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不只是抗癌的「救命稻草」

中醫不只是抗癌的「救命稻草」當代健康報,2008年5月1日,第1版,http://jkb1.e23.cn/html/ddjkb/20080501/ddjkb91106.html◎本報記者晨露實習生張明濤2001 年,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69歲的王志秀被發現患胃癌。她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治療,放療、化療後腫瘤依然惡化,轉移至肝臟,成為胃癌、肝癌晚期患者。醫院大 夫認為沒有生還的希望,讓她回家過完最後的日子。家人為了讓王志秀不放棄生的希望,又為他選擇中醫治療。在濟南市某中醫院堅持服用中藥一段時間後,王志秀 的精神好了,身體機能有所恢復。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複查發現她腫瘤神奇地消失了。60歲就被診斷為肺癌晚期的於淑芳,今年已經68歲了, 當時醫生確診她只有3~5個月的壽命。於淑芳的兒子沈忠臣告訴記者:「我是搞營養保健的,我父親是中醫,看到母親的診斷書,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看中醫。 現在,母親雖然還不知道自己的病,但母親已經算是多活了8年。我們都覺得很慶幸,慶幸我們了解中醫,一開始就選擇了中醫。」近年來,中醫 「帶瘤生存」的觀念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然而,仍有很多病人到了癌細胞複發並轉移的晚期階段,手術和放化療都「沒轍了」,才轉而求助於中醫藥,並對此寄予希 望。濟南市中醫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劉宇告訴記者:「如果腫瘤患者剛發現病症就進行中醫治療和調理,而不是到了需要『起死回生』的時候才想起中醫,可能一些患 者就會少受點罪,一些患者就會早一點擺脫癌魔的控制,還有一些患者就會多活一段時間!」有調查結果表明,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近年來我 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160~170萬人,惡性腫瘤已上升至全國大城市居民死因順序的第1位,超過了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肝癌、胃 癌、食道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宮頸癌、膀胱癌。人類對腫瘤的認識並不充分,當今醫學對於腫瘤的防治依然處於初級階段。癌細胞 潛伏在人體內產生、分化到形成腫瘤,往往沒什麼癥狀,到有了癥狀時,很多已到了晚期。劉宇主任告訴記者,中醫是從整體的角度認識疾病的。 認為腫瘤產生的重要原因是正氣不足、氣血虛弱,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因而出現氣滯、血瘀、濕聚、痰結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最終形成腫瘤。扶正祛邪是中醫治療腫 瘤的總體原則。在具體治療腫瘤時,中醫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辨證施治,特別適用於目前西醫尚無較好療效的領域,如胰腺癌、膽管癌、肺癌、肝癌、腦瘤、肉瘤, 以及已複發或轉移的中、晚期腫瘤。中醫十分重視腫瘤的防治,對尚未「成形」的腫瘤能預防其發生,對已「成形」的腫瘤控制其發展,對已根治的腫瘤防止複發。 與癌共處、帶瘤生存,這是中醫學治療腫瘤的特點和特長。「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癌症患者化療越多轉移的越快』的說法,這不是危言聳聽, 是一個事實。腫瘤細胞實際是一種厭氧細胞,化療是通過科技手段打斷帶病的基因鏈,但是做一次化療打斷一個基因鏈,它又會生出更多的帶病基因鏈,也就是腫瘤 惡化和轉移。」劉主任說,西醫治療腫瘤把抗癌抑瘤視為主要目標,因此用放療、化療來殺死腫瘤細胞,也叫創傷性治療。這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給予人體本身的傷害是很大的。中醫治病並不是著眼於病,它不是對抗治療,它是發現人自身的抗病能力、自我修復的能力、自我痊癒的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從 而提高這些能力。「非典時期,所有的西醫都在找尋致命病毒,都想如何『制服』這一病毒,這種治療對於非典患者不是死亡就是致殘,而只有中醫通過調動自我痊 愈能力達到治病目的。中醫陰陽調和過程也就是對內穩態的適應協調過程,這樣最後幫助人類戰勝了非典。治腫瘤也是這個道理。對於腫瘤細胞不能過分關注,治之 太過會傷及人體元氣,還是需要調動自我痊癒能力而自愈。」治療後腫瘤的複發和轉移等,仍是當前醫療界的難題。據權威調查顯示,惡性腫瘤病人通過西醫方法臨床治癒後,複發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運用中醫治癒的惡性腫瘤,其複發率僅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推薦閱讀:

中醫如何治療牙齒鬆動更有效
中醫適宜技術敷貼
一個中醫大夫的治癌感悟

TAG:中醫 | 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