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書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鑿石

3 、書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鑿石 書籍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標誌,是人類文化學術前進軌跡上的里程碑。劉白羽把書海喻為「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莽的宇宙……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據我觀察,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一是實物。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等等;二是書籍。在發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記憶;文字發明了以後,則使用書籍。特別是中國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令書籍普及,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形成了書籍。所以,我認為,人類保存智慧的手段主要是書籍。書,陪著我們的先祖走過了千年的春秋,它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不僅是知識與財富,還有那外人搶不走、學不去的精神文明。通過書面記載,語言、文字、圖畫能夠較為完好地保存下來,並且可以大量印製,方便人類的閱讀、學習,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文明產生了,書也就開始記錄著社會的文明歷史,演繹著人類的故事,留給後人繼續沿著前人的文明之路前進,去創造更多的社會文明。任何事物都無法完全替代書的作用以及書的價值,因為書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文明,我們需要通過書本探索與思考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在中國歷史上,相傳在黃帝時代就發明了指南車,東漢張衡也發明過,但後來三國的馬鈞、南北朝的祖沖之一次又一次地發明它。為什麼?因為這些發明記載均毀於戰火,不得不讓一代代能工巧匠耗盡精力再去發明創造。於是,我想,如果沒有書和各種思想,可能我們現在還處於飲毛茹血的原始社會;在一個不許讀書的社會裡,文明的存續和世道的安寧是難以想像的。文明社會及其發展離不開書。書雖然是一種沒有聲音的東西,但是它對人類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歷史愈久,文明積累愈多,人和書的關係就愈緊密相連。書能領導著人類進步,不斷引導人類戰勝劫難、走向進步的動力。所以,在古代,書籍主導社會,擁有書籍等於擁有權力。西方以羊皮做書籍,非常珍貴。神父擁有聖經,於是擁有解釋權。世人稱我國北宋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雖真相不盡如此,但社會對書的倚重卻可見一斑。尤為特殊的是,人們甚至將一個社會對待書的態度視為國家興衰的一個象徵。正因如此,賢明的治者總會鼓勵讀書,重用讀書人,以求盛世。但歷代也有的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禁錮人們的思想,其中一條措施就是毀書。在古今中外歷史上,焚書、毀書事件層出不窮。每一次毀書,都會讓歷史倒退一大步。在中國,公開表達對書的憎恨,且不屑於隱瞞的鼻祖,便是那個「始皇帝」;正是這位「有作為的君主」,首開焚書先河,將當時除《秦紀》及醫、卜、農以外的書,舉天下所有史籍、詩書、百家語,盡付之一炬,只剩下了一些技藝之書。焚書,使我國文化典籍遭到了一場空前的浩劫,中華文明幾乎就此斷絕,失傳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典籍,以致戰國紀年至今還不能完全搞清楚!害得漢代學者費盡辛苦,才逐漸續上舊脈,但仍留下許多不解的疑難。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推行文化專制和愚民政策。但是,他搞文化專制,禁錮思想,並未延長他的統治。唐人章碣有詩《焚書坑》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秦始皇本想傳之萬世,沒想到二世而亡,只統治了15年!雖然歷史上屢有焚書,但書卻像萋萋芳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我說,書籍是人類文化知識傳承的橋樑,延續文化的中介,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鑿石,也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延續功臣。書籍,連接古今,貫通中外,是歷史的長老,文明的使者,情的信物,理的法度。它傳播了知識,積澱了文化,蘊育著精神,激發了思維,溝通了情感,容納了崢嶸歲月、社會變遷、人間滄桑和無限情愫;它是傳承文明和發展文明的工具,且物美價廉,可重複使用,而永不磨損的工具。
推薦閱讀:

瑪雅預言2012年人類文明結束是真的嗎?
棉花:人類文明進步中應該被放棄的下一個功臣
【認知升級】·第四天|你憑什麼總覺得你比上一輩人聰明?
5大科學未解之謎!如果解開其中一個 人類文明就能上升一個等級!

TAG:人類 | 發展 | 文明 | 文明發展 | 人類文明 |