也有一些地區很早就接受了基督的福音,例如位於今天土耳其東南部烏爾法(Urfa)城的古代埃德薩(Edessa)王國,在公元二百年的時候便已經皈依基督了;波斯帝國境內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一帶,原來也有很多基督信徒,公元二百五十八年波斯王薩浦爾一世(ShapurI)出兵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大敗羅馬軍後,把當地的教友和主教都放逐到波斯帝國境內,這些教友和主教很快地就受到迫害;亞美尼亞王國則在公元第二世紀末年皈依基督。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到第二世紀末年雖然已經傳遍了羅馬帝國全境和邊疆鄰國,可是教會內部的合一也不時遭到威脅,有為禮儀習俗的問題而發生衝突的,也有為教難時代背教、教難過後又想回到教會懷抱的人的立場發生歧見的,甚至有為主教職位而互相爭吵的,但最嚴重的莫過於第二世紀期間教會內部產生一些與基督的福音持不同看法的教義思想,而持這些思想的人又形成派別,與教會對立。才建立數十年的教會就面對內部分裂的威脅,使得不少教內人士開始反省:甚麽是真正的信仰?奉行真正的信仰應該遵守甚麽規則?那些在教義上與教會持不同意見的團體還能算是教會嗎?對這些內部的威脅我們可以舉出幾個明顯的例子:

最早的基督信徒,毫無疑問的,大都是從猶太教皈依過來的人,可是他們當中有些人不顧一切,堅持要保持自己原來的宗教習俗和神學思想。這些人仍然繼續行割損禮,在飲食上有所禁忌,刻意維護聖經所宣示的一神觀念,認為耶穌只是天主所收養的"人"而已,就如耶穌在約旦河受洗的時候,眾人聽到從天上傳來的聲音所說的一樣(瑪.三,17;谷.一,11;路.三,22;若.一,34)。由於無法接納別的教會團體的信仰教義,他們很快就被視為異端者。除了上面提到的猶太基督信徒外,另有些基督信徒深信希臘哲學的物質與精神、肉體與靈魂彼此對立的二元論,他們尤其被人間惡的問題所困惑,因此用希臘哲學二元論的邏輯來解釋舊約和新約聖經。他們以為人的得救不來自"天主降生為人"(Incarnazione),但得力於對天主的認識,這種認識在小團體中神秘地傳遞著。這種宗教思想稱之為諾斯替教義(gnosticismo),而根據研究,諾斯替教義取材自基督信仰、猶太教、希臘思想、以及波斯的一些宗教教義,但是歷史家們以為諾斯替教義可能是一些外地的宗教吸收基督信仰的某些思想而成的。第二世紀教會著名的教父,法國里昂的主教聖依勒內,在他所寫的一本名叫"反駁異端"(Controleeresie)的書中,也提到當時存在著許多異端邪說,這些異端邪說對基督信仰和教會威脅很大,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異端者名叫馬爾喬內(Marcione)。這位馬爾喬內認為舊約中那位創造宇宙天地的嚴厲的天主和新約中耶穌所啟示的那位泛愛眾人的天主風馬牛不相及,他不接受耶穌具有真正的人性,也不認為整個一個人都能得救,因為物質和肉體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天主不可能創造物質的宇宙,而耶穌若是天主,也不應該有肉體。與諾斯替教義及馬爾喬內的思想類似的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摩尼教(manicheismo),這個宗教的創始人是第三世紀波斯的一位王子摩尼(Mani,216-277),他吸取波斯宗教和基督教義的內容,而形成他的善惡絕對二元論。摩尼主張世界的歷史乃是光明的善神與黑暗的惡神不斷交戰鬥爭的過程,人是光的粒子,卻被約束在邪惡的物質內,這些光的粒子必須經過許多的凈化和輪迴轉世才能凈煉完畢,進入善的國度。摩尼推崇耶穌給人類指引了道路,而他自己則是耶穌的使徒,是新的護衛者,猶如基督信仰中的聖神一樣。以上所提到的這些教派教義都獲得不少人的支持和信從,因為它們的出發點都在設法答覆當時的人內心的焦慮。但是面對這種種教派的眾說紛紜,教會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讓教友無所是從嗎?里昂的主教依勒內在第二世紀末年所寫的"反駁異端"這本書中,已經列出不少與基督信仰相背的教派思想,同時指出真正教會和信仰的所在。依勒內主教訓誨教友必須以宗徒的傳統為根據,而宗徒的傳統是經由那些可以直溯到宗徒的教會團體的途徑而達到的,這些教會團體又是由宗徒的繼承人,也就是主教或長老,傳遞下來的。依勒內主教在他的書中也不憚其煩地列出羅馬、士麥那(Smirne)厄弗所等地歷任由宗徒繼承下來的正統主教的名單,好讓教友分辨真偽的教會團體。依勒內主教之重視宗徒傳統,甚至不把新約聖經當作一回事,他以為新約聖經都是在宗徒的傳承之外流傳的。事實上,第二世紀初期基督信徒並沒有過於重視新約聖經,為他們來說,聖經就是舊約。可是他們對舊約聖經的看法和猶太人不一樣,他們認為聖經是先知書,是在預告基督的來臨,所以當他們閱讀舊約聖經的時候,是在尋找基督的痕迹,而不是在了解希伯來人的歷史。當然,那時候的教友在談耶穌的時候,都以宗徒和宗徒的繼承人的見證為根據,而這些見證都是口傳的。當宗徒們和他們的繼承人都去世以後,教友們才開始從宗徒和宗徒的繼承人的著作中去尋找信仰的依據。可是當時流傳的著作也不少,唯一真正能讓他們信服的,只有那些出於宗徒的手的著作才具有權威。然而怎樣才能辨別哪些是宗徒的著作呢?依勒內主教指出:只有四部福音才是整個教會共同承認的,一個也不多。這四部福音都是直接或間接出於四大宗徒的,那就是:瑪竇宗徒所寫的福音,伯多祿宗徒的弟子馬爾谷所寫的福音,保祿宗徒的弟子路加所寫的福音和宗徒大事錄,若望宗徒所寫的福音和默示錄,以及伯多祿和保祿所寫的書信。我們可以說,到了第二世紀末年,教會才確立選定聖經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基督信徒多少就可以不受到異端邪說的干擾,教會的信仰也就比較一致,不容易陷於分裂的危險。

15.天主教神學的緣起

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在進入第二世紀的時候,開始發生內部分裂的跡象,原因出於禮儀習俗的紛爭,出於對教難時期背教、教難過後又想回到教會的人的立場所持的不同看法,出於主教職位的爭執,但最嚴重的還是因為教會內部出現許多不符基督福音的思想理論,而持這些理論的人又形成派別,與教會對立。面對異端學說充斥,教會各地團體的負責人都努力設法給教友指點迷津,告訴他們教會真正信仰的所在。這些各地教會團體的負責人大多是主教或神父,他們解釋當時教會所承認為正統的聖經,指出基督如何是天主在聖經中所啟示的未來的事實的實現。這樣的解釋和說明通常是在舉行感恩祭典的講道中、或在為望教者講解要理時作的。由於經常這樣解釋說明,那些比較有才華的主教、神父和教友因此成了作家,並慢慢地為教會的神學奠定了雛型。我們可以舉出當時幾位比較著名的簡要介紹一下:第二世紀初期小亞細亞安提約基雅的主教依納爵,曾為了保護小亞細亞各地教會團體信仰的一致,出了很多的力量。從他寫的現存的七封信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不遺餘力地在維護耶穌基督的本性和基督與教會的密切關係。當時曾有不少人以為耶穌基督只是表面上取了人性而已,依納爵主教則很堅定地維護天主聖子降生為人,具有真正而完全的人性本質,他就是人類歷史中的耶穌基督。這位基督即使在他死後,仍然和聚集在一起舉行彌撒感恩祭典中的信友團體相會。依納爵在寫給士麥那,也就是今天土耳其伊茲密爾(Izmir)城的教友的信中說:「你們所參與的是唯一的彌撒感恩祭,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使我們結合於他的血的杯也只有一隻...就好像主教只有一位一樣」。第二世紀比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主教稍微晚一點的高盧地區里昂的主教,鼎鼎有名的聖依勒內,在他所寫的"反駁異端"(Controleeresie)和"宗徒講道展示"(laDimostrazionedellapredicazioneapostolica)這兩部重要著作中,也提出一種神學觀念,這種觀念以聖保祿宗徒在"厄弗所書"第一章第十節所說的"萬物以基督為元首"的思想為中心。聖保祿說:「天主為使我們知道,他的旨意的奧是全照他在愛子內所定的計畫:就是依照他的措施,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基督元首」。聖依勒內引申聖保祿這段很深奧的神學思想,意思就是要說:人類的生命在天主聖言的引導下很緩慢的前行,當聖言取了人性,降生為人,以耶穌基督這個人出現在人類歷史中的時候,聖言基督就使自己成為宇宙萬物的中心,讓宇宙萬物循著他運轉,並朝著他前進。有句名言說:生活的人是天主的光榮,從人的生命可以看到天主。第二世紀末、第三世紀上半葉,埃及亞歷山大城有個人名叫奧利振(Origene,185-253),他一生講道,誨人不倦,當地的主教曾委託他主持一座要理學校,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所訓練要理傳教員的學府。奧利振一生到處旅行講道,最後在巴勒斯坦的凱撒勒雅當了神父,並在那裡成立了一座很大的基督信仰圖書館。羅馬皇帝德喬迫害教會時遭酷刑而死。奧利振大半生都在講解和宣講聖經,寫了許多著作,可惜絕大部分都失傳了,因為在他死後兩百年,有人控告他的思想為異端。

根據奧利振的思想,耶穌基督臨在於整部聖經中,舊約聖經中的人物和事迹無不在宣報耶穌基督、聖事和教會的存在。奧利振承襲希臘人類學的思想,以為人是由身體、靈魂和精神三方面組成的;同樣,他也認為聖經有三方面的意義,第一個是屬於歷史性的文學意義,第二個是倫理道德上的意義,第三個是屬於精神上象徵性的意義。奧利振在解釋聖經方面可以說是很開放的。與奧利振同時代的還有北非迦太基著名的護教大師戴爾都良(Tertulliano),他原是執業律師的教外人士,由於看到基督信徒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視死如歸而大為所動,因此皈依了基督,並著書立說,為基督信仰辯護不遺餘力。大家都聽過他的一句名言:致命者的血是基督信徒的種子。這是他自己親身的體驗。但由於剛愎自用,個性暴躁,喜歡挑論戰,戴爾都良終於走進盲目信仰的死胡同中,成了小亞細亞蒙塔諾異端教派(montanismo)的同路人。雖然如此,他仍然是個神學家,拉丁文中教會信仰和教義神學所採用的"天主三位一體"(Trinita),以及這個名詞中的"位格"(persona)這兩個深奧的神學名詞,正是戴爾都良首創的。初世紀北非迦太基教會之發達可以比美羅馬,比戴爾都良稍微晚一點的當地主教聖西彼廉(Cipriano,200-258)本來也不是基督信徒,卻在基督信仰中得到心靈的解放,皈依基督後晉陞了神父,後來又當了主教。公元二百四十九年羅馬皇帝德喬(Decio)率先在帝國境內發動全面迫害教會的行動,這件事使西彼廉主教非常痛心。曾有一度,為了聖洗的問題,他和羅馬主教鬧意見,彼此關係很緊張,因為在迦太基,凡是回頭歸正的異端者,都給以重新付洗,但是羅馬主教認為不應該再次給以傅洗,因為第一次所領的洗已經、而且一直有效。身為教會牧人,西彼廉在著作中討論了許多有關教友生活的問題,諸如祈禱、行哀衿、衣著端正等等,而且在歷經嚴厲的教難之後,寫了很多維護教會合一的文字。他強調:教會的合一是與真正的基督相會的標記;而教會的合一則以主教們彼此的共融為基礎。

推薦閱讀:

[轉載]《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一個橋段
【轉載】引用 首首動聽 首首痴情《2014網路情歌精選集》320K/MP3
[轉載]裙褲的裁剪技法
[轉載]太極內功不神秘:太極拳內功的練習方法
【轉載】轉載:棒針編織

TAG:基督 | 轉載 | 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